首页 > 即时 > 正文

芙蓉如面柳肖琇丹 如眉:壁画里的古代红妆 不输现代女性


更新日期:2018-03-26 04:31:01来源:网络点击:1003911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追求美的脚步一刻未停,女子之美也从来不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是愁云雾雨之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俊俏明媚之美。美在嫮目宜笑、娥眉曼只,也在粉靥金裳、花钿红妆。

美的能力与生俱来,女子化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原始时代。任何时代的女子都喜欢追求时尚,选择合适的化妆方式来装扮自己。旧时女子傅粉施朱、画眉点唇所创造的时尚感,一点儿都不输给现代女性。

北周庾信《镜赋》记载:“暂设妆奁,还抽镜屉。竞学生情,争怜今世。鬓齐故略,眉平犹剃。飞花塼子,次第须安。朱开锦蹹,黛蘸油檀。脂和甲煎,泽渍香兰。量髻鬓之长短,度安花之相去。悬媚子于搔头,拭钗梁于粉絮。梳头新罢照著衣,还从妆处取将归。”

古代女子梳妆,程序和今天非常相似。先摆开梳妆匣,从抽屉中取出镜子。掠平鬓角,修理眉毛,贴上面花,涂红面脂,描画眉黛,口脂点唇,点撒香料,佩戴花钗。梳好了头发,还要照着镜子穿衣服,从头到脚完成一整套打扮的程序。

古代女子化妆前首先要确定发型。到了唐代,女子发式丰富多彩,可选的发型品种繁多,敦煌壁画中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丫髻、椎髻、丸髻、螺髻、半翻髻、倭堕髻、惊鹄髻、峨髻、回鹘髻等十余种发型。

峨髻】

高髻的一种,因形似巍峨的山峰而得名,唐代的高髻大多使用假发,当时已有许多专门经营假发的店铺。

百花髻】

因发髻似花朵盛开而得名,是当时年轻女子流行的发式。

回鹘髻】

本是回鹘妇女的传统发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贵族还喜欢在发髻上戴桃形凤冠。唐朝中期,回鹘出兵帮助平定安史之乱,政治势力不断增长,唐朝对其施行和亲政策,使回鹘人的装束在长安等地流行开来。

面部是女子化妆的重点,也是步骤最复杂、变化最多的部分,敷粉涂颊、饰额贴花、描眉点唇,每一步都透出精致。

敷粉】

以妆粉表现肌肤白皙的化妆法,大约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粉的种类很多,涂妆粉时也会像今天一样借助一些美妆工具,如被称作“香绵”或“绵扑”的粉扑。

染面脂】

多是涂红色胭脂,一般由朱砂或红蓝花汁与脂膏混合制成。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

画眉

古代女子重视画眉,眉如远山、眼若秋水,则神韵全出。为了追求更好的妆容效果,要先将自身的眉毛剃去,或用妆粉敷盖,然后以毛笔蘸黛黑画眉。眉形也各有不同,如垂珠眉、小山眉、桂叶眉等。

【额黄

南北朝至唐代,妇女们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在额间饰以黄色并形成风习。妇女额黄分为两种:一种为染画,是用毛笔蘸黄色染在额头;另一种为粘贴,是以黄颜色材料加工制成片状饰物,用胶贴在额上。

花钿

花钿是用金箔、纸等材料剪成五颜六色、形状多样的装饰物,贴在眉间、额上或面颊,使面庞显得富贵娇媚。

点唇】

用各色口脂点染嘴唇,古代女子的唇形也多种多样,有半边娇、内家圆、淡红心、小朱龙等。唐宋时期甚至还流行过以檀色点唇,现在想来颇为前卫大胆。

半臂】

又名“半袖”,隋唐时流行的一种短袖装,面料多用锦。

花钗】

王妃、命妇所戴的礼冠,在头发上插金银珠宝镶嵌的花钗,以花钗数量的多少来区别尊卑等级。

多重珠璎珞】

多重珠璎珞:唐代贵族妇女流行的颈饰之一,上下各有一串大珠项链,下部还有珠玉宝石坠子,中间则为小珠串成的四至五串项链。

从唐代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出,当时贵妇盛妆讲究富丽华美,高耸蓬松的发髻、金银花钗、黛眉红妆,与高贵的礼服搭配精妙,更加凸显女性的娇美艳丽。

盛装典范

都督夫人太原王氏

古往今来,女子妆容既包含着品德礼仪,也反映出世人对美的追求,从而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现在,女性在社会各领域中的付出,成为一股坚韧而不可缺少的力量,不断把美好的向往变成现实。

注: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敦煌研究院”icaves。


相关:

中美贸易战,一切都是为了谈判(你需要知道的一切)新闻配图近期,美国政府一系列组合政策所传递信息,让人们对中美贸易战的忧虑加深。贸易战真的来了?美国到底想要什么?形势未来将如何发展?以下是凤凰网财经梳理的贸易战相关背景、分析以及最新进展。1、贸易战..

警惕!像极了1987年的历史重演,股市或迎来大幅崩盘凤凰国际iMarkets讯北京时间3月26日,全世界的资产收集者(投资者)和佣金收取者(交易员)们一边说着口头禅“这不可能再发生了”,一边做好捍卫其利益的准备,防止受到股价暴跌的冲击。上图反映了道琼斯工业平均..

上一篇: 韩美就双边贸易协议等达成一致 农业市场开放未做出让步
下一篇: 涨知识:如何用《诗经》给孩子取个好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