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大数据精准“杀熟”,你遇到过小孩 吗?


更新日期:2018-03-25 22:06:41来源:网络点击:1003453

原标题:大数据精准“杀熟”,你遇到过吗?


  都说老顾客很重要,不过,近日有网友发现,同一段路程,打车软件对两部手机的报价却不一样。而互联网厂商“大数据杀熟”的新闻近来也引来网友的一片热议。以下这些情况,你是否也遇到过?

  老用户比新用户价格高?

  有网友称,自己在某电影票订票平台上体验到了“杀熟”。

  她表示,用新注册的小白账号、普通会员账号和高级别的会员账号同时选购同场次电影,最便宜的是小白账号,其次是普通会员账号,而高级别的账号一张票要比小白账号贵出5元以上。另外,她发现,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电影票平台价格显示均价30-40元,而前一年的均价为20元。

  在线旅游平台被批评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最多。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在某在线旅游平台订机票,选好的那班每次看时价格都会上浮;而当自己选好该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时,价格立刻上涨甚至翻倍,在自己觉得“不买会更贵”而匆忙下单后,发现该航班价格又恢复到最初的低价。

  此外,还有一种根据用户的“上一次行为”而默认捆绑相应服务,例如刚刚注册会员的用户,他在购买机票时,系统仅默认显示一张机票的价格;而一旦他在这一次同时勾选了贵宾休息室、接送机服务或酒店优惠券等附加服务,那么在下一次下单时,系统会默认帮他勾选同样的服务。

  同时,还存在同一位用户在不同网站之间数据被共享这一问题,许多用户遇到过在一个网站搜索或浏览的内容立刻被另一网站进行广告推荐的情况。

  什么是大数据杀熟?

  所谓“大数据杀熟”,有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厂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用户数据,对老用户实行价格歧视的行为。

  也就是说: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项服务,互联网厂商显示给老用户的价格要高于新用户。

  此前,媒体调查就曾发现,在机票、酒店、电影、电商、出行等多个价格有波动的平台都存在类似情况,且在在线旅游平台较为普遍,而国外一些网站早已有过类似情况。

  对于“大数据歧视”这种现象,专家也有不同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认为,过去经济学里讲“一级价格歧视”,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现在有了所谓的大数据,倒是堂而皇之地实现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它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位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价格,因而能够获得每位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而知名大数据专家、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周涛则表示,让不同的消费者看到不同的价格,大家往往一听到这个,就觉得是价格歧视。其实可以反过来想,有些消费者看到的是原价,有的消费者可能会看到优惠券、返现券后的价格。“在这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不把它理解为价格歧视,而是给价格更敏感的人更多优惠。”

  “大数据杀熟”是否违法?

  有媒体认为,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差别定价并非一定是坏事。然而,同一时刻对同一产品的差别定价,尤其是将消费者蒙在鼓里随意加价的情形,并不在其列。为了获得灰色超额利润,它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已经构成违背消费者知情权的价格欺诈,不为价格法所允许。

  也有媒体指出,商家的溢价行为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这种溢价是否透明。如果老客户普遍要支付高于“正常价格”的金额,甚至越是老客户价格越贵,这显然背离了一种朴素的诚信原则,也是对老客户信赖的一种直接辜负。

  根据国家发改委《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三条,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按照这一定义,“大数据杀熟”显然违反了《规定》,是一种典型的价格欺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

  据《重庆晨报》


相关:

中美贸易战第三天 中方多部委领导拒答媒体称有会要开凤凰网财经3月25日讯(杨芳)3月23日凌晨,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依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301调查报告,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当日,中国宣布反..

一道“哲学题”刷爆朋友圈 小学生的答案让成人意外原标题:一道小学“哲学题”爆红朋友圈!男生到底该不该谦让女生?“男生应该谦让女生吗?”一道小学“哲学题”引发热议杭州长江实验小学首个“哲学日”爆红朋友圈小学生们的答案让人大呼意外我们一起往下看!正方..

上一篇: 房屋所有权转让时 维修资金随房过户
下一篇: 参与环保问答 市民赢取地铁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