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阅读,与春天一随身空间 同如约而至|2021年新京报春季书选


更新日期:2021-04-08 06:32:33来源:网络点击:737946

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又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阅读也随着天气的明朗而拉开帷幕。每年的12月底至次年3月,都是出版速度较慢的时期,但在这段时间里依旧有很多亮眼的书,如缤纷的樱花般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本期专题,我们为读者挑选出40本好书,它们将会呼唤我们的阅读在春天苏醒,带着不同的思考与情怀,从小说、历史、艺术、社科、儿童等诸多门类中踏入新的精神园地。(点击书目图片可跳转至书单购买链接)

文学艺术类

(9本)

《恶魔师》

作者:杨典

版本:S码书房|作家出版社

2020年12月

推荐理由:以个人内在体验与趣味为创造根基,记录一些“癖性与观念”为幽闲消遣是杨典写作的路径,也是旨求。《恶魔师》收录短札小说五十余篇,每篇独立完整又气息相通,构成作者小说美学追求上的统一图景。无论写黑灯照、汗血宝马、飞头蛮,还是恶魔师、发条兔、自动取款机,都像是一桩桩传奇,笼罩着灵动的神秘色彩与混沌气息,显露出作者对人世的机敏、戏谑和宽容。这些故事看似指向友谊、爱、历史、意识形态等,但不停留于此,它们最终抵达或说试图抵达的是人之存在,及其荒谬性。也正因此,杨典的小说虽不乏改写自古典志人志怪小说的篇目,却无一不具有显著的现代性。

在《大瓢》中,杨典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晚唐隐逸诗人唐求的故事,言其“不担心写作是否对当世有影响,完全否定世俗的意义”,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作者的自况。杨典意图卸下小说社会作用的重担,留存“语言的胜利”、思维的自由,以此代替生活的失败,拯救自己于对存在与虚无的焦虑。

《伊春》

作者:赵松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赵松善于用文字的敏锐触角捕获当下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体验。《伊春》收录作者近十年来的十个短篇,风格、观念上一脉相承。几个故事在近乎灰色的色调和疏淡的忧郁氛围中如雾般缓缓铺开,却并不因所谓情节的发展而向前,而是像书中人物的常见状态,“悬停”在一种对情感归依、家庭关系和存在方式的沉思中。

流连于机场的男人、爱上荒芜公园的女人、孤儿式的孩子、迷茫的警探……作者让人物在回忆与幻想、现实与梦境之间自由穿梭如浮在空气中的鱼,但却没有水。这些人或冷漠或疲倦或无聊或麻木,内心深处又怀有对世界的眷恋渴望;他们为了不被庸常、琐屑与虚无的浪潮淹没而隐痛,继而转身游离,悬停在似真似幻的半空中,在那里,一种抽离出被灰尘包裹的焦灼的现代生活被他们暂时遗弃,进入自我存在的真实之境,尽管只是片刻,尽管这可能终是徒劳。

《慎余堂》

作者:李静睿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慎余堂》是部颇具野心的历史小说。后记中说,为写作本书李静睿翻阅了上百种参考书和难以计数的新闻媒体历史报道,这些都幻化到书中历史事件、遥远背景和人物日常言行中,泛出细节性的充盈质感。本书故事始于清末,到北洋时期前期,正逢极乱之世,清帝退位、革命、混战如残酷戏剧般极速上演,牵动着苍茫人世的变迁,而李静睿用这部400页的小说想要厘清的问题正是民国初年的乱世之下,国与人的出路何在?

以四川孜城盐商余立心一家两代人的个体生命轨迹为经、宏观历史为纬,作者使不同人物勾连起不同主张(主义),每个人都在迷惘中寻求生存缝隙与前路,企图挥去时代放置在自己眼前的迷障,但在帝制、共和、大同、总统制、议会制眼花缭乱的迅即转换中,人人都只能像笼中动物,等待时代命运的降临。他们因时局而变,物是人非,最终以余令之在巨大伤口中寻得的信念作为满怀希望的终结:因真理,得自由。

《滨线女儿》

作者:王聪威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2月

推荐理由:《滨线女儿》是部动人的乡土小说。作为小说的古老品质,“动人”在现今小说的阅读中已不易得。台湾作家王聪威曾用《复岛》写其父亲的家乡旗后,本书写的是他回望母亲故乡哈玛星的故事,灵感大多来自母亲口述的幼时见闻,这也部分解释了小说故事中凝结如琥珀的生命质感的缘由。

王聪威的文字绮丽,叙述细密,足够耐心,也足够残酷,他以受虐的小阿玉、狠毒的母亲、拾垃圾的马公婆、身体逐渐溃散的房东姨婆、温婉的疯千金等女性的生活际遇为主线,揭示人之命运的无奈与无常,同时回溯了风华已逝的海港哈玛星的衰败宿命。“滨线女儿”们在当下忍耐地活着,怀想着过去的美好年代像啜饮止痛药,而未来早已被过去和现在消耗殆尽,逐渐走向崩解与逃离。对于这一切,作者不动声色,在濡湿的沉默中向我们慢慢讲述这流动不止的生命足迹。

《坠物之声》

作者:(哥伦比亚)胡安·巴斯克斯

译者:谷佳维

版本: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12月

推荐理由:身为新一代的拉美作家,巴斯克斯经历了哥伦比亚在现代世界的动荡,毒品泛滥和激化的矛盾。在小说《坠物之声》中,这也是整个故事的大致背景。但巴斯克斯并没有简单地将现实素材复述,他用精致的句子与主人公隐秘的情感命运,构建出不断反转的故事。在朋友拉韦德意外丧生后,“我”才得知他每天聆听的那卷录音带是妻子坠机时留下记录的黑匣子,而后在黑匣子断断续续的语句中,隐藏的话语又让“我”继续走上揭晓命运的旅程。

巴斯克斯放弃了马尔克斯等拉美作家在小说中描述的异域氛围,对他而言,马孔多式的村庄已然是相当遥远的拉美经验。他在现代城市和动荡的拉美社会中讲述人物的故事,在这些人物的身上,复杂的情感和完全无法控制的命运走向,似乎在向读者抛出一个拉美文学的永恒命题——当我们孤身一人、无人等候地独自面对世界时,作为被遗忘者的我们,该如何选择自处的方式?

《在中国大地上:搭火车旅行记》

作者:(美)保罗·索鲁

译者:陈媛媛

版本:后浪 | 九州出版社

2020年12月

推荐理由:春季是适合出游的季节,那么带上一本保罗·索鲁的游记,会让你的旅程视角变得更加丰富,即使遇到糟糕的旅途经历,也能转化为趣味盎然的观察实录。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毒舌”的游记作家保罗·索鲁搭乘西伯利亚线火车来到中国。当时正值中国城市面貌革新最大的时代。在一年的时间内,他搭乘22趟不同的火车,游历了中国南北方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城市。保罗·索鲁游记的价值并不在于深度,而在于敏锐和直率的观察。他没有试图以历史与社会科学视角切入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象,只是将自己当做一名游客,记录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小事。例如他很费解为何中国人在赶火车的时候总是如消防演习般急促,他也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谈话时对方发出笑声的不同意味。保罗·索鲁的游记总是被批判缺乏深度,过于主观,但是对于这样一本特殊题材的游记,身为中国读者的我们能迅速被他描写的场景拉回到那个历史年代,对于其中那些在今天依然常见的场景,我们也能很好地以自身之外的视角进行看待与反思。(点击阅读《新京报书评周刊》保罗·索鲁专题)

《王家卫的电影世界》

作者:[马来]张建德

译者:苏涛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3月

推荐理由:王家卫或许是当今世界上最受盛誉的华语艺术片导演,他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文艺的对白、曼妙的拉丁音乐、富有节奏感的镜头……无数文艺青年将他的电影奉为圭臬。那么,王家卫电影中的魅力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该如何理解王家卫的电影?

《王家卫的电影世界》是电影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王家卫电影的研究著作。作者张建德深入分析了迄今为止王家卫的电影创作,还将王家卫拍摄的广告、MV等一并纳入讨论范围。作者从电影镜头语言、文学、符号学、哲学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王家卫的电影,揭示出王家卫电影背后的灵感来源,还解释了王家卫作品中所指涉和挪用的其他艺术家的美学实践为何如此重要,以及它们如何建构了王家卫影片的独特面貌和叙事特性。由于张建德有着独家的一手资料和清晰的解读,《王家卫的电影世界》成为了电影研究者和影迷理解王家卫电影绕不过去的权威著作。(点击阅读《王家卫的电影世界》摘编)

《一色一生》

作者:[日]志村福美

译者:米悄

版本:拙考丨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一色一生》的作者志村福美被称为日本染织界“人间国宝”,但日本民众却更愿意称呼她为“色彩与光的诗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她取各种植物的花、果、叶、茎、根来熬煮出颜色,染制丝线,编作织物。在她眼中,色彩已不只是单纯的颜色,而是草木的精魂、是植物的倾诉,原本转瞬即逝的自然之美色经由她的耐心守护而成为永恒。

如今,志村福美已近百岁。这本自传性随笔集几乎是她一生的回顾。她用充满诗性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与色彩相伴的故事,回顾了她作为一个女儿、一位母亲,是如何在织染找到自我、被其拯救又被其成就的。她身世坎坷,又经历了日本战后时局的大起大落,但广阔的自然给了她平和的心境,使她得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为染缸中翻腾的染液倾心。即便此前对艺术和织物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单纯被她文字中的恬淡、真诚、细腻、轻盈所吸引,短暂地从繁杂现实脱身。

《徐冰》

作者:王晓松 冯博一 编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3月

推荐理由:《徐冰》是对艺术家徐冰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艺术创作最全面的梳理与反思。全书分养料、创造和方法三个部分。“养料”这一部分能让读者理解徐冰之为徐冰,是怎样的成长环境和社会背景塑造了他的艺术表达。“创造”这一部分则通过具体的艺术构思形成过程、实际操作遭遇的困境、系列策划的底层逻辑、作品面临的意外争议,让读者零距离触摸到每件艺术作品本身。“方法”集中展现了不同艺术理论家或思想史学家对徐冰创作的“个人理解”——当艺术史学者汉斯·M.德·沃尔夫大篇幅论证徐冰与杜尚之间创作的相似之处时,文艺批评家李陀却强调徐冰的“艺术为人民”是对杜尚的艺术理想及其所代表的现代艺术发展方向的否定。至于哪个才是正确答案,则见仁见智。

好的艺术作品,也许不需要任何文字说明便能让观者感受到震撼,但对于其创作逻辑的探索,却能让这种震撼更深更远,《徐冰》一书的作用大抵如是。

思想·社科·历史类

(20本)

《历史的运用与滥用》

作者:[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译者:孙唯瀚

版本:一頁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3月

推荐理由:俗话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为历史包含了太多信息,大家似乎总能从历史中为当下的行动找到佐证或合法性。为了满足某个群体的自尊心或实现某些不正当的目的,有些人甚至会压制或虚构历史。伴随着近些年来西方民粹主义的兴起,历史成了一个越来越被扭曲、美化或政治化的场域。那么,历史究竟属于谁?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

此时,我们急需一支解毒剂。《历史的运用与滥用》就是很好的历史解毒剂,它能帮助我们避免掉入很多历史的陷阱。麦克米伦从集体记忆、个人认同、国族主义、记忆与遗忘、历史学家的职责等方面切入,剖析人们是如何利用历史来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和想象未来的。麦克米伦的醒世恒言,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麦克米伦提醒我们,历史是复杂的,若我们能诚实地考察过去,并能接受一些可能难以接受的史实,社会才会变得更加成熟。

《美食与文明:帝国塑造烹饪习俗的全球史》

作者:[美]蕾切尔·劳丹

译者:杨宁

版本:后浪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1年3月

推荐理由:食色性也,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先贤谆谆教导言犹在耳,意思也很明显,吃喝并不肤浅,其中自有深意存焉。但食物之中究竟存有何种深意,不同领域的学者也做出各自解释。《美食与文明》一书的作者蕾切尔·劳丹却跳脱出食物本身,而转向烹饪食物的方式。一如作者所言,食物乃是维系生物生存之必须,但唯有人类能够通过烹饪的方式对食物进行加工。一如原始人类使用火焰烹煮食物的熟化过程,促进了大脑的进化,让人类可以用头脑创造文明。可以说,烹饪创造了文明本身。

不同的烹饪方式,则体现出不同的文明形态。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就是获取和烹饪食物的方式。前者以铁石刀兵获取食物,其烹饪方式也显得粗犷豪放,以配合其游牧生活;后者需要驯化谷物,悉心照料,将其碾碎为粉,揉制成团,或烹煮、或发酵烘烤,精细化的烹饪方式,塑造出复杂的分工社会,也构建出农业文明相对复杂的等级性。帝国的兴起,将烹饪方式化而为某种帝国特质的表现,随着帝国在地域上的扩张,不同地域的烹饪方式被纳入到同一个体系之中,而不同帝国间的接触与碰撞,又互相交换着不同的烹饪方式,烹饪成为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也提供了在对抗中互相融合的可能性。全球时代,通过烹饪构建起的多元文明,则早已冲破了帝国的疆域和界限,而这已经大大超出了征服-扩张的叙事模式了。从这一意义上讲,你所吃的每一口食物,都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

《帝国之路:通向最高权力的拿破仑,1769-1802》

作者:[法]帕特里斯·格尼费

译者:王雨涵 黎炜健

版本:后浪 | 九州出版社

2021年3月

推荐理由:拿破仑的名字就像暴雨中直击地面的雷电,带给历史的震撼少有人及。从法国大革命中的普通军官,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他的跃升之途与传奇经历,起伏跌宕之势,犹如紧紧扼住了命运不羁的缰绳。因此,拿破仑的生平总是引起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从夏多布里昂,到埃米尔·路德维希,从梯也尔到马德楞,从乔治·勒费弗尔到威尔·杜兰特,拿破仑的生平被数代人所撰写,他的形象,也是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竞相勾描的对象。在中国,自1833年《东西洋每月统记传》刊登了第一篇拿破仑传记《谱姓:拿坡戾翁》以来,至今刊行于世的拿破仑中文传记,已经不下上百种。关于拿破仑的种种奇闻轶事,也成为公众脍炙人口的坊市闲谈。

但相比向前的拿破仑传,这部厚达812页的《帝国之路》却并非仅仅是一部单纯的拿破仑传记,作者格尼费以史家严谨之笔驱散了萦绕在拿破仑身上的种种神话,将其投入19世纪的历史洪流之中,与时代周遭的诸多人物同台登场。与其他传记将拿破仑作为聚光灯下的主角相比,格尼费的拿破仑传更像是一把解剖刀,他以一种外科手术式的精准视角,将拿破仑人生的每一个环节都一一剖开,以技术性的方式进行精细解读。拿破仑的个人意识自然是指挥他行动抉择的动力,但他作为时代之子,血管中同样涌动着从启蒙到革命再到浪漫主义的时代因子。个人与时代交汇塑造出了他的神经反应系统,让他在指挥的每一场战役中,都如臂使指一般调动起所有资源以朝向最终的胜利。而那些如同毛细血管一般的细节,同样在格尼费精准的笔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每一个事件纷繁复杂的因果链条宛如一幅细致入微的解剖图一样展现在读者眼前。拿破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而是一个可以借由他的生平管窥蠡测时代的人体宇宙。个人的意志与时运像行星和流星在夜空中运转、划过,引领他踏上未知却注定的征途。

《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作者:赵冬梅

版本:见识城邦 |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人与制度的互动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常常喜欢总结历朝历代制度之得失,试图概括出规律用以指导当下。这种概括固然凝练,但也可能因裁剪了复杂的事实而失之片面。在这本《法度与人心》中,赵冬梅以自己的专长宋史为论说核心,纵贯中华历史,试图对这些有关人与制度关系的“历史常识”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法度与人心》在史家一贯的理性客观之外,也持有对历史的“同情之理解”。帝制时期中华的政治文化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中的巅峰和转折都出现在宋朝。其中关键的变量则是君主能否坚守“江山社稷”、君臣之间人格平等、广开言路等理念。这种贯通的视角,也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历史并非始终向前。而在“政统”之外,“道统”同样在良善的政治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点击阅读《法度与人心》书摘)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

作者:周思成

版本:汉唐阳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比起宋明两朝之覆灭,金朝的灭亡,似乎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盲点。宋元对峙的崖山之战往往能唤起国人激荡感慨之心,但蒙金的中都围城之战,却罕有人关心。尽管这场攻防战的惨烈程度,与崖山海战不相上下。甚至多年后,花拉子模的使者还能看到被害者骸骨垒起的惨白山丘。金朝末帝金哀宗在宋元两军夹攻城破之际自缢殉国的悲剧,也不啻于四百年后崇祯吊死景山以殉社稷的惨痛。但这些历史记忆却如此淡薄无闻,及至今天,除了专门历史研究者外,几乎无人知晓。金朝灭亡的历史,也常常被当成蒙元铁蹄统一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被轻易略过。

周思成的《隳三都》正是对这段被忽视历史的一次重新发掘,通过蒙金之间三场大规模围城攻防战为主线,展现了金朝覆灭的全过程。围城战作为战争史最经典的战例,历来分析往往更着眼于战略战术等技术因素。而本书在技术分析之外,更着眼于围城中人的生存和心理状态。围城提供了一个生死存亡的极端环境,蒙金的对峙中,金朝内部的权力更迭和天灾人祸所造成的种种冲突,都在围城中达到极致。通过对这种极端环境下人与政治、战争的动态互动,直戳金朝灭亡的深层原因:所谓的朝代兴亡,大势所趋,很可能不过是错误的人在错误的时机下做出的错误的决策,碰巧遭遇了对方正确的决策而已。但遗憾的是,身处历史之中的人,无暇考虑自己的决策究竟是错误还是正确。而错误一旦犯下,也再没有改正的机会。(点击阅读《隳三都》相关活动报道)

《另一片天空下:走进历史的全球之旅》

作者:[英]诺曼·戴维斯

译者:曾小楚

版本: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12月

推荐理由:旅行的意义之一,就是前往未知的世界,探寻不同以往的认知。历史虽然是人类经验的总和,但前人的足迹散布世界各地,历史的经验也如同种子撒遍全球,在不同的文明中开花结果。诺曼·戴维斯的《另一片天空下》,正是这位历史学家离开舒适的书斋世界,前往未知天空下探寻历史的一次漫长的旅程。

诺曼·戴维斯以治东欧史著称,尤以波兰史蜚声海外。但他的这部著作,视野却拓展到全球各地。不同地域的历史在不同文化的土壤上生长,东方与西方两者看似如两道并行的铁轨,各行其是。但诺曼·戴维斯越是深入探查,就越是发现两者之间的共通远大于区别,从巴库到新加坡,从塔希提到法兰克福,从马来西亚到得克萨斯,这些看似形态迥异的异域文化,却总是因为某些原因而发生联系,贸易、战争,有时仅仅是人类寻找彼此的好奇心,就足以让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到一起,并像化学反应一样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一切自现代世界降临以来,变得尤为明显,它既是西方文明的输出史,也是东方文明的渗透史。作者的脚步并非严格按照时间的次序行走,但历史学者的敏锐和直觉让他的每一步都恰到好处地踏在两者的交汇点上。许多看似琐碎的点,构成了如今我们熟悉却不经意的世界。

《珠崖 : 12世纪之前的海南岛》

作者:[美]薛爱华

译者:程章灿 陈灿彬

版本:后浪×楚尘文化 | 九州出版社

2020年12月

推荐理由:美国汉学家薛爱华向来对中古历史的研究痴迷。这在他的《撒马尔罕的金桃》《朱雀》等研究著作中可见一斑。这部《珠崖》是他早期的学术作品,也是《朱雀》的姐妹篇,重点描述了8至11世纪海南岛的流人生活与开发历史。自汉至宋,中原王朝一直将海南岛视为边徼蛮荒之地,屡次收缴,叛服无常。它既是人们口中的烟瘴之地,风涛瘴疠,远离文明中心,同时也是流人笔下的方壶蓬莱、珍珠海岸。

正是在这样交错的视线构筑下,薛爱华揭开了早期海南岛的异色形象。他从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中汲取素材,并结合近代以来的人类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的实地考察,对古代海南岛的自然与文化历史做出详实与生动的描摹。这部作品最为独特之处也正在于此:薛爱华的博物趣味与跨学科的交叉视野或许不能为历史研究提供某种确定的研究范式,但他以一贯细腻风趣的历史书写为读者带来欢畅淋漓的智性愉悦。(点击阅读《珠崖》书摘)

《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

作者:萧易

版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考古发掘,就是让埋藏地下的古老记忆重现人世;追寻考古之路,就是捡拾散落各地的记忆,将它们拼成一个连续的整体。三星堆遗址近期的考古发掘所引发的热潮,让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到四川。这片中国古代的西南边徼之域,地下隐藏着太多的记忆,等待被唤醒给人以惊喜。《寻蜀记》作者萧易,历时十年,对四川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发掘遗址进行寻访考察。从先秦时代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到唐代伫立江崖的大佛和五代叱咤风云的孟蜀雄主的陵墓,再到明末张献忠沉没在江口的宝藏。因考古发掘浮现出的历史记忆,按照时间次序连成一线,像一幅历史长卷,从幽深的地底渐次展现在世人眼前。

相比于考古报告用刻板干涩的文字以彰显其科学性,萧易笔下的考古现场却充满了故事般生动的细节,资料文献的引述中穿插的个人感想,更带给读者一种现场对话讲解的代入感。尽管作为一本考古探访之作,本书缺乏某种张弛开合的戏剧性,但如溯流缓舟般的平实文字,配上精心遴选的照片和长图折页,足以引领读者踏足这片古老的巴蜀大地,寻找历史散落在地下的那些碎金片玉。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

作者:[美]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译者:何博超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21年3月

推荐理由:“反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它被用来指“愚昧”、相信“读书无用论”或抵制现代科学知识等现象,它也被作为修辞工具,用来形容立场不同的观点。这当然取决于人们在何种程度上理解“智识”。

作为反智主义的经典阐释者,霍夫施塔特在描述反智之时,注意到的是人们对知识分子的仇恨,“骨子里浅薄无知”“爱说风凉话”。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他们“叨叨个不停”,成为社会问题、国家危险的替罪羊。他们为观念而活,通过审视和批判来展现某种奉献感。这是难以被接纳的。霍夫施塔特就此追溯至十七世纪的早期现代新教。当然还可追溯更远。这说明,“反智”并非源于权威中心消失后的民主社会或所谓后现代社会。在“社会撕裂”无处不在的情况下,霍夫施塔特半个世纪前的写作自然仍有它的当下性,使每个关心心灵生活的人去面对“智识”与生俱来的反思性及其命运。(点击阅读《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摘编)

《亚当夏娃浮沉录》

作者:[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译者:生安锋等

版本: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一直以来,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研究和争论从未停止,各方知识分子从不同角度出发,试图回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将去往何方。但毫无疑问,最具吸引力的仍然是《创世纪》中的亚当夏娃故事。许多个世纪以来,它影响着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决定性地塑造了有关人类命运的诸多概念。

在《亚当夏娃浮沉录》中,新历史主义学派代表性学者格林布拉特依托大量详实的资料,为我们回溯与还原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这场“原罪”的认知与解读。从它在西亚的起源,到它在后达尔文主义世界中备受争议的处境,亚当夏娃的故事不仅是人类欲望与恐惧的漫长历史,更是关于堕落与救赎、性与婚姻、工作与娱乐等的观念变迁史。格林布拉特凭借跨学科的广博视野与生动优雅的文笔证明: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从未过时。讲述它、阐释它、辨析它,仍是我们今天追问自身存在的重要方式。

《2000年以来的西方》

作者:刘擎

版本:一頁 |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1年4月

推荐理由:新一季《奇葩说》的播出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和兴趣关注到学者刘擎。事实上,过去十八年里,刘擎每一年都会发表一篇关于西方思想界的综述评论。在刚刚过去的3月,他的《2020西方思想年度评述》如约而至,让我们得以再次驻足与反思兼具转折与戏剧性的这一年。新近出版的《2000年以来的西方》则收录了他自2003年到2019年间撰写的西方知识界年度回顾文章。与大部分梳理性质的文章不同,刘擎的思考主线始终是稳定而清晰的:追溯西方自由主义的发展,探讨技术文明对人类社会的改变,关照个体身份的认同问题。也是遵循着这一条主线,我们得以对过去二十年西方社会的思想脉络有了全景式的扫描与认知。

“在知识的意义上,西方也是中国的一部分”。过去二十年不仅是全球秩序急速变动的时期,也是中国进入西方主流视野的过程。在此意义上,这本书也为我们检视当下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供了观照与反思。

《李济传》

作者:岱峻

译者:车琳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2021年,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1896-1979)是第一位独立主持现代考古的中国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领导河南安阳的历次殷墟发掘及其出土器物的搬迁、研究和出版等工作,让殷商从传说变成信史,进而引发一场史学界的大变革。

《李济传》是国内外关于李济的第一本传记,内容包括了传主的早年求学经历,从南开到清华园的教学生涯,主持安阳殷墟和山东城子崖的考古发掘,抗日战争期间流寓西南,以及晚年的台湾生活。李济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见证人和亲历者,本书充分还原了李济与王国维、徐志摩、傅斯年、胡适、李约瑟、费正清等人的友谊与交往。《李济传》初版于2009年,主要依赖李济儿子的口述记录,而当时两岸重要学人的大量档案还未公开或出版。此次全新修订版新增六万余字内容和大量独家照片,不少章节推倒重写,通过这些史料互证的叙事丰富了一个时代的群像。

《与时俱进的启蒙》

作者:徐贲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

《与时俱进的启蒙》首先是一本面向历史的学术作品,徐贲对启蒙传统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对启蒙的社会传播条件、过程,以及对梁启超等中国思想家的影响之类问题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评述。本书同时如书名所述,更是一本“与时俱进”,面向当下和未来的作品。在被称为所谓“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潮流之下,知识分子不再拥有过去那样的知识权威,在大众面前,似乎若不放弃启蒙者的姿态、俯下身去迎合,其本领就毫无用武之地。

知识付费、社交媒体带来碎片化的观念与知识,方兴未艾的种种后现代思潮让人们轻视崇高,人文价值受到挑战,再谈启蒙确实是一种奢望。这正是徐贲在本书中所担忧的,他希望通过历史的追溯重申启蒙在当下的价值、意义,认为如果因启蒙被轻视而放弃它,那么人类社会实现更好的进步愿景将变得困难。(点击阅读《与时俱进的启蒙》)

《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

作者:乐黛云

版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

《九十年沧桑》是乐黛云先生的最新自传和心灵独白。在这本回忆散文集中,乐黛云回顾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的一系列坎坷曲折,以及八十年代回到教学岗位之后的随想。经历过时代动荡与人生坎坷,“大器晚成”的乐黛云直到五十岁才重新走上学术之路,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与出众的学术组织能力,成为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开设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成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设立硕博士培养点,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中担任要职,可谓“既开风气也为师”(陈平原语)。

在八十年代“文化热”中,乐黛云担任中国文化书院的导师,影响了一大批散布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学人与知识分子。今年恰逢乐黛云先生九十岁生日,《九十年沧桑》的出版,也可视作是向乐黛云这一代学术与风骨兼具的知识分子的致敬。(点击阅读《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相关报道)

《陌生的熟人:理解21世纪乡土中国》

作者:杨华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在传统的乡土中国,熟人社会中的礼俗规则遵循着特殊主义的逻辑,指导着农村人处理公与私的问题。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人口流动等因素不断冲击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当代农民的行动逻辑、交往方式与价值取向也在发生转变。

《陌生的熟人》是一本关于中国农村的学术随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者杨华所在的“华中乡土派”延续着“乡土中国”的理论框架,以深入的田野调查来研究农村社会及其转型过程。中国农村正在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这既是这个研究团队多年研究的结论,也是本书的出发点。《陌生的熟人》写作的切口非常小,行文采用“一事一议”的风格,多以农村社会的现象观察入手,进而分析背后的社会结构成因。农村社会的纠纷调解,人情往来,基层选举、乃至农村自杀案例研究,反映农村社会变化的各项议题均有涉猎。作为一本大众向读物,随性的语言风格能够帮助非专业读者了解当代农村社会的交往逻辑与价值转向。(点击阅读《陌生的熟人》书摘)

《 私房钱:家庭里的权力、

亲密关系和隐性财产》

作者:邢朝国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0年12月

推荐理由:家象征着合作、分享、爱和牺牲,因此也被诗意化地赞誉为“港湾”,在这里,我们渴望人与人之间实现无间隙的融合。私房钱则是对这一家庭想象的有形挑战。这是隐藏于某个家庭成员“裤腰包”的财产,一般不参与家庭内部共同的收支计算。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有悖于家庭生活伦理的隐性财产,实际上向来也是得到允许的。

邢朝国在农村家庭的田野研究《私房钱》,则是在探讨私房钱比较复杂的道德处境。私房钱并非只是用于个人支出,在老一辈的观念中它也可能用来救急,应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即便是用于个人支出的私房钱,也可能在个体越来越独立的情形下维护成员与家庭的关系。固然女性通常是家庭共同财产的管理者,但私房钱却更能反映她们的实际位置,尤其当贴补娘家的私房钱受到抑制或不被道德认同之时。作者本人的青少年回忆和访谈对象的鲜活材料在展现家庭生活结构之余,想必也会唤起我们的记忆。(点击阅读《私房钱》摘编)

《法意与人情》(再版)

作者:梁治平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法”与“人情”之间的矛盾是现代人熟悉的。此处有意强调现代人,原因在于“人情”是在现代国家建制的过程中逐步被扫除的剩余物,妨碍司法程序正义。而当“人情”被警惕之时,其实也意味着它还在某些时刻展现着影响力。但是,这不是“人情”的全部内容。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法律观念转型之际,法学家梁治平以一种接近历史主义的方法进入古籍。譬如,在最初的神明裁判中,人们信仰神明并相信违背者遭天谴,审判可能得出符合彼时标准的公平。再譬如,私人复仇虽然自东汉后就渐渐被禁止,但是民间社会对此是宽容的、赞许的,直到明清,在实际审判中因利擅自放弃仇恨的行为也会被惩罚。作为判词的“文人判”,则尤其注重文学修辞,“以化成天下”。收录在《法意与人情》中的文章短小简洁。梁治平自然不是为“人情”辩护,他的要义在于理解它与“法”究竟有着怎样的纠葛并发挥作用。(点击阅读《法意与人情》摘编)

《下沉年代》

作者:[美] 乔治·帕克

译者:刘冉

版本: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特朗普现象”给美国带来的冲击并没有随着特朗普下台而减弱,美国社会依旧撕裂。为何美国底层白人与精英之间会存在着如此剧烈的分歧?这个问题成为了当下美国社会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也成为美国非虚构写作一大流行题材。

在这类非虚构写作的题材中,乔治·帕克的《下沉年代》显得格外突出。与只写底层白人悲惨遭遇的其他非虚构著作相比,帕克所选的四个六零后主角囊括了底层白人、锈带黑人女性、华尔街和硅谷精英。由于帕克加入了不同种族、性别和阶层的视角,所以他对这半世纪美国社会变迁的描绘更为全面客观。通过考察这四位出身迥异、命运径庭的主角,帕克发现美国的“罗斯福共和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解体,导致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大厦的崩塌,而精英们却在玩着建制派的游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帕克所选的人物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其叙事语言也很生动。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特朗普现象”背后成因及美国未来的一部比较少见的非虚构著作。(点击阅读《下沉年代》书评)

《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

作者:张笑宇

版本:一頁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3月

推荐理由:在一个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人工智能”、“人脑联机”、“赛格博”、“转基因”等议题成为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些人对科技的迅速进步表示恐惧,他们惧怕人类被技术异化,甚至被技术奴役。有些人则对科技发展的未来充满乐观,他们认为科技只是工具,若使用得好会给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该如何看待科技发展的未来?历史能为我们指点迷津。《技术与文明》为读者提供一张人类科技发展与人类历史变迁的清晰地图。作者张笑宇打破了专业的壁垒,从广阔的视野中探究技术发展与社会演化的互动历程。这是一种崭新观察世界历史演进的视角。作者从人类两千年的历史中,选出14个历史关键时刻,以此来洞察人类不可逆转的命运走向,为希望了解未来科技发展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样影响的读者提供了一种参考。

《吴敬琏改革文选》

作者:吴敬琏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从学科发展史看,现代经济学自诞生起就不只是一门追求知识生产和积累的学问,它在不同时期都在参与塑造现实世界。也因此,经济学家吴敬琏将专业精神概括为两部分,其一是研究“是什么”的能力,其二是关注社会公正和社会中人命运的信念。可以说,在中国学术界,他的经济学研究是让人理解这门学科双重性不可或缺的文本。

《吴敬琏改革文选》收录的是吴敬琏跨越四十年的部分文章,起于1978年,止于2018年。在此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崛起,他也在不断研究、回顾和反思。他尤其关注市场的扩展如何使个人和企业的选择权得到发挥,并在世纪之交的股市之争等事件中批评被其他经济学家正当化的“庄家横行”现象,强调法的意识和“平民意识”。这些文章展现了他作为研究者的实证精神,以及作为参与者对更多人的体谅,并在这个过程中重申着亚当·斯密以伦理学研究经济学的传统。

生活新知与儿童类

(11本)

《章鱼的心灵》

作者: [澳] 彼得·戈弗雷-史密斯

译者:黄颖

版本:后浪·九州出版社

2021年3月

推荐理由:一只深居海洋的章鱼会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又会如何思考自身的存在?这些问题听上去匪夷所思,却成为哲学家彼得·戈弗雷-史密斯的研究课题。他从生物意识演化的角度,探究足纲动物是如何演化出主观经验,又为何走向与哺乳动物全然不同的进化之路。他的研究发现,章鱼与人类一样具有智识,只是被长期以来的人类中心视角所掩蔽了。

“心灵的演化便是为了回应其他的心灵。”身为哲学家,彼得·戈弗雷-史密斯更感兴趣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理解他者的心灵,又如何从中反思人类自身的历史与存在。这也让《章鱼的心灵》这部作品不仅仅只是关于章鱼知识的科普,更是关于不同心灵与不同意识之间的相遇与对话。当他以跨学科的阐述方式带我们潜入海底,深入到章鱼的心灵世界,身为人类的我们也得以重新回到孕育意识的海洋之中。是的,这里也曾是生命的起源之地。

《北方有棵树:追随大自然的四季》

作者:欧阳婷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从冰雪到花芽,从山、鸟、树林到雨季、街巷,这是一本以北京这座城市及周边为对象的自然观察和城市物候笔记。全书以时间为序,从一月到十二月,次第展开了欧阳婷对屡次去往的地方、高大的乔木、密匝的灌木、小鸟、风雨和舒卷的云等的观察,以及作为居住者、观看者的炽热深情,打开了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的北京。使得我们得以感受人以外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欣赏细节,获得欢愉。

在对万物的细察中,欧阳婷和盘托出了眼前和记忆中的风景。欧阳婷自幼成长于西北,后在北京工作,书中所一一浮现的也是她对于北方自然近乎眷恋的亲近感和对树木的偏爱之情。此外,她在笔法上对西方自然文学传统的承袭,也让该书呈现出和中国传统自然书写截然不同的风貌,变得轻盈而富饶,兼具抒情、审美与知识、趣味。对于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来说,倘若想要从这个春天出发,追随大自然的四季,该书提供了一种入门途径。(点击阅读《北方有棵树》书评)

《中国话》

作者:郑子宁

版本: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为何北方普遍吃粳米,而南方吃籼米?为何南方的河流常被称为“江”而北方则称为“河”?“妈”(音ma)是全世界语言中对母亲的通称吗?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给予有趣的解答。史学家陈寅恪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背后道出的,正是语言与文化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牵连。

继《东言西语》之后,《中国话》是郑子宁在语言文字领域的一本“考古”新作。在这本新书中,语言成为一种文化考古工具,带领我们穿过熟悉的日常语言,重新发现饮食、数字、动物、称谓等传统背后的文化渊源。书中既考察了横剖面上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传播;同时也纵向考察了语言内部的发展与演变。其中既囊括了不少音韵学、说文解字的“小学”功夫,还融入了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掌故,将枯燥的语言学讲得通俗易懂,同时也构筑出了中国话的生长与流变轨迹。

《幼医与幼蒙:近世中国社会的绵延之道》

作者:熊秉真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专门探讨千年来中国育婴史的专著。作者熊秉真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中的儿童”研究。在《幼医与幼蒙》一书中,熊秉真将中国幼科医学与蒙学研究投诸世界医学史、全球科技史、生活史、社会史等视野中进行重新审视,鲜活而深入地指出了传统中国家族的绵延之道。

在熊秉真看来,幼幼之道虽然琐细,却自有乾坤:从精神层面而言,是社会对人生、生死等基本态度的直接体现;从现实层面而言,一个社会的育婴方法,足以反映该社会在此方面的物质条件,亦可以直接或间接认识社会人口行为与普遍物质文化。该书也打破了儿童在历史上,特别是中世纪史中往往被忽视的刻板形象。书中虽有一些篇章为作者旧作,但该书并非旧作合集,而是对幼医、幼蒙议题的重新架构。

《故事主角下班后》

作者:[法] 吉尔·巴什莱

译者:曹杨

版本: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瞧着这本图画书封面上的两位主角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可是转念一想,小红帽和大灰狼安然地坐在一起各自读报,又不大符合我们脑中的那个故事脉络?这便是这本书的巧妙之处。再仔细看,还能看到小红帽读的是“捣蛋大王”,大灰狼读的是“好狼日报”。翻开书的内页,还有更多的意外等着我们。许多经典绘本或童话故事里的人物都出现了,但是他们的“人设”却不一样了,已经走出我们习惯了的剧情。

《故事主角下班后》的绘者吉尔·巴什莱画风幽默,细节丰富,非常擅长处理图文之间的强大反差,所以这本书文字很少,但图画细节处处精巧,薄薄一本却画了30多个经典故事主角。它不再拘泥于童话故事原本的框架,而是给主角们编排了可以互相串场的“续集”。在每一幅画里找主角的过程很像玩游戏,需要去记忆里搜索它们的典型特征。它不仅仅是给小朋友的图画书,更是对成人思维的一种解套。

《一个方方正正的方块国》

作者:[法]埃莱奥诺尔·杜斯皮

译者:邢培健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2月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有分镜的图画书,连贯起来有点像看动画片,把它改编成一本儿童小说也未尝不可。刚开始读觉得方块人挺有探究精神,为了把地球上的一切改造成方形可谓煞费苦心,又是培养大象的皮肤细胞,又是在各地研发方形的大象骨骼。但是读着读着就发现,咦,哪里不对劲?动物们在流水线上被统一变成方形,不够方的动物要回炉再造,已经变成方形的动物因为完全一样而无法辨认……在泯灭了个性的世界里说“你好”都像是在听回音。

这本书用方块人来比喻那些试图把所有人都变得一样的规则,却并没有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它也是在对我们的孩子说,你可以并且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质,也要学会接纳别人跟你的不同,就像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象可以有长鼻子,蝴蝶可以有一对翅膀,西瓜是绿的,树叶是扁的。如果有方块人出来捣乱,不妨勇敢地和他说:我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孩子们被隐藏的智慧》

作者:[日]川手鹰彦

译者:杨彩虹

版本: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2月

推荐理由:特殊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有专业研究类书籍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发育,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尝试展露特殊儿童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孩子们被隐藏的智慧》也是一本对特殊儿童表达关爱的书,但是它的特别在于作者川手鹰彦是言语疗法专家,他与特殊儿童交流的方法是教他们朗诵诗歌、戏剧,通过感受艺术的美好来唤醒他们潜在的智慧。

川手鹰彦曾在德国北部的阿里尔德之家等地与特殊儿童相处,回到日本后又继续开展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实践。他的教育方法从不拘泥于按部就班的治疗,对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有自己的洞察,并做了详细的笔记,他相信理解是治疗的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遇到特殊儿童,但在网上搜索又能看到许多治疗特殊儿童的求助。川手鹰彦在书中表达了势单力薄的不易,也呼吁社会加强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尝试与投入。

《假装没看见》

作者:[日]梅田俊作 等

译者:彭懿

版本:千寻Neverend丨晨光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作为一本图画书,《假装没看见》通篇皆为黑白二色,色彩看似单调,直面的却是令人震撼的主题——校园暴力。这一日本反霸凌经典著作,首次出版于1997年6月。书中如炭笔素描又如拓印的绘画颇具张力,极佳地展现了主人公身为旁观者的挣扎与不安,以及被隔绝的孤独感。

面对霸凌,应该怎么做?该书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揭开了霸凌事件中沉默第三者的恐惧:要是帮了他,下次就轮到我们被欺负了。但是,作者夫妇却在此时拷问所有人:作为目睹他人遭遇校园霸凌事件的第三者,假装没看见,真的可以吗?正如二人在书中所言,假装没看见,就是欺负人的人的同伙,就等于是大家联合起来伤害那个孩子。这你们也不在乎吗?对于当下的我们而言,这些发问颇具现实意义。同时,书中深入浅出的叙事也非常有启发性。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作者:[美]马修·沃克

译者:田盈春

版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3月

推荐理由:作家史铁生曾有句名言:发烧的日子里,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可贵。对于睡眠,这句话同样适用。古人并不需要明白睡眠的意义,因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眠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节律。然而现如今,几乎人人都受到过失眠的困扰。在一个无休止地歌颂奋斗的时代,人们不仅被动失眠,还常主动逃避睡眠,以睡得少为荣,并调侃这是“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这其实就是我们需要马修·沃克这本书最重要的理由:越是在失去睡眠的日子里,我们越是需要有人提醒我们睡眠的重要性。作为举世闻名的睡眠研究专家,沃克在书中向我们讲解了睡眠不足的危害、如何获得高质量睡眠等问题。为什么熬一通宵第二天早上反而更清醒?睡不着就吃点褪黑素是可取的吗?现代人越来越喜欢的咖啡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这些与我们日常的睡眠息息相关的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点击阅读《新京报书评周刊》世界睡眠日专题)

《内向游戏》

作者:愚公子

版本: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3月

推荐理由:我们的生活里有无法逃避的灰心与疲惫,也有久违的放松、悸动的心情、小小的期待……而这些微妙又细腻的瞬间,都被有心人画进了她笔下的小小世界里。五年前,愚公子从法国留学回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内心处在一种“倒时差”的混乱状态中。这种状态或许很多都市“打工人”会心有戚戚焉,愚公子选择每天画一个小小的GIF,如同自己的心情日记一般,于是就有了书中的366张漫画。

本书中的漫画在结集成册之前已经在北京、佛山等地举办了多场展览,愚公子在《新京报书评周刊》的漫画专栏“愚人喜画”也斩获了不少铁粉,书中的画作也延续了她一贯细腻敏锐的特质。为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漫画记录能够瞬间温暖我们的内心?大概因为在波澜不惊的外表秩序之下,我们都在进行着一场汹涌的“内向游戏”。这些漫画也因此成为我们在孤岛中共同的把手。(点击阅读《新京报书评周刊》愚公子漫画专栏)

《北京的春节》

作者:何大齐

版本:活字文化|北京出版社

2021年1月

推荐理由:“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这些耳熟能详的童谣,能勾起许多北方人的春节记忆。但对于北京的春节习俗,即使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也不一定能悉数知晓。《北京的春节》则帮我们放慢脚步,在洋溢着鲜艳喜庆的色彩与温馨淡雅的文字中,回到那个充满烟火气的老北京。绘著者何大齐是知名书法家、民俗画家,生于北京,现已80多岁,见证过几代北京人的生活变迁,对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如数家珍。

何大齐的文章往往从一个细致生动的年节场景切入,勾连起历史、文学的相关典故,搭配功力深厚的画作与书法,为阅读注入了审美的能量。翻读《北京的春节》不仅让我们重温一个日渐走远的老北京,也还原了现代生活裹挟之下被忽略的风俗之美。


相关:

外国童书里的种族主义与反歧视:我们离平等还有多远?美国知名儿童读物“苏斯博士”系列图书因含种族问题而被下架的新闻读来令人唏嘘,苏斯博士不仅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童书作者,也位列中国许多童书推荐读物榜单里。苏斯博士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创造的启蒙读物欢快..

文艺周报:豆瓣网友因点评“机翻痕迹”被举报文艺周报 Volume 39凤凰网读书文艺周报,盘点一周国内外文化新闻,在碎片化信息洪流里,留下值得被记录的部分。过去的一周文艺关键词有:9200万空巢青年:正在来临的独居时代;豆瓣网友因点评某书“机翻痕迹严重..

上一篇: 祭奠故人,是为了疗愈我们自身的哀伤
下一篇: 历史上的唐朝美妆潮流,野到你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