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黄慕兰


更新日期:2018-11-26 11:28:06来源:网络点击:504789

▼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纵横交错的山间小路婉延在一座座小山丘之间。绿树成荫的小山环抱着一个个小村落。小姑妈的家就在这个秀丽的小山村里。村里原来有近200人。但现在留守在家的仅仅4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连孩子们也去到3公里外的镇上上学去了。

静谥的村庄里时而传来几声犬吠。随之跟随母鸡下蛋报喜的‘咯咯哒。咯咯哒’。长颈鹅雄纠纠地踱着方步。扭动着肥胖的身体粗犷地‘嘎嘎嘎’。看见它摇摇晃晃地回来。就知道小姑妈也回来了。这些大鹅可是小姑妈的守护神。稍有一点异响。大鹅就扯着嗓门给小姑妈报警。要是见着陌生人靠近。这些大鹅就跟一群看家狗一样凶猛的朝你扑来。那挥舞的大翅膀呼呼生风。长喙如老虎钳一样。喙你一口非让你疼得大叫。小姑妈舍不下这养育了她半个多世纪的大片土地。执着地守着她。小姑妈一直坚持着她的理念---地里能长出金银。地才是农民生存的根本。全部农民都进城了。谁给供粮。大家吃什么?只有土里才能长出食物。大棚里长出来的没有菜味儿。那速成的瓜果更是不好吃。只有这土生土长自然顾成熟的才好吃。

小姑妈是这方圆几里都出了名的苦命女人。出生不到6个月就死了亲娘。断气的奶奶被摆放在门板上还在等着做棺材。年仅3岁的我爸抱着饿得哇哇直哭的小姑妈去喝奶水。谁知小小年纪的老爸力气不够。没有抱住小姑妈。‘扑咚’一声把小姑妈掉进了火盆里。还好被帮忙路过的人看见了一下子抓起了小姑妈。哎。可怜的小脸蛋儿被彤红滚烫的火炭给烧伤了。还好嫁出去的大姑妈心肠好。细致无微的照顾小姑妈。有人劝大姑妈不要管小姑妈了。这么小就没了娘。也没有奶水。现在还烧成这副模样。小半张脸连同眉毛都烧没了。这就算救活了长大了也是丑得不得了。以后嫁给谁去呀?还不如让她自生自灭死了好。重新投胎过点好日子。

大姑妈是一位极居菩萨心肠的人。哪舍得自己的小妹就这样没了。大姑妈不分白天黑夜的照顾。当年医药极度匮泛。大姑妈就上山里采草药回来。经过大姑妈的精心照顾。小姑妈终于康复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给爷爷牵线介绍了一位庵里的尼姑(当年毛主席宣告除四旧时有一条特别重申尼姑和尚可以还俗成家)。这位后娘进门一直没有生育儿女。虽然待孩子不算恶毒。但也没有给予厚望与母爱。农村一直有句俗话说的是‘有了后娘就有后爷’。所以年幼的老爸和小姑妈并没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更别说温暖的家了。老爸才8岁就被分家另过。小姑妈才一丁点儿就得背着小背篓去地里打猪草。当年后奶奶一直做着贩卖猪崽的小生意。所以小姑妈就得天天打猪草。

不管童年有多么艰难。但小姑妈还是长大了。右脸上的伤疤并没有经过岁月的洗涤淡去。这永不褪去的伤疤成了小姑妈的标签。虽然长成了大姑娘。但很少有人上门提亲。为这挥之不去的伤。小姑妈内心也有自卑和落寞。眼看着与自己一起长大的闺蜜们一个个红妆出阁。喜庆的嫁妆和小女儿家的幸福感影响着小姑妈。其实。这么多年里。小姑妈都不敢对镜梳妆。但水井和小河反馈给自己的还是能知道自己的模样。18岁的小姑妈个头细高。头发柔顺。小鼻子小嘴。皮肤白晰。再加上小姑妈从小就勤劳。要不是这烧伤的印记。绝对是个小美人儿。

后来经大姑妈好心地到处找人张落。也有几个媒婆提亲。最先来提的是一位长得老气又穷的小个子男人。足足大了小姑妈10岁。但这不象个男人的男人还嫌弃小姑妈。当他见了小姑妈的右脸。居然逢着一对三角眼用手挡住那张臭嘴凑去问媒婆:“她的脸是被猪啃掉的吗?”这话虽是挡着说的。但机灵的小姑妈还是听见了。小姑妈转身就跑了。从那以后。小姑妈拒绝处对象。要是谁再上门提亲。她就拿棍子轰走人家。

回想在哪个年代。哪家的姑娘不是十七八就出嫁了。可是小姑妈都二十四五了还待字闺中。这也成了爷爷的一块心病。成天唉声叹气的抽着闷烟。小姑妈一直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她心里明白自己是家里的老大难。这么大还不出嫁是扫了爹娘的颜面。25那年。又有一位老大姐给介绍她的弟弟。还听说这位后生是铁路工人。年纪大了在单位不好处对象。所以回老家来找一个。虽然此时的小姑妈已经25了。但这个男人还是大她10岁。两人没见面时。只是相互寄了相片。相片中的男人看不出老态。五官还算端正。小姑妈并没有怎么在意相貌。她只是想到别人不嫌弃自己就好。所以媒人大姐一撮合。小姑妈自然就应允了。

确定处对象了。这事也就定下了。谁成想到这才是小姑妈苦难的第二次开始。那位后生(小姑夫)因是铁路隧道工。在一次工伤中致脑出血。虽不影响生命。但从此智商就大打折扣。他探亲假回家来俩人就匆匆地结婚了。回门时爷爷和老爸才发现这小姑夫脑子不太灵光。但不管怎么劝小姑妈也没有用。小姑妈还是死心踏地的跟随小姑夫。婚后的小姑妈自然没办法去姑夫的单位。她成了一位留守新娘。小姑夫有假期才回来。这样一来。小姑妈还是一个人承受着岁月。再后来。小姑夫的哥嫂们说他是工人了。家里的房子就没有他的了。就这样把小姑妈赶了出来。坚强的小姑妈就自己垒土墙搭了一个窝。也是这个进去连腰都直不起来的窝让小姑妈住了15年。小姑夫在单位上着千篇一律的班。拿着一丁点的基本工资。寄回给小姑妈的钱也是少得可怜。这15年里。小姑妈生下了4个儿子。一个赛一个的聪明漂亮。但第4个儿子实在是养不起了。最后就送给了一对医生夫妇。医生没有生育。自然是欢喜这个漂亮的男孩。给了一点营养品就把娃抱走了。从此永无再见。小姑妈多次四处去寻。当敲开门看见娃时。这缺德医生毫无医者仁心。居然当着娃的面跟小姑妈说那娃夭折了。明明站在面前的娃就是四儿。可想而知这位可怜的母亲当时的心痛。这么些年里。小姑妈跟任何人都不提四儿。但是她却常常偷偷地远远地去看他。

不管日子多么难。但生活依然继续。没有谁会帮她去挑一下这沉重的担子。小姑夫依然是木讷地上着班。一年两回探亲假回来也是啥事不管。但是这个不管事的小姑夫也在不到50岁时撒手人寰了。就算这个从未给过安全感的男人没有什么用。但至少还能挣回或多或少的钱来。现在真的是全完了。单位也没有太多的抚恤金给到小姑妈。这位坚强的女人并没有去求人。而是选择一个人带三个娃。

小姑妈从此就与土地打上交道了。没日没夜的在地里劳作。因请不起人耕地。小姑妈就自己养牛自己耕。想想也是够苦的了。晴天还好。牛儿可以拴在树底下。遇上下雨天或者寒冬天。还得把牛儿牵进窝棚里。表哥表弟们稍大一些。就跟着在地里帮忙。但小姑妈不指望儿子们能帮他分担生活的重担。她努力的赚钱存钱省钱。为的是把一个个的儿子送出大山。大表哥15岁那年。小姑妈就张落着让大表哥拜师学艺。二表弟性格安静。小姑妈就带着他去找小姑夫的单位。求着单位给娃一个工作。回想着小姑夫因工殉职时小姑妈都没有给单位提出什么赔偿。如今为了娃。母爱的伟大让她豁出去了。最后单位以顶替的方式招进了二表弟。只剩下年纪还小的三表弟在小姑妈的身边。只要不上学。三表弟都跟着小姑妈。田间地头总能看见母子俩的身影。这正是老天有眼。也应验了那句话‘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懂事的三表弟成了小姑妈的精神支柱。稍微给了她幸福的盼头。通过一家四口的努力。小姑妈买下了三间大瓦房。

随着岁月的增长。小表弟也长大成人了。小姑妈计划着让小表弟走出大山。去外面开启自己另样的人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小表弟终于走出了大山。他继承了小姑妈的自强不息。独自一人去到贵阳。从小学徒到今天自己的公司。他一步步的走向了成功。表哥表弟们都有出息了。他们都费尽力气的接小姑妈走出大山。但小姑妈都拒绝了。

如今的小姑妈依然是一个人住在这群山包围的小山村里。虽然村里只有三户人家共四人。但小姑妈一点也没有感到寂寞。陪伴她的还有鸡鸭鹅和那一大片的稻田。现在每次请小姑妈来我家玩。她总是来一下看看就走了。实在挽留也是最多就吃一餐饭就要走。每次她来从不空手而来。总是带着大大小小颜色不同的鸡蛋鸭蛋。一边帮我腾出来摆在冰箱里还一边跟我说这是翠花生的。那白壳的是芦花生的。个头儿小的是小黑生的。听着她一一介绍。站在她身边我也感到了满足和幸福。

说到这差点忘了小姑妈的爱好了。小姑妈这一生虽然清贫劳苦。但她是一位资深的美食家。她不象我妈那样对待自己和家人都有有些苛刻。好吃的都省着或者拿去卖掉。上街不管再饿也不肯吃一碗面。好象唯有这样才算是一个持家的好女人。

不管是以前在娘家还是后来嫁入婆家。小姑妈都能做一手好吃的。小到炒豆炒瓜子。大到鸡鸭鱼肉。这些无一不是她的美味佳肴。小姑妈最拿手的是青椒嫩姜焖仔鸭。从田里抓回一只初长成不到三斤的麻鸭。麻利的一手提鸭一手拿刀。扯掉鸭脖子上的一小片细毛。只见刀一划。哗哗的已经接了大半碗鸭血。提来热水瓶倒上开水就把鸭毛给褪了。小姑妈安排我们这些眼力好的小娃们继续扯那些细毛。她则顺手从院后的地里拔些小葱和小油菜苗回来。只见一缕缕炊烟升起。鼻息间传来菜籽油炸豆瓣酱的浓香。这扑鼻的香味儿把我吸引进了灶屋。只听得‘嚓嚓嚓’的声响。原来是小姑妈把鸭血划成小小的田字块。放进锅里焖着。然后就着香味舀来一大瓢水。待到水开。丢入半捆手工挂面。看见翻滚几下捞入碗中。撒上几粒香葱。再浇上刚刚炸香的豆瓣酱。再添上几根绿得出油的小油菜。这碗鸭血面就好了。此时的胃里早长出了馋虫。赶紧取筷大快剁颐。鸭血脆嫩。入口即化。一股浓郁的香味充满整个口腔。这简直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了。

待到我们吃完面条后就跑去小溪里捉鱼。小姑妈则提着小竹篮去地里摘辣椒。小姑妈种的是一片七姊妹椒。这个品种的辣椒特别香脆。肉质结实。不容易脱皮。由于它不光是辣还有比其它辣椒更浓郁的香味。但是。这个品种产量不高。小姑妈还是选种这个。因为她是美食家。她每年做的豆瓣酱就是采用的七姊妹椒。如今小姑妈去摘的也是它。虽然如今七姊妹椒还是青绿色的。但用它烧仔鸭刚刚好。因为青绿色的不是很辣。还可以当菜一样下饭呢。小姑妈不光是摘了辣椒还挖了一大块仔姜回来。还有院子边上的青花椒。

我一直想跟小姑妈学烧仔鸭的手艺。只见小姑妈把切成块的鸭肉先入锅里淖水去腥沥干。再放入菜籽油爆香老坛豆瓣酱起锅待用。再入少许油入蒜粒八角香叶草果等。爆出香味倒入鸭肉加料酒酱油再加水焖煮25分钟。再入仔姜七姊妹椒翻炒至入味。再放少许鸡精。两小勺炸好的豆瓣酱。再浇上青花椒就可装盘了。不管是谁闻到这香味都会眼放绿光。所以大家都喜欢小姑妈的这道菜。

小姑妈在地里干活时会带上她自制的点心。这点心就是在柴火里烧熟的烧饼和凉伴的小菜。烧饼是用半发酵的面粉搓成圆形。用桐子叶裹上埋进柴火里。让煮饭后柴火的余温慢烤成熟。待到把家务做好后刚好掏出烧饼放入背篓里。再装入一小碟凉拌菜或咸菜。就算这天地里的活儿干到天黑。肚子也不会饿。小姑妈经常跟我说吃饱了什么烦心事都没有了。每个人都抗拒不了美食的诱惑。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侯。小姑妈在每一个逢场天都会去赶集。带上山里采来的各种菜蔬瓜果。摆放在集市上。因这些都是山珍野味。价格又便宜。所以小姑妈很快就卖完了。换回或多或少的散碎零币。匆忙赶去学校带上几个娃。带他们几个去面馆里。一人要上一大碗汤面还加一人一个肉包子。小姑妈自己也一样有一大碗。待到那一碗碗肉香扑鼻的汤面端至面前。几个娃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略带柠檬黄的碱面顺溜的卧在红油的汤里。面上还浇了一大勺子炖得糯软的牛肉。再添些翠绿的芫荽菜。在那个还吃不饱饭的年代。能全家隔三差五的下馆子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为此。一些多嘴的长舌妇经常带话给我爸。说是小姑妈好吃。一个妇道人家带一群娃下馆子。把家都给吃穷了。难怪没有房子住。所以还蜗居在窝棚里。

当年由于老爸惹的祸。虽然只有3岁。但这件事一直是老爸对小姑妈的歉疚。所以。后来的岁月里。老爸极尽所能的帮助小姑妈。也因此才惹来多事者跟老爸告状。但老爸从来没因小姑妈每个逢场天带领一群娃去下馆子的事而去责骂过她。现在我才懂得老爸的宽容。这其实是老爸对一个小妹的爱。因平时里小姑妈繁重的劳动。若不再对自己好一点。她拿什么身体去应付这一家子的重担?

如今小姑妈一人待在乡下。虽然吃穿不愁。但她是否孤独?为此我问过她。小姑妈回答:“二妹。你莫担心我。现在我有吃有穿有大瓦屋住。日子过得好。老家空气好。我哪也不去。你让我跟你表哥表弟们去。那才要了我的命。还没进到家门就要开几道门。有保安守起的。我一看到大沿帽都发悚。 吃的菜也没个菜味。买来的米煮个粥都不稠。鸡肉鸭肉一点香味都没有。你们莫劝我去受那份罪。我在老家多自在。地里长出来的才好吃。”虽然我知道小姑妈心里还有她没有打开的心结。她担心脸庞上的伤疤。那不仅仅是一块伤。那是烙在她心里永远的痛。她不愿意提及。我们更不敢去触碰。

岁月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但愿小姑妈能忘却脸庞上的伤疤。你很美!真的!!你是大地的女儿。你一生都热爱着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衷心祝愿你长寿安康!!


相关:

【变形记】我的一生▼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零七年时。我是一辆红色炫酷而崭新的摩托车。这时的我风华正茂。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上。我是一个佼佼者。我的主人是一个留着浓黑短发的青年男人。他有一个整日黏在他身后的女儿。一个可..

清明 玉渊潭▼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渊潭樱花始盛开 ——题记 转瞬。三月已过。平城之春也缓缓褪去颜色。“百般红紫斗芳菲”已成往事。只有来年再见。而在数百公里外的京城。却别有一番靓丽的景色。 玉..

上一篇: 你的饮食里,烙着你生命的印记
下一篇: 毛狗娘娘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