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数码兽合体战争


更新日期:2018-11-19 11:17:30来源:网络点击:460922

▼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老哈河水长又长。岸边的骏马拖着缰。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出嫁到遥远的地方……

一曲深情哀婉的蒙古族思乡曲。在内蒙古草原乃至大江南北广为传唱。悠扬的马头琴飘出神秘孤寂。悠远苍凉;委婉的歌声。荡气回肠。饱含着思乡的凄然。别离的惆怅;动人的旋律。悠扬悦耳。唤起久别故里的他乡异客。愈加魂牵梦萦。无数次地爬上高耸山峰。遥望故土。呼唤亲人。呼唤家乡……

老哈河。母亲河。她古老神奇。源远流长。是我国第七大河流之一辽河的发源地。春秋战国时期称乌侯秦水。隋唐时期称托纥臣水或土护真水。五代十国后称土河或凃河、徒河。至元始用蒙语“老哈沐沦”之称。后称老哈河或简称老河。它起源于森林茂密的燕山北麓河北与内蒙古交界的七老图山脉的东缘。汇集无数条小溪成河。迤逶曲折。千回百转。一路欢歌。向东北流淌。穿过崇山峻岭。由燕山北麓辽西冀北至蒙古高原二级台阶奔流而下。一泄千里。进入一级台阶科尔沁草原。经湖泊湿地渚溜澄化。形成西辽河之源。浊来清去。再一路东方。会师东辽河南进。奔向辽阔海洋。

老哈河。母亲河。她甘甜醇香。象乳汁一样哺育了古代先民。孕育着人类文明。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老哈河承载着无尽的历史积淀。早在史前时期。北京人就开始向这里拓展。留下了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中国古代社会人类文明开始。夏商周时期山戎、商族先民在这里栖衍。春秋时期东胡在这里称霸。留下了新石器时代以及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诸多文化类型遗址。秦汉三国两晋鲜卑乌桓在这里争锋。十六国南北朝契丹库莫奚在这里结盟。隋唐五代契丹在这里龙兴。宋辽时期耶律阿保机在这里建立起中国北方草原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创了“一国两制”之先河。撑起了华夏民族大厦脊梁。引领草原各民族儿女和谐共荣。走向辉煌。金元明后奈曼十六位蒙王在这里封郡。

老哈河。母亲河。她源出崇山峻岭。流域宽阔。奔腾不止。以母亲般博大胸怀。广聚涓流。饱携腐殖。为科尔沁草原淤积万顷沃土。使这里水草愈加肥美。老哈河是奈曼旗北部的主要河流。进入奈曼大地。她一改波涛澎湃喜怒无常性格。变得那样美丽而宁静。温柔而婀娜。一年四季不停地流淌。给两岸人民带来无尽的欢乐和吉祥。沿岸有护岸大堤、水利工程、固堤树木。堤外绿谷有千倾玉米、万亩稻田、无数生态庄园。绿谷两侧茫茫大漠。洁白无瑕。延绵起伏。与蓝天白云浑然一体。风光旖旎。构成奈曼北部一大景观画卷。

老哈河。母亲河。她生生不息。滋润着两岸的沃土。使这里物产丰盈。可鱼可猎。养育了这里的生灵。给人民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宝藏。春来。天气渐暖。消融的冰块洁白如玉。阳光下。闪烁着道道银光。被少儿敲碎的冰块在他们的欢笑声中。似大小不等的“冰船”顺流而下。沿凌水自流灌溉堤外饥渴的土地。保障万亩农田如期播种。开河的鲫鱼、鲢鱼、鲤鱼、鲶鱼、嘎鱼、泥鳅一股脑涌向浅滩。河岸的柳树吐出新芽。榆枝结满串串榆钱。苦菜、婆婆丁、苣荬菜也急迫萌生。这些饱受老哈河慈母善教的生灵。带着恩惠人间的夙愿。竞相争抢餐桌。让人们品鲜。河边碧草也不甘寂寞。早已把大地装点得如茵如毯。显得生机无限。夏至。河岸野花烂漫。彩蝶纷飞。白鸟成群。莺歌燕舞。老哈河又成了天然浴场。人们尽情享受着热水浴、阳光浴的乐趣。日落时。金色的光洒播在水面上熠熠生辉。最高兴的当属那些顽皮的孩子们。三伏天里。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他们撒着欢儿地打水仗、扎猛子、抓鱼。从中午一直玩到夕阳西下。直到大人们喊他们回家时。他们还余兴未尽。恋恋不舍。秋日。金风送爽。两岸稻谷金黄。果香诱人。羊壮牛肥。杨柳和沙棘挺立自守、一尘不染。河畔茂密的沙棘枝杈上。一簇簇的沙棘果。红里透黄、玲珑剔透、犹如粒粒珍珠。暮秋时分。看南飞的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从河面上空缓缓飞过。美妙音乐般的叫声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河水之中。留下无限的情趣。两岸机声隆隆。车轮滚滚。银刀飞舞。人欢马叫。又是一年繁忙的秋收景象。隆冬。气温骤降。北风呼啸。弯曲的老哈河冰面好似一条灵动的银龙。在这片土地上蜿蜒奔走。此时的老哈河则又变成了天然冰场。成群的孩子们在冰面上滑冰车、打冰尜、鞭陀螺。欢声阵阵。笑语连连。在这样的季节里。老哈河两岸银装素裹。玉树冰花。犹如人间仙境。春节将至。那充满关东风情的孟家段冬捕文化节拉开了大幕。随着老把式一声收网号令。鱼儿不断跃出水面。现场一片欢乐景象。

老哈河不仅美丽。还是一部巨篇史诗。她传载着许多历史故事和古老传说。

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交汇处的西孟家段村北。有一座神秘的古城遗址——那就是契丹开国之都龙化州。关于契丹和龙化州还有一段神秘的传说。相传古时。在那茫茫苍苍的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大河。一条似巨龙腾飞。一条像金凤展翅。那就是土河和潢河。即今天的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一天。一位如花似玉的仙女驾着青牛车顺潢河而东。一位英俊潇洒的神人骑着白马沿土河而北。二人在两河的交汇处相遇。神人仙女一见钟情。相亲相爱。结为夫妻。他(她)们就是契丹人的始祖。他们有八个儿子。子孙分为八个部落。成为契丹民族的主体。即契丹八部。

老哈河。似一条巨龙腾飞。西拉木伦河。像一只金凤展翅。孕育了镔戈铁马契丹民族。龙行此化州。水汇流称辽。在契丹人看来。龙化州位置独特。是龙脉所在。故始祖奇首可汗才设龙庭于此。这也是耶律阿保机受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时择地龙化州的缘由。

沧桑岁月。悠悠千载。曾撑起民族大厦脊梁的龙化州早已荡然无存。翻开史册。历历在目。那铸就草原历史辉煌的民族魂还在熠熠发光。 10世纪中后期。华夏大地群雄角逐。一个古老契丹民族在这里龙兴。一代草原民族英雄耶律阿保机。镔戈铁马。征战四方。开疆拓土。以超群的谋略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完成着中国北方地区的统一大业。公元901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为迭剌部夷离堇。主管遥辇氏联盟的军事。902年。以兵40万伐河东代北。攻下九郡。获汉民95000人。驼、马、牛、羊不可胜数。同年又破室韦、乌古、女真等部。俘奚人。掠汉地。在潢河南岸契丹本土上。建设了北方草原第一座城郭——龙化州城。将所俘汉人迁居于此。同年9月。在龙化州城又建了北方草原第一座佛教寺院——开教寺。以满足迁入部众宗教信仰所需。此时。龙化州已成为耶律阿保机统一北方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公元903年。阿保机北攻女真。南取河东怀远军。略地蓟北。因功升于越。总知军国事。成为部落联盟的实际操纵者。904年。又扩建了龙化州的东城。公元906年12月。痕德堇可汗死。遗命推选阿保机为汗。907年。阿保机废传统选汗制。燔柴告天。自称皇帝。而后三次平定诸弟乱。宴诛七王除异己。公元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大会群臣、属部。在龙化州城东金铃岗燔柴告天。举行开国大典。上尊号大圣大明天皇帝。国号大契丹(即辽朝)。建年号神册。上尊号述律平为应天大明地皇后。立耶律倍为太子。开创了统治北方草原200多年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北宋诗人苏颂在出使契丹时。曾写有《过土河》一诗。“长叫山旁一水源。北流迢递势倾奔。秋来雨注弥郊野。冬后层冰度辐辕。”表现了老哈河的不凡气势。辽时。冬捺钵多在广平淀。即今内蒙古奈曼旗苇莲苏南至孟家段一带。此地多沙。地势平坦。冬天稍暖。契丹皇帝多在此“坐冬”避寒。《辽史》卷三十二《营卫志》:“冬捺钵。曰广平淀。在永州东南三十里。本名白马淀。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余里。地甚坦夷。四望皆沙碛。木多榆柳。其地饶沙。冬月稍暖。牙帐多于此坐冬。与北、南大臣会议国事。时出校猎讲武。兼受南宋及诸国礼贡。皇帝牙帐以枪为硬寨。用毛绳连系。每枪下黑毡伞一。以庇卫士风雪。枪外小毡帐一层。每帐五人。各执兵杖为禁围。南有省方殿。殿北约二里曰寿宁殿。皆木柱竹榱。以毡为盖。彩绘韬柱。锦为壁衣。加绯绣额。又以黄布绣龙为地障、窗、槅皆以毡为之。傅以黄油绢。基高尺余。两厢廊庑亦以毡盖。无门户。省方殿北有鹿皮帐。帐次北有八方公用殿。寿宁殿北有长春帐。卫以硬寨。宫用契丹兵四千人。每日轮番千人祗直。禁围外卓枪为寨。夜则拔枪移卓御寝帐。周围拒马。外设铺。传铃宿卫”。好不壮观的捺钵盛景。

辽圣宗时期。春捺钵地移至老哈河南岸长泊。即今奈曼旗西湖至大沁他拉镇北部一带。宋翰林学士晁迥等使辽还朝。言“始到长泊。泊多野鹅鸭。辽主(圣宗)射猎。领帐下骑。击扁鼓。绕泊。惊鹅鸭飞起。乃纵海东青击之。或亲射焉。辽人皆佩金玉錘。号杀鹅杀鸭錘。每初获。即拔毛插之。以鼓为坐。遂纵饮。最以此为乐。”南宋的大词人姜夔更是以诗歌的形式。对辽主(圣宗)“春捺钵”时海东青的捕猎天鹅的有着更为艺术的反映。《白石道人集》卷上《契丹歌》云:“平沙软草天鹅肥。契丹千骑晓打围。皂旗低昂围逐急。惊作羊角凌空飞。海中健鹘健如许。鞴上风声看一击。万里奔追不可知。剗见纷纷落毛羽。”记述了辽主(圣宗)春捺钵的情形。

契丹在在龙化州第一个实行“一国两制”和“民族大融合”新政。加之龙化州及周边地域大片沃野适于农耕。开发潜力极大。加之契丹急于经济扩张。土著民繁衍。加之流民、掠民大量涌入。使这里的人口急剧膨胀。此时龙化州地域有汉、契丹、室韦、女贞、库莫奚等多个民族。总人口应有数十万之众。建立村落、城廓、矿冶、作坊。这片土地上第一次出现了农田蔽野、道路纵横、城廓相望、商贸繁华景象。契丹所创造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辉煌。对中国北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来。在金代、元代和清代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仍然继承着契丹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至今。一些契丹习俗仍有传承。在中世纪从中亚直到西欧。“契丹”一直是对中国的一个通称。直至今日。俄国人仍然称中国为Kitan(契丹)。称中国人为Kitanyes(契丹人)。在俄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中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读音分别为Kitay。Kita1a。Cathay)。在穆斯林文献中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相传哥伦布航海的目的就是找寻传说中的契丹。

辽后期开始。土河两岸开始沙化。1089年。时任宋吏部尚书的著名文学家苏辙使辽。经长泊即今奈曼西北巴嘎波日和一带至木叶山时。写下《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木叶山》:“奚田可耕凿。辽土直沙漠。蓬棘不复生。条干何由作。兹山亦沙阜。短短见丛薄。冰霜叶堕尽。鸟兽纷无托”。1164年(金大定四年)。周昂(人名)由燕京到隆州(今吉林农安县)赴任。途经龙化州故地。记录了当时景象:“屋边向外何所有?唯见白沙垒垒堆山丘。车行沙中如倒曳。风惊流沙失前辙。三步停鞭五步歇。鸡声人语无四邻。晚风萧萧愁杀人。”这就辽亡50年后龙化州一带自然环境和居民情况的真实写照。

清末。奈曼草原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叫诺恩吉雅。天生丽质。热情奔放。宛若草原上一朵鲜艳的萨日朗花。诺恩吉雅出生在奈曼老哈河边博尔梯庙嘎查。在一次原野游玩中。她巧遇牧马青年额尔敦。额尔敦英俊潇洒。勇敢善良。他们一见钟情。暗定终身。乌珠穆沁草原王爷之子宝迪毕力格。垂涎于诺恩吉雅的美貌。千里迢迢来奈曼草原向诺恩吉雅求婚。并备金银绸缎、牛马驼羊等厚礼。而诺恩吉雅不屑一顾。并斥责宝迪毕力格的傲慢无礼。又逢奈曼草原“那达慕”盛会。奈曼草原人们相聚“那达慕”。载歌载舞。热闹非凡。额尔敦、宝迪毕力格等也参加了骑马、射箭、摔跤等比赛。诺恩吉雅等众姐妹前来观看。为了显示草原男人的强悍。也为了争夺对诺恩吉雅的爱。额尔敦与宝迪毕力格展开了博弈。宝迪毕力格身强体胖。力大无比。然额尔敦机敏灵活。屡屡战胜宝迪毕力格。诺恩吉雅更加倾慕于额尔敦。宝迪毕力格恼羞成怒。怀恨在心。草原之夜。诺恩吉雅正在和额尔敦约会。宝迪毕力格指使家奴将额尔敦打昏。抢走了诺恩吉雅。并又派人向诺恩吉雅父母“求婚”。还以“博”相威胁。以聘礼利诱。诺恩吉雅父母本不同意。但迫于王爷的压力。只好忍痛将诺恩吉雅许嫁给宝迪毕力格。出嫁时。奈曼草原人们沉浸在悲痛之中。额尔敦更是肝肠寸断。诺恩吉雅的母亲也是泪水涟涟。人们为即将远嫁的诺恩吉雅唱起忧伤的歌。“老哈河的岸上。拖着缰绳的野马。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嫁到了遥远的他乡……”。嫁到乌珠穆沁后。诺恩吉雅厌倦与宝迪毕力格苦涩的生活。更加思念奈曼家乡。思念父母亲人。还有心上人额尔敦。每每望着鸿雁长叹。并每每吟唱思乡的心曲。终日郁郁寡欢。相思成疾。一病不起……。陪嫁时。诺恩吉雅的父母曾送给诺恩吉雅一匹枣红色的马。这匹马似乎懂得诺恩吉雅的心情。风雨兼程回到了奈曼草原老哈河岸边。额尔敦看到了诺恩吉雅的枣红马。预感不祥。乘马向乌珠穆沁草原奔去。马儿知情。昼夜飞奔。终因路途遥远。枣红马累死在途中。额尔敦掩埋了枣红马。依旧向乌珠穆沁方向跑着、走着、爬着……。当衣衫褴褛的额尔敦见到奄奄一息的诺顿恩吉雅时。俩人百感交集。悲痛万千。诺恩吉雅含泪闭上了双眼。额尔敦哭喊声惊天动地…

老哈河以她丰饶的物产。曾养育了我国北方的许多民族。有过辉煌。有过萧条。有过欢乐。有过忧伤。有过沃野千里。也有过沙海茫茫……岁月长歌。沧海桑田。留下多少美丽的传说和令人无尽的遐想。而今。她又焕发青春。正孕育着新的生机。新的希望。

春来秋往。蝉鸣鸟唱。风声雨声伴着河流的水声。激荡悠长。瞭望生长的家乡。思念父母情意长……不知是水声还是歌声。又在耳畔回响。一种莫名的思乡愁绪油然而生……


相关:

心情乱如麻,自开怀▼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一入江湖不回头。陌途梁上霜。看破世间。品酒沉睡香。美人一笑。只为英雄。凌云不堪岁月荏苒。琴弦断。人间梦。雕栏玉砌几万重。黄沙遮。飓风烈。 人来人往。人前人后烙满了伤。心痛..

当我们都化成了灰▼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人都会有老去的时候。当我们的亲人在医院照顾我们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被推进火葬场。烈火炽热的燃烧着我们衰老的肉体。于是便化成了灰。 将悲伤化做极光去飘绕。伸向天空。和着风。在..

上一篇: 有一份工作没有工资,没有休息
下一篇: 爱缠绵,心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