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王家卫作品之《阿飞正font awesome 传》赏析


更新日期:2018-11-08 08:15:47来源:网络点击:413329

《阿飞正传》是由王家卫执导。张国荣、张曼玉 、刘嘉玲 、刘德华、张学友、梁朝伟主演。

此片描述了一位孤傲、叛逆青年的内心世界。真实再现了香港普通青年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状况。主演张国荣凭借《阿飞正传》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200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选出"100部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电影"。《阿飞正传》名列第三位 。

《阿飞正传》经典台词对白:

1、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 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

2、十六号。四月十六号。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3、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因为我而记住那一分钟。但我一直都记住这个人。之后他真的每天都来。我们就从一分钟的朋友变成两分钟的朋友。没多久。我们每天至少见一个小时。

4、如果我不再......我不想走回来的。我答应过自己以后不再走回那儿去。如果我再回去我一定会恨死我自己。我不要恨自己。你帮帮我吧。

5、我不知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不会告诉你的。你要找自己的娘是吗?有本事自己去找呀。我养你这么大。我要说的话早就说了。我以前不说 。是因为我舍不得你。我现在更加不会说了。我觉得不值嘛。我告诉了你。你去找她。我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你也不会记得我。干什么?干嘛瞪着眼睛看我。好哇。我就要你恨我。这样你就不会忘记我了。

6、做人。要么要。要么不要。如果你真的不能没有他。那你告诉他你不能没有他呀!不然的话。从这一分钟开始就当作不认识这个人。

7、我从来也没想过她真的会打电话给我。但每次经过电话亭的时候我总会停一阵子。

8、我告诉你是因为你不是我亲生的。我想你终究会离开我。我以为自己会看得开。我没想到会舍不得你。我一直不告诉你。是有点自私。不过我其实是为你好。我想保护你。他们根本不要你。假如要的话老早便来找你了。你不会明白的。我晓得现在无论我说什么你都不会听得进去。

9、这几年来你一直放纵自己。把责任推到我身上。你要报复嘛。好。我现在告诉你。你亲娘是谁。我受够了。你以前做人总是用这个借口。你以后再不可以用这个借口了。你想飞呀?好。你飞呀!你要飞就飞远一点。你不要有一天让我晓得。你一直在骗自己。

10、每次跟他回来他都要我在楼下等。我老是想知道房子里面是怎样的。看清楚了也不过如是。我是不是很傻?

11、1961年4月12日。我终于来到亲生母亲的家了。但是她不肯见我。佣人说她已经不住这里了。 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是一定不会回头的。 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12、“你有没有听过这世界上有种鸟……”“听过。没脚的那一种嘛!你这种谎话哄女孩子倒可以。你像鸟吗?你那时像鸟啊?你像唐人街垃圾站里捡回来的醉酒鬼了!像鸟?你懂飞就不会蹲在这儿啦!飞呀!有本事飞给我看啊!啊!”“……有机会的。但到时你不要自卑啊!

13、以前我以为有一种鸟一开始飞就会飞到死亡的那一天才落地。其实它什么地方也没去过。那鸟一开始就已经死了。我曾经说过不到最后一刻我也不会知道最喜欢的女人是谁。不知道她现在在干什么呢?天开始亮了。今天的天气看上去不错。不知道今天的日落会是怎么样的呢?

14、要是你有机会碰上她的话。你跟她说我什么都忘了。这样大家都会好过一点。

《阿飞正传》:时光是对的没说谎。迷惑的是这心没了光

阴暗的楼道。一个人背对着我们大步前行。脚步声“咚咚”作响。嚣张地回荡在空旷的空间里。我们看不见他的脸。只能一路追随着他的背影。跟着他长驱直入。所向披靡。看着他闯入一个静寂的小店。自顾自地拿过想要的东西。对目瞪口呆的陌生女郎说:“你今晚会梦见我!”

《阿飞正传》。旭仔。张国荣。(短文学网https://m.duanwenxue.com/

“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多么无厘头的交友方式。多么矫情的对白。设想现实生活中哪个男生来现身说法一下。一定撞得满头包。放在其他电影中。也一定具有周星驰式的喜剧效果。唯有依靠旭仔这种势不可挡的杀伤力。整个故事才变得深沉。浪漫。顺理成章。我们看到他从容地贴近她。盯住她。言辞斩钉截铁。眼中光芒闪烁。有一种几乎把对方吸住吃掉的强悍……在他转身离开的一刹那。那惶然的女郎完全手足无措。几乎主动迎接他的吻。而他并不是要吻。他只是微笑着离开。心里清楚地知道。一切才都是刚刚开始。

追溯时空的轨迹。望向1990年。年轻的张国荣也正在开始自己的新生。从艺十三年。他几乎已经经历了普通人的一辈子。光辉荣耀全部在手。江湖风雨一切见惯。却突然在事业的巅峰之际。宣布退出乐坛。此举如一颗巨型炸弹轰乱了娱乐圈也震动了全香港。成为当年演艺界最受关注的事件。三十三场令数十万歌迷肝肠寸断刻骨铭心的演唱会之后。三十三岁的他。即将飞得更高更远。奔赴异乡开始不一样的下半生了。

生活充满变数。许多不引人注目的小细节。可能造成出乎意料的影响。此谓“飞”来横福或“飞”来横祸。“告别乐坛”演唱会筹备期间。张国荣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声誉鹊起的导演王家卫。后者希望请他客串自己的新片。某个下午的某个咖啡室里。张国荣听王家卫介绍了剧情。立即决定接受他的邀请。利用演唱会举行前的一个月时间。出演这部新片。结果这部电影的剧本变来变去根本无法在他的演唱会之前投入拍摄。一直拖到1990年初。“告别演唱会”已经完成。张国荣宣布结束演艺生涯。登上飞机去了加拿大。等到《阿飞正传》开拍。王家卫急请张国荣回来。见到的是一个在异乡过得快活自在。因此体重暴涨。胖得圆滚滚的张国荣。令王导演叫苦连天。好在张国荣是一个极其敬业的人。不惜疯狂健身。日日在泳池里游上几十个来回。迅速地瘦了下来。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这位新晋名导的另类工作方式。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变成这部电影的主演。要花费极大的精力与心血来投入。更不知道这部电影使他在影坛获得了空前的成就。激起了万丈雄心。将这只飞翔的鸟儿从远方引回故地。从此改变了他的下半生。

现在回头重看王家卫导演关于《阿飞正传》的最初设想。任谁都会觉得一头雾水。因为根本与最后的成片全无关系。王导自言对60年代情有独钟。打算拍一部具有浓厚60年代气息的电影。讲述1966年香港大暴乱期间。一个女恐怖分子与男警察的爱情故事;然后王导觉得大时代背景拍摄起来有困难。又决定讲述一个封闭空间里比较自我、比较个体的感情。于是又构思了一个女孩寻找爱情的故事:她与一位男侍相恋。却抓不住男侍的心。遇见了一位追求歌女的新加坡华侨。两人同病相怜。发展了一段若有若无的感情……最后以女孩车祸身亡而告终。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阿飞正传》的味道了。但是似乎与后来的《花样年华》和《2046》更为相像呢。

王家卫本来打算邀请张国荣扮演的据说就是这位出场不多的男侍。关于这个人我们已经得不到更多的资料。只能够从大纲中感觉到他已经具有了“阿飞”的雏形。由于张国荣的演绎功力令王导演喜出望外。于是将剧本一改再改。戏份一加再加。一切面目全非。张国荣由一个客串变成影片的绝对主角。无名男侍人间蒸发。“阿飞”旭仔围绕着张国荣的身影。在导演的脑海中渐渐浮现……和其他与王家卫合作的演员一样。张国荣就在这样朝令夕改的过程中。拍了不计其数的莫名其妙的有时甚至完全不知道在演什么的镜头。既然无法捕捉剧情脉络。就只能尽力维持住个人表演水准:与张曼玉在床上缠绵的一场戏。看起来极其简单的一个镜头。王家卫要求重拍了四十七次。这是张国荣电影生涯中NG次数最多的记录。令他在多年以后都记忆犹新。而直到最后过关。他也不知道前四十六次到底不妥在哪里。或许王家卫就是用这个办法来使演员触摸到无聊得想死的感觉。让我们看到银幕上的阿飞咬弄着苏丽珍的指尖。眼神空洞地望向远方。烦躁而沉闷的气息弥漫在镜头内外。

沉闷。一切仿佛都在刻画一个“闷”字。狭窄的房间。霉绿色的墙纸。徒劳地猛吹着的电扇。演员面如死灰的神情。惜字如金的对白。一个接一个的空镜。永远的暗夜。没完没了的雨水……如今已经接受了《东邪西毒》、《春光乍泄》的我们。自然会觉得《阿飞正传》是王家卫作品中更具故事性。更容易理解的一部。但是在当年。抱着欣赏《旺角卡门》的期待而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们。那感觉恐怕只能叫一个不知所云。它完全不讲究传统电影的叙事方式。对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的来龙去脉几乎全无交代。谁知道这男人是做什么的。什么出身。多大年纪。为什么毫无商量余地地就跟如胶似漆的女友分手?……

电影中不管这些。它只管沿着设定了的人物性格发展下去。于是这男人突然出现在另一个女人的家里。一半关心一半不耐烦地照顾着这个酒醉的老女人。听得出这两个人的关系是母子。可是他揩去女人嘴角的涎水。随手又厌恶地揩在女人的被子上。多么奇特的一对母子……按照王导演原本的想法。这一幕戏是有更多对白的。但是扮演母亲的潘迪华为了将酒醉的戏份演得更逼真。喝了太多的酒。醉得完全无法开口了。随机应变的王导演自然又让剧情沿着出乎意料的方向发展下去。变得更加地含蓄更添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我喜欢王家卫的电影。与艺术性流行性什么的无关。只是喜欢他的镜头风格。喜欢这种大片留白的叙事方式。一切若隐若现。欲露先藏。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感悟。甚至在每一次重看都有新的发现。旭仔对养母的感情。是复杂而有些暧昧的。他拒绝接近他的母亲。又憎恶别人接近他的母亲。不管对方是否能令母亲快乐。先假设他有不良动机。一举收拾了再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收拾养母情人的这一幕拍得真是劲爆好看。一直不动声色的旭仔突然变得好勇斗狠。仿佛是隐藏多时的火山熔流终于得到出口爆发。嚣张狂暴的声势几乎撼动云霄。泄愤之后他冲出房间对着镜子一下一下地梳头。虽然无语。但是两眼冷冷如剃刀的刀锋。握住梳子的手势依然如砍人一样凌厉。几乎能看到火焰依然在他的全身上下升腾。

他征服所有人。男女老少。远近亲疏。他没输过。就算是暴戾的殴斗过后。他也有办法以一只耳环就收伏了舞女露露的心。露露其人。虽然俗艳。但却充满风情。一举一动全是诱惑。显然也是个占惯上风的主儿。看她后来将旭仔的朋友摆弄得服服贴贴就知道她的本事。但是在旭仔面前。什么手段都派不上用场。这里长长一段剧情都是露露在找话题。一会儿闲话家常。一会儿虚张声势。话多得小屋里几乎装不下。我们几乎能看见她的心思在飞速地转动。欲迎还拒。半就半推。竭尽全力要争得上游……这场暗战以旭仔的大获全胜而告终。这个男人一路不慌不忙。却是一出招立即得手。眨眼之间露露已经落入他的怀里……闭紧嘴巴不接受强吻吗。也没关系。他干脆捏住你鼻子:“你想你可以不呼吸多久?”

所向无敌。他坏。但是坏得有魅力;他邪。但是邪得很性感。天底下有无数的女人愿意被这种男人收伏。在他手底下被搓圆捺扁。甘之如饴。尽管一旦得手。他又回复了那副死气沉沉百无聊赖的德性。但是连那横陈在床上的懒散姿态也散发着写不尽的性感气息。正因为这种不可抗拒的魅力立住了脚。全片的剧情才得以立足。纵是在前因背景全无交代的情况下。也没人会质疑小混混为什么要跟他粘在一起。养母为什么坚持留住他。露露为什么不肯放手。而苏丽珍。走了还要回来。

梁凤英?你不是叫露露吗?

留意片尾的演职员表就知道。露露写给阿飞的本名“梁凤英”。其实是《阿飞正传》之执行监制的名字。看来王家卫先生喜欢用剧组工作人员的名字来称呼男女主角。并不是从《春光乍泄》始。事实上。王家卫风格的许多组成要素。在《阿飞正传》中都已经搭建完成了。其后的许多作品。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延续与完善:

比如充满哲理性的独白——这些独白本来是穿珠子的绳子。许多时候是因为王家卫那种漫无边际的拍摄方式。导致剧情串连不起来。最后总要靠独白来打补丁;但是王家卫先生的才华表现之一就是能够撰写出极具韵味和表现力的独白。让这些独白为电影增添非凡声色。反而成为绳子上的珍珠。《阿飞正传》一共拍摄了六十万英尺胶片。比一般电影多出三四倍。大有充足的材料来编成故事。独白算是寥寥无几;到了《东邪西毒》。素材严重不够。一部电影剪得跟MV一样。若不是靠那些如今已成经典的独白。真不知要如何让人看懂?

比如随处可见的时间标志——很多有个性的导演都有自己钟爱的标志。张艺谋钟爱大红灯笼。吴宇森钟爱白鸽。谭家明钟爱大海。王家卫他钟爱表。《阿飞正传》中。王家卫大量地运用了钟表的符号来突出时光流转。整部电影里钟表的出现达几十处之多。其中许多都是特写:苏丽珍小店里的钟。旭仔公寓里的钟。楼道里的钟。养母家里的钟。南华会的钟。旭仔的手表。床头座钟。警察的手表。小混混的手表……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观众的视野。有些时候更是刻意突出表针走动的音效。甚至还有对白的提醒:“看住我的表……”“现在几点?……”“手表都没了……”叫你想不注意都不得。影片的主题歌中唱道:“时光是对的没说谎。迷惑的是这心没了光……”是的。时光在这部电影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个人的一生被具化到几个时刻。一生中仿佛只有那几个瞬间值得回忆。却又被流光远远抛在身后。无法追回。每当看到那冰冷的时钟势不可挡地一步步向前运动。偶尔伴有惊心动魄的一声报时巨响。本已阴郁的电影气氛更显苍凉。

再比如风格突出的罐头音乐——许多电影都会使用罐头音乐。不过没有谁能够像王家卫一样。将这只罐头重新烹调成具有个人风格的大餐。每一段音乐都与整个电影紧密贴合。和电影本身互为经典。《阿飞正传》和后来的《春光乍泄》尤其是王氏音乐罐头的代表作。《阿飞正传》讲述的是发生在东南亚的故事。王家卫选用的却是拉丁音乐。其实他考虑到的并不是空间标志而是时间特征。因为片中的几首主题曲《Los Indios Tabajaras》与《Always In My Heart》等等都是60年代香港旧影院在开场前常放的音乐。他们在《阿飞正传》中时隐时现。若有若无。浪漫。慵懒。优雅。迷茫。那就是王家卫和许多老观众记忆中的60年代。

还比如王家卫、张叔平和杜可风的铁三角——将这三个人合在一起说。真是极大浪费。但是这三个人的组合才是王家卫风格的真正内涵所在。少提哪一位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阿飞正传》是一部让人无法忽视美术指导的电影。全片和谐而统一的灰绿色调。充满60年代风情的生活细节。大多拜张叔平先生的美术功底所赐;与众不同的拍摄角度。视觉冲击力强劲的画面风格。则与杜可风先生的天才技巧密不可分。这两位可以说是王家卫的左膀右臂。亦是其后几部作品持续成功的关键所在。

而与《东邪西毒》之后的其他作品相比。《阿飞正传》中还多了一位关键性的人物谭家明。这位昔日的大导演兜兜转转变成了王家卫的剪接师。《阿飞正传》全片几乎都是由谭家明从六十万英尺的胶片堆中一手剪成。王家卫并未参与什么意见。从这个角度来说。谭先生起码也应该算是《阿飞正传》的半个导演。欣赏这部电影时绝不应该忽略。他甚至自作主张把梁朝伟一段毫无关连的表演剪在结尾——梁朝伟为《阿飞正传》拍了三个星期的戏。几乎全部被删除了。但是由于向投资商承诺过片中有梁朝伟。所以必须把他剪进去。谭家明大胆地把他在阁楼里梳妆打扮的过程放在影片结尾。迎合了投资商。也为计划中的《阿飞正传》续集做了充满悬念的预告。而且。看上去天衣无缝。正如时光永无休止。万物终会循环。一个“无脚鸟”倒下去。千千万万个“无脚鸟”站起来。(短文学网https://m.duanwenxue.com/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地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旭仔的独白+独舞。是《阿飞正传》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段落。亦是华语影史上最为经典的片段之一。也正是上述几种“王家卫元素”的综合。成就了这段神来之笔:

旭仔跳的这段舞。是60年代流行的恰恰。众所周知。张国荣是偶像歌手出身。当年尤以劲歌热舞冠绝乐坛。在80年代。说起谁的歌声最完美可能是见仁见智。但是说起舞台演绎的王者。十有八九非张国荣莫属。他具有极强的舞台感和音乐触觉。肯下苦功掌握技巧。又有才华来进行个性化发挥。所以跳起舞来韵味十足。不但普通的伴歌舞蹈驾轻就熟。就连探戈、华尔兹、Twist、爵士舞、踢踏舞、牛仔舞甚至芭蕾舞都有精彩的表现。说起来我怀疑王家卫先生在邀请张国荣客串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要安排他在片中跳一段舞。所以剧情尚未明朗之际。已经拍了一段张国荣独自跳恰恰的戏。

这一段不仅是乐曲选得富有表现力。而且摄影安排非常精妙:眼见着旭仔的身影先是对牢镜子。镜内镜外顾影自怜;兴至之处。双手一拍。人物舞向画面之外。人影还在镜中;随即人影出了画面。镜头缓缓移动。又将人物背影收回画面;人物继续舞动。转成侧面。消失在墙外。而由于摄影机的持续运动。几乎令人错觉人影依旧在视线之内;最后人物果真重新出现。又转成了正面……单就画面本身来讲。已经具有舞蹈的美感和动感。加上张国荣迷离沉醉的神情。柔韧轻摆的腰胯。看似随意、却是协调而富有韵律的步伐。使人物的每一寸肌肤都涌动着诱惑和欲望;简陋的公寓。窗帘。镜子。都弥漫着醉生梦死的色彩。

虽然没有背景。没有上下文。但是王家卫对这个片段非常满意。希望无论如何能够剪进片子里。这个任务交给了谭家明。谭大师在王大导拍摄的成堆素材中翻来翻去。找出了另一段没有背景也没有上下文的。是张国荣躺在床上吸烟的场面。另有张国荣录制的一段独白。长度刚刚好……OK。大事成矣。于是我们看到意味深长的一幕:露露离去之后。小屋里一片静寂。只有床头的闹钟一秒一秒地奋力走动着……旭仔如烂泥一般瘫在床上。情绪空虚而低落。点燃一支烟吸起来。百无聊赖地伸个懒腰。望向窗外……“无脚鸟”的独白响起……切换。旭仔开唱机。对住镜子。舞蹈。仿佛可以看到一丝丝活力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体。“无脚鸟”又再出发……

电影就是这样一门神奇的艺术。

影片看到这里。几乎让人以为是在讲述一个阿飞玩弄感情的故事了。然而剧情峰回路转。养母的再次出现使我们明白她与旭仔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冲突。这个冲突背后隐藏的真相。也就是旭仔成为“无脚鸟”的根源。

许多电影会把一切细节都讲清楚。每一个伏笔都有回响。每一个结局都有解释。而王家卫电影不会。他只顾讲一种情绪。一种个性。一种氛围。将更多的细节埋藏在故事背后。靠观众自己去挖掘去串连去深究。旭仔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在什么样的机缘下得知了自己身世的秘密?生母为什么抛弃了他?为什么始终都不肯见他?全都是谜。其实王家卫也拍过一部分关于旭仔身世的故事。包括他的生父之死。但是和《春光乍泄》中黎耀辉父亲的故事一样。最终都被隐去。只剩下淡得几乎完全看不清的草蛇灰线。

许多人感觉黎耀辉就是一个男版苏丽珍。相信这也与王家卫的本意相去不远。王导演看起来很喜欢描绘一个浮浪不羁。只为享受被爱的感觉而到处伤害别人的人;也很喜欢描绘一个沉默的执着的。被伤害之后将自己包裹起来。独自舔舐伤口的人。后者的最大幸运是遇到一个耳朵。安全地将一切伤害释放。于是黎耀辉有小张。苏丽珍有警察。苏丽珍与警察的对话一共有六场。我们眼看着她的情绪一场比一场放松。两人的交流一场比一场自然。直到她可以离开自己的感情话题而去问起警察的家务事。代表了一切伤痕的痊愈。至于露露。她也是有那位无名小混混作伴的。但是小混混不是局外人。他对旭仔和露露双方都有倾慕之情。所以做不了一个合格的耳朵。露露的心事。也始终没能放下。

旭仔也有旭仔的心事。心事重重。多过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是旭仔选择不说。片中先后有三个人明白地表示不知道他都想些什么。我们只能从他的神情他的肢体语言。捕捉到偶尔泄露出来的一点信息。影评人云风曾经详细评述过旭仔与养母揭牌的一场戏。请允许我引用一下:

……对话的轻重、速度也是一个好演员很注意的问题。旭仔与养母的对话就很值得细细地听。另外。在对话场面看演技。不光要看说话的人。更要看听者一方的反应。这是最能看出演技的地方。这里要着重分析影片中段的一场戏。旭仔逼养母说出自己的身世。告诉自己亲生母亲是谁。这段戏充分展现了张国荣在《阿飞正传》中的精彩演技。比较有代表性。这场戏由一个镜头组成。张处于屏幕的左边。背对观众露出右肩以上部位。只看得到侧脸。而他的养母处于画面的中景。面向观众。脸朝着张。在养母的背后。有面镜子能反射出张的正面。以下是两人有关张亲生母亲的一段对话。全是养母在说。由于张是背面。但处于特写的范围。所以一些小动作观众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养母:我一直不讲给侬听。我是有点自私的。(张低头。)

养母:不过我其实是为侬好啊。我想保护侬。(张抬头。深吸了口气。给观众有些感动的感觉。)

养母:他们根本不要侬。(张左右微摆头。头的动作幅度增大。身体也动起来。给观众不安的感觉。)

养母:假使要侬的话。老早来找侬了。(张慢慢稳定下来。动作减少。)

养母:侬不会明白的。(养母走近张。这时两人同时处于特写的位置。)

养母:我晓得现在讲什么侬都听不进去。(张的动作变缓。视线转开不看养母。)

养母:这些年来。侬一直放纵自己。把所有责任推在我身上。侬要报复嘛。(张开始平静。处于静止状态。但对话却处于高潮。)

养母:好了。我现在要告诉侬听。侬亲生娘是谁。我受够了。(可想这句话对张内心的冲击。)

养母:侬以前做人。总是用这个借口。侬以后不可以再用这个借口了。(张的头和肩部开始左右摆动。幅度变大。)

养母:侬想飞嘛。好嘛侬飞啊。侬要飞就飞得远点。侬不要有一天让我晓得。侬自己在骗侬自己。(张又不动了。平静下来。可当养母走开后。张慢慢回过头来。眼睛里充满着的茫然无力感弥漫了整个屏幕。)

张国荣让旭仔这唯一一个茫然无措的神情泄露了天机。证明养母说中了他的心事。其实无脚鸟根本没有那么潇洒那么浪漫。他不过是自己骗自己。找一个借口来任性做人。真相即将揭晓之际。他是有些怕的。但是图已穷。匕已现。已经没有退缩的余地了。与他的混混朋友告别时。旭仔的一张脸上完全没有找寻生母的期待与兴奋。只是倒在座位上。面如死灰地望向空中。声音无力得有如梦呓:“说了这么多次了。也是时候去一次了……到了那边也不知道会怎样。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他的心中或许已经预感到。一切都只是他的一个梦。冥冥之中已经注定这一去就无法回来。

旭仔的这个混混朋友。和片中的警察一样是没有名字也没有代号的人物。他甚至连身份都没有。关于他的来历只有一句交代。是在露露询问他与旭仔关系时的回答:“小时候他家就住在我们车房楼上” ——似乎还是少爷出身。但是显然已经没落得衣食无着了。他与旭仔的关系也没有明确的交代。看起来是旭仔照应他为多。甚至在远赴菲律宾之前还将自己的爱车送了给他:“拿去吧。我知道你一直很喜欢的。好好待它。”说这句话之前他们在聊的是露露。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句话中的“它”也可以双关成“她”。旭仔此言不仅是在“托车”同时也有“托人”的味道。而这痴情又自卑、善良又懦弱的小朋友终于在露露面前放掉了车也放掉了人:“真的想去菲律宾的话就去吧。见到旭仔替我说声对不起。他的车我开不好。卖掉了。万一找不到旭仔……回来找我吧。”艰难地吐出最后几个字。他逃也似地离开。只余一个空白的座位。长时间滞留在画面上。仿佛在诉说他没有讲完的心事。

菲律宾。这是全片罕见的一个日景。明亮的光线。广阔的庭园。修剪精致的草坪。占据一半画面的是一个巨大的牌子。描绘的是一个家徽。写着“MCMXXXII”的字样。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流传数十代的古老贵族的宅院。而旭仔不属于这里。他正从这个地方疾步离开。

我终于来到亲生母亲的家了。但是她不肯见我。佣人说她已经不住这里了。当我离开这房子的时候。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但我一定不会回头。我只不过想见见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看《阿飞正传》一定要听粤语原声。尤其是张国荣独白的这一段。你可以听到他的声音很稳、很静。镇定中却又带着切齿的狠劲。“一定不会番转头”这句几乎字字都如子弹一样冷硬。说完这句之后有一个吸气的停顿。下一句话。是略略有些无奈的。但是最终仍然是。狠狠地结束了。

狠狠地结束了。窗户后面的女人神情复杂地遥望着他……如果是在其他电影中。这一幕应该是真实的存在。不过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更有可能是旭仔的幻想。总之他疾步离开。狠给她看。他双手都攥定了拳。甩向身后。步子迈得大而用力。决绝地冲入丛林深处。黑暗深处。

 到此地步。旭仔已经可以死了。因为。心已经死了。当一个人终于发现自己所相信的所依赖的所寻觅的所追求的全是泡影的时候。世界对他来说有何意义。就算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烂醉街头。王家卫导演决定让他自杀。让他从菲律宾的高架大桥上跳下去。葬身水底。旭仔一路走来。到处都是水的印记。生于水而死于水。似乎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吧?为了拍这场自杀戏。王导演打算动用直升飞机。从桥上直冲水面。拍摄旭仔跳桥落水的主观镜头。但是电影拍到那个时候。已经花掉了投资人邓光荣的数千万。没有能力再租用直升机了。张国荣得知此事。主动提出代付直升机的费用。只要戏拍得好。出钱出力在所不惜。最后是。终于按照王家卫的想法用直升机拍了。终于拍得很理想。终于没有要张国荣出钱。也终于……没有用到电影里。

于是旭仔决定离开菲律宾。继续无脚鸟的飞翔。于是我们来到了马尼拉火车站。火车站门口的这一幕展示了摄影师的高超技巧和非凡功力。只见主观镜头如长蛇一般从街上迤逦而过。绕过一排柱子。进入火车站的大门。转弯。上楼。再转弯。进入二楼的另一重门。几十米的距离穿厅过户转弯抹角活动自如一气呵成……看见了旭仔。镜头的舞动之间。原来旭仔又在放唱片跳舞了。这回因为是公共场所。他只是随性跳了几下就收了脚。但看他那泰然自若的模样。谁能想象他是来做生死买卖的呢?这个人真是永远不肯示弱的。尽管此时的他已经沦落到了极点。护照或是丢了。或是卖了。而囊中空空。只能试图空手套白狼。不惜杀人来骗上一本假护照。

《阿飞正传》是文艺片。打斗戏寥若晨星。却请来了大名鼎鼎的董玮先生等三位动作指导。可见隆重其事。张国荣其人。可以肯定在生活中不怎么会打架。参演的电影中如果没有正式的动作指导。他打起架来就一律是抱住对方擂后背。既不美观又不实用;但是一旦有动作指导坐镇。他便是多难的招式都使得出来。《阿飞正传》中火车站与假证贩子们肉搏这一场虽然简短。却是动作干净利落。颇有可观。不过更加高难度的其实是在火车站屋顶上的奔跑:那个火车站年久失修。屋顶上的锌皮早已破败不堪。随时可能塌落……张国荣在《星空下的倾情》中指手划脚地回忆了这段险情:

已经拼了老命与刘德华两个在菲律宾那个六十英尺多高的锌铁火车站上面跑。然后那些菲律宾道具员说:“有几块锌铁。你们不能踩的哦!这里。那里。就那几块。”——喂。大哥。我们是狂奔啊!夺命啊!还要顾到哪几块不能踩的啊!……

张国荣开玩笑说可能是与王家卫“八字不合”。主演他的电影每次都会遇险。而且一次险过一次:《阿飞正传》是险些坠楼;《东邪西毒》是在荒山大漠中被蝎子咬到脖颈险些毒死;到了《春光乍泄》。干脆是染上了阿米巴病毒。病得死去活来险些将老命送在阿根廷。张国荣连怎么分配遗产怎么安顿家人都盘算过了……但是与此同时。张国荣与王家卫的合作又总是能营造最强的气场擦出最猛的火花。获得最为完美的化学反应。张国荣其人。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旧式好男人。与“阿飞”完全是南辕北辙:爱静。恋家。好读书。待人体贴周到。渴求稳定生活和长久的感情关系。甚至欣赏艺术作品都是钟爱平静恬淡的风格;但是在自己的艺术事业上。他却能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个性:张扬。叛逆。不羁。疏离……王家卫敏锐地捕捉到他这种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气质。从一开始就将他定位于一只“无脚鸟”。一路挖掘。引导。或者说是塑造。使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份潜质。后来甚至被认为是张国荣形象的主要层面。反过来。对于王家卫。张国荣这种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异端气质为他的电影增添了厚度也增添了更多跳脱之色。这一点直到如今也没有其他演员可以替代。

以前我以为有一种鸟一开始飞就会飞到死亡的那一天才落地。其实它什么地方也没去过。那只鸟一开始就已经死了。我曾经说过不到最后一刻我都不会知道最喜欢的女人是谁。不知道她现在在干什么呢?天开始亮了。今天的天气看上去不错。不知道今天的日落会是怎么样的呢?

旭仔终于是要死了。在火车上被人打死——凶手是谁。没有交代。应该是假证贩子的同党吧?? ——就算在身负重伤濒临死亡的最后时刻。这只小鸟依然是一幅慵懒。放浪。漫不在乎的模样。张国荣甚至没有做出任何痛苦挣扎的动作。只是用越来越散乱的眼神。越来越轻微的语气来表现生命从他身上一点点地抽离。对于旭仔来说。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生死原是没有什么区别。他甚至用最后的一点气力饶有兴味地研究自己在一生最后一刻会看见什么。他看见了什么?车窗外。晨雾中。莽莽苍苍的椰林。这个情景似曾相识呢。啊。是在电影的开端。《阿飞正传》片头出现的时候。那个漫长的背景。原来那已经是阿飞临死前见到的最后一幕。此后的一切。或者是回忆。或者是幻想。只存在于过往。早已沦落为时间的灰尘。成为亦幻亦真的记忆。

该记得的我永远都会记得。

警察记得他心里的人。忙忙地抓住最后的一点时机向旭仔询问。原来旭仔也一直记得。但是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记得。露露始终都记得旭仔。千里迢迢到菲律宾来找他。而我们知道她永远无法找到。苏丽珍也永远不会知道旭仔原来记得她。但是她会记得旭仔。她也记得那个小警察。只是在她终于打了那个电话的时候。电话亭里只有铃声空响。不见了曾经痴等电话的那个人……

或许如影评所说。《阿飞正传》是借60年代背景。讲述90年代港人的心态。但是对众多观众来说。不见得会从中参悟到一个大时代的背景。一个人能够被触动的。不过是自己曾经有过的相仿的心境罢了。其实每个人在每个年代。都可能是那只飘泊的无脚鸟。或许你根本没有什么向往和追求。生活中早已失去存在感;或许你所向往的。追求的。不知是否有望。最终得到的全是幻灭;或许你记得的事情早已失去。失去的事情不再记得。或许你一生都带着无休无止的回忆过活。将这一切收成仅有的珍藏。其实每个人都是在这样茫然地飞呀飞而已。万丈红尘里。漫长岁月中。有谁能真正控制自己的方向。

(短文学网https://m.duanwenxue.com/


相关:

致二十岁的自己不写字。久了。便会有所生疏;不写文。忙着。便会悄然溜走。当初的那份惬意。如今被生活遮遮掩掩。如今。失了她的颜色。淡了她的芳香。却多了份沉淀。 我的梦。似乎沉睡。那些远大的目标。在密不透风的地方。选择..

七律【兴隆山】陇右明珠众口夸。榆中县里小三峡。 青山绿水云龙卧。紫殿花台玉女啊。 南北蜿蜒车有径。东西旖旎目无暇。 兴隆烟雨飘然过。云卷云舒雾里花。

上一篇: 潇洒的情怀
下一篇: 生活火花集(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