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国内旅游


更新日期:2018-11-02 11:30:03来源:网络点击:372721

婆婆!姓名:唐春仙。诞生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十一日。享年67岁逝世。至今已离开二十年了。追忆儿时的岁月。想起成长中婆婆细微的爱抚。为家庭幸福一生的辛劳。这浓郁亲情眸中含泪。心中蕴暧。在旧社会饥寒交迫、历经艰难的年代。她年幼时成了孤儿。在九十年代美好生活来临时。她与世长辞。今天以我粗浅的文字表达对婆婆深深的怀念!

——题记

在我们孝感老家称呼奶奶一般都叫婆婆!

想起婆婆那白发银银。苍老慈祥的面容饱经岁月的沧海。直到今天情难舍。痛还在!那朴素老旧的衣着身影仿佛就在此时的眼里;那耳熟能详的声音仿佛就在此时的耳边;那被宠爱的童年仿佛又回到了从前;还有那双粗茧的手见证了婆婆的勤劳。爱抚了一家两代人的成长!她在世时为家庭操劳的情景。历历在目。萦饶在心。无论岁月走过了多久走不出我的怀念。淡不出我脑海里的视线!

儿时的我生活在乡下。正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当时农村生活条件还很贫困。一家人住在一个土坯房里。生活过得非常素简。我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家七口人。婆婆是一个非常和蔼善良。贤惠体贴的老人。我们兄妹三人都是婆婆一手从小照料带大。

有时婆婆生病了。爸爸拿一点好吃给她。她却舍不得吃。把我们三兄妹喊到面前呈让。对我们关怀入微。疼爱有加!

我五六岁时略有点初萌的记忆。婆婆在家烧灶做饭。只见她在灶台忙过不停。每天三餐饭、洗衣收晒、早晚烧水洗漱、收拾屋里、养鸡喂猪等。日常生活的家务事几乎都是婆婆在操劳。这些繁杂的家务事对一个老人来说并不轻松。每天手脚几乎不空。循序着每一天的劳作。那时天黑点煤油灯。饮用水要到附近的河塘挑到家里水缸。做饭是提前准备好的草杷烧灶。为了节约用水婆婆总是到河塘边去洗菜洗衣。即使是寒冬也是这样。

一到冬天婆婆的手脚都裂口了。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银霜遍地。水面上结了一层冰。北风吹得呼呼的响。吹得人冷嗖嗖的。婆婆把菜装在竹筲箕里洗回来做饭。

那满脸的皱纹填满了奋斗的艰辛。前行的脚步努力着家庭的幸福。温情的眼神闪烁着慈爱的光芒。虽被刺骨的寒风吹得面色如冰霜。那一双在冰水中浸湿的手冻得她咬牙切齿。但坚韧的意志依然不懈!

冬天天还未亮她就起床给一家人做早饭。早饭通常是炒咸淹菜、咸萝卜。煮稀饭。冬天的早上我赖在被窝里。婆婆趁烧灶做早饭把我们兄妹三人的衣服烤得热烘烘的。然后再叫我起床。晚饭后又忙着在灶台烧水给一家人洗漱泡脚。爷爷、爸爸妈妈常常忙碌在田间地头。婆婆一人照料我们兄妹三人。

我们三兄妹上学读书后。家里的负担无形的加重了。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光靠种田难以维持。面临的困难很大。爸爸出门在外凭做一点小生意赚回一些收入。生活渐渐有了好转。几年后家里盖起了砖瓦房。居住条件有了改善。但乡下的大环境。大背景并无大的变化。爸爸在外打拼时。妈妈在家守着一亩三分田。冬天妈妈怕冷。在被窝里好久身子睡不暧。婆婆每天晚上给她罐一个热水瓶。放在被窝里取暧热身。每到农忙时。爸爸就会从外赶回家。帮着犁田插秧。收割稻穗。打成谷子挑回家……

炎夏做饭时用草杷烧灶如炉中加火。看到婆婆浑身是汗。额头脊背上汗如雨下。只见她用手不停地抹去要落下的汗珠。却不厌其烦。细致不误的烧饭炒菜。那每一滴流下的汗水都是春风化雨的爱。浇灌着家庭的幸福!傍晚一家人的洗澡水要守在灶台烧好备好。我们兄妹三人都是她把换洗衣服。洗澡盆。洗澡水准备好再喊我们洗澡。待家务事料理好后拿着一把扇子。把凳子搬到室外带着我们去乘凉。

婆婆勤劳节俭。疼惜一家老小。但从未有叫苦喊累的怨言!平日饭桌上有好吃的菜。家里不多见的炖排骨汤、鸡汤、有点好吃的。婆婆总是让着一家人。先把一家人的碗盛满了。剩下几块萝卜自己才肯动筷子。有时沾不上口还要省给我和弟弟妹妹。

有一年夏天正是农忙时。我们哪里叫“双抢”。记得有一天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爷爷在天黑前忙着用牛把秧田犁出来后。让我把牛牵着去放。天色已暗在田地里忙着的人渐渐都回去了。我一人在河塘边一片田地里放牛。随然在坚持。但心里还是很害怕。估计是吃晚饭时婆婆见我未回来。她打着手电找来了。那远去就喊着我的乳名。忠忠!伢!快回去吃饭。我来换你放牛!

回眸儿时婆婆在世时为家庭倾心全力的操劳着。无私博大的慈爱奉献着全部的身心气力。那一幅幅温馨感动的影像常常在我脑海里回放。真想回到婆婆带着我成长的童年……

婆婆十九岁与爷爷成亲。育有一女一子。姑妈和父亲。婆婆与爷爷从小命运都是饱受苦难坎坷。不得其解的是成家后一生不相和。一个我无从说起解释的话。就连姑妈与父亲似乎也不知究竟。触及这个节骨眼。大人们都说两老性格不和!自我记事起两位老人相互间很少讲话。却各自为家庭默契着、努力着、辛劳着……

听姑妈说婆婆九岁时就成了孤儿。从小很造孽吃了不少苦。在一个堂叔家寄篱长大。堂叔家境也很贫寒窘迫。

婆婆十三四岁就到庄稼地里砍茅草。做很多背上背。肩上挑的农活。这样的挑挑扛扛对当时还是一个孩子的她。身体已被压伤了。一直到老年有喘气的症状。每隔一会。就会听到她一声哼哧喘息声。就像很重的东西压在她的肩背上。想到那时她还是一个未长大的女孩。为了生计与未来。弱小的身躯背着沉甸甸柴草。步履蹒跚地行走在田野上。苦寒的岁月让她身体遭受这抹不掉的伤痕……

婆婆年轻时因一次身孕意外造成胎儿窒息。出现了尿控制不住就流出来的病症。因为在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医疗条件贫缺。连温饱都是一个很大的困扰。更何况是在乡下。即便是怀孕在身也没有条件休息调养。为了生活还要做很多事。无法与今天的幸福时代相比。

在生产队大集体的年代。要按人头出工挣分。婆婆伤病在身却避免不了要出工挣分。因患有尿不襟。小便控制不住就流出来了。裤子总是一股尿湿味。出工时劳动、休息、吃饭。孤单失群没有一个伴。一个妇女裤衩的尿液味没有人愿意和她在一起。不过婆婆很主动的独来独往不去影响他人。

婆婆的病到汉口去诊了三次。我们乡下到汉口距离很近。但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交通条件极差。辗转汽车火车还要步行。需要大半天才能到达。不象现在坐班车一个小时直达非常方便。她有一个弟弟在汉口。每次总是舅爷爷在医院照顾她。对她的病情给予了主要的帮助与关心。

在病房其她病人躺在床上不便行动。婆婆热情地帮助她们洗衣服、端茶倒水等照顾。做起了义工。前两次婆婆不听医生的劝告。病还未好半途就放弃了治疗。偷偷跑回家。那时姑妈和父亲还是孩子。家庭的困境迫使她做出无奈的决定。在第三次住院治疗时才医治好。

婆婆对病友们的爱心善举让她们很感动。后来一位病友。当时年龄比婆婆年长一辈。她从汉口来到乡下。一路询问打听终于找到家来了。当时婆婆正在田间劳作未在家。对那时还是一个孩子的姑妈说是我家亲戚……

婆婆的娘家离我家只有不远的几里路。与她的堂兄们来往密切。像亲生姐弟一样亲情浓郁。婆婆念亲讲义。宽容大量。善良热诚。从不和谁发生争吵红脸。亲戚朋友。邻里乡亲。都说她是菩萨心。待人处事一片热心肠很逗人欢喜。

相邻的两家父辈是城里的工人。那个年代的工人阶层很令人羡慕。有时邻里看婆婆每天前后忙个不停。善意的劝她不要做得太累了。而婆婆却笑着说:“我家是一个种田的儿子。又是三个孙。我不帮着做。一家怎么办!”。

后来我当兵入伍离家出走的那天。一家人依依不舍的送别。我看到婆婆潮湿的眼睛。含着即将夺框而出的泪水默默驻足着我离开。到部队后也一直把我惦记在心……

两年后过完春节不久。我首次探亲兴奋回到家。未见到婆婆。我就问母亲。说到远房亲戚家去了。几天后一大早我贪睡在床上。婆婆很早就赶回来做早饭。她不知道我回家了。到我的房间去拿东西。我看到很高兴的喊了一声。婆婆!见她突然老泪纵横!说:“伢!你回来了!你不在家时。我常常看着你的照片掉眼泪……”。我知道那是婆婆按捺不住的想念我。在家时婆婆时常和我聊家絮。夸奖我是个懂事的孩子。

婆婆逝世时我在部队服役。她房间里的老衣柜里用手帕包着都是几角一元的面钞。有三百多元钱。都是她平常慢慢积攒起来。一生的积蓄舍却不得自己花销。父亲怕影响我的成长。担心我受不了这沉痛的打击隐瞒了我。在九十年代的乡下。电话用户很少。更不比今天手机电脑普遍。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

婆婆逝世的第二年。父亲在寄给我的书信中只提到几个简短的字。“婆婆已去世了!”。我看到这几个字惊心悲痛。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哀伤的眼泪簌簌而下。哪一段时间怅然若失。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脑海里不停想的婆婆……

第二次临近春节探亲回家。未见到婆婆心里感到空荡荡的。一种跌宕坠落的伤痛无法言表!在她生前的卧室。看着她曾用过的老式衣柜、老式梳妆台……特别是那张她生前睡过的床。一切像原来一样依旧摆放着!婆婆面容身影不由而然地涌现在眼前。可婆婆已永远离开了……

年三十。一家人准备吃年饭时。我们哪里的习俗是要先供奉祖宗。就是把两支红蜡、三根香点燃放在神墙中央。四方桌上把菜。碗筷、酒杯倒满摆好。按吃饭的形式摆设。放鞭之后大概十分钟时间不能碰桌凳。婆婆过世不到两年。不能和祖宗在一起供奉。爸爸就在下方摆了一个小四方桌。按相同的样法进行。说这是婆婆!我看到这个场面强忍着要流出的泪伤……

如今婆婆已逝世二十年了。虽然我早已离开了老家。在外地工作与生活。但童年的记忆一直清晰。这份离世的亲情一直温暧流淌在我心头!想得最多是婆婆为家庭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情感。不辞劳苦。几乎到生命最后。也非常怜悯她生前悲苦坎坷的人生。吃过的苦。受过的难。还残酷的岁月带给她的伤痛。这些都让我铭刻在心。终生难忘!

如今的我一切平淡无奇。感到有负于了这份深切的感情与慈祥的爱!想到自己每年清明节没有时间回老家给婆婆、还有爷爷扫墓。走到她们的坟前送纸钱祭拜。尽子孙之孝。心中充满了惭愧!而我却只有遥望故乡的土地。温馨感动的过去随着情思又重回儿时的故乡。婆婆在我眼里一直清晰如镜。心里的怀念雨落纷纷……

婆婆生前只留下了身份证上的小照片。上面的日期是一九八八年。至今成了她唯一留下的遗像。我一直把这张身份证放在小包夹随身的衣兜里。特意把这张唯一的照片拿去扫描放大。很好的保存着。每到清明时。蓬年过节。当我想念的时候。我都会拿出这张放大的照片。静静地端详着。喊一声婆婆!念叨几句想念的话。面对遗像按传统习俗磕头作仪。表达我的怀念!

2014年6月20日文/口口心QQ2567067282


相关:

中国儿童民间故事,小小的神奇在中国儿童故事中。民间的传说占据了相对重要的一个比例。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能看到的是中华儿女的精神。 中国儿童民间故事。带着我们一同走进那个充满了五颜六色的传说中吧。让我们一同跟着这些故事感悟人生。 1..

中国著名的民间四大爱情故事在中国人从小开始。就听着家中长辈一代一代的讲述中神奇的爱情故事。这几个爱情故事往往象征着美好的寓意。抨击着恶势力。 就让我们一起重温中国着名的民间四大爱情故事吧。让我们在这些美丽的回忆中。一同感动。..

上一篇: 致意
下一篇: 梦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