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唐代花荣新浪博客 “高考”的幸运儿


更新日期:2018-11-01 10:07:42来源:网络点击:366652

今明两天最引人注目的高考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据报道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是942万。尽管高校的录取率已经很高。但毕竟还会有落榜者。“几家高兴几家愁”。这才是真实的高考。晚上在电脑前寻觅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时。突然想起了千年前盛唐诗人祖咏和“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参加“高考”的故事。这两人有一共同点:科举考试一举成名。考场里写下的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数千年来选入各种唐诗读本。被一代代中国人耳熟能详。他们两人也有不同:祖咏写的“高考作文”不和考试规则。算是破格录取;钱起的“高考作文”可谓“戴着镣铐跳舞”。是一首传诵千古的试帖诗中的佳作。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读一读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卷二十中这段话:“有司试《终南山望余雪诗》。咏赋云:‘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即纳于有司。或诘之。咏曰:‘意尽’”。宋人钱易在《南部新书》里。也提到了这则文坛佳话。“祖咏试《雪霁望终南》诗。限六十字。成至四句纳主司。诘之。对曰:‘思尽’”。无论是“思尽”也好。“意尽”也罢。只要“尽”了。就搁笔。这则故事说的是祖咏到了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之事。这次应试的题目叫《望终南余雪》。按照考试的惯例。举子们要写上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这才算合式。原本生性苦吟的祖咏此时此刻坐在还算是暖和的考场里。眺望终南山北那绵延着的仍还没有全部融化的余雪。

俗谚云“下雪不冷化雪冷”。他联想我在考场尚感到身心寒冷。老百姓贫寒交迫。此刻尤感身心的寒冷。想到这一层。他便一气呵成四句之诗。接着。就站起来对主考官说:“试官大人。我现在可以出场了吗?”那位正在沉思这次将会录取上什么举子的试官。连头也没抬闷声说:“这么快就写好了?你把考卷拿来我看!”听到此话的祖咏。遂把他的考卷恭恭敬敬地呈献给这考官:“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主考官粗粗扫视了试卷一眼。当下便不由惊讶起来:“噫。你怎么才写四句?要知道。按照规定你得写上六韵十二句的呀!”祖咏向他深深地施了一礼。“大人所言不差!但小生觉得拙作已经把题目中的意义写完了。没有必要再去画蛇添足硬凑字数。小生就此交卷!”

主考官听了。再次端详着祖咏的诗作。细细品味之:祖咏确实写得简洁洗炼。诗的一、二两句写“望”。终南山的背阴处。景色清峻幽丽。郁郁葱葱的常青树辉映着终年积雪。色调分明。山势高耸。积雪与白云蓝天相连。悬在天半。意境开阔。风光迷人。诗的三句写“余雪”的特点。着意于表现“余”字。林表。即树梢;霁色。指雪后的晴明景色。描写树梢上的残雪在阳光中闪烁。犹如晶莹的珠玉。别有佳趣。“城中增暮寒”句。在积雪溶化的时候。天气反而增寒。这一笔写出凉意森森的直觉。从外景深入到内心感受。从山头、树梢写到城中。由远及近。渐次写来。使全诗高低交映。远近结合。虚实相间。诗意含蓄深邃。到此嘎然而止。余味无穷。确实。诗写到这里。仔细想想。接下来真是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因为题目摆在那里。写什么都是多余的了。

这次主持考政的主考官为杜绾。很让人钦佩。因为他不那么教条。而且心怀宽荡。一般来讲。在学界。稍有成就者。对于后进者的尝试。往往鄙蔑不屑。这都是见怪不怪的事情。祖咏属于幸运者。换个考官。说不定早把考卷扔进废纸篓里。还要招来一顿申斥。主考官杜绾。虽然“诘之”。但听到祖咏的“思尽”这个回答。能理解宽容。也就不因他只写了四句而扣分。最后三场考下来。终于中试。成为进士。祖咏敢于冒险打破常规而又被主考官破格录取的事情。端的是难能可贵。

现在再说一说钱起。我们也先读一读《旧唐书?钱徽传》(钱徽。钱起的儿子)中这段文字:“(钱)起能五言诗。初从乡荐。寄家江湖。尝于客舍月夜独吟。遽闻人吟于庭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起愕然。摄衣视之。无所见矣。以为鬼怪。而志其一十字。

起就试之年。李所试《湘灵鼓瑟》诗题中有‘青’字。起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暐深嘉之。称为绝唱。是岁登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十人。俱以能诗。出入贵游之门。时号‘十才子’。形于图画。起位终尚书郎。”这里是说:钱起小时候就极其聪明。还在乡里时他已很受人赞赏。有一次随人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并住进了旅馆里;感到无聊的他趁着皎洁的月光外出散步。忽然间。户外那悠远的吟诗声缓缓地传了过来。平时也喜欢吟诗的钱起不觉就仔细聆听起来。不知怎的。那人却一再地吟诵着这么相同的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于是。钱起遂起来开门并缓缓地踱了出去。看看究竟是谁在吟诗。但大门一打开。居然没有发现人!钱心中深觉奇怪。凭着他那极强的记忆力。一下子就把这诗句给记住了。只是他心中并没有太拿它当回事。玄宗天宝十载。钱起参加考试。那试题就是《湘灵鼓瑟》。要求写作一首五言排律诗。他知道这题目出自屈原《楚辞》里的句子“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由于对《楚辞》的格外熟悉。因此他自然很高兴;但在真正构思写作时。却久久未能完稿。正在迟疑间。钱起忽然想起那天晚间户外吟诗声的韵脚不也属于“九青”部吗?而且。如果把那联诗用在自己这诗结尾的话。不也是天衣无缝吗?想到这里。他很快地便写成全篇。并提前交卷了。

的确全诗最精采的是令全篇为之生辉的结尾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旧唐书·钱徽传》称这十个字得自“鬼谣”。其实无非说这两句诗是钱起的神来之笔。这两句如横空出世。堪称“绝唱”。同时又是构成全篇整体的关键一环。所以虽然“不”字重出。也在所不惜。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诗的前面大部分篇幅都是运用想象的画面着力抒写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一笔跳开。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极其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莫非湘灵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莫非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永远给人们留下神奇美妙的遐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

时任主考官的李暐。把他眼前这份试卷拿了过来。并一再端详着:“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李考官一再摇头晃脑地轻声吟诵着。他完全被诗中这优美的意境征服了;就是后来在试房里休憩时。他还一再叹赏着。并对之拍案叫绝道:“像这样高妙空灵的结句。只有神物相助才能写得出来啊!”这首诗也让唐玄宗李隆基叹赏不已。决定赐钱起进士第一(状元)。没过多久。钱就被授予校书郎一职。按照唐代科举制度。各州县选拔士子进贡京师。试于尚书省。由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叫做“省试”。也叫“会试”。考试时所作的诗。叫“试帖诗”。这种诗一般五言六韵。有严格的格律规定。容易束缚作者的思想。所以很难写好。而钱起的这首诗传诵一时。并奠定了他在诗坛的不朽声名。这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大中十二年。举行进士考试。唐宣宗问考官李藩:试帖诗如有重复的字能否录取?李藩答道:昔年钱起试《湘灵鼓瑟》就有重复的字。偶然也可破例吧。大中十二年离钱起考试的天宝十载。已经百年。钱起此诗仍是公认的试帖诗的范本。

写下这两个故事。无非是希望考场里的莘莘学子能像钱起一样。有一个超常发挥。考出好的成绩。圆多年寒窗之梦;更希望考生们能像祖咏般好运。碰上一个像杜绾似的阅卷者。让有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也希望这两个故事给街谈巷议的高考增添一点雅趣。这正是:祖咏望“终南余雪”“意尽”矣。钱起品“湘灵鼓瑟”神助之。


相关:

哄老婆睡觉的故事,甜蜜入睡从相遇到相知再到相恋。最后越过重重惊蛰步入婚姻的殿堂。她将小手放在你的手心。成为你的老婆。一生陪伴着你!老婆是世界上最值得你疼爱的那个人! 下面小编就为各位男士们准备了哄老婆睡觉的故事。让你们之间的..

茫茫四海人无数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洗尽铅华。这似乎包含着淡淡的“回头是岸”的大彻大悟。又好似过来人说的话。带着三分沧桑。过..

上一篇: 痛苦是什么
下一篇: 爱就在此,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