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人民出版社


更新日期:2018-10-26 11:47:25来源:网络点击:331500

独特的国有企业对口扶贫政策。从1986年起。就这样把钢厂和靓丽的“魅力边城”花垣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走。当兵去。”

“什么兵?”

“消防兵!”

正是源于这样的历史沿革。这个人称“一脚踏三省”的“湘楚西南门户”花垣。在他所辖的18个乡镇里。不知从那一年开始。每年都有不少的年轻伢子来到这里。来到钢厂。来到钢厂的消防队。在钢厂消防队这个铁打的营盘里。虽然没有嘹亮的军号。新兵营里一样天天走队列。天不亮时起床的号令仍旧会把你催醒。就这样。长跑、短跑、府卧撑、仰卧起坐、单杠、双杠、障碍板、蛙跳、蛇形跑、负重跑一个项目都不会少。还有水带操、百米翻越板障、二节拉梯登楼、挂勾梯登楼、消防水带连接、消防射水等等的训练。穿上消防战斗服。穿上空气呼吸器。穿上防毒衣(防化服)。不是业务学习。就是实地演练。不管怎样。水里。火里。一干就是三年。老兵走了。他们回去面临重新就业。新兵来了。他们今后同样面临一样的抉择。

年底。恰巧铁厂炉前岗位的老师傅退下来很多。因为多年没有招工。年年光凭退伍补员的人又少。炉前工急需补充。

炉前工的岗位。消防兵的身板。

“行!”不知是哪位英明的领导作出了决定。

这下钢厂的人力资源部们、铁厂、消防队马上忙活了起来。一边忙着做招聘方案;一边组织这些花垣来的年轻消防兵们去现场参观。

“这些年轻的师傅是不是也来自于部队。”浩子在问。“对!”

“他们在那里指挥生产?”“肯定是骨干。”玉嗣和新胜他们也都在问。“已经是铁口的炉前组长!”

参观的领队听到了。都会一一作答。

一路上。浩子在听也在看。瞧!几万朵铁花从刚刚打开的铁口飞出。奔腾而来的滚滚铁流把炉台映得火红火红的。好壮观啊!

“温暖!”队伍中不知是那个小伙忽然蹦出了一声。家乡的炉火与这里的场景当然无法比拟。何况外面的寒风在吹。在这火红的炉台上。怎能不温暖呢!

哦。三年后。这就是浩子抉择的新战场。

不久。消防队这所兵营里又增加了新的训练学习项目。高炉炉前操作及相关生产常识、钢厂的规章制度。还有安技规程等等。

“我们录取了!录取了!”

“果然还是浩子他们那几个有心的人儿优秀!”

随后的招聘。浩子、玉嗣和新胜经过钢厂的考试、考核、体检。综合考评。最后脱颖而出。十万分之一。这可是30万花垣人中的骄子!

崭新的阻燃服替换了橄榄绿的军装。刚上炉前的浩子仍然是个新兵蛋子。还不是听、看、学、问、做。

“我看你一辈子连点火都学不会。”本应该是自己传帮带该教的简单活儿。十几年的积累。就为了保持那点点技术领先。师傅一副傲慢的样子。偏偏这时才说。

“心计。原来班头师傅还有这么一手。”

浩子和兵哥哥阿杰都是同一个师傅。

绕过了那道坎。点、锤、拉、钻。频频的挥手示意。上演一段经典哑剧《开铁口》。兵哥哥阿杰早就是主角。

锉铁口、打锤、清渣、堵口、开口。这些连续上档的戏码。兵哥哥细罗也是表演的不知如何如何标准啦!

如今。两位兵哥哥分别把守着两边的铁口。

牛!钢厂早就看不到牛啦。而钢厂的兵哥哥仍然这么牛。难道也是吃我们花垣的牛憋长大的吗?

这里的人们说起牛憋好像讲的就是牛屎。在花垣。真正的牛憋是二年的牛。因为消化力最强。胆汁分泌最旺盛。放养在没有污染的山里的。没有喂过任何的饲料。在山上吃了各种各样的草。营养就没得说了。将牛杀死后。取出其小肠中的粉肠苦肠。不用清洗。倒入锅中煮沸。然后冷却。等肠容物凉后。肠容物自然分层。然后再用勺子取其上层清液。就是极其珍贵的百草丹了。这一部分其实是最具有医疗价值的。一条牛的粉肠容物不是很多。有的人不敢吃。认为它脏。其实大可不必。众所周知。小肠是吸收营养的。食物经胃的搅拌及胆汁及胰液的分解。已变成了可以吸收的营养了。又经过煮沸。已经是非常干净了。这一道菜不但是花垣的苗族人喜欢。花垣的许多汉族人也非常喜欢。因为原材料太少。只有像花垣这样环境好。没有污染的地方才有这么好吃的牛憋来!

牛憋。钢厂的兵哥哥他们那里尝过。

“牛憋。我尝过。”不是浩子吹牛。宰牛的时候。阿爸阿妈的确没有忘记给他捞上一碗鲜美的牛憋汤来。

“你去把钻杆背回去。收起。”本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兵哥哥阿杰说了。浩子很快就做完了。

其实。这次阿杰实在有点过分。明明是自己要背的活儿。尽然有意把钻杆留给了浩子。

多做点。又有什么。浩子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这些不只是细罗看到了。这场的师傅们都看到了。

短短的几个月下来。做沙坝、换炮头。开铁口。装炮压泥这些等等的活儿。浩子全学会。确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平时师傅们的一举一动烙印在脑海里。光这样的积累还不够。出完铁。浩子缠上了兵哥哥细罗。要不然摁下设备按钮。启动油泵。压、点、旋转、冲击、回拉、钻开铁口的操作咋会这样顺溜。

“下个月开始。浩子做炉前助手。”这不。浩子又向他前进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浩子。怎么样?”上班前。新胜还在问。

“蛮好。谁叫我是吃牛憋长大的呢!”

最近。炉子不好。老是生气。风口坏了不少。

“拉风了。”一场风口抢修的战斗随即打响。浩子迈出休息室大门的步伐依然是那样矫健。他要快速去准备葫芦、大锤、钢钎。打斜铁。退销子。拉出风筒。堵泥。打水冷却。再拉出筒套。清理完残渣铁。抬入备件。

20、21、22……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吊起弯头。拉紧葫芦。拉上大套。垫好隔热垫、膨胀垫。校正弯头与膨胀节平面。调整松鹤颈拉杆。插上销子。

“一、二。三。一、二。三……”听听浩子那军人般齐声的号子!就能听到了炉前工那些纯爷们共同奋勇战斗的号角。嗯。是号子!浩子!

文/莫呤


相关:

我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有时只是静静得相视一眼我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有时只是静静得相视一眼。有时则是微笑着携手一程。让各自的人生留下丰盈的一笔。然后。默默离开。成为彼此的过客。与我擦肩而过的人啊。转弯的转角。你邂逅了谁人的一小段插曲?抑或正..

糊涂学话胡财主有个儿子蛮苕。糊涂得连他姆妈都不会喊。胡财主花了三百两银子。让他专门从师学话。他出去三年。花了三百两银子只学会了三句话:“是我。是我。”“两腿。两腿。”“当然。当然。”这一天。他连夜赶回家。胡..

上一篇: 一位流浪者的自述
下一篇: 乡党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