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压缩工具


更新日期:2018-10-18 04:53:27来源:网络点击:299513

人生是一场修行。而修行却是点滴的功夫。要甘于淡泊。乐于寂寞。凝炼生活中的点滴。走入红尘。经历一番繁华。繁华过后。能不留一丝执念地走出红尘。摒弃繁华。这才是真正的修行。——题记

人生一世。从生到死短短数十载。人各有异。也各有活法。有人尊师重道。依照贤圣典范。循规蹈矩地活一生。所涉猎之处也不过是先人开垦过的邻家菜园。乡间阡陌。而有的人却不然。虽也是奉儒尊师。看遍四书五经。却生出钩深索隐的想法。觉得似经非经。渐竟有离经叛道之心。说出那些所谓的异端邪说。被人视为文学异类。

诸如李贽。金圣叹之流。其实。这个人生无论我们怎样过?都躲不过迷离世相。如烟世海。毕竟时光真的太匆匆。流年也真的似水。而岁月也实在是走了就不再回头。一些人。一些事。还来不及说。也来不及做。就被丢在了昨天。尘封进了回忆。

人们总是说。人生就是向前看。不回头。也别停留。可是。我们所经历的人和事。所走过的路。都存在了脑中。无论美与不美。愉悦和悲愁也都写在了回忆里。怎么能做到不回头不停留的洒脱和豪迈?这个缭绕的凡尘有太多的迷人烟火。生动往事。让我们刻骨铭心。忘却不能。就在夜深人静。百无聊赖之际。亦或是千帆过尽。发如霜降之时。怎么能不回首当年?怎么能忍住不邀约回忆?

有人说。人生一世都是围着心转。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这等说法很对。乍一听觉得见解独到。阐述的也鞭辟入里。可我却有些困惑。若是管不住自己的心呢?不能大。不能虚。不能平。不能潜。更定不下来。那时要怎么办呢?是否我们欠缺了修行。便荒芜了人生。

聚散无常。起落不定。这就是人生。若要修行。便于聚散之间。起落之时。寻出些端倪。总结出心得。花开便会谢。有聚便有离别。我们相聚时就已经知道离别也来了。已经不远了。当我们将缘分拿起时。便该知道终究会放下的。我们若不能看淡一切。那这一切便要与我们执着纠缠了。

常常看到很多人。很多书上说。人生是一场修行。可是修行的什么呢?我们中国文人墨客将修行理解为修养德行。东方宗教说修行便是修炼。道家的炼心练气是为了静。儒家的修身养性也是为了静。佛家的六根清净更是为了静。如此看来所谓的修行即是修静了。

隐约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僧人所居住的寺庙在梵语上名为“Aranyaka”。音译为寂静处。而佛教僧人所修的禅定。梵语名叫“Dhyana”意为静虑。而静虑这个词却是从《礼记》上来。“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所得。”由此可见。佛家所修行的一切也是为了静。喧嚣红尘里有很多突如其来的繁华起落。大喜大悲。可这些都是留不住的景观。唯一恒久的只有一方宁静。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在如今物欲横流。正能量充裕的社会里。很多人都觉得一味地奋斗进取才是有为。可我却觉得以退为进和静思内省更重要。便如老子说的“企者不立。跨着不行。”很多人为了追求高品质的大有为境界而整日奔波。心神疲惫。而错过了人生旅途上“静观万物皆自得”的大享受。我所谓的大享受不是消极。而是超然。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不屑在世俗设定的狭窄跑道上盲目地竞争。

我喜欢活在云淡风轻的宁静生活中。因为我深知人生如蜉蝣。亦如它三日之寿命。转瞬即逝。若没有一方静土。任身心如急鼓。这人生的乐趣也便无从品尝了。若是持有一方心静。才能心宇澄清。身似如来。然国外一些宗教。诸如伊斯兰教的苏菲派则有不同见解。他们将修行分为肉体修行和精神修行。无论肉体和精神的怎样修行。怎样坚守着观经之前的大小净。都只不过是为了超凡脱俗。脱离生死痛苦。

他们苦修禁欲。虔诚礼拜。甚至与世隔绝。不知道是否真的脱离了痛苦。可生死轮回他们注定是脱离不了的。有时我会突然想想修行此类的事。总觉得人们将它浮夸了。也将它说的太凝重了。放大了。我若是环卫工人。俯拾落叶。清扫晨道便是我的修行。我若是音乐家。聆听自然天籁。用心吟唱便是我的修行。

我若是农民。春耕秋收。拔草保苗即是我的修行。即便是我无工无业。赋闲在家。也并不代表我没有了修行。我的修行很简单。将吊兰中的枯叶黄叶裁去。给房中的绿植松土浇水。池中的鱼儿也需要换水了。心不静时。我会于如麻的线团中抽出一根根的线。将它们首尾相接。整理成线棒子。

甚至我会在院子里。在阳光下抱着狗一起看蚂蚁搬家。一起查数花瓣的零落。甚至观书品茗。闲庭信步。我都将它视为修行。修行无关宗教。无关尘世。只不过是凝炼一些生活中的精髓。做到清静自在。顺意随心罢了。可笑晋代陶渊明的隐士生活。“结庐在人径。而无车马喧。”若真是有大修为何必绝尘世而不见。“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

人生是一场修行。这修行不能避趋的便是情。我曾见到过一对夫妻。两人都是盲者。看不到彼此。却互相搀扶地走在大街上。无论十字路口怎样地喧嚣。无论前方是否坦途。他们都是手拉手地笑着走过。

那种安然。那种坦怀。那种面不改色。我见到后很是惊讶。觉得他们于彼此之间建立的那种信任是很多人比不上的。明知道对方也跟自己一样看不见。却甘愿跟着彼此向前方走。不怕危险。不惧不疑。

我之所以会惊讶。是因为我曾经试过闭着眼走路。让一个朋友。甚至让我母亲牵着我走。任是我对他多么信任。可还是经不住好奇心和多疑心的作祟。或是不敢前行。或是偷偷眸视。我想到此处便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也刚好看到他们在交警的指引下走到了马路对面。我的身旁。

我便伸手扶住了他们。交警冲我点头微笑。离开了。我将他们扶到路边的树下。刚好有长椅。我们便坐着聊天。我问出了我的困惑。他们两个讶然笑了笑。似乎是没有想到我会如此问。不过他们还是轻轻地回答了我。“因为看不到所以不怕。因为相爱所以不疑。”

我惊然了。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说出这么极富哲理的话。男的似乎预想到了我的表情。笑了笑告诉我了缘由。原来那两句话是他们拾荒时遇到的一个人说的。那个人似乎是个文人。见到了他们夫妻的相扶相持后。便送了他们这两句话。

“因为看不到所以不怕。因为相爱所以不疑。”我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念叨这两句话。不怕是无畏。不疑是一种境界。近似于人们常说的真善美。若盲者的修行之路有顶峰的话。那他们两个便已到了极顶。

人生是一场修行。我步步行来。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暗暗窃喜。我喜欢喝浓茶的第一泡。虽然有些苦涩。可却能增添我对第三泡的希冀。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走在乡间小道上。因为只有这也我才能忘却喧嚣。我喜欢记住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因为人的一生所遇到的过客是有限的。我喜欢别人忘了我。因为那样他就会不记得我的错。

人生一世所谓何来?我不知道。但从生到死这一段路走过。将它视为一场渐渐升华的修行却一点也不错。我不知道不求甚解是好还是不好?但有时候若是索隐得深了会有烦恼的话。我宁愿站在井口困惑。不寻何处来。不往迷处走。我以前说过。现在也说着。以后更会谨记着。


相关:

铁炉在希望还有用处的时代。一位王子被一位老巫婆施了法。困在森林中的一个大铁炉里。许多年过去了。没有人能救出他。一天。一位公主来到了大森林。她迷路了。找不到他父亲的王国了。她在森林里胡乱转了九天。最后来到..

涉足于红尘一偶的我,恪守生命中的纯真与永恒涉足于红尘一偶的我。恪守生命中的纯真与永恒。潜心在岁月的长河中“修行”人生的美丽。不求什么奢望。只企冀在自己心灵的深处寻觅到一方净土。 ..

上一篇: 内心的感谢
下一篇: 褒姒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