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已的笔顺


更新日期:2018-10-17 08:48:41来源:网络点击:295932

人生有许多关键的岔路口。此时你怎么选择。往往关乎着你一生的前途和命运。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在你的面前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景来。

我说的是我的两个女儿:三女儿和四女儿。在她们年幼时。由于当时城市生活艰难。在一岁左右就分别交由她们在农村的外祖母和祖母抚养。直到上了小学才进城来到我们身边。那些年我工作特忙。几乎无暇关照她们的学习。姐妹两人虽然聪明伶俐。但顾及家庭困难。高中毕业即自己放弃高考草草就业。那是一个拼爹的时代。我官小职位。自然不会“手眼通天”。给他们安排的工作都是官宦子女不愿去的地方:姐姐到一家不景气的工厂当了工人。妹妹到一家旅馆当了服务员。

刚一上班。她们就尝受到工作的艰辛。姐姐上班在高温锅炉旁。酷热难耐。而且还三班倒。经常夜里零点上下班。需要我天天骑自行车来回接送。就这样还经常无班可上。一年有多半时间闲在家里。妹妹的单位只让挂名不让上班。她只得在另一家旅社打零工。经常值夜班睡地毯。苦不堪言。两人每月共挣一百多元工资。只够给弟弟交课外辅导老师的费用。不久。姐妹俩儿就又成了下岗工人。无事可做了。

姐妹俩儿的人生。走到了一个悬崖边。我和妻子一筹莫展。姐妹俩儿不愿在家坐以待毙。欲寻新的就业门路。又苦于没有专长。于是就想到继续上学。妻子极力支持孩子们的要求。把找学校的任务交给了我。学什么?孩子们说:学新闻。子随父业。我们也搞新闻。我说:省上有一个广播电视学院。是集中学习参加自考。学期3年。毕业率只有不到20%。没有决心和毅力只会白花学费呀!她们说:我们上。不就是一拼么。绝不给老爸丢脸。我为孩子们的勇气和决心所感动。满怀希望地把她们送进了这所富有新闻特色的大专院校新闻专业。

当年我上大学时。学生中曾流传着两句话:“大学生里两重天。富家学生游乐玩。穷家学生受熬煎。”我们是一个穷家。姐妹两人3年大学生活所受的熬煎实在难以言说。让我至今回忆起来都不觉流出泪来。那些年她们学校一些家境好的同学。每月生活费一般得二三百多元。可我每月只总共给她们两人70多元。有时就在宝鸡面粉厂通过熟人买一些廉价方便面。加上妻子在家做的一些炒面和咸菜送去。供她们充饥。有一次我和妻子到学校看望她们。看到她姐妹俩儿一顿只合买一碗面条分着吃。两人瘦得只有六七十斤重。就这样。她们在上课时还总是最早进课堂占个最好的位置。每晚自习总是最后离开教室。妻子回到家里。大哭了一场。一直说着“我们对不起孩子。对不起孩子呀!”

有句俗话说:“皇天不负有心人”。孩子们的抉择没有错。孩子们的苦没有白吃。事情的结局让我们欣喜。3年下来。姐妹两个所考功课门门都顺利通过。她们的总成绩和不少单科成绩。在全省的自考中都名利前茅。姐妹两人成了陕西广播电视学院的骄傲。在很长时间里都被学校树为学生的楷模。说她们是艰苦奋斗加方便面成就了学业。姐妹两人毕业后。就凭这一纸大学新闻专业文凭。分别被安排在市上两家新闻单位当了记者。让她们从下岗的窘境中走了出来。开辟了生活新的一页。

如今。姐妹两人都已结婚。并各自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每当假日她们携孙子、孙女回来看我时。家里就洋溢着一派幸福快乐的气氛。此时此刻。回想起当年的情景。我都会从内心深处涌起一种骄傲与自豪:为女儿在悬崖关口的勇敢抉择而自豪。为她们一往无前、笑傲艰难困苦环境的勇气而自豪。


相关:

夜读史血雨腥风后。 国破家园伤。 先贤已不在。 何人能安邦?

【旖旎随笔】彼岸花是谁盗走了我 三年的时光 是谁像藤一样 缠绕我的脑海 盘踞在我的心房 让我提笔成诗 落墨成殇 你真的狠心走了吗 就这样 像灿烂的星 突然殉落 让人猝不及防 带走了我的欢乐 留下了你的哀伤 关闭了人生苦难的大门 开..

上一篇: 北京文博会将举办
下一篇: 我的小脾性,吃醋的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