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英雄坛说攻略


更新日期:2018-10-17 00:08:23来源:网络点击:294364

我不信佛。但我不能否认。我喜欢寺院空灵的禅境。喜欢檀木的冷香。喜欢佛前。一株草的慈悲。还喜欢梁柱上那一面古老的铜镜。但我更贪恋凡尘。贪恋抱薪救火的暖。贪恋五味俱全的香。我之心愿。是在江南。一扇木格的窗下。与一个温和庸常的男子。素食布衣。安度流年。——白落梅

我喜欢白落梅的这段话。我也喜欢空灵的禅境。喜欢庭院的幽静。喜欢梁柱上的铜镜。喜欢早已驻扎于心中的江南。或许是因为她所说的那些事物在我内心有一定的地位。读起来让人舒适自在。在我印象中。江南水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都被人们所向往。也定是出落才子、佳人的地方。它娇羞中带点温暖。洒脱中带点明媚。如白落梅的文字。优美而不失温和。不带有一点刺人的棱角。

常言道:心生。则缘起。也许这就是人生中浮浮沉沉、起起落落的缘由吧!也许是月老有意。想为我实现这一心愿。因而特意安排我与江南相遇。注定一生与江南结下不解之缘。

大忙过后。便是难得的周末。我决定出去游一游。转一转。一睹江南水乡的风彩。想去看一看鲁迅的故乡。以及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心中难免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

那天。太阳甚好。约上三五朋友。带上几袋零食。顺着阳光的足迹。出发了。先前安排好的计划。我们准备一一实行。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第一个所要到达的目的地——东浦古镇。一走进古镇。不禁让我咋舌。一条河横亘于两排房屋中间。河面泛着绿光。朋友说:“江南的水已经没有一条是干净的了。东浦的水还算干净。”听了此话。我震住了。不知说什么好。盯着河水出神。

河岸上的房屋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已经朽不堪言。摇摇欲坠。偶尔有那么一两户人家修缮了一下。却为现代化楼房。与古镇格格不入。早已没有了古镇古老的风华。再瞧那几座横亘于河上的桥。也如一个个驼背的老头儿。拖着凹凸不平的身子。任风雨侵蚀。仍坚持不懈的立于那里。看起来也是风里来。雨里去。已有多年历史了。但东浦古镇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朴实无华。毫无沾染一点商业气息。有的只是小家小户小商户。商铺卖的东西也极为简约。仅为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为居住在小镇的老人、小孩提供方便。并不是为游客而设。

再者说。由于小镇多年未修缮。破败不堪。也很少有游客光临。朋友好奇。想知道桥的历史。便询问了桥头的窄小的商铺人家。店主是一对老夫妇。看上去有七八十岁的样子。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显然眼神也有些不好使了。店主说:他们也不知道。自他们出生那天起。那桥就存在了。她说桥上有文字。让我们自己找找。兴许能找到。听了这话以后。我们开始在桥身上仔细的寻找了起来。

不久。果如店家所说。我们就在桥头下方。看见了桥上的碑文。那字也被风雨腐蚀得快看不清了。只能模模糊糊的辨认出桥造于清朝。在民国时期进行过修缮。说起来。确有几百年历史了。难怪它们看起来如此特别。我想。根据现状来判断。以前东浦古镇应该是比较繁华的商业地带。可现在。它已被现代化城市包围。变得落寞不堪。或许有一天。老人们都驾鹤西去后。小镇就不知不觉从人们视线里消失了。是的。看它那憔悴的容貌。以及它怀里抱着的男女老少。它确实已经经不起更多的风霜雨雪了。见此情景。不禁悲从中来。顿时对古镇生起了怜悯之心。我疑惑:几尺之外的镇府。就真的舍得它没落直至消退么?

沿着河岸。我们走完了整个古镇。并在古镇徜徉了好久。最终恋恋不舍地离开。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无尽的无奈和一声声叹息。一丝丝悲凉。带着那份沉重的心情。我们又开始了下一站的旅程。去安昌古镇。

听说安昌古镇不错。因为旅游业发展得很好。不像东浦古镇。去安昌古镇的人很多。因而显得比较繁华。脑海里无数次想象着。它究竟是怎么一副样貌。又会比东浦好在哪里。还没从想象中抽离出来。我们就到了安昌古镇。一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桥。但是此桥非彼桥。和东浦古桥不同。水泥抚平的石阶。毫无保留的昭示着它是商业现代化的产物。岁数不大。稍显稚嫩。走过桥。一排崭新的长廊展现在眼前。是古镇的风格。但却少了许多古镇的风韵。走过长廊。才算真正到了古镇。和东浦古镇架构一样。中间一河。还有沿岸筑起的房屋。

当然。房屋离河岸的距离比东浦的宽。给镇上的人们腾出了一些空地与游客进行货、币交换。因而商业气息显得尤为浓厚。再说那毅然挺立于河岸的房屋。也是不久前有所修缮。看着尤为显眼。最让我期盼的。便是鲁迅文中的乌篷船。安昌古镇的乌篷船很多。但都用于商业用途。给予游客亲身体验的机会。而在东浦古镇。却少有见到。我在东浦看见过一只乌篷船。是归于个人所有。运各种杂货所用。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河上躺着几艘破船。看样子。已被人们弃置不用多年。更不用说用于商业用途的乌篷船。到安昌古镇时。已是傍晚。行走于河岸两旁。游人来来往往。叫卖声连绵不断。此时的心情。既高兴。又失落。和在东浦古镇的情感联系起来。可谓是五味杂陈。

朋友问我:东浦古镇和安昌古镇。你认为哪个更好?被问及这一问题时。我一时半会儿没回答上来。“我不知道。我只觉得东浦古镇具有一种江南水乡的原汁原味。但却过于破落;而安昌古镇虽发展得不错。但商业化气息太过浓厚。”朋友顿然对我无语。一个正值老年。一个正值壮年;一个衣衫破旧。一个衣冠楚楚;一个破败不堪。一个正值风华。究竟谁好谁坏。当然要凭个人爱好。

我喜欢东浦的质朴。却又喜欢安昌的热闹。如果要想把这两种元素都融合在一个古镇当中。让其保持原有韵味。又不至于过于商业化。那么这样的想法实施起来又太过难办。事物的发展本就是此消彼长。不可抵挡。有的在发展。有的就自然会消亡。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一样。不仅动物。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一样。要想两全其美。实属难办。选择一个。必定要放弃一个。但是上上辈留下的东西。文化的基因。又怎么能舍掉?

我所期盼的江南形象。如今。早已不复存在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声声鸣笛划破天际;一粒粒灰尘肆无忌惮;一个个佳人才子无影无踪;一缕缕炊烟变废气;一条条清澈小河变为浑浊水沟……它就如人的青春期一样。一段时期的兴盛过后。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过往的那种秀气、温婉也不复存在了。但我仍然爱着江南。爱着白落梅笔下的江南。爱着我梦中的那个江南及江南中那一抹花枝残色。

我之心愿。仍然是在江南。一扇木格的窗下。与一个温和庸常的男子。素食布衣。安度流年。撑一支长篙。继续寻找着那个江南残梦。

(原创作者:水墨清晨)


相关:

情思影花尔是浮云吾是平。清风碧水各飘零。 若非一阵多情雨。怎惹相思泪不停。 秋风窗外筛花影。壁上青萝黄叶深。 闲捧新词忆旧事。记忆犹新思妹身。 待得春暖花开时。一年一岁一初心。 ..

甜点含在嘴里的清甜 昨日你为我制造的浪漫 一字一句。仿佛不真切地梳理着永远 琴声滴滴点点。歌声篇篇段段 你不假思索地一句问候 我凝住呼吸。拨开梦的叶片 伴随花香的飘零 伴随花瓣的飘起 闭上双眸。如薄纱似的轻柔感..

上一篇: 少年未老愁断肠
下一篇: 美人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