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支出英文


更新日期:2018-10-15 19:40:01来源:网络点击:286239

大清早的看新闻。又被惊呆了。

不过今天看到的不是女学生失踪。也不是大学教授潜规则女学生。而是关系到老百姓柴米油盐。一日三餐的银子问题。

现实的当下。工资跟不上物价。居家过日子确实是一个小老百姓既伤脑筋又费神的大事情。

新闻说的是21个省都齐刷刷调整了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涨幅12.4%.

对这种拗口的专业术语。小老百姓向来就是不感冒的。

管你鸡线还是鸭线。真正能把银子装进口袋才是好线。

换成直白的话说就是。作为在成都的上班族。2014你要收入52884元。才达到了基本水平。

看完后。我惊呆了。足足的呆了半个小时没有缓过神来。

对于每月只有二千多元。还没有社保的我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我们是被老板忽悠了。还是被数据忽悠了?

打开电脑。才发现网上吐槽声一片。原来像我一样领着低工资的兄弟姐妹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其实网上发布工资数据是年年发布。年年被吐槽。我不知道这些调查数据从何而来。有没有真正的深入一线去调研过?

也许这些调查员们也是把高贵的手放在键盘上。想当然而当然的的敲打着数据。

也许所谓的调查公司就是想调查出一个让官员们喜闻乐见的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讲。工资数据也是一个形象工程。

按理说。老百姓收入多少银子。老百姓心里最清楚。

按理说。老板发出多少银子。老板心里跟明镜似的。谁的银子都不会是粪土。当然贪官的除外。据说某位贪官的人民币都生霉了。自己居然还不知道。

网友们纷纷调侃。对不起人民对不起档。因为自己的工资总是大大的拖着后腿。

老实说。我的心里也是拨凉拨凉的。每次都以自己不是成都人来安慰自己。

每当看到这一组刺眼的数字。摸摸一厥不起的荷包。内心那个酸楚啊!真是无话可说。

拖后腿到拖倒脚葩手软。这上演的不是京剧。不是豫。不是川剧。而是悲剧啊!

同事说。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领着二千元上下的工资。感觉整个成都都在欠着我们的工资。

虽然有些搞笑。却总是笑不出来。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谁也不欠谁!

你的工资到达水平线了么?

据说这句话在网络已经迅速走红。

这让我想起了我未曾经历过的那个年代。听说那时侯粮食亩产是要过万斤的。天天放卫星。让人们觉得赶英超美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事实上呢。老百姓饿得皮包骨头。一亩地产多少斤。只有农民知道。

惨不忍睹的教训。只给老百姓留下了一句谚语“外面绷面子。家里靠酱子”。

这是一句四川俚语。说的是在外面把排场搞得很大。貌似很有面子。其实家里早已经揭不开锅。只能喝酱子了。

把“万斤粮食”与“工资数据”两件事相提并论。显然是有些不妥的。不过经过所谓“事实求是。调查研究”的数据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难到就不值得深思吗?

但愿数据切勿弄成数据神话。数据笑话。

同事说。在成都上厕所五毛。一根大葱一元。一个生鸡蛋一元。一个月的工资就是就是在这些零打碎悄中流逝的。做为谋生一族。面对“工资不涨物价涨”的现实。买房子已经成了空中楼阁。

新闻还说。工资涨幅12.4%。我们都笑了。

国企还行。面对众多的私企。你凭什么让人家涨12?4%。这个问题有些高深。不过画饼充饥的感觉还是蛮好的。至少留有一部分希望。

水涨自然船高。与其把希望寄托在渺茫的涨12.4%之上。不如“个人攒劲个人热豁”【这句是四川方言。竟思是幸福靠自己努力】

现实就是现实。期待就是期待。

用一句网络用语作结:蛋疼的数据。蛋疼的生活。

【作者春天的地铁。原名巫昌友。四川简阳人】


相关:

美丽姑娘风儿吹抚在高原上 眷恋你的芬芳 在黄油伞沿结下晶莹的露珠 投下海子的种子 在荞麦地里结出了 金耳环 美丽姑娘 谁说云朵美 谁说花儿香 云儿在山前痴迷的 注视着你 布谷鸟在索玛花上为你歌唱 美丽姑娘、美丽姑娘啊 ..

寂寞独唱当花好月圆时。我总会感伤起来。我会在那月亮如灯、花香迷人最是浪漫谈情说爱时。我会走出来。看着那一对对恩爱如秀的情侣。我会悄悄地经过他们的身旁。用着只有我懂的声音。哼唱着属于自己的寂寞。然后希望可以用..

上一篇: 回忆你祝福你
下一篇: 雪在下,心在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