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中国教育部


更新日期:2018-10-15 14:33:01来源:网络点击:284788

每次回老家。父亲都提起他的老房。

父亲提起他的老房。总是在两个时段。一是在每顿晚饭之后。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聊天。或者是看电视之际。是一本正经、非常严肃地在说。另一是遇到节假日。父亲喝点小酒。半醉半醒之际。是满怀深情、流着眼泪在说。每当这时。我们作为儿女的。要做的只能就是当一个非常忠实的听众。父亲说得次数多了。我们听得次数也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也就没把它当一回事。听了也就忘了。根本就没心思记在心上。

父亲就这样在我们爱听不听、爱记不记当中打发着时日。渐渐老去。我们也在半听不听、半忘不忘当中奋斗光阴。努力打拼。近几年。父亲随着年事渐高。再加上腿病。不能麻利地行走了。卧炕休息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但对老房的思念之情却与日俱增。父亲的老房情结也就越来越深了。只是作为儿女的我们没有察觉而已。

2013年农历腊月的一个双休日。我只身一人去看望父亲。几个月不见。父亲明显感觉苍老了许多。父亲的腿病也更加严重了。吃过晚饭。弟弟到外面闲逛去了。弟妻陪两个侄子在东屋里写作业。堂屋里只剩下我和父亲了。我和父亲一边聊家事。一边看电视。那天晚上。父亲兴致很高。倒上互助散酒。自斟自饮起来。还不时地问我。要不要喝一杯?几杯酒下肚。父亲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父亲又提起了他的老屋。边说边饮。边饮边说。说到心酸处。眼泪就下来了。开始啜泣起来。我只好识趣地赶紧关了电视机。从思想上做好了又一次当一个“忠实”听众的准备。那天晚上。不知是父亲极度悲伤的样子感染了我。还是我对父亲孤身一人(母亲因病离世已经23年了)的凄凉处境所打动。我对父亲的话题突然有了好感。打破了以往每次只听不说的局面。我主动插话和父亲攀谈起来。

父亲说。在他的一生中。我家的堂屋已经翻修了三次。第一次是在父亲结婚后的第二年(1961年)春天。也是父亲学木匠手艺刚出道的时候。那年春节刚过。父亲在爷爷的安排下。开始张罗盖房子的事宜。从平地面到打地基。从赶市场到选木料。从起大梁到上房泥。整整三个月的忙碌。三间堂屋才终于落成。接下来。从垒土墙到装门窗。从修土炕到做家具。从搞粉刷到贴窗纸。父亲时断时续的又忙活了半年。到立冬的时候三间堂屋才全部收拾停当。并挑选了一个吉日。和母亲一同搬了进去。开始和爷爷分家过日子。

从父亲修建堂屋过程的描述中。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当时修建堂屋之艰难。虽说后来父亲木匠手艺日益长进。甚至成了我们那个地方比较有名的“掌尺”(老家人对手艺高的木匠的称谓)。但当时父亲想通过自己不太成熟的手艺。修建堂屋也是有很大困难的。这一点也许只有父亲自己最清楚。父亲说。我家的堂屋落成之后。装饰了当时最流行的“带小方格”的花窗。非常好看。虽说。由于经济拮据。堂屋的椽子、檩子、大梁等没能使用上等的松木。木料的直径都比较小。但当时也算是比较好的了。

显然。不难理解。父亲对自己经过一木一料亲自挑选。一丈一尺亲自比划。一砖一瓦亲手垒成的房屋。自然是最难以忘记的。因为这里面包含着父亲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因此感情也是最深厚的。可惜。这三间堂屋在我哥哥结婚成家后的第二年(1988年)秋天就被拆掉了。原因很简单。据父亲说。是自己的一句气话造成的。当时。哥哥结婚以后。家里婆媳关系处理不好。经常闹矛盾。一次矛盾过后。父亲就说了一句气话。叫哥哥把三间堂屋拆了另起炉灶。于是。正值血气方刚、年轻气盛和不知天高地厚的哥哥就在那年秋天。叫来几个朋友把老家的堂屋给拆了。拉到自己的新庄廓里。当成偏房盖了起来。这也是直到现在。父亲还和哥哥有着解不开的矛盾的根源所在。

第二次。修建堂屋的时候。是我参加工作的那年(1993年)秋天。当时是父亲手艺最娴熟。经验也是最丰富的时候。可谓是炉火纯青。随心所欲。父亲当时在本地木匠中的名声很大。可恰在父亲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母亲却被查出患了绝症。不愿放弃一丝希望的父亲。就卖口粮、卖牲口凑钱。和亲戚、朋友们借钱。送母亲到省内最好的医院——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一个多月下来。母亲的病一点也没见好转。但钱花了不少。从此父亲就有了欠账。再加上我当时在外地上学。开销不少。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是非常地糟糕。随着母亲的离世。家境更是萧条。母亲离世的第三个年头。父亲又在原址修建了三间堂屋。这次修建堂屋。还是由于家里经济拮据的缘故。父亲还是没能买上诚心如意的松木。父亲的好手艺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父亲也就半是松木。半是杨木。甚至还夹杂了不少柳木、榆木之类的。将就着将堂屋又盖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修建的堂屋。可想而知。父亲对他的感情自然也是比较淡漠的。

第三次。修建堂屋是在前年(2012年)春天。前两年。弟弟到玉树地震灾区去打工。两年的时间。挣了八九万。钱多了。弟弟就有了想法了。和父亲商量以后。弟弟就把堂屋给拆了。把庄廓向后拓展了五六米。用上等的松木新盖了三间堂屋。弟弟对堂屋进行了双层封闭。廊檐里面一层用松木板。廊檐外面一层用铝合金。外墙全部用红砖砌成。里墙全部用涂料刷白。堂屋廊檐地面铺了乳白色带花纹的地板砖。堂屋里间铺了米黄色的复合木地板。房子又高又宽敞。既大气又漂亮。冬天非常暖和。但此时父亲的想法是。房子不是用我自己的钱修建的。修建房子的木匠也不是他自己。所以对这新修建成的堂屋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堂屋全部修缮完毕后。父亲竟执拗的不肯搬进堂屋居住。在亲戚们的苦口婆心和好说歹说下。父亲才搬进了堂屋。因此。父亲对这次修建的堂屋也就没有了一点感情。真应了那句话俗话:“金山银山不如自家的土山。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父亲对堂屋的三种态度。三种感情。反映了父亲的三种心理状态。也从一个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父亲对自己一生事业成败的一个简单的评价和总结。第一次修建的堂屋。之所以有深厚的感情。是因为它太多的包含有父亲年轻有为、事业初成的欢乐与喜悦。第二次修建的堂屋。之所以感情比较淡漠。是因为它表现的是父亲空有一身武艺却无处施展拳脚的无奈与伤悲。第三次修建的堂屋。之所以没有一点感情。是父亲对自己日薄西山却壮志未酬的遗憾和自责。父亲对老房的情结。实际上是他对自己过去美好生活的一种怀念。

从父亲的浓浓的老房情结中。我更加深了对父亲内心世界的了解。使我真正地读懂了父亲。它将使我对父亲更加的肃然起敬。同时。我也有了很多的感悟。诚然。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人生的轨迹各有不同。但每个人都有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和积极拼搏的权利。不管结局如何。精彩的是为之奋斗的过程。有时过程比结果重要。由此。我联想到了创业和守业之间的关系。人的一生中。创业固然是重要的。也是很艰难的。但守业是尤为重要的。比创业还艰难。光创业不守业。最终会一事无成。谁能保证。每个人的一生是创业和守业的双丰收呢?唉!大多数的人可能跟我父亲一样。只有创业。没有守业。


相关:

遇见就像一场盛宴,因为有你,时光不老遇见就像一场盛宴。因为有你。时光不老!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它无法更坏。许多事坚持坚持。就过来了。不要羡慕别人。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完美。只是你没看到罢了。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你的风景..

喜欢主动买单的人,不是因为钱太多喜欢主动买单的人。不是因为钱太多。而是把友情看的比金钱重要。合作时愿意让利的人。不是因为笨。而是知道分享。工作时愿意主动多干的人。不是因为傻。而是懂得责任。吵架后先道歉的人。不是因为错。而是懂得珍惜..

上一篇: 写给全国家长的一封信
下一篇: 还我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