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i5 2450


更新日期:2018-10-13 11:19:02来源:网络点击:272441

二次搬家。暂居山边。

房屋靠山而建。门前有一马路。蜿蜒东西。路不太宽。若对面会车。行人则赶快躲避。居所左边500米为批发市场。人声鼎沸。噪音刺耳。右边200米处是一座寺庙。晨钟暮鼓。香烟缭绕一边是滚滚红尘。一边是清幽佛门。我居当中。非僧非俗。时有感觉自己不伦不类。像个二佰伍。每天总见一些年轻的年老的和尚。散步于山边路旁。或踱步或疾行。清一色的黄衣裤。全是绷腿光头。

若站在山上看时。这些和尚在一群红男绿女里。宛如黄杏成熟于绿树枝叶中。星星点点。很是扎眼。他们两手插在上衣口袋里。走路时。总是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有些年青的和尚拿着手机。边走边看着荧屏。不时还咧咧嘴。若撞上行人。从未见他们双手合十。口诵阿弥陀佛。一日。我居室读书。房门半开半掩。觉眼睛酸涩时。抬头远视房门。见一不太年轻的和尚。正行走在我门前。驻足。两二只眼正直勾勾的。仿佛是两把刀子。硬刺刺地要给房门锥开大洞。

我心中不悦。虽是室中无女眷。我自光棍一条。也不情愿让他窥视。立马。我屏声敛气。朝着他瞪着眼晴。狠狠地射去。硬是把他的目光给顶回。自此。我对这些人在佛门心在凡尘的和尚有了看法。这也是写此文动机。无来有巧。当和尚暗淡了眼神。匆匆离去。我原本读书的心情此刻全无。放下书本。刚出房门。一中年妇女。靑衣小帽。一副尼姑打份。虽不漂亮。倒也有几分俊俏。左肩挎黄色布包。手捧一本功德薄。款款地走到我面前。单掌合十。低眉含首。口诵:“阿弥陀佛。贫尼下山募款修庙。望施主大发善心”。

呵呵。走了和尚。来了尼姑。今天怎么啦?灵机一动。我竞戏曰:“我乃碌碌俗人。每日操劳。生活尚且不保。哪有余款捐赠寺庙”?尼姑这才单掌放下。抬眼朝我灿然一笑。趁机我看清了她的脸——皮肤光洁水滑。两颊略呈桃红。明眸皓齿。嘴薄脣红。看来。她的生活滋润。很会保养自己。想我每日操劳。起早贪黑。为五斗米而折腰。仅勉强温饱。且身心俱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这时。尼姑把手中的功德簿递上来。见我没伸手:“你看这些捐款施主的名字。将来修庙时都会写在功德墙上。千古留名。我佛保佑他们万代幸福”。

呵。一听这句我又来了精神:“若像你所说。佛祖也太小气了。给钱就保佑福寿平安。不给就不保啦?与我等俗人有何一样”!尼姑眼神掠过瞬间的不快。略一怔。欲言又止。

我趁机说:“佛门广大。佛恩无边。普渡众生。岂能因贫富贵贱而施恩多寡?想当初。如来成佛前。尚且能为救一樵夫而舍身饲虎。我辈没钱捐赠而不保佑”?尼姑不快。脸泛潮。往她看时。眸子竞溢满了敌意。

可能是知道遇上了硬主吧:“你不捐就不捐了。哪来的这么废话”。说完啪地一声合上手中本子。悻悻地从我嘲讽而又得意的视线中离去。

本来。故事到此结束。既没悬念。也无传奇。偏是应了无巧不成书的俗话。

第二天早上。我到一个离家十多里地方。下车吃早点时。见五个妇人也在用餐。漫不经心地一瞥。昨天那个尼姑竞也坐在其中。只是没了先前的打扮。穿的鲜光鲜亮。听着她们的口音。都是安徽西南一带的。

禁不住好奇。我踱到她们面前。原先的尼姑好像也认出了我。眼睑迅速垂下。停止了说话。并用胳膊捅一下身边的同伴。我朝她们笑笑。转身吃饭去了。

后来。后来就见五个妇人变成了五个尼姑。分散离去。

这是发生在几天前的事。此时行文于此。心中颇不是滋味。

目光赶走了一个和尚。言话又遣散一个尼姑。一个是心有欲念的佛门真弟子。一个借佛骗财的假修行。这世界怎么这般浑沌?

想想《水浒传》中。当梁山好汉征讨完方腊时。鲁智深遇江闻涛。纵身圆寂;武松听钟声。皈依佛门。古人是何等的遵规守律。今我顶撞了和尚。奚落了尼姑。若我以后有心向佛。佛祖如何待我?

阿弥佗佛。


相关:

每个人,都有一首悲伤的歌,唱出自己的辛酸和落寞每个人。都有一首悲伤的歌。唱出自己的辛酸和落寞;每段辛酸和落寞。都会有一首歌。与你走过的路不谋而合。有时候。听一首歌就像在走人生的一段路。旋律是忧、是乐。节奏是明、是暗。都由我们自己来解说。走过的路..

一个人,要学会冷暖自知,自己不照顾自己一个人。要学会冷暖自知。自己不照顾自己。没有人会提醒你;一个人。要懂得自我安慰。伤害在所难免。自己不调节自己。没有人知道会如何安慰你;一个人。迟早要品尝人生的百味。要懂得珍爱自己。苦尽终会甘来。否极..

上一篇: 孤身遨游
下一篇: 嵌作者昵称的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