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she is gone


更新日期:2018-10-12 05:59:35来源:网络点击:267411

今天。老公失散十几年的朋友突然遇上了。

欣喜高兴之余。就地取材。就在他们相遇的烧烤店里坐了下来。据说这位朋友上学时和老公。还有另一位朋友是铁三角。当年三个人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只是人生有时候很奇怪。稍不经意地一转身。便消失茫茫人海。想要再寻觅。竟是谈何容易!

当我接到电话赶到的时候。他们还沉浸在意外相逢的喜悦里。互相介绍、问好。一行人坐定。听他们聊这么多年生活经历。心中很是感慨:其实这么多年。他们并未远离彼此的生活。也并不是没有过寻找。只是不知道冥冥之中。命运为何安排他们错过那么多年。难道只是为了今天这令人激动又喜悦地意外相逢么?

因为是放假。老公又叫了当年的几个同学。大家聚聚。顺便分享这意料之外的惊喜。大家齐聚一堂。气氛热闹而热烈。我一时也被感染了。觉得假期真是个好东西。有了空闲时间。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道在那个路口。就会收获你不曾预料的惊喜。

我们要了一个烤鱼锅和一个羊腿骨火锅。这都是当地非常有名的两道菜。很有特色。比如这羊腿骨。先拿筷子在骨管里搅一搅。插上塑料吸管。吸尽骨髓。然后再套上一次性薄膜手套。小心地抓起骨头啃尽羊肉。整个过程优雅而豪放。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积久而成的饮食文化。且这家店在当地就是一绝。声名远播。吸引了远远近近慕名而来的人们。这不。今天晚上这小小的店里竟有二十几桌。主人奔波穿梭。犹如一盏盏走马灯。忙得不亦乐乎。呼唤上菜或拿杯盏或其它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另外。我们还要了十几种风味小烧。比如烤肠、烤脆骨、烤豆腐……样样香气扑鼻。引人食欲。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烤鸡心。四五个串成一串。事先已放好盐和各种配料。把它放在火槽一烤。立刻有劈劈啪啪的声音传来。随即一股股诱人的香气直扑鼻端。烤好的鸡心比先前颜色要深褐一些。外面有一层薄薄的金灿灿的外膜。咬一口外脆里嫩。满口生香。

想来。当年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也不过如此吧?推杯换盏之际。晚宴达到了高潮。

就在这时。从门外进来了一个老人。手里拿着一只铁碗。另一只手拄着一根竹杖。背上还背着一只包裹。进来后也不说话。只是把碗伸向我们。因为大家才开始吃没多久。谁也不愿意因为一位乞讨的人打破美好气氛。不知有谁提议给老人一支烟。还有人开玩笑说一支烟也几块钱呢。老人接过烟。倒是没做停留。点点头之后离开了。看着老人离开的方向。我忽然觉得这美好的气氛稍稍有些凝滞。有一种说不出来东西在空气中暗暗涌动。

接下来。不知怎么大家就聊到了时间。说时间真是把杀猪刀。说时间真是催人老。说时间真是欢情薄……总之。时间总是太匆匆。才一晃。我们都已近不惑;才一晃。孩子们都快和我们这么高了;才一晃。一别已是经年。其实大家都忽略了。匆匆的从来都不是时间。从来都是我们的心境和脚步。时间是何其的公平和公正。它一直都在那儿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优雅而从容。从不因你富贵或贫穷、坎坷或顺利、幸福或悲伤……而加快脚步或稍作停留。

就在大家的感慨中。不知何时又从门外进来一位老人。一身褐色的衣服。灯光里看不出新旧。胡子拉碴。倒是没有拿碗。手里只提了一个布袋子。看不出里面都装了些什么。想来也不过是行走各处。人们给的东西罢了。老人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我们这一群热火朝天的人。眼神看不出悲喜哀怒。只是无端的会让人有一种压力。

不知是谁从桌上拿了几根烤串递给老人。老人接过烤串。朝我们鞠了一躬。然后低着头。深一脚。浅一脚。一边吃烤串。一边离开了。这次我明显地感觉到。一桌人都不说话了。可是大家仿佛都有默契。谁也没开口谈论两个老人的到来和他们的离去。

也许是两个老人的到来。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脆弱;也许是两个老人的离去。触动了人们灵魂深处不能言说的世事沧桑。晚餐不知怎么。突然又进入了一个莫名奇妙的高潮。觥筹交错间。一桌人都渐渐有了些醉意。一个同学说。假期加班只有一天假期。他懒得来回奔波。只给父母打了个电话;一个同学说。父母就在身边。天天见。总嫌他们唠叨;另一个同学说。父母已不在好多年了。自己总这忙那忙。也只是在清明回去看看。燃柱香;还有一个同学说。自己父母在农村。没什么文化。都不大来他们家。说是怕给他们丢人……

絮絮叨叨、伤伤感感中。晚餐接近尾声。老公也去结过账了。我们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冷不丁又从门外进来一个老人。老人比前两个更显苍老瘦削。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衣衫略显破旧脏乱。眼神呆滞而混浊。动作迟缓。步履蹒跚。拄着一根几乎完全掉漆的旧拐杖。趔趔趄趄的移到桌前。拿出一只破碗。指着桌上那炭火快燃尽的烤鱼锅说:“可以给些热的吃吗?”问得那样有气无力。问得那样小心翼翼。我看见旁边的孩子赶紧站起来要去接过碗。但很快便被妈妈按住双手。拉回座位上。

我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接过碗。有怜悯。有同情。还有一丝丝复杂的不能言说的痛楚。老公和其他几个同学手忙脚乱地将我们的残羹剩炙——烤锅里的豆腐和一些鱼盛进老人的碗里。老人一边颤颤地双手捧起碗。一边诚挚地道着:“谢谢!谢谢!”转身朝秋风中走去。风掀起他单薄的衣摆。零乱了他斑白的头发。更吹皱了我们原本平静的心湖。

回去的路上。我问老公:“你说那些老人的儿女在干什么呢?”老公叹口气说:“忙呗!”“也或许根本没有子女!”沉默了一会儿。老公又斩钉截铁地说。

是啊!让老人过成这样。怎么还配称人子女呢?有和没有有什么分别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悲剧还要上演多久。才会落幕。人生世事无常、变化难料。我们这些人在十几年前风华正茂的时候都有可能走散。再见时已是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更何况这些已处人生垂暮之年的老人?犹如风中的一盏残烛。亦如深秋的一枚枯叶。风乍起时。或许瞬间就会灰飞烟灭。

我忽然想起。前天看新闻时。报道说某地的敬老院有老人为应景而一天被洗N次脚。当时心中就颇为感慨:这脚洗得有几分真诚和爱呢?是不是强忍着以手掩鼻的动作匆匆了事呢?接受洗脚的老人究竟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痛苦呢?

只可惜。包括你。包括我。包括他在内的“叶公”无心甚至无暇去考量。我们每天都在干什么。我们在挥霍享受的时候。那生我们养我们。含辛茹苦一辈子的父母又在干什么。我们平素那些纷纭复杂的“好”。那么苍白。那么无力!

我只想在这特殊的时刻。轻轻问一声:朋友。是否能停下匆匆的脚步?回家问候一声:“爸。妈。今天您洗脚了吗?”


相关:

渔家傲,夜思寒月孤灯霜露浓。 满园飞花满园风。 青衫薄影展愁容。 几多情。 又忆往事入画屏。 流云浮动暗香送。 坐拥冷夜寂无声。 三更过尽梦成空。 念心凝。 携秋织锦叹初逢。

坟墓里的故事不知道怎么。我们就莫名其妙的葬在了这里。我看不清她的脸。也分不清哪一个是她。一个接着一饿狰狞的面孔。没有镜子。我也相信我也是一样的。 上面的人不知在啰嗦些什么。吵得我无法入睡。不妨趁这个时候。在回忆..

上一篇: 情为何意
下一篇: 谁的青春不曾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