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记忆中儿时的veromoda官网 那些事(二)


更新日期:2018-10-12 00:20:24来源:网络点击:265735

(二)小小音乐人的幸福时光

记忆的闸门一打开。各种画面就喷涌而出……

儿时的我。是个可爱懂事的孩子。大人爱逗我。老师喜欢我。并自小就对音乐情有独钟。表现出音乐天赋。真的。

妈妈说我几个月大时。如果哭了。一听到歌声。马上就会静下来。还说。我们生产队。有个孤寡老人。日子不好过。每天纺着线唱歌解闷。我呢就站在她面前蹦蹦跳跳的学她唱歌开心。一老一少。一愁一乐。鲜明对比。一个孩子哪里理解大人的心思?

老奶奶唱的是《东方红》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这两首歌。那个画面我隐隐约约还记得。她满头华发。乱糟糟好像从来都不梳的在后脑挽个缵。住的是一间小而黑的屋子。除了炕就是杂物。吃饭的小铁锅总是有剩饭在里面。锅好像也不曾洗过。结着厚厚的嘎巴。她总是坐在门前太阳下纺线。嗡嗡纺线声伴着她的歌声。讲述着我听不懂的故事。我只管天真的跳着唱着陪着她……其实现在想来这个画面好温馨的。

还记得儿时老家的房子都是平顶。为的是好晒粮食。所以家家房沿前都搭着一把梯子。那个时候的我。总爱坐在半空的梯子上。望着远处的天空。若有所思。自编自哼歌曲。反复哼唱。享受自我创作的乐趣。陶醉在自己的小天地。不时还想:怎么才能把它记下来呢?说到这。耳边似乎又回响起女儿的声音:“姥姥好几次对我说了。说你妈如果落在现在这个社会。也一定是个小明星”。我知道妈每次看到电视上小明星表演。妈都会这么说的。我自嘲:“我也这么认为”。

上学后。我就一直是在宣传队。只要有活动。演出都有我。那时候村里的广播喇叭整天放的是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上的歌。我几乎都能完整的唱下来。

记得有次晚上排练节目。我怕黑。偷懒没去。早早钻进被窝。后来小伙伴们等不到我。集体找到我家。奶奶心疼我。骗他们说我不舒服。不去了。但是我没听奶奶的。还是和小伙伴一起去了。当晚排练的是《拾麦穗》这首歌。动作都是小小的我们自编自导。

那时的老师咋那么信任我们。就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呢?到现在我还记得。有句歌词:“贫下中农好品质”。小小的我不懂得品质是什么意思。就编了一个手摊开平划一下的动作。我的理解是很直。(后来竟然就是这么表演的)哈哈。好玩。有才吧?

我们排练的场地也多种多样。可以是麦田边。可以是教室里。还可以是沙岗上……记得有次在同学家院子里排练。晚上没有电灯。就在月光下排练。很晚了我们就都住在了同学家。她家东房有个大炕。躺了我们一溜人。现在想来那时社会真安定。大人们真宽容。(现在谁家乐意留宿那么些小孩子呢?)也不烦我们。给我们充分自由。这点比起现在的孩子们。我们可是幸福多了。

还记得我们的老师也很好。有次在公社晚上汇演。演出完。时间已经不早。回来的路上。我困的坐在老师的自行车上就睡着了。是老师把我送回家。还记得我心里素质不好。起初不敢单独表演。除在自己班里外。老师就鼓励我上台。开始表演了。中间我紧张的打了个磕巴差点忘词。下来后校长笑着拍拍我的头。爱抚的说好着呢?不错。后来我舞台的从容说不定都是得益于此。几十年过去了。老师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离开家乡这么久。也不知老师还健在不?真该去看看他们。

还记得当时我表演的是一首带动作的儿歌。我就奇怪了。长大后的歌词不一定记得。儿时的东西怎么就记得那么清楚:

小玲玲小红红

二人坐着小板凳

蓝蓝的天吆做教室

高高的葵花做凉棚

手捧纪念白求恩

行行字字细用功

……

更记得那时的我好羡慕东村的小朋友。他们表演服装不但统一。而且是裙子。白上衣黑短裙。可我们就是衣裤。还不统一。好古板。好不讲究。

说起新衣服。记忆里一年中最高兴的事就是六一和春节。只有在这两个季节我才有新衣服穿。六一穿夏天的新衣服。因为我要表演节目。记得那时妈妈总是给我做一条天蓝色的洋布裤子。一件白底红花的洋布褂子;春节是一条斜纹布天蓝色裤子。一件黑红绿格子的褂子。

每年的衣服样子大抵如此。就只是花的种类有变。格子的大小颜色有变。裤子就只是薄厚之变了。即便如此单调。我还是乐此不疲。年年盼着。怪不得老人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有点道理。我到现在都一直对穿着有所讲究。嘿嘿。

我还羡慕东村道具做的好。他们表演的收南瓜。有一个画面到现在记得清清楚楚:一个小朋友坐在一个披了彩的大大的黄红南瓜上。手舞足蹈。被一群小朋友用绳子肩拉。手推的下了场……

记忆的闸门真的是打开就收不住了。这都源于音乐。音乐帮助记忆。音乐开发智慧。音乐给人快乐。音乐增我灵气;有音乐伴随的我。童年是快乐的。

再次感谢音乐。没有你。我怕是不会回忆起小小音乐人这么多幸福时光的!

14.9.29.夜作


相关:

在心灵的指尖下无声的滑落,我的印记响应我的或许是我内心的声音。我曾感叹;在经历过经济独立带来的短暂喜悦之后。拼想游行山水。生活和工作中裹狭的各种矛盾与拉扯逐渐浮现。终于体会到要寻找游走在世俗与象牙塔间平衡有多困难。这何尝不是多数与我..

历以多为贵归故里照旧过着一样的生活。在别人眼里并无异样。但是我记得那些在路上的日子。我记得在路上所有的感动。所有的遇见和离别。在路上的日子虽已属于过去、已成存在过的暗物质。引力仍在、而硬会改变我自己所现的生活..

上一篇: “商”的灵魂
下一篇: 《祭奠一生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