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忠义双贝登医疗 全的英雄人物,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


更新日期:2018-10-11 00:32:39来源:网络点击:258192

每个人都会怕死。但是。有的人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却可以不顾自身安危。只求社会稳定。百姓安居。而在《水浒传》中就有着108这样的好汉。

每当读完《水浒传》。人们总会发出不一样的感慨。那么。就让我们在《水浒传》的读后感中再次领悟一番!

第一篇、《水浒传读后感》

在成长过程中。无数本书滋养着我。伴我度过漫漫长途。我对书如鱼和水。紧紧系在一起不可分开。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当一本书真正住进你的心里。你就会有这种感触。

小时受爸爸的影响。对书很感兴趣。爸爸便买来了几本名着以陶冶我的情致。但我太小。只是随便翻翻。

上学后发现小时爸爸买的书竟是四大名着。便来了兴致。随手拿了一本《水浒传》看看。却一下被吸引住了。小时的零碎记忆在一页页纸中被重现。记忆也随之深刻起来。当合上最后一页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灵久久地被那一个个英雄豪杰所震撼着。感动着。

在这昏暗迂腐。官官相护的年代。无数好汉被处处欺压。但乱世出英雄。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他们义聚梁山泊。汇成了一股连朝廷也不敢忽视的势力。在一次次征战中。他们为了义。救出兄弟。杀除贪官。却也冲为了朝廷眼中的最大贼。

在几经波折下。朝廷招了安。让他们四处奔波扫平其他势力。但结果却是。在百经沙场后散的散。死的死。就如同一部戏完结后的惨淡收幕。

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印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急公好义的宋江。智慧多谋的吴用。豪迈大力的鲁智生。武艺高强的林冲等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他们是天上108位星辰。来到人间替天行道。他们豪气冲天。为了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宋江的带领下。他们打倒贪官污吏。济世救民。颠覆了我们心中所谓的“义”。何为真正的义。谁也说不清。但他们却说明了一点善、正即义。民心所向即义。他们用自己的义。反对朝廷的腐败。

但当他们实力达到顶峰时。宋江却不顾反对要朝廷招安即使有义。却依然要顾到忠。不是所有义都是大逆不道。也不是所有忠都不能与义并存。也是他们四处征伐。扫灭那些本与他们同道的贼。

从那一刻开始。故事就发生了戏剧性的扭转。即使如此。朝廷依然是朝廷。它永不会为了你一点战功。而天真地以为你以忠顺。所以。当他们得胜归来时。硬生生地拆散了他们。

直到现在。我依然为他们的结局而感叹。但转念一想。觉得又能怎样呢?或许那已是最好的结局了。那个时代成就了他们。却也毁灭了他们。但到最后。他们的情也依然存在。想起吴用、花荣随宋江自杀。我眼中便盈满了泪水。

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时间。只是为那一个个故事感叹。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空间。任思绪随那些好汉心神往之。

书。带着我的灵魂在一点一滴中升华!

第二篇、《水浒传读后感》

读过《水浒传》。不禁感慨万千……

看梁山第一头领宋公明。开始觉得忠义两全。然后又觉得他真能忍。其他官员欺负宋江。宋江也不说一句话。不反抗一次。但是事情出现了转机。晁天王为报答救命之恩。好心好意让宋江坐第二把交椅。从此。吴不离宋。宋不离吴的局面开始了。

宋江是个有义的人。但是又为何又做出架空晁盖。毒死黑旋风等不义之举呢?很简单。宋江是个小小芝麻官。没什么理想。能在江湖上混个“及时雨”“山东呼保义”等称号就已知足。但后来上梁山。做了副寨主。权力大了。想法也就膨胀起来。还想弄一个忠义两全的高境界。所以总想着招安。

宋江也是好汉中最不洒脱、最不自由的、每每捉来的有名望之士。宋大哥总是有着三部曲。一是喝退绑绳的小卒;二是亲自解绳;三是鞠躬倒茶。真能网络人心。也不嫌麻烦。可见。在创业之期。宋江还是“他时若隧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

说道洒脱还数二龙山老大鲁智深。打镇关西犯官司。是为了救一对并未有交情的父女。后来当了二龙山一把手。相邻的还有桃花山和白虎山。这两个山头与二龙山绝对不在一个层次。但鲁达并没有兼并山头的意思。何等洒脱!再后来。武松要跳槽。不跟二龙山干了。鲁提辖顺水推舟。接受了宋江的“招降”。

晁天王一看不高兴了。这不是明摆着抢老大的风头嘛!负气要带兵打仗。又中毒箭身亡。临死之前。说谁抓住史文恭谁就坐山寨之主。但晁盖也不想想。那么多头领都是宋江招来的。叫别人当众头领能乐意吗?可怜晁天王。白手打拼的梁山泊。都拱手给了宋公明。可悲!可叹!

宋大哥一门心思想招安。可以说吴学究起了极大地作用。吴用真阴。乃真小人也!晁天王在世之时。他远晁亲宋。二把手和三把手联合对敌晁盖。还有朱武。朱武的本事和吴用差不了多少。可人家智多星排天罡第三。朱武呢?别说第三。连天罡星也没混进去。

神机军师当初可是少华山坐第一把交椅。为什么不能得到重用呢?很简单。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吴用唯一可抗争的只有朱武。于是。把朱武调到卢俊义的手下。卢俊义是副手。不敢。也不能与宋江抗争。朱武知道有聪明也没地方使。梁山招安。朱武找公孙胜求仙去了。

而吴用、花容吊死在宋江墓前。林冲郁郁不得而终。真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而鲁达、武松这等莽汉。反而明哲保身。善始善终。

当然。最聪明的还属燕青。没有受到迫害。挑着一担金银财宝走了。

宋江的确是忠。只可惜愚忠。还害着一帮弟兄上刀山、下火海。只活得二十三人。

是非功过。难以评说。

第三篇、《水浒传读后感》

当合上《水浒传》最后一页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灵久久地被那一个个英雄豪杰所震撼着。感动着。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印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急公好义的宋江。智慧多谋的吴用。豪迈大力的鲁智生。武艺高强的林冲等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一、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二、宋江在发配途中与各路好汉的奇遇以及最终上梁山的经历。

三、宋江带领梁山进行的几场战役;四、原首领晁盖去世后。宋江确立梁山首领地位以及大聚义的故事;五、大聚义后与官军的战斗以及受招安;六、征服企图进犯的辽国;七、打败割据势力田虎、王庆;八、在江南与割据的方腊作战并死伤大半。全书在悲剧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围中结束。

读完《水浒传。》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时间。只是为那一个个故事感叹。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空间。任思绪随那些好汉心神往之。

书。带着我的灵魂在一点一滴中升华!

第四篇、《水浒传读后感》

在一个百无聊赖的晚上。我随手拿起了一本已读过几遍的的《水浒传》。本来想趁此打发时间。结果让我有了写作的冲动。

我留恋于书中振奋人心的故事。我痴迷于书中可歌可泣的人物。更钦佩作者那独具匠心的表达方法。

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北宋时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来自五湖四海的好汉。因官场的压迫。因奸臣的陷害。被迫起义与官府对抗。虽然起义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敢于斗争的精神深深影响了那些深受压迫的百姓。在这充满官逼民反的悲壮中。在这充满替天行道的豪情中。上演了一曲曲忠义的壮歌。

不必说宋江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吴用的足智多谋、林冲的能屈能伸。单说直言不讳的李逵。他性格直率。一身莽撞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总是先打后骂。到头来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魄。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愿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仗义。单这一点。他让我肃然起敬啊!

水浒一百零八好汉为了一个义字走到一起。一个义字蕴含了太多意义。为了一个义字。他们愿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为了一个义字。他们愿为百姓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画。但有时需要用鲜血去写。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公车上给老人让座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因为这需要过人的勇气。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

义。何为义?正义。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举世皆浊我独清。总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的岳飞。他们为了一个义字奋不顾身。因为义清楚地告诉他们。这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一个心中没有义字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他的灵魂已与世俗同流合污。变得麻木不仁。奋斗的激情也被自己湮没。虽然书中一些好汉经常为一些小事与他人发生争执。甚至会搞出命案。但是他们所杀害之人是那些见利忘义之徒。

而且他们能为一个义字与朋友肝胆相照。同甘共苦。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但义字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对情同手足的亲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过客讲义气。此乃大义。

我们中华名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热血筑成如今飞黄腾达的中国。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永不消逝的光辉。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还应当从小事做起。让义字遍行天下。

第五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短文学网 www.duanwenxue.com)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第六篇、《水浒传读后感》

今天读完了水浒传。掩卷沉思。不禁感慨万千。为里面的人物的命运叹息。

水浒一百零八个好汉。个个都被逼上梁山。深感宋江义重。皆留下来效忠宋江。后来受招安后。破大辽。收田虎、王庆、方腊等贼人。从破大辽一百零八个人个个生还到最后收方腊只剩三十六个。最后面见皇上的也只有二十七个。可是他们为国家换来太平后。朝廷却奸臣当道。最后个个都死了。神聚蓼儿洼。

宋江等人的命运是悲惨的。可这一百零八人中也有不少到最后得以安享天年的。比如公孙胜、李竣武松、柴进等。他们大都是在完成大业后。急流勇退。没有做官。不受奸臣迫害。以致他们都快乐的、舒心地生活着。相比起宋江、卢俊义他们都被药酒害死。他们的命运不就好很多了。其实人生需要的也是这种能够急流勇退的精神。

急流勇退。需要的是对功名利禄的舍弃。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还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当前局势。知道该退时就退。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有的人在最高点却不退下来以致于丧失生命。韩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刘邦的天下大部分都是韩信打下的。但是韩信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功高震主。最后被吕后杀害。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边就不一一指出了。

而适时的退却却能让自己获得更多。张良大力辅佐刘邦。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当天下已定。四海归心时。也正是他该享受容华富贵的时候了。可是。在刘邦预备赐予他五千户时。张良却断然拒绝。放弃功名利禄。请求作一个小小的留侯。

他曾说道:“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游。”他看到帝业建成后君臣之间的“难处”。欲从“虚诡”逃脱残酷的社会现实。欲以退让来避免重复历史的悲剧。

事实的确如此。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准则。在汉初消灭异姓王侯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功成身退。是张良的选择。尽管身后投来的是惊异的目光。但事实证实。他的选择是对的。“狡兔死。猎狗烹”。不久。韩信被斩。彭越被杀。而张良得以保全。他放弃了暂时的功名。安享晚年。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流传百世。千古流芳。

可见急流勇退是多么有聪明的一个选择啊。物极必反。当人们在最高处的时候适时地退下来。不仅不会对个人的利益有影响还会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第七篇、《水浒传读后感》

“各无异心。生死相托。替天行道。保国安民。若有存心不仁者。天地不容。神灵灭顶。”——《水浒传》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元末明初。世事黑暗。病态张狂。这乱世之中一举人因替穷苦之人辩冤纠枉辞官起义。却因领头人居功自傲。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愤然浪迹江湖。与世隔绝。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怀着满腔的热忱与悲愤。施耐庵遇到了同样处境的知己罗贯中。开始了水浒传的创作。

高俅。一个臭名昭着的泼皮无赖。在故事一开始就占用很多笔墨描写他如何因会踢毽子取悦人做了堂堂太尉;相反一个有万夫不当之勇能指挥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林冲。却因比武赢了高俅举家逃亡遭追杀。越是这不公的社会地位竞争描写。越激发了读者的同情与情绪波动。让人不禁捏了一把汗。

此后一群英雄曹盖等人使用智多星吴用的计谋。让身为押司的宋江也落草为寇。群起反之。这“官逼民反”的写作思想变渐渐的透露了出来;“怒杀阎婆”、“景阳冈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火烧祝家庄”、“大破连环马”……

这一群群个性鲜明。有血有肉。重义疏财的梁山好汉们。渐渐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招贤纳士。劫富济贫。攻打贪官。且所到之处军规严谨。接济百姓。在民间传为佳话。

可能你会惊叹。这不过是从民间搜集来的故事性强的小说罢了。凭什么跻身中国四大名着?这可不是空有虚名啊。你看他描写水功了得的浪里白条:“那人把竹篙一点。双脚一蹬。那条船便像箭似的划向江心。两只脚把船只一晃。便船底朝天。两人全落入水中。”。“点”。“箭似的”。“一晃”。写出了张顺的灵活敏捷。

相反。你再看陆地上称霸的“黑旋风”:李逵大怒。脱下布衫。双手一架。早抢了五六条竹篙在手。好像扭葱一般扭断了。这“扭葱一般”。让施耐庵传神的文字功底深入人心。当然我读这作品也常会有疑议:如文中“妖术”一次在吴用口中频繁出现。

如“武松打虎”那一章脍炙人口的故事。那吊颈白额大虎当时又饥又渴。跃起必高人数米。武松是怎样在醉酒的情况下抓住它头上的皮毛把它硬摁下去呢?我也知道武松的勇猛好战。但这段佳话在人民口中可渐渐成了神话。

事实上施耐庵是在愁家。愁国。愁天下的烦躁下能写出如此传神。把各种故事、人物个性融合地天衣无缝。在当时的文化水平来说已能鹤立鸡群了。我常常会努力想像鲁迅一般从他浓重的笔墨中看出一些词来。鲁迅从教科书里看出了满是“吃人”的词。而我从施耐庵的书中看出满是“胸怀”的气魄。

那一幕幕细到每一个动作的打斗让人俯首称妙;那“及时雨”宋江喜欢结识英雄好汉。仗义疏财。对有本事的人无论贵贱都好好款待。以此名扬四海的胸怀和后文不记前仇。善心待人的性格和亲密和气的领导气概都像极了施耐庵自己。

我想每一个在写人物文学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体现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创建人物属性的时候。都会出现自己的影子。而宋江就是施耐庵憧憬的、那个如己所愿的、能得到用武之地另一个的影子吧。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挥笔一书。挥出了如此“落草为寇”的气概。如此昙花一现却现得轰轰烈烈的梁山好汉。

第八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不过依我看。倒是表现了皇帝不惧民反的一面。

虽然历代帝王都惩戒贪污。但反贪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他们最怕的是有人凯觎皇位。篡权当然不是那些“草民”力所能及的。只有权臣才能做到。因此。皇帝的精力主要用于防范功臣名将。对他们恩威并用。只要他们没有野心。搜刮一点民脂民膏。皇上是不会计较的。甚至还会鼓励他们这样做。如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就是这个意思。

而对于似乎天生就是任人践踏的“草民”。则不会这样煞费苦心了。只顾大胆地蹂躏就是了。所谓“柿子挑软的捏”是也。统治者也毫不讳言称九州之长为“牧”。把治理百姓说成是“牧民”。既然把百姓当成牛羊。就不妨用皮鞭、棍棒、刀剑来侍候。并对他们敲骨吸髓。

统治者奉行的是压迫有理政策。才不管什么官逼民反的道理呢!阮小五唱的:“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司家”恐怕要让宋徽宗窃笑。殊不知酷吏赃官是赵官司家一手扶植培养的。赵官司家的统治是靠他们维持的。把他们杀尽了。赵官司家岂不真成了寡人?这。赵官司家岂肯答应。这也就是童贯、蔡京、高俅们虽残民以逞却没有被赵官家伤及一点皮毛的秘密所在。

当然。官司逼民反的道理皇帝不会不懂。但是。面对“草民”们的揭竿而起。皇帝是不屑一顾的。他不相信这些“瓮牖绳枢之子”会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事实也大致如此。历代的农民起义。除了刘邦、朱元璋的义军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外。其他的大都以失败而告终。

何况。由于农民起义领袖的软弱性和局限性。在义军有了一定的势力后。往往以此为资本向朝廷招安。捞个一官半职。即旧时民谣所说:“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从而结束被动挨打的局面。但招安的主动权掌握在朝廷手中。加上他们对义军的愤恨。总要先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不轻易答应他们的请降。

据《旧唐书·黄巢传》。王仙芝攻破鄂州后。曾7次向唐朝请降。不但此愿未成。王仙芝及数万将士还饮恨黄梅。反对王仙芝招安的黄巢。攻入广州后已拥有50万大军。还托人奏请唐朝封他为天平军节度使。朝廷没有同意后。又想请封他为广州节度使。最后因朝廷开给黄巢的价格太低而告吹。可见招安并非易事。

关于在招安中捉弄义军这一点。《水浒传》有更生动的描写。宋江为了招安。对俘虏高太尉“纳头便拜。口称死罪”。并大设筵宴。“宋江执盏挚杯。吴用公孙胜执瓶捧案。卢俊义侍立相待”。极尽巴结奉承之能事。求高俅“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

高俅回朝后。将允诺招安之事置于脑后。宋江只得派燕青再一次走“枕头风”路线。趁宋徽宗“深入下层”与李师师同乐时。燕青奏知圣上:“宋江早望招安。愿与国家出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徽宗终于答应了宋江招安的请求。并大骂童贯、高俅一顿。但也只是骂而已。并没有动他们一根毫毛。因为童贯、高俅对宋江的使坏。是对宋江“忠心”的严峻考验。童贯、高俅的所为。深合上意。我敢说。徽宗在骂他们时。心里早就准备奖赏他们了。

招降了宋江。不但消除一方内患。而且还可让宋江去征服那些不驯从的“草民”。这样。朝廷便多了一些得力的鹰犬。这等于扩大了赵官家酷吏赃官的队伍。以此来推论。统治者是不怕百姓造反的。


相关:

胸无点墨书文简,仰古情韵自风流胸无点墨书文简。仰古情韵自风流。只叹青山峻。难知谷地幽。一词顿出秋千意。痕锁万均谁怜青?落花不逆。日月天成。流水无意。还润高根。莫道无情催花落。顺风亦有情。却问君无语。此缘何以明? ..

凝眸问月,记否?一纸的墨香,曾经清晰了谁的双眸凝眸问月。记否?一纸的墨香。曾经清晰了谁的双眸?一帘的碎片。又模糊了谁的视线?一场美丽的邂逅。竟然画不出一个美丽的圆。为何。爱是如此单薄、如此清浅?闭合双眸。轻声喟叹。任由花瓣零落枝头。柳丝轻扬。碎..

上一篇: 我认为,要达到能够结婚的状态
下一篇: 命运既有顺境,亦有逆流,不必诸事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