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父亲的纸质年代和我的母婴产品 电子时代


更新日期:2018-09-29 15:18:04来源:网络点击:201404

老爸对网络是有本能抗拒的。他坚持不上网不聊天不收发邮件。偶尔有人帮忙操作的时候。他也会在视频里露个脸。听听我们在微信里聊些什么。或者你说亲戚谁谁谁在哪儿旅行的时候。他会看一眼你的朋友圈。仅此而已。他绝不会想要自己打开手机里的微信微博。深度参与这些互动。

外出吃饭。埋单之前我们会扫一下二维码。或者在大众点评下个优惠券。账单瞬间下滑不少。这个时候。他会觉得还不错。但绝不过问具体细节。据老妈说。下次再和别人到同一家餐厅吃饭。他会在结账的时候。加上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可会搞了!

在北京住满3个月后。老爸坚持要回家。他是这么指示的:你有空在网上看看火车票怎样。反正我们不着急。什么时候有软卧票什么时候走。

买票的事搞定之后。我把12306发来的短信转给老爸。告诉他。到时拿身份证检票就好。短信里信息很完整。包括车次、出发时间和铺位号。老爸坚持。还是换纸质车票吧。我随口回。好啊。当天提前一会儿到就行了。

到了出发那天。当我催促:“快点快点。还得换车票呢。”老爸得意洋洋地从口袋里掏出车票:“我都在代售点换好了!还是把车票拿在手里踏实。拿个短信算什么呀。”

这就是我可爱的老爸。他会信任你在网上预订的酒店预订的机票。但仅限于和你一起出行的时候。跟着你。他就像个孩子一样。就算对网络世界没那么有确定感。但依然觉得踏实极了。可是如果这个链条上没有你。他就像突然被空投到这个世界上。一定要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他对你所生存的电子时代有一种复杂的情绪:一方面觉得“还不错”。另一方面又觉得“不放心”。其实他知道。电子车票没有问题。但是。身边没有你。他会担心很多问题。比如。手机没电了。再比如。有人占了你的铺位该怎么自证。想来想去。还是拿着身份证去取了票。好像一定要把纸质车票放在口袋里。才和打点好的行李箱是配套的。

想起不久前老爸和舅舅的一场见面。

饭桌上。表妹突然宣布:我爸给你爸写了一封长信。饭后交接。大家突然觉得无比诧异:都什么年代了。还长信。表妹继续抖包袱:是长信哦。这么厚!她比划了一个足足2cm的厚度。于是一顿饭。大家吃得无比期待。就等饭后的长信究竟是什么样的规模。

在众人瞩目下。舅舅显然有点不好意思。“你们笑什么。以前我服兵役的时候。大哥每个月都给我写信。”两个老男人的革命友谊总是能激起无限联想——他们都写些什么呀。有那么多可聊的吗。这俩可不像互相吐露心声的人啊。

2cm登场的时候。喧闹的饭局瞬间安静下来。

这是一个16开的牛皮纸信封。经常收拾文件的你一定知道它的容量。没错。这个信封被塞得鼓鼓的。接近于最大容量。文件的内容很丰富。不仅仅有信件。还有单独列出的健康意见、书法作品、饮食禁忌。当然。全部是手写。就是字体也很丰富。有钢笔字有毛笔字。有工整的宋体。也有飞扬的草书。舅舅是喜欢书法的。爸爸也是讲究练字的。舅舅是注重养生的。爸爸偏巧最近身体有恙。于是。这样一个在他们看来很自然的交接仪式。最初却有一种戏剧般的喜感。等所有人回过神来。却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件可笑的事。

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本来就习惯纸质。喜欢翻阅。他们需要的资料无论是收藏在电脑里还是发送在手机里。那种虚拟的形式在他们内心都没什么存在感。

他们对你所生存的电子年代好奇张望。觉得的确便捷极了。看着你用手机“摇摇招车”。再也不用在路边等上半天也打不着车。他们真心觉得这东西挺好。看着你用微信预订小时工。敲入一条信息附近的阿姨就来电话了。他们认真地说。小时工现在也可以在家抢单啊。再看着你热火朝天地满世界跑。步步都离不开网络离不开预订。他们还会感慨:以后只能把自己交给你们。或者交给旅行社了!

而他们的纸质岁月在你看来。也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凝重。多年前。他们会用一个月的时间等一封兄长来信。交代一些充满时差的生活事件和内心情绪。而现在。他们会用好几个下午。认认真真地研墨、铺开宣纸、运笔。最后工工整整地落款。写就一封长信。这场纸面上的沟通是如此的隆重。它不需要邮局也不需要快递公司。而是迎着即将进入冬日的暖阳。由写信人亲自送到你的面前。


相关:

寄旅游人舍依依。迫使命之旅。 去年求知结。三载宛如今。 日月鉴有天。天地我为怀。 过矣知青年。千念把迎欢。 望洋咫天涯。放飞天际流。 几何归故里?谨儿孝为先。

盆景一抹绿。置于雅室。暖风拂。冷风不袭。它在那里。无声无息。 数盏灯。明于景上。如骄阳。略施光辉。岁岁不易。片绿如新。 雾霾浓。窗外弥漫。白幕裹。草木沐霜。斯是雅室。盆明景亮。 独一人。静观盆景。灯光下。..

上一篇: 转身便是一个晴天
下一篇: 你是我的坚强,你一定要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