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朱自清散文名木皮 篇精选30则


更新日期:2018-09-29 14:56:36来源:网络点击:201261

我们常常读到朱自清先生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难以矢口否认的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清隽沉郁,总是能轻易地把我们引进他唯美的世界中去。对时光的感慨也好。对亲情的触动也罢。都写到了我们内心的那根弦上。而恰恰也正是因为散文,朱自清先生才在星辉璀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夺目光彩。而这些散文中。那些妙不可言的文段许许多多都已成为经典。让我们每次读起来都爱不释手......
        ——写在前面

1、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4、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 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 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 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 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5、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6、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二十一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那时我正像一匹野马。那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这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呢!阿九才两岁半的样子。我们住在杭州的学校里。不知怎地。这孩子特别爱哭。又特别怕生人。一不见了母亲。或来了客。就哇哇地哭起来了。学校里住着许多人。我不能让他扰着他们。而客人也总是常有的;我懊恼极了。有一回。特地骗出了妻。关了门。将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顿。这件事。妻到现在说起来。还觉得有些不忍;她说我的手太辣了。到底还是两岁半的孩子!我近年常想着那时的光景。也觉黯然。阿菜在台州。那是更小了;才过了周岁。还不大会走路。也是为了缠着母亲的缘故吧。我将她紧紧地按在墙角里。直哭喊了三四分钟;因此生了好几天病。妻说。那时真寒心呢!但我的苦痛也是真的。我曾给圣陶写信。说孩子们折磨。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这虽是气愤的话。但这样的心情。确也有过的。后来孩子是多起来了。磨折也磨折得久了。少年的锋棱渐渐地钝起来了;加以增长的年岁增长了理性的裁制力。我能够忍耐了——觉得从前真是一个“不成材的父亲”。如我给另一个朋友信里所说。但我的孩子们在幼小时。确比别人的特别不安静。我至今还觉如此。我想这大约还是由于我们抚育不得法;从前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他们代我们负起责任。却未免是可耻的残酷了!

7、茶房在轮船里。总是盘踞在所谓“大菜间”的吃饭间里。他们常常围着桌子闲谈。客人也可插进一两个去。但客人若是坐满了。使他们无处可坐。他们便恨恨了;若在晚上。他们老实不客气将电灯灭了。让你们暗中摸索去吧。所以这吃饭间里的桌子竟像他们专利的。当他们围桌而坐。有几个固然有话可谈;有几个却连话也没有。只默默坐着。或者在打牌。我似乎为他们觉着无聊。但他们也就这样过去了。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倦怠。嘲讽。麻木的气分。仿佛下工夫练就了似的。最可怕的就是这满脸:所谓“施施然拒人于千里之外”者。便是这种脸了。晚上映着电灯光。多少遮过了那灰滞的颜色;他们也开始有了些生气。他们搭了铺抽大烟。或者拖开桌子打牌。他们抽了大烟。渐有笑语;他们打牌。往往通宵达旦——牌声。争论声充满那小小的“大菜间”里。客人们。尤其是抱了病。可睡不着了;但于他们有甚么相干呢?活该你们洗耳恭听呀!他们也有不抽大烟。不打牌的。便搬出香烟画片来一张张细细赏玩:这却是“雅人深致”了。

8、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这时我们已过了
利涉桥。望见东关头了。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的;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从东关头转湾。不久就到大中桥。大中桥共有三个桥拱。都很阔大。俨然是三座门儿;使我们觉得我们的船和船里的我们。在桥下过去时。真是太无颜色了。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
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桥上两旁都是木壁的房子。中间应该有街路?这些房子都破旧了。多年烟熏的迹。遮没了当年的美丽。我想象秦淮河的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现在却只剩下一片黑沉沉!但是桥上造着房子。毕竟使我们多少可以想见往日的繁华;这也慰情聊胜无了。过了大中桥。便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大异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蓝蔚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

9、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大约也因那濛濛的雨。园里没了秾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10、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11、柏林的街道宽大。干净。伦敦巴黎都赶不上的;又因为不景气。来往的车辆也显得稀些。在这儿走路。尽可以从容自在地呼吸空气。不用张张望望躲躲闪闪。找路也顶容易。因为街道大概是纵横交切。少有“旁逸斜出”的。最大最阔的一条叫菩提树下。柏林大学。国家图书馆。新国家画院。国家歌剧院都在这条街上。东头接着博物院洲。大教堂。故宫;西边到著名的勃朗登堡门为止。长不到二里。过了那座门便是梯尔园。街道还是直伸下去——这一下可长了。三十七八里。勃朗登堡门和巴黎凯旋门一样。也是纪功的。建筑在十八世纪末年。有点仿雅典奈昔克里司门的式样。高六十六英尺。宽六十八码半;两边各有六根多力克式石柱子。顶上是站在驷马车里的胜利神像。雄伟庄严。表现出德意志国都的神采。那神像在一八零七年被拿破仑当作胜利品带走。但七年后便又让德国的队伍带回来了。

12、开铺子少不了生意经。福也尔的却颇高雅。他们在旧大楼的四层上留出一间美术馆。不时地展览一些画。去看不花钱。还送展览目录;目录后面印着几行字。告诉你要买美术书可到馆旁艺术部去。展览的画也并不坏。有卖的。有不卖的。他们又常在馆里举行演讲会。讲的人和主席的人当中。不缺少知名的。听讲也不用花钱;只每季的演讲程序表下。“恭请你注意组织演讲会的福也尔书店”。还有所谓文学午餐会。记得也在馆里。他们请一两个小名人做主角。随便谁。纳了餐费便可加入;英国的午餐很简单。费不会多。假使有闲工夫。去领略领略那名隽的谈吐。倒也值得的。不过去的却并不怎样多。

13、北门这里一片空旷的沙地。最宜于露天演说家。来的最多。也许就在共产党队伍走后吧。这里有人说到中日的事;那时刚过“一二八”不久。他颇为我们抱不平。他又赞美甘地;却与贾波林相提并论。说贾波林也是为平民打抱不平的。这一比将听众引得笑起来了;不止一个人和他辩论。一位老太太甚至嘀咕着掉头而去。这个演说的即使不是共产党。大约也不是“高等”英人吧。公园里也闹过一回大事:一八六六年国会改革的暴动(劳工争选举权)。周围铁栏干毁了半里多路长。警察受伤了二百五十名。公园周围满是铁栏干。车门九个。游人出入的门无数。占地二千二百多亩。绕园九里。是伦敦公园中最大的。来的人也最多。园南北都是闹市。园中心却静静的。灌木丛里各色各样野鸟。清脆的繁碎的语声。夏天绿草地上。洁白的绵羊的身影。教人像下了乡。忘记在世界大城里。那草地一片迷蒙的绿。一片芊绵的绿。像水。像烟。像梦;难得的。冬天也这样。西南角上蜿蜒着一条蛇水。算来也占地三百亩。养着好些水鸟。如苍鹭之类。

14、鱼房鸟房也特别值得看。鱼房分淡水房海水房热带房(也是淡水)。屋内黑洞洞的。壁上嵌着一排镜框似的玻璃。横长方。每框里一种鱼。在水里游来游去。都用电灯光照着。像画。鸟房有两处。热带房里颜色声音最丰富。最新鲜;有种上截脆蓝下截褐红的小鸟。不住地飞上飞下。不住地咭咭呱呱。怪可怜见的。这个动物园各部分空气光线都不错。又有冷室温室。给动物很周到的设计。只是才二百亩地。实在旋展不开。小东西还罢了。像狮子老虎老是关在屋里。未免委屈英雄。就是白熊等物虽有特备的台子。还是局蹐得很;这与鸟笼子也就差得有限了。固然。让这些动物完全自由。那就无所谓动物园;可是若能给它们较大的自由。让它们活得比较自然些。看的人岂不更得看些。所以一九二七年上。动物学会又在伦敦西北惠勃司奈得地方成立了一所动物园。有三千多亩;据说。那些庞然大物自如多了。游人看起来也痛快多了。

15、不靠婆婆妈妈气去乞怜青年人。不靠甜言蜜语去买好青年人。也不靠刀子手枪去示威青年人。只言行一致后先一致的按着应该做的放胆放手做去。不过基础得打在学校里;学校不妨尽量社会化。青年训练却还是得在学校里。学校好像实验室。可以严格的计划着进行一切;可不是温室。除非让它堕落到那地步。训练该注重集体的。集体训练好。个体也会改样子。人说教师只消传授知识就好。学生做人。该自己磨练去。但是得先有集体训练。教青年有胆量帮助人。制裁人。然后才可以让他们自己磨练去。这种集体训练的大任。得教师担当起来。现行的导师制注重个别指导。琐碎而难实践。不如缓办。让大家集中力量到集体训练上。学校以外倒是先有了集中训练。从集中军训起头。跟着来了各种训练班。前者似乎太单纯了。效果和预期差得多。后者好像还差不多。不过训练班至多只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培植根基还得在学校里。在青年时代。学校的使命更重大了。中年教师的责任也更重大了。他们得任劳任怨的领导一群群青年人走上那成德达材的大路。

16、在笔者看来。诗文主要是靠了声调。小说主要是靠了情节。过去一般读者大概都会吟诵。他们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意义的关系很少;只要懂得字面儿。全篇的意义弄不清楚也不要紧的。梁启超先生说过李义山的一些诗。虽然不懂得究竟是什么意思。可是读起来还是很有趣味(大意)。这种趣味大概一部分在那些字面儿的影象上。一部分就在那七言律诗的音乐上。字面儿的影象引起人们奇丽的感觉;这种影象所表示的往往是珍奇。华丽的景物。平常人不容易接触到的。所谓“七宝楼台”之类。民间文艺里常常见到的“牙床”等等。也正是这种作用。民间流行的小调以音乐为主。而不注重词句。欣赏也偏重在音乐上。跟吟诵诗文也正相同。感觉的享受似乎是直接的。本能的。即使是字面儿的影象所引起的感觉。也还多少有这种情形。至于小调和吟诵。更显然直接诉诸听觉。难怪容易唤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

17、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18、连带着想到了国画和平剧的改良。这两种工作现在都有人在努力。日前一位青年同事和我谈到这两个问题。他觉得国画和平剧都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成了定型。用不着改良。也无从改良;勉强去改良。恐怕只会出现一些不今不古不新不旧的东西。结果未必良好。他觉得民间艺术本来幼稚。没有得着发展。我们倒也许可以促进它们的发展;像国画和平剧已经到了最高峰。是该下降。该过去的时候了。拉着它们恐怕是终于吃力不讨好的。照笔者的意见。我们的新文化新艺术的创造。得批判的采取旧文化旧艺术。士大夫的和民间的都用得着。外国的也用得着。但是得以这个时代和这个国家为主。改良恐怕不免让旧时代拉着。走不远。也许压根儿走不动也未可知。还是另起炉灶的好。旧料却可以选择了用。应该过去的总是要过去的。

19、大丈夫也罢。小丈夫也罢。自己其实是渺乎其小的。整个儿人类只是一个小圆球上一些碳水化合物。像现代一位哲学家说的。别提一个人的自己了。庄子所谓马体一毛。其实还是放大了看的。英国有一家报纸登过一幅漫画。画着一个人。仿佛在一间铺子里。周遭陈列着从他身体里分析出来的各种原素。每种标明分量和价目。总数是五先令——那时合七元钱。现在物价涨了。怕要合国币一千元了罢?然而。个人的自己也就值区区这一千元儿!自己这般渺小。不自爱自怜着点又怎么着!然而。“顶天立地”的是自己。“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也是自己;有你说这些大处只是好听的话语。好看的文句?你能愣说这样的自己没有!有这么的自己。岂不更值得自爱自怜的?再说自己的扩大。在一个寻常人的生活里也可见出。且先从小处看。小孩子就爱搜集各国的邮票。正是在扩大自己的世界。从前有人劝学世界语。说是可以和各国人通信。你觉得这话幼稚可笑?可是这未尝不是扩大自己的一个方向。

20、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像鬼物拿土。但是这么看的话。松堂的院子还差得远。白皮松也太秀气。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诗。那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得独自一个人。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树。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了两三支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21、在最近的将来里。我希望社会对于生育的事有两种自觉的制裁:一。道德的制裁。二。法律的制裁。身心有缺陷者。如前举花柳病者等。该用法律去禁止他们生育的权利。便是法律的制裁。这在美国已有八州实行了。但施行这种制裁。必需具备几个条件。才能有效。一要医术发达。并且能得社会的信赖;二要户籍登记的详确(如遗传性等。都该载入);三要举行公众卫生的检查;四要有公正有力的政府;五要社会的宽容。这五种在现在的中国。一时都还不能做到。所以法律的制裁便暂难实现;我们只好从各方面努力罢了。但禁止“做父母”的事。虽然还不可能。劝止“做父母”的事。却是随时。随地可以作的。教人知道父母的责任。教人知道现在的做父母应该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就是人们于生育的事。可以自由去取——教人知道不负责及不能负责的父母是怎样不合理。怎样损害社会。怎样可耻!这都是爱作就可以作的。这样给人一种新道德的标准去自己制裁。便是社会的道德的制裁的出发点了。

22、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两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徜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只有一层使我愤恨。那里水田多。蚊子太多。而且几乎全闪闪烁烁是疟蚊子。我们一家都染了疟疾。至今三四年了。还有未断根的。蚊子多足以减少露坐夜谈或划船夜游的兴致。这未免是美中不足了。

23、春晖是在极幽静的乡村地方。往往终日看不见一个外人!寂寞是小事;在学生的修养上却有了问题。现在的生活中心。是城市而非乡村。乡村生活的修养能否适应城市的生活。这是一个问题。此地所说适应。只指两种意思:一是抵抗诱惑。二是应付环境——明白些说。就是应付人。应付物。乡村诱惑少。不能养成定力;在乡村是好人的。将来一入城市做事。或者竟抵挡不住。从前某禅师在山中修道。道行甚高;一旦入闹市。“看见粉白黛绿。心便动了”。这话看来有理。但我以为其实无妨。就一般人而论。抵抗诱惑的力量大抵和性格、年龄、学识、经济力等有“相当”的关系。除经济力与年龄外。性格、学识。都可用教育的力量提高它。这样增加抵抗诱惑的力量。提高的意思。说得明白些。便是以高等的趣味替代低等的趣味;养成优良的习惯。使不良的动机不容易有效。用了这种方法。学生达到高中毕业的年龄。也总该有相当的抵抗力了;入城市生活又何妨?

24、说到我自己。却甚喜欢乡村的生活。更喜欢这里的乡村的生活。我是在狭的笼的城市里生长的人。我要补救这个单调的生活。我现在住在繁嚣的都市里。我要以闲适的境界调和它。我爱春晖的闲适!闲适的生活可说是春晖给我的第三件礼物!我已说了我的“春晖的一月”;我说的都是我要说的话。或者有人说。赞美多而劝勉少。近乎“戏台里喝彩”!假使这句话是真的。我要切实声明:我的多赞美。必是情不自禁之故。我的少劝勉。或是观察时期太短之故。

25、从前只知道我们是文化的古国。我们自己只能有意无意的夸耀我们的老。世界也只有意无意的夸奖我们的老。同时我们不能不自伤老大。自伤老弱;世界也无视我们这老大的老弱的中国。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历史上的或地理上的名词。从两年前这一天起。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我们也能迅速的现代化。迎头赶上去。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从前中国在若有若无之间。现在确乎是有了。

26、朋友和生人不同。就在他们能听也肯听你的说话——宣传。这不用说是交换的。但是就是交换的也好。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下了解你。谅解你;他们对于你有了相当的趣味和礼貌。你的话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就趣味地听着;你的话严重或悲哀。他们因为礼貌的缘故。也能暂时跟着你严重或悲哀。在后一种情形里。满足的是你;他们所真感到的怕倒是矜持的气氛。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这其实是一种牺牲。“应该”也“值得”感谢的。但是即使在知己的朋友面前。你的话也还不应该说得太多;同样的故事。情感。和警句。隽语。也不宜重复的说。《祝福》就是一个好榜样。你应该相当的节制自己。不可妄想你的话占领朋友们整个的心——你自己的心。也不会让别人完全占领呀。你更应该知道怎样藏匿你自己。只有不可知。不可得的。才有人去追求;你若将所有的尽给了别人。你对于别人。对于世界。将没有丝毫意义。正和医学生实习解剖时用过的尸体一样。

27、十字堂是“佛罗伦司的西寺”。“塔斯干的国葬院”;前面是但丁的造像。密凯安杰罗与科学家格里雷的墓都在这里。但丁也有一座纪念碑;此外名人的墓还很多。佛罗伦司与但丁有系的遗迹。除这所教堂外。在送子堂附近是他的住宅;是一所老老实实的小砖房。带一座方楼。据说那时阔人家都有这种方楼的。他与他的情人佩特拉齐相遇。传说是在一座桥旁;这个情景常见于图画中。这座有趣的桥。照画看便是阿奴河上的三一桥;桥两头各有雕像两座。风光确是不坏。佩特拉齐的住宅离但丁的也不远;她葬在一个小教堂里。就在住宅对面小胡同内。这个堂双扉紧闭。破旧得可以。据说是终年不常开的。但丁与佩特拉齐的屋子。现在都已作别用。不能进去。只墙上钉些纪念的木牌而已。佩特拉齐住宅墙上有一块木牌。专钞但丁的诗两行。说他遇见了一个美人。却有些意思。还有一所教堂。据说原是但丁写《神曲》的地方;但书上没有。也许是“齐东野人”之语罢。密凯安杰罗住过的屋子在十字堂近旁。是他侄儿的住宅。现在是一所小博物院。其中两间屋子陈列着密凯安杰罗塑的小品。有些是名作的雏形。都奕奕有神采。在这一层上。他似乎比但丁还有幸些。

28、十字堂邻近。许多做嵌石的铺子。黑地嵌石的图案或带图案味的花卉人物等都好;好在颜色与光泽彼此衬托。恰到佳处。有几块小丑像。趣极了。但临摹风景或图画的却没有什么好。无论怎么逼真。总还隔着一层;嵌石决不能如作画那么灵便的。再说就使做得和画一般。也只是因难见巧。没有一点新东西在内。威尼斯嵌玻璃却不一样。他们用玻璃小方块嵌成风景图;这些玻璃块相似而不尽相同。它们所构成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许多颜色的点儿。你看时会觉得每一点都触着你。它们间的光影也极容易跟着你的角度变化;至少这“触着你”一层。画是办不到的。不过佛罗伦司所用大理石。色泽胜于玻璃多多;威尼斯人虽会着色。究竟还赶不上。

29、一个在欧洲没住过夏天的中国人。在初夏的时候。上北国的荷兰去。他简直觉得是新秋的样子。淡淡的天色。寂寂的田野。火车走着。像没人理会一般。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动也不动的。像向天揸开的铁手。在瑞士走。有时也是这样一劲儿的静;可是这儿的肃静。瑞士却没有。瑞士大半是山道。窄狭的。弯曲的。这儿是一片广原。气象自然不同。火车渐渐走近城市。一溜房子看见了。红的黄的颜色。在那灰灰的背景上。越显得鲜明照眼。那尖屋顶原是三角形的底子。但左右两边近底处各折了一折。便多出两个角来;机伶里透着老实。像个小胖子。又像个小老头儿。

30、海牙和平宫左近。也有不少新式房子。以铺面为多。与工厂又不同。颜色要鲜明些。装饰风也要重些。大致是清秀玲珑的调子。最精致的要数那一座“大厦”。是分租给人家住的。是不规则的几何形。约莫居中是高耸的通明的楼梯间。界划着黑钢的小方格子。一边是长条子。像伸着的一只胳膊;一边是方方的。每层楼都有栏干。长的那边用蓝色。方的那边用白色。衬着淡黄的窗子。人家说荷兰的新房子就像一只轮船。真不错。这些栏干正是轮船上的玩意儿。那梯子间就是烟囱了。大厦前还有一个狭长的池子。浅浅的。尽头处一座雕像。池旁种了些花草。散放着一两张椅子。屋子后面没有栏干。可是水泥墙上简单的几何形的界划。看了也非常爽目。那一带地方很宽阔。又清静。过午时大厦满在太阳光里。左近一些碧绿的树掩映着。教人舍不得走。亚姆斯特丹的新式房子更多。皇宫附近的电报局。样子打得巧。斜对面那家电气公司却一味地简朴;两两相形起来。倒有点意思。别的似乎都赶不上这两所好看。但“新开区”还有整大片的新式建筑。没有得去看。不知如何。


相关:

毕业寄语毕业寄语:希望你们把千年学府的书香装进自己的行囊。无论生命过程中遇到潮起还是潮落。都不要舍弃它。因为这样的书香里。蕴含着宋朝的炊烟、明清的夕阳、近代的忧伤、当下的闲愁。它将在你们心中修篱种菊。同时增..

世界在变世界在变。社会也在变。面对不可预知的前途。你们该怎么办?很遗憾。我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作为你们的师长。我想说:我们内心深处总要坚守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无关金钱、权力和地位。但关乎思想、精神和道德。..

上一篇: 待到山花烂漫时
下一篇: 揉皱的彩笺,堆满了思念的纸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