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更新日期:2018-09-24 23:28:11来源:网络点击:188019

随着闯门巷的硬化。小镇仅存的石板路也成为历史了。小镇其实也不小。当然是和同级别(乡镇)相比。它在全国还是排得上前三名的。说它大也不大。镇中心也只有五平方公里。但她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成为建制镇今年刚好百年。

镇政府驻地青树坪。自古为驿站要塞。距县城永丰镇19公里。早在清咸丰年间。这里已商贾云集、商业贸易十分活跃。1912年建镇。历史悠久。后虽几经行政区域和机构变更。但青树坪镇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故有“历史名镇”之称。

天天相处在一起。很难发觉彼此的变化。就像别人家的小孩。几年不见就发现长高了许多。就惊叹岁月的神奇。故此。长年生活在小镇的人。总是说小镇没有什么变化。而对于一个过客来说。小镇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我出生于小镇。成长于小镇。五十年的时光(除去69—75年下放农村)。都是在小镇渡过的。所以说。小镇的变化到底怎样?

小镇最先是一条东西走向、铺满着青石板的街道。弯曲有度。全长约一公里。听老辈讲。青树坪确实是一个小小的坪。因为。是邵阳至湘乡通道。有头脑的商人率先建立驿站。慢慢的增加了各种生意人。尤其是锡福殿的修建。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香客。人气带来旺气。于是各地的生意人在此安营扎寨了。

至于街中的石板铺于何时。以无据可查。反正我从小就是在石板中滚爬中长大的。对于幼年的记忆。已经格式化了。唯有“数石板”这点事情。俨然成为档案。“街道的石板到底有多少块?”这是一个常议的话题。但到底也没有一个人能说出准确数字。为了探求一个正确的答案。有不少人(当然也包括我)从上街走到下街。一块—块的数。其实没有哪个能坚持数完。想想看。石板有大有小。有宽有窄。中间那些大的还好数。边上那些小的就伤脑筋的事情了。所以。得出结论又各有不同。所以大家只好认同大人们说了那个数字。“一万四千九百九十九块”。那时我们都认为是自己无能。稍大一点后得知。这是计算得来的。为了显现其真实性。故意不为整数。

那个时候。城乡差别还很大。镇上的青年读完中学。在家等待招工。父母有工作单位的。待业的时间一般很短。而父母没有单位的。或单位差的。待业的时间就长了。甚至一直没进单位。大家管待业这段时间为“数石板”。“数石板”一度成为我们的口头禅。

古镇的地形也很特殊。320国道和镇南路(原来的潭宝路)在街的两头交叉。成为两个人字口;人字口的中间道路纵横交错。东西走向的有老街和富厚商业步行街。而粮站路、车站路、工农坪(行政路)、牛娅力巷、南门巷、北门巷、闯门巷、甘(棠)花(门)公路贯彻南北。

如果把320国道和镇南路比作船沿。古镇恰似一艘小船。而被道路分隔的建筑。就是那船上的货物。而那甘花公路就是古镇的翅膀。

古镇的传说很多。人才也很多。特产也很多。而方言也更具风格。

古镇的历史名人由他人讴歌。作为草根一族。本篇只讲讲几个小人物。说到小人物。不得不讲配锁大王——哑巴李立仁。剪纸大王——贤拐子金贤良。二胡大师——瞎子陈放生。

哑巴李立仁。我的堂兄。长我十岁。先天性聋哑。长得五大三粗。读过一年聋哑学校。于是。会写很多字。虽然有些字缺臂短腿。但大家还是认得出来。从我记事始。他就在街上摆了一个配锁摊。兼修雨伞。缝补雨鞋。不靠政府不靠兄弟姐妹。自势其力。由于他技术好。待人好。方圆几十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可以肯定。全镇知名度非他莫属。还值得一提的是。下象棋也很有份量。他的摊子边的棋盘每天没有空闲。爱好象棋的老老少少都爱来斗几个回合。街坊四邻都说:“我还真的很佩服。聪明、自强自立、手艺精湛。亲情味挺浓。”

剪纸大王金贤良呢是我的长辈份了。他的相貌和身材真的不好恭维。武大郎的个子。但还要精瘦。小而灰暗的眼睛。双腿一长一短。所以外号"贤趴子"。自然界必定有它的法则。他虽然其丑无比。偏偏他有一门绝技——剪纸。剪出来的鸡鸭牛羊马。惟妙惟肖。那时候人百年后。总要布置一下孝堂。摆上几个花圈。那个年代没有人做生意。所以。他的剪纸艺术大有用武之地。

贤趴子读书多少我不得而知。但好像有点文化的样子。是我的图书馆里的常客。他经常给我们这些小孩子讲讲故事。编一些顺口溜。可惜的是他没有哑巴那么得人缘。原因是经常欺负人。尤其是小孩子。他喜欢放屁。常常在放屁前逗弄人。说他的屁股后面有些什么什么。引诱孩子们去看。结果他就放一个响屁。所以。人缘不怎么好。卒于九十年代末期。

我为什么要说说二胡大师放瞎子呢?源于他超人记忆力和精彩的琴技。一条公里长的老街。放瞎子从上街走到下街。从下街走到上街。他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他所熟悉的人家。

他的二胡拉得极好。他会拉很多很多曲子。每天清早就在街头拉着二胡。什么《二泉映月》。《红湖水。浪打浪》。拉得更是行云流水。让我们百听不厌。大凡瞎子会算命。他也不例外。如果你多数几个钱。他就边拉边唱。让你在闲聊中得到享受。

古镇的特产。有句歌谣这么说:“豆豉辣酱萝卜干。有滋有味又好看。”八十年代前。小镇的居民几乎家家都要晒辣酱煮豆子。一条石板街两旁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瓦罐。或罩蚊帐布。或罩塑料布。五颜六色。从南望到北。宛如一条开满鲜花的林荫道。更有情调的是。妇人们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嘻嘻哈哈综合论坛。就像那蜜蜂围着花藤。可惜的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浪潮。有人偷懒了。有人更勤快了。偷懒的人花钱向勤快的人购买。闲情逸致的人少了。美丽的街景也被市场化了。

再说说小镇的语言文字。小镇的口音一个字“土”。说话不带一丝儿鼻音。也没有一点卷舌音。全都是腔音。说的话除了本地人能听懂。外地人一听可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了。比如:恩各—你的。帽治各—不是的。爬锅—菜锅。麻瓜子—青蛙。做马咯—做什么。花公子—虾。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如果想讲讲普通话。也是洋腔八调。有人说“哈哈。这是塑料普通话!”

古镇百年。翻天覆地。由一条石板街变成三条大街。十来条小街小巷。拥有喜洋洋、福临门、步步高、新一家等十多家大型综合超市。亿客隆、一方、等数十家服装超市。青树五交化、新俊商场等电器商城。尤其是逢五逢十的墟场。吸引了数十公里外的人流。商业活跃。有诗为证:“广招东西南北客。日进上下左右财。”

夜幕下。月光中。古镇像一艘载满货物的小船。在时代的浪潮中稳步而行。


相关:

美丽的你笑一笑美丽的你笑一笑。我满脸的皱纹像开花;可爱的你走一走。我低三下四跟在身后;甜蜜的你摇摇头。我就忘了忧和愁;暴躁的你吼一吼。我的心就乱成了稀米粥!

惘然记3持久炎热的山城在这几天下了暴雨。尤其是今天的暴雨好像在宣泄着什么持久的下着。来的那么急那么猛。而且丝毫没有减小的意思。今天妹妹说知道了高考成绩。她考的不好。听声音我能感觉到其实她哭过了但是她却不愿意..

上一篇: 激情结束后
下一篇: 悲情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