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身体和灵魂,要有伤心小箭 一个在路上


更新日期:2018-09-24 19:55:38来源:网络点击:187601

行做笔。路为纸。心当墨。

然而行缓。路破。心乱。如画的山水在我的眼睛里显得丑陋与单调。像是王维呓语的歪诗。东坡迷醉的泼墨。盛夏的季节该是“绿树荫浓夏日长”。但山梯旁裸露的岩石和逼人的暑气还是让夏日失色不少。心里面难免抱怨:“这就是山?这哪里是山?”

拾级而上。山风的阴凉终于造访我燥热的心魂。一行数十人。原为散心而来。唯独我。是来寻找心。行至半山腰。在一处极陡的石阶对面是幽深的空谷和巨大的石壁。我禁不住大喊一声“回来!”回音的重叠对耳膜的撞击让我更加明白。很多事情丢失了便永不会回来。比如时光。比如青春。比如爱情……所以即使那年我年少。对一切也充满珍惜。也许。我害怕失去。然而这回音使我顿悟。没有真正意味的得到与失去。有的。只不过是一场经历。就像这脚下的山路。无论如何崎岖陡峭。也不会唯独留下你的脚印。因为。你双足的踏痕只是这石阶短暂的经历。简单一缕轻风就会消散那股温存。这时蓦地想起阿难对佛祖曾说:“弟子喜欢上了一个女子。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佛祖劝诫阿难说:“纵使她从桥上经过。也只是经过。你已化身石桥。注定只与风雨厮守。”后来。阿难化身石桥。也曾托起心爱的姑娘。即便她匆匆走了。阿难亦心愿已了。说到底。爱何尝不是一种慈悲?佛祖定然了悟。但不愿违弟子本心便任阿难历千世情劫。舍身弃道。因我佛慈悲。宽恕阿难的同时也普渡了他心上的女子。我等凡人。怎敢触及佛法?但佛法无边。回头是岸。爱与不爱。得与不得。是与不是。懂与不懂。又有什么值得聒噪的呢?一切随缘吧。用最慈悲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如若我是阿难。我亦甘愿为石桥。甚至不求你在上面走过。只愿你在属于你的岁月里安然静好。

山登绝顶。风云睥睨。白云深处自有人家。炊烟与雾霭的缠绕氤氲着山的神秘。我始终觉得山里面有神仙。或是鹤发童颜的老者。深沉睿智。晓天下机变。亦或是超然灵动的仙女。活泼聪敏。知万物浮沉。但。在下苦无仙缘。始终未有幸拜见。忽然惊觉此时已身居绝顶。莫名悲哀。山的最高处。依旧没有神仙……山穷水尽之时也是一种绝望。然而同伴引我绕过几座顽石。觅到曲径通幽一处。峰回路转。遥遥望去小桥依稀流水人家。茶半壶。酒半盏。给我酒食的也不是神仙。但偶尔身边经过一些陌生的老者。便觉得他们是神仙。或者。我此刻也是神仙……

酒足饭饱。理好行囊。乘车环山而下。凉风习习。天色幽蓝。此次山行到此已圆满。我挥手告别远山的同时。发现我的心一直在胸前左上跳动。不用劳烦我去寻找。一直在那里。从未掉落与飘摇……

后来在聆听自己心跳的片刻。渐渐明白此生在世。做人至少要把身体和灵魂中的一样留在路上。若能做到身体和灵魂同行。那你真可以称得上是凡人中的神仙了……


相关:

教室内的竹鞭教室内的竹鞭 学文 今年正月。姐姐们从南宁、上海等地回来。父母亲和兄弟姐妹们又团聚了。正月初三。全家人到外踏青。天空飘着蒙蒙的细雨。附近的小山却清晰可见。山上的树木在雨中更显苍翠欲滴。远处山中的松木挺..

对联镜花水月 月影似梦 梦中梦醒恍如隔世 春去秋来 秋水无痕 痕过风平醉梦已醒

上一篇: 我的旗袍情结
下一篇: 珍惜人生每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