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退后 歌词 若爱会伤,伊人白雪


更新日期:2018-09-20 13:07:45来源:网络点击:173829

琉璃白瓦世界。绵雪霏霏时节。夜风阵阵袭来。亟待破晓雾白。推门相望远。万里无埃。映雪连伏枝。大雪好覆盖。沾手菱花溶去越沟渠。入雪化尘埃。轻轻踱步几来米。巧逢长桥连扶堤。白雪田下景。几时斑白几时情。倏忽“扑棱”声欲鸣。乃知谁家家禽未曾还。一至逢雪起。哪堪风雪半凄凉。寻声踏至欲归去。只待雪融重觅食。

眼前风景眼前情。弱柳枯叶化雪相离去。只留孤影共长鸣。大雪压枝干。好风来作伴。疏条“簌簌”雨。一柳斑白一柳章青。好不风情万种。白石桥下寻倒影。哪有破冰消融。薄雪叠叠又重重。倒影只往浅中藏。雪半白。残影色。忽明忽暗。别有影姿绰绰。婉转柔情。俄尔。姑子相呼唤。浆已成。但怎得忍竟离去。道不是半分痴傻半分浓情。

痴儿眼里只闻得痴语。痴人心存的痴念。休言此世无绝者。羞话连篇。偶逢过路者。闻之。晨晓闻初露。披衣晨运。路人相告之。源尽两旁交叉处。万梅竞芳菲。红雪苒苒。别世风情。心中如蚁钻。捣鼓千万下。抛下眼前念。一路欣赏一路行。忽然忆得一诗之“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三分益处已足矣。不争万世空名利。踏雪而行。小心越翼翼。怅然恐摔倒。怎忍污雪一点渍。

乃生于北国。北国风光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昨宵初闻雪欲飘。一夜辗转反侧难入梦。只为等待北国锦绣河山。雪铺满地的万里无涯。一夜听风紧。只望雪铺面径。上苍知我意。定不负我情。今夕雪满城。还送红梅至。一路思来一路浅行。回首相望处。排排脚印相连起。可爱亦可笑。足下生辉。朵朵残云。步履越轻盈。

倏然迎起晨朝霞。红光白光交汇处。点点霞光扶摇。画板尚动人。不似画蛇来添足。此时添之境更远。意更浓。雪光亦皎洁。参照相呼应。灼光熠熠。不能近观。亦不忍拂离。老人尝语:“雪落暖园。冰化手僵。”霞光越夺目。指尖温暖待流失。送至嘴边取暖。道不知唇亦无语。不忍行将离去。寒梅尚临风而立。傍雨雪而依。生命画卷相去泼墨重彩难远。自己不做那迷途的羔羊。艰难复前行。

舟渡有缘人。梅会痴情人。没有约定是偶然的邂逅。拙成了造物者。不胜堪羞。踱至源之尽头。极视梅林深处。尚且未至。香气已袭来。花香满鼻。尔者傍清风。越渡远方。香铺满径。沿着香气寻来。招客至。迎宾到。好客远迎。满眼红光闪烁。万里梅林竞芳华。纵横捭阖。指点江山。俯首苍茫万里。竞无可与之争锋之辈。她竞目下无尘。傲然而立。不与沧桑相较之。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之恋。独守一份清幽在源之头。水之幽。独恋红尘一句末世繁花锦。来时花满径。去时怎荒芜。寂寥空念远。相逢在悠长。只极尽芳华。奢尽芳香。遭入世之缘。尽尘世之责。此时。宾客始来。争芳斗艳。群艳共舞。静的是在画中。香的是在茶中。香气怡人。人欲醉。沉溺在浓烈的香气里。风声耳不鸣。寒气竟不觉。画卷或卷或展。枝干或高或低。梅枝竟然无叶。红花还需绿叶。想来此时却是赘余。雪依梅。梅枝压伏低。朵朵红梅。片片白雪。蓝桥之恋。结下尘缘。梅雪相偎。香气浸雪。雪亦迷香。这样白红相依。白的愈净。红的愈烈。好一幅白冰红颜的世界。不怕魑魅魍魉来作揖。不道是乃上道神族降临。竟不知世上竟存在如此神圣不得侵犯的灵魂。

疏忽间。碰触一枝梅。菱花飘。亲吻我的脸颊。冰凉的触感。忽从睡梦中惊醒。朝霞隐。寒风起。扬扬熠熠雪复来袭。撼动河山。惊醒乾坤。日月潜藏。万物屏息。梅枝静默。靠岸静赏之。白花从天而来。却是泥里伸展而出。无法比拟。只敛眸呼之。热情待之。彼时雪梅相依。子不孤独。卿不寂寞。飘零落叶也是多余。梅雪短暂相逢。你侬我侬。却道常情。侬今梅雪缠绵。此屡雪落此地。逢此花。他年彼时痕迹埋何乡。

已然相离去。默然行之。不待回首。湘江秀丽依旧。身后繁华渺远。眼前道路经纬分明。情念起。感恩母情。忆得家中饍已成。不待家人再来呼。梅已记心下。只待晚来伏笔。灵魂尚独立。以喻之:怎需濯江之水饮之。是以万水之源。取一杯井水饮之又何道不可?至此。不道弃之。江之源头喻之梅之高洁。谨记心中。又有何需望夫成石。执起千般念。独道一语成就。毅然而去。

去路雪愈紧。新雪盖旧雪。脚印化迹消。暖阳潜藏。听梅者。闻梅香。观雪落。饮雪茶。杯沉见底。欢心鼓舞。至家中。晚起暖炉煮酒。白烟袅袅。借以杯酒驱寒。伏案起笔。转起还低。俄尔皱眉。俄尔概叹。本欲乞梅。嗟伤室内空寥落。只以一文记之。却待落笔之余。疑闻得梅香。倏尔。家姐从门外而入。手捧寒梅。词穷的嫣然。怎得如此的满室生香。映的姐姐明媚如光的笑意。幸福插翼铺面而来。陋室温暖如春。

掩灯踏帐。倦意拳拳。伴雪入梦。残梦遇倩影。偈语告之。蓝田玉寒日结霜。破冰鲫鱼闻梅风乱舞。软浆幽径雪满乡。

喜欢文字的欢迎加皓轩qq:2584840009…… 


相关:

春宵卧蚕破茧飞升天。春宵一刻似神仙。 风雨无声花落去。傲雪寒梅艳无边。

佳春翠叶上枝头。金鲤跃湖面。 红花衬玉女。才子配佳人。

上一篇: 性感
下一篇: 读《窈窕淑女的标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