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洗衣机专用地漏


更新日期:2018-09-18 21:12:46来源:网络点击:166516

造屋

60年代农村造屋是屯里的大事。也颇表现当时农村那种恬静和谐;大有夜闻鸡鸣。开门犬吠的桃花源式的田园生活风貌。

一家造屋。全屯帮忙。不管有钱没钱。只要想造肯定能造成。这家帮几根檩子。那家帮几根椽子。生产队批给2架樑陀。屋也就造起来了。那时造屋都是在春天。我家造屋时。爷爷牵着我的手到生产队刘队长家请示的。我刚记事。队长刚吃完晚饭。正拿一根炕席蘼剔牙。见我们进屋。从炕上慢慢下来。还在剔牙。听爷爷说这是看爸爸在人民公社当领导。还算给一面。要不那架子可大了。见凡人不接语。竟用鼻子哼。在进屋前。爷爷嘱咐我:“小孩子见事学事。别乱接话。见面叫大爷”。进屋见刘队长那样。我就害怕了。躲在爷爷身后。把爷爷半道上教的话都给忘了。只顾偷着傻瞅。这时。刘队长来到我跟前。伸出一只手摸着我的头说:“XX好福气。班大班的。儿子这么大了”!“前几天我去公社XX还问你好呢。”爷爷有礼貌地站在一旁说。“XX当了大官还没忘光腚娃娃。”刘队长脸上见了一丝笑说。“爷爷。你也没去公社。”我怔怔地。有些不解地问。“小孩子乱说啥。”爷爷轻轻地在我的脑后拍了一下。尴尬地说。“哎。说没说的不要紧。不管谁。只要有这份心思就好。”刘队长有些阴阳怪气了:“哎。你来了。有啥事你尽管说。有光腚娃娃的面照着。好办。”爷爷这才说上正题:“这不。我家的房子不行了。今年春天想翻盖。”一听爷爷说盖房子的事。刘队长嬉笑着说:“我还心思呢。瞅你家哪像过日子。那房子从房后一步能迈到房顶。咋还不掂对盖房子。我呐昧。要盖高楼大厦是咋的。哎。不管咋说。听我的得了”。一听队长这话。爷爷又说了些好话。出了队长的家。

刘队长说了那些话一句没听懂。只有“从房后一步迈上房顶”那句话是实话。那时一过二十三我家开始蒸粘豆包。一蒸就是20几锅。是爷爷把蒸好的粘豆包用穴子穴到房上。蒸完豆包开始包饺子。把包好的饺子也放到房上的穴子里准备过年。我掏够了就从房后上房偷粘豆包冻啃。偷冻饺子上生产队做豆腐的灶膛里烧着吃……

造屋非常简单。戳排那天。刘队长带了30来个小伙子。4挂胶轮大车。鸡叫二遍就来了。盖的是3间房。1间房1丈宽。跨度分5檩4椽、7檩6椽、9檩8椽。我家是9檩8椽。跨度就是7米。墙是夯土的。用大车拉来碱土和上黄土填到用木板夹成的“槽里”。填满后踩上一遍。用木制的榔头2个人打。四外房框起来后就是上樑了。上梁的那根檩子都是厨房的中檩。在造屋时就取决于上檩。只有上了中檩才算造屋。在中檩上阴阳先生用红纸画上八卦贴在檩子正中间。然后用2双红筷子用红线绳系成“+”型。再用9个乾隆或开元大钱穿成一钱串挂子挂在上面。屯里人都管叫八卦。上樑的时候。全屯的人都来挂彩。有的拿一匹被面、有的拿一双褥面。记上礼账后小伙子跳上房樑。把这些被面褥面搭在樑上。红红绿绿甚是好看。

上樑前一天。天眼察黑时爸爸回来了。和一个人抬来一个东西。后来才知道是发电机。来的那人在房樑上和院子里挂几个灯泡。然后一拽发电机的绳子就启动了。灯一下就亮了。晚上屯里就像突然出来几个太阳。全屯的人都来了。围着“电锅”议论开了。西院的老姑约了几个人搬来了桌子凳子玩上了纸牌。一边玩纸牌说:“以后有钱也买一个‘电锅’照亮。享受享受”。一听说“电锅”我如坠五里云雾。心想。还是大人见多识广。知道“电锅”呢。爷爷一看全屯的人都来了。玩的玩。唠嗑的唠嗑。好不热闹。到了半夜。还有好几伙玩牌的没走。说玩到天亮。连帮爷爷照看房场。爷爷早有准备。端上了热粥端。又烫上几壶60度小烧。人们停下手里的纸牌。一边“吱”的一口酒。一边谈论电灯。

小屯在电灯下一直热闹了7天。屋也造好了。“电锅”不知道什么时候抬走了。小屯又恢复了平静。但电灯却成了全屯人的希望……


相关:

记忆中的那株白茶花树突然想到烤番薯。那种可以飘洒的很远的香味。而记忆也突然地打开了闸门。曾经有一个地方。是烤番薯的最佳地点。那座被我们叫做是乌龟山的小山包。它的山脚下是钱塘江那一片可以一望无际的沙滩。靠近山脚的地方。有..

行走在十月的时光里十月的时光总给人一份淡然的惬意。湛蓝的天。悠闲的云。不温不火的阳光。丝丝蔓蔓的柔风。在某一时刻会掠过无边的荒野带着几缕清新袭入心房。抬头仰望天际。看见云端深处掩藏的薄凉透过经年里那抹殷红的疼痛。悄然..

上一篇: 民工祭
下一篇: 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