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中国佛教协会


更新日期:2018-09-14 08:28:41来源:网络点击:145270

我。不是江南的人。却时常做着有关江南的梦。

多少次徘徊在时光的缝隙。总能感觉到一股柔柔的清风。浸着氤氲的水汽。甜甜得扑面而来。我不懂得陶醉是怎样一种高深的境界。但总能感觉到这温婉里带着与血液相融的分子。渗透皮肤。一直融化在心里。让人感觉麻酥酥得痒。

记起江南的印象。也总是水做的一方梦境。如花的女子。似水的空气。朦朦胧胧的月光。倾泻在一片淡绿色的微波上。一切仿佛都是灵动的。姑娘眼眸里的波痕。男子嗓子里的温润。让人难以想象到粗鲁的场面。就算强行捏造一份躁动。也会被眼前的花香冲淡于无形。

听友人谈起南国。心里的弦就不自然地被撬动。发出一种闷声的渴望。多少寄情于山水的诗人墨客。她们渔樵于江渚之上。面朝山水。春暖花开。挥毫泼墨。清新洒脱。我总是在暗地里默默仰望。默默觊觎。默默酝酿。希望有一天。江南的烟波可以载着我向着春风大醉一场。

在一段生动的语句里。看到一处关于莲的描写。印象不太深刻。心思却被那朵莲扯去了。

莲花生在水性的江南。红掌拨清波。倒是这样的诗句用在莲花身上更为妥帖。那纤纤的红酥手。扶起碧波里的一抹娇羞。不骄不艳。不俗不素。文人笔下的莲花也美不胜收。诗人余光中曾这样写过: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漾漾的雨丝。沾湿了满地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古人涉江采芙蓉。所思在远道。看来。这芙蓉的妙处。不仅是装点在人间的一眼芳华。更是挽结在心间的一朵奇葩。

于是。莲花不仅搭起了我未来的梦。也唤醒了我年少的歌声。

听外婆说过莲。年幼时总把它幻想为一块年糕摸样的软糖。方方正正的。上面洒满了芝麻。偶尔还幻想着它裹满奶油。味道出奇地诱人。于是总是盼望得一块莲。得一缕勾起口水的香氛。但不知。岁月冲破的无知是否会因贪吃的年月而感到羞赧。总之。心里对莲的钟情仍旧一如既往。甚至又深了数尺。

在乡居住的时日。土屋面山。我们日渐被土气蒸熏成顽劣。土生土长。与水火不容。我想我内在的墓楞楞的情感也是缺乏水汽酿成的。有时感觉自己成了一尾鱼。在脱离了绵柔和温婉的水质后。只有凭空挣扎的份。好在莲花没有生长在土里。这也许是自己衷热莲的另一个玄机。

说爱不需要理由是荒唐的。但真正要找一个对莲垂慕的理由却又很牵强。莲有太多的外在。也有太多的内质。不容细说。也许会是说不完的好。“出淤泥而不染”不错。“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也不错。莲着实长在污秽里。它不懂得娇生惯养。不懂得矫揉造作。亦不懂抱怨自己的出生。污泥虽陋。却是孕育魂的场所。腐殖虽败。却是塑造精华的境界。外部的环境没有给它以压力。而是给了它动力。这些你懂得。我懂得。却有很多世人懵懂。

江南的雨。细软软。温绵绵的。洒在一池青莲上。洒在一塘烟波上。而它的最终归宿却是落在了无数思客的心头上。江南人士亦好。江南游子也罢。江南梦客也好。当六月的艳阳洒满燥热的时候。当高隔的晴天满布乌云的时候。当远方的月亮蒙上细纱的时候。当人生的道路扬满沙尘的时候。当未来的日子充满迷茫的时候…他们都会想到这纸质的地方。想到这涤净灵魂。清洗燥热的地方。

一场落雪。天寒地东。万里冰封。我不愿自己的思想也与这万物一般长眠一冬。我想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没有喧嚣。没有浮躁。没有繁华。没有斗争。仿佛一个烟雨巷。仿佛一个莲花渡。

做一个莲花渡里的人。做一个拥抱江南的梦。不载世间的一切消沉。只载这一船清风。一莲幽梦…


相关:

梦云寄语 《生死俩相依》 献给天堂的你(二十七)逸飞、逸飞、逸飞……云妹心灵的呼唤;你听见了吗? 有人说;“没有经历遗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遗憾是一种感人的美、一种破碎的美。懂得了遗憾。就懂得了人生” 说这种话的人;他们一定没有真正经历过那种刻骨铭..

我的青春好放肆爱情与我是无关。等待着未知。 也许在东京的地铁。总是再见。却总是忽略一切。 去追逐不切实际的遥远。 我听见她说出那句似曾相识的再见。 才发现爱情又再次回到原点。 继续和真爱走在平行线。

上一篇: 春天那朵飘雨的云
下一篇: 飞吧,许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