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煮粽子


更新日期:2018-09-13 02:24:45来源:网络点击:141735

初冬的渭河平原。沉浸在一片浓重的夜色中。远方工地上稀疏的路灯。眨巴着迷离的睡眼。默默凝视着漆黑的夜空。除了偶尔传来的一两声狗吠。万籁俱寂。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半夜时分。突然一阵“轰隆隆”的雷声。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睁开眼一看。外面电光闪闪。大雨滂沱。刘奶奶活了八十多岁。也没见过这种阵势。吓得浑身直打哆嗦。摸索着披上衣服。佝偻着腰身。颤颤巍巍地走到堂屋的供桌前。双手合一。对着祖宗牌位连连作揖。嘴里不停还地念叨着:“老天爷息怒!求列祖列宗保佑。饶过那不肖的孽子吧……”

自从儿子兴昌干活时被重物砸伤。造成颈椎粉碎性骨折住院后。刘奶奶的话就变得越来越少。常常一个人长吁短叹。捶胸顿足。她坚信所有事情都有因果报应。但没想到报应来得这么快。老头子才走了一年多。家里就出事了。一想起儿子、儿媳近年来的恶行。以及老头子的凄惨离世。她就不寒而栗。老泪纵横。多亏大孙子孝顺。把奶奶接到自己家中。并承诺要为奶奶养老送终。才使刘奶奶一颗悬着心放了下来。

刘奶奶现年81岁。祖籍山西平陆县。

十几岁时。家乡连年干旱。庄稼颗粒无收。加上兵荒马乱。为了活命。跟着姐姐一路逃荒到陕西华阴。不慎与姐姐走散后。饥寒交迫。晕倒在地。奄奄一息时。被一位好心的生意人发现。给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吃。才活了过来。因她长得眉清目秀。这位生意人就问她是否愿意去一个能吃饱饭的地方。可怜她一个弱女子。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孤苦无依。只能听天由命。于是就被领到了秦岭北麓的一个山沟里。给一户张姓人家的长子做了媳妇。

这个叫瓮峪的山沟。历史上曾是交通要道。在华洛公路没有修通前。从陕西关中去陕南、湖北、四川。瓮峪是必经之地。张家祖辈靠着为路过赶骡马的生意人提供食宿及牲口的草料。赚取一些辛苦钱。到了刘奶奶的公爹这一辈。虽然日子说不上有多富裕。但也用不着为吃饭发愁。因为山里女孩大多不愿意一辈子守在穷山沟。造成“媳妇”荒。张家有三个儿子。眼看着大儿子20多岁了。还娶不到媳妇。于是才托付住店的生意人帮着多留意。最终算是去掉了一块心病。

婚后。一家人对这位勤快、孝顺的媳妇关爱有加。没有因她要过饭而低眼下看。就盼着她能为张家早日续上香火。可命运偏偏喜欢捉弄人。几年过去了。她的肚子依然瘪瘪的。没有一点怀孕的迹象。无奈之下。他们先是抱养了一个女婴。女孩五岁时。她依然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婆婆对她彻底失望了。托人又从山外抱来了一名男婴。起名兴昌。盼望着家业能够兴旺昌盛。

兴昌小时候倒还孝顺懂事。不管养父母说什么。从不顶撞。但是脑子反应比较慢。考试常常不及格。读完小学就不愿意再上学。开始帮着家里放牛。打猪草。再后来稍大一点。跟着养父张老汉出去。什么样的活都干。从不喊苦叫累。每年能从生产队里挣回了不少工分。没少受到人夸赞。但因老实木讷。一直到25岁。还没订下媳妇。这可急坏了刘奶奶老两口。他们倾其家底。托人四处说媒。总算有户人家愿意把自己的姑娘嫁过来。

兴昌的媳妇麦香长着一双小眼睛。与人说话时总是不停地眨眼。虽说模样有些丑。但也算得上是一把干活的好手。且肚子很争气。嫁过来不到10年时间就接连生下5个男孩。这可乐坏了一辈子没开怀的刘奶奶及她的老汉。老两口整天忙得团团转。但不管有多累。只要看见几个小孙子稚嫩的小脸。听他们奶声奶气地喊声“爷爷”。“奶奶”。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好像抽了大烟般。浑身上下总有使不完的劲。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五个孙子依次长大。山沟里各种药材、木料等能换钱的资源。随着人们无节制的采伐。几近枯竭。失去生活来源的乡亲们。纷纷趁着库区移民返乡、富余土地较多的机会。自掏腰包搬迁到库区落户。刘奶奶这时候已年届花甲。正为孙子们将来娶媳妇的事发愁。也就随了大流。东挪西借。筹措资金。最后举家落户到了现在居住的村子。

这个村子叫北洛村。位于渭河平原。无边无际的原野一眼望不到边。刘奶奶家人口多。一人分一亩多地。全家就有了十几亩地。肥沃的土壤。给一家人带来了无尽的希望。

只要人勤快。管理到位。土地是不会偷懒的。不管种小麦。棉花。还是玉米。大豆。年年都是好收成。刘奶奶为了能尽快攒下钱。给孙子们盖新房、娶媳妇。比以前更忙碌了。没日没夜地盘算着这块地种棉花。那块地种玉米。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浇水。指挥得一家人不得一点空闲。一家人齐心协力。节衣缩食。终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盖起了两院新房。给大孙子和二孙子迎娶了媳妇。其他三个未成家的孙子嫌种地赚钱太慢。相继离开家。去城里打工。

在经年累月的辛劳中。刘奶奶先后患上了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白内障等慢性病。咳嗽气喘。关节酸胀肿痛。视物模糊。即使这样。她也舍不得花钱去看病。强打精神干一些如做饭、喂牛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努力不成为儿子的累赘。

张老汉就没老伴幸运了。原本一向身体硬朗的张老汉。突发脑梗。导致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整天躺在炕上。时而糊涂。时而清醒。开始一段时间。兴昌两口子还说得过去。帮父亲翻身、擦洗、喂饭。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很快他们就不耐烦了。为了减少清理粪便的次数。故意不给老人吃饱。一天只给喝两碗稀粥。饿的老人肚子咕咕直叫。头晕眼花。连呻吟的力气也没了。

刘奶奶实在看不下去。但因自己身体衰弱无力。搬挪不动老头子的身体。只能暗自伤心难过。她所能做的就是偷偷背过兴昌两口子。塞给老头一个女儿探望时拿来的糕点。分家单过的孙媳妇偶尔也会端来一碗荷包蛋喂给爷爷吃。但这些事只要被兴昌夫妻发现。就会遭到痛斥和责骂。但凡发现张老汉便在炕上。兴昌和媳妇除了恶毒的咒骂。有时候还会老父亲拳打脚踢。可怜原来那样好强的张老汉。没有经过几个月就瘦得皮包骨头。蜷缩在炕角。残喘度日。

有次。刘奶奶从外面回来。刚好碰见媳妇麦香手拿半个砖头。怒气冲冲地从她和老头的房间走出来。她急忙进到屋子。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只见老头满脸是血。额头上的伤口还在不断地向外冒着血。痛苦地呻吟着……当医疗站的医生被请来给老头包扎伤口时。刘奶奶谎称自己搀扶老头下炕。没扶稳当。老头的额头碰在了炕沿的大理石楞上。才受的伤。算是勉强掩饰了过去。家丑不可外扬。她自身都难保。还敢说什么呢?她还记得上次因为自己多说了一句。竟然招来兴昌重重的一记耳光。打得她眼冒金星。脸火辣辣地疼了半天。她真羡慕原来在山里的邻居金老汉。金老汉是一个老光棍。无儿无女。在60多岁时被县上办的养老院接走了。听说在里面吃得好。住得好。还给治病。有人给定时洗澡。多享福啊!哪像自己为了养儿防老。竟然养了一个禽兽不如的畜生。

经过了将近两年的苦苦煎熬。张老汉微弱的生命之光终于熄灭了。村里人帮着给老汉换老衣时。才发现除令人恐惧的骨瘦如柴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伤痕累累。村民们愤怒了。他们责问兴昌两口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两人低着头哑口无言。为了为爷爷讨个公道。长孙新科请来村干部作证人。与父亲兴昌签订了解除父子关系的协议。并在爷爷下葬后。接走了奶奶。

自从新科接走奶奶。并与兴昌签订解除父子关系的协议后。兴昌两口子立刻成了过街老鼠。每次从村道走过时。都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甚至吐唾沫。他们不敢抬头。害怕村民们刀子般的眼神。因为精神恍惚。在工地干活时。他没有听到其他人喊“快躲开”的声音。被楼上坠落的重物砸伤。昏迷不醒。

兴昌被紧急送进了医院。需要立即做手术。新科本不想去医院探望。正在犹豫间。奶奶似乎看出他的心思。说“好娃哩!去看看他吧。他对我和你爷爷再不孝。也是你的亲生父亲。记住不要做让将来后悔的事。”

选择以德报怨。还是以怨报德。刘奶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了孙子一个明确的答案。新科听从奶奶的话。拿上存折去了医院。手术进行了6个小时。医生说手术比较成功。病人以后能不能重新站起来。还要看康复的情况而定。新科把从银行取出的厚厚一沓钱交给了母亲。与母亲和弟弟轮流护理了父亲半个月时间。

“姥姥(注:这一带对太祖母的称呼)。你怎么不睡觉。是不是腿又疼了?我给你捶捶!”新科12岁的女儿看见太祖母半夜满脸泪痕坐在炕上。关心的询问。

“姥姥没事。我娃好好睡觉。姥姥这就睡。”刘奶奶怜爱地拍了拍身边重孙女的脑袋。熄灭了灯。重新躺下。

屋外。雷雨已停。一片寂静。


相关:

冬日散绪暖暖的气流在身边游走。思绪寂寞着脚步。空虚的徘徊在安静的时光里。一个人坐在大厅里。静静的聆听着心律的跳动。不甘寂寞的眼睛悄悄地溜出去。赏着一地飘落的雪景。那么纯净。那么无暇。一如我飘渺的零散的思绪。..

以心做墨,真情为笔!如果。我是一只流浪的小飞鸟。你一定就是那片神秘的大森林。只因前世你无言的回眸。我心依然选择执着与坚强。随梦飞向远方。勇敢地向你飞翔。只为。找寻梦里的相知相爱。还有来生的相依相偎。让生命充满真爱的畅想..

上一篇: 难说
下一篇: 我的爱、你给的回忆。永恒、赠予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