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正文

欲将日寒假放假时间 本带向何方?五问“战争法案”新安保法


更新日期:2018-06-19 16:12:43来源:网络点击:91474

20160330001

当地时间2016年3月28日,日本东京,民众举着标语牌聚集在国会大厦前示威,抗议安倍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东方IC版权图片 请勿转载)

(中新网3月30日电)3月29日起,随着新安保法的正式实施,日本结束了长达70年“专守防卫”的和平历史,开始了行使集体自卫权、出兵海外的时代。这部被日本民众称为“战争法案”的新法是如何诞生的?它的正式实施会给日本带来哪些改变?新安保法生效后,日本下一步将走什么棋?以下五个问题将一探究竟。

■新安保法如何诞生?

2007年,安倍晋三第一次担任首相时即启动旨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讨论,但因其提前下台而中止。2014年,安倍第二次担任首相后重启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讨论,多次表明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意向,并于当年做出“变更宪法解释以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因变更涉及到诸多法律,新安保法应运而生。

2015年7月和9月,新安保法相关法案先后在日本国会众院、参院通过,使新安保法正式成为法律,并确定2016年3月29日起正式实施。新安保法包括两个部分——1个新立法《国际和平支援法》和10个修正法《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共计11部法案。

■日本防卫政策将如何改变?

新安保法对日本影响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即使日本未受到攻击,自卫队也可主动出击驰援盟友,对他国行使武力;自卫队在海外用兵不受地域限制;派兵性质从后勤支援变为战场支援。

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依据战后制订的“和平宪法”将“专守防卫”作为基本国策。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放弃战争、不设军队,放弃集体自卫权。新安保法的实施将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安保政策的最重大转折,日本“专守防卫”的国策被抛弃,放弃战争、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和平宪法也名存实亡。

因此,日媒将新安保法称之为一部将日本带上“可能发动、参与战争”之路,充满危险与隐患的“战争法案”。

20160330002

当地时间2016年3月28日,日本东京,民众举着标语牌聚集在国会大厦前示威,抗议安倍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东方IC版权图片 请勿转载)

■新安保法违宪吗?

自安倍政权推进新安保法以来,围绕新安保法“违宪”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2015年的一项统计显示,日本90%以上的宪法学者认为新安保法违宪。因为新安保法修规定日本即使未受攻击也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在海外作战,显然和宪法第九条相悖。

日本政界、民间谴责安保法违宪的抗议示威也从不间断。2015年8月,约300名日本律师及学者举行记者会,强调安保法案违宪,要求废除。同月,反安保法的数万日本市民团体在日本国会议事堂附近举行大规模集会。

今年2月,日本五大在野党提交法案并强调,“新安保法明显违宪,无法容忍”,将尽快促使国会启动法案审议。

■拿什么开第一刀?

新安保法正式生效后,日本政府会拿什么开第一刀?日本前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此前表示,新安保法正式施行后,最重要的标志是,防卫大臣可以下令自卫队开展各种武器使用训练,以便赴海外执行掩护他国部队的军事任务。

但日媒指出,由于担心在夏季参院选举前“违宪讨论”重燃,安倍对于自卫队展开训练、参与海外军事行动表示出慎重的姿态,因此目前采取将这一任务向后推迟的方针。

■下一步,安倍会走什么棋?

安倍政权不顾各方意愿步步推进新安保法,相关的抗议活动至今也没有停止。分析指出,为了彻底扫除新安保法实施的法律障碍,安倍政府接下来势必会推动修宪,进一步颠覆和平宪法。

在3月28日参院预算委员会上,安倍就修宪的实现时期再次表达意愿称:“争取在我的任期内。”要实现修宪,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执政党在今年夏天的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反对新安保法的力量已经认识到,要想阻止安倍修宪,只能通过选举把自民党赶下台。

日本两大在野党民主党及维新党3月27日正式合并为“民进党”,期望在今夏参议院选举有所斩获,阻止安倍 “暴走”破坏和平宪法,并在将来重夺政权。


相关:

澳政府正考虑在南海地区开展正式的“航行自由”演习 资料图:澳大利亚总理 马尔科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 《澳大利亚人报》26日发表文章称,澳政府正在考虑在南海地区开展正式的“航行自由”演习。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郁志荣26日接受《环球时报..

印度向法国购买36架“阵风”战机达成协议 总价或达50亿欧元 法国总统奥朗德24日抵达印度昌迪加尔,开始对印为期三天的访问。(东方IC版权图片 请勿转载) 奥朗德与莫迪25日在新德里共同宣布,双方已就印度向法国购买“阵风”战斗机达成协议。 正在印度访问的法国总统奥朗..

上一篇: 美海军设想舰载空中加油和ISR任务无人机 一架F-35可指挥3架
下一篇: 印度研制激光武器 已测试10千瓦激光器打击距离800米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