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正文

中国记者走进口罩生产厂家联系方式 叙小镇杜马:人们希望化武危机早日结束


更新日期:2018-06-07 14:12:00来源:网络点击:74595

新华社大马士革4月20日电题:走进“化武疑云”笼罩下的叙利亚小镇杜马

新华社记者郑一晗

叙利亚小镇杜马,连日来笼罩在“化武疑云”下,牵动国际社会目光。

本月7日,位于大马士革东郊东古塔地区的杜马据称发生“化武袭击”事件。14日凌晨,美国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境内目标实施打击。此次军事行动的合法性遭到质疑,对“化武袭击”事件展开公正调查的呼声愈发强烈。

资料显示,战前杜马人口达11万,是东古塔地区人口最密集的城镇。这里不仅盛产橄榄、牛奶等,还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

20日跟随叙军方进入杜马探访的新华社记者看到,杜马如今一派残破萧索,良田抛荒,残垣断壁。街上横陈着多辆被熏黑的汽车残骸,孩子们结伴从尚未清理的炮弹边走过。路边碎石瓦砾堆积,一阵风吹过,扬起漫天黄沙。

过去数年间,叙政府军和盘踞杜马的反政府武装“伊斯兰军”军事对峙,政府军长期包围杜马。经过艰难谈判,双方于本月上旬达成协议,武装分子撤离至叙利亚北部。同时,数千名被困平民也从杜马逃离。

一些留下来的民众,忆起过去几年的灰暗岁月感慨万千。40岁的萨利姆说,这些年杜马武装冲突不断,老百姓安全得不到保障,生存条件也极为恶劣。他说,武装分子控制杜马期间将人道救援物资囤积后高价卖出,使本就缺粮少药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一升油能卖到1万叙磅(约合20美元),药就更贵了。”

14日,叙政府军进驻杜马,进而全面收复东古塔地区。“武装分子走了,冲突结束了,大家终于可以走出家门自由呼吸。”萨利姆说,因为害怕空袭和爆炸,这些年人们在家里挖了地下室,冲突激烈的时候躲在里面几天都不敢出来。

萨利姆的儿子比拉勒今年13岁了,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的身高看上去也就7、8岁的样子。“为了节省粮食,我们一家五口人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萨利姆说。

他说,政府军解放杜马后,为民众免费发放大饼等食物。过去几年吃不到的蔬菜水果也慢慢开始进入杜马,价格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之前卖5000叙磅(约合10美元)一千克的白糖,现在只要200叙磅就能买到了”。

被问及传得沸沸扬扬的“化武袭击”事件,萨利姆说,7日那天政府军和武装分子的交火非常激烈,很多民众都躲在地下避难,很难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

据报道,杜马当地医疗救助组织“叙利亚美国医学会”和一个名为“白头盔”的救援组织曾发表联合声明说,杜马多个居民区本月7日遭到持续轰炸,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500多人出现接触化学制剂后才有的呼吸困难、口吐白沫等症状。

在镇北的烈士广场旁,记者找到了据称接收疑似化武袭击受害者的杜马医院。医院坐落在地下防空洞内,事发后这里仍然在接收和救治病患。

在人来人往的急诊室里,医护人员迪亚向记者讲述了他目睹的一幕。他说,当天急诊室收治了几人,都是因为吸入尘土出现了肺部不适的症状,“肯定不是遭到化武袭击的症状”。但就在医护人员救治时,诊室里突然冲进一群不明身份的人,一边连声大喊“化学武器”,一边拿水管子朝病人身上冲水,同时还进行拍摄。“人们被吓坏了,不明所以地跟着冲洗身体”。

目前,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专家已抵达叙利亚展开相关调查和评估。人们希望,这场“化武”危机能够早日结束,叙利亚不必再面临军事威胁,历经苦难的杜马民众能早日在安宁稳定的氛围里重建家园。


相关:

中国科考船连续两天在钓鱼岛附近作业 遭日方阻挠 [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吴昱含]一艘正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科考作业的中国海洋科考船4月19日和20日连续遭到日本方面阻挠。日本NHK电视台4月20日报道称,经过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确认,中国一艘海洋调查船19日..

俄用重型火箭成功发射神秘卫星 对海外军事基地有利据俄罗斯国防部证实,在4月19日(周四)早些时候,一枚载有军事卫星的俄罗斯重型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枚火箭携带了一枚军用卫星,美国方面称最近俄罗斯的军用航天发射活动变得频繁..

上一篇: 沙特皇宫枪声疑遭“政变”?却是民用无人机“越界”
下一篇: 美媒:中俄非权宜婚姻 中国专家呼吁结成真正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