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正文

中国强-5之后无后简一大理石瓷砖 人,为何中国不继续发展新一代攻击机?


更新日期:2019-10-29 08:21:17来源:网络点击:640811

攻击机在中国空军的装备历史上算是一款比较尴尬的装备,从实战效果上来说,在建国后的几十年中,缺乏对地攻击手段的中国空军对攻击机的需求非常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早期从苏联进口的伊尔-10攻击机,即使是在已经明显落后时代的情况下,仍然被中国空军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中国空军曾装备的伊尔-10攻击机

而强-5攻击机,则是迄今为止中国实际生产的第一型攻击机,同时也是唯一一型攻击机。在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过后,已经老迈不已的强-5攻击机开始逐步退出现役,至此,中国空军中再无攻击机这一装备。

强-5也成了中国攻击机的绝唱

为什么中国不继续研制并装备攻击机这一机种呢?这和中国空军的作战环境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空军的装备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深受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影响。在冷战早期,美国空军和苏联空军的相当一部分作战任务,就是在战时以超低空方式突破敌方的野战防空体系,攻击敌方的地面装甲集团。

冷战对地攻击双雄

美国为此搞出了A-10“疣猪”,而苏联则搞出了苏-25“蛙足”,这两款攻击机撑起了攻击机在冷战期间的门面,而强-5攻击机,则是中国空军依样画葫芦构建出来的对地攻击主力。这也不难解释,为何需要试验强-5攻击机能否携带战术核弹执行战术核打击任务了。

强-5也担负着战术核打击的任务

不过后来,随着武装直升机的出现,固定翼攻击机的一部分近地攻击任务被取代了。加上此时中远距离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美国和苏联的新一代攻击机开始强调中远距离的对地支援能力,近地支援能力则被放到了次要位置。这一时期美国和苏联攻击机的代表作分别为F-111“土豚”和米格-23“鞭挞者”。

米格-23战斗机

看到有人又开出了新路,中国空军自然是马上跟进。用以货易货的方式从埃及搞到了一批米格-23MC,并打算以此为基础研制中国的第一款可变后掠翼攻击机——强-6攻击机。当然,后面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强-6项目下马了。

可变后掠翼的强-6方案

其实不仅是中国,世界上主要的军事强国基本上已经都不再发展新的攻击机了,美国给A-10换了新机翼,打算再飞个十几二十年,而俄罗斯库存仓库中大量封存的苏-25也保证了“蛙足”还能继续蹦跶很久。

“炸弹卡车”

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军事强国放弃发展新一代攻击机的,其实是“双重任务战斗机”的出现和完善。以F-15E为代表的第三代战斗机,可以在场外对战斗机机载系统进行编程,然后在对地攻击和夺取制空权之间灵活切换,既然能一机多用,为何还要专机专用?

而压倒攻击机“最后一根稻草”的,则是越来越完善的各类防空导弹,价格便宜、威力不错的单兵防空导弹,即使是号称“钛合金澡盆”的苏-25攻击机,也有很大几率被敲下来。

单兵防空导弹已经成大路货了

说到底,空中支援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对敌方地面目标进行摧毁和打击,具体采用什么作战飞机只是手段不同而已。不客气地讲,如果没有交战双方都不动用空军的话,目前的各种远程重型火箭炮一样可以担负火力压制任务。


相关:

淡淡的岁月,淡淡的心淡淡的日子,淡淡的心情,淡淡的阳光,淡淡的风,凡事淡淡的,就好。将世间繁华,安放在安静处与人相处,不浓不淡,读静若秋水的书,听直抵心灵的曲,只为寻一份清幽,留一份真。感觉岁月中,所有的行走都在梦中,..

天凉好个秋!转眼十月已经来临,气温渐冷,满是深秋的气息,突然就想起“天凉好个秋”这首诗来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诗是说人年..

上一篇: 最经典的20部电影,浓缩了20个经典人生哲理,句句精辟
下一篇: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真理永远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