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正文

气候变暖雪毕马威笔试 季压缩1个月,体育产业如何科学减碳?


更新日期:2023-03-02 00:25:35来源:网络点击:956644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奥地利滑雪运动舒勒近期向国际滑联提交了一封请愿信。信上有二百名运动员签名,呼吁国际雪联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暖、雪季变短,滑雪运动员亲身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冲击。对于整个体育产业来说,关注“双碳”(碳中和、碳达峰)又有何意义呢?2月24日,第109期节目讨论体育行业与“双碳”的方方面面。参与的“闲话者”是中国之声张闻,资深媒体人、能源产业专家荣智慧,体育大生意营销副总裁、盛意互动总经理罗冉峰。

本文为本期节目文字精华摘录。

日渐被压缩的雪季

张闻:奥地利滑雪运动员舒特联合200名运动员向国际雪联请愿,希望加强对气候变化情况的审视。种种数据表明,全球变暖的影响蔓延到体育界。德国刚刚经历了188年以来最热的新年,冬天阿尔卑斯山区的气温高达6-7摄氏度,很多地方都变得不适合滑雪。外媒还曾报道,自1970年以来,欧洲滑雪季时长缩短了38天——开始时间推迟了12天、结束时间提前了26天。

我们知道,气候变暖跟碳排放有关。体育运动会产生什么碳排放?体育界现在为了减排在做哪些努力?我们今天就一起聊聊。首先想问,目前这种雪季变短的“缺雪”情况,给滑雪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罗冉峰:主持人提到,雪季减少的时间长达一个月,那最明显的问题是滑雪场经营时间变短,整个月的营业额被蒸发了。滑雪场是最基本的滑雪活动场地提供者,它们遭遇经营压力,自然会冲击到产业,严重的话甚至滑雪场数量减少、滑雪产业覆盖的范围缩窄。滑雪场使用人工造雪技术的频率增加,又反过来增加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换的风险更高。

雪季正因气候变暖而被压缩

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受到的影响首先在于训练时间减少。不充足的训练可能会影响他们发挥,使得赛事的精彩程度不如人意,进一步影响赛事生态。此外雪场的数量和经营时间减少,也会影响到赛事数量。所以“缺雪”引发的赛事生态连锁反应,也会让运动员忧虑。

荣智慧:在“缺雪”的情况下,滑雪场经营者要算一笔账:天然冰雪减少之后,用人工造雪维护产业的成本有多大?像东北这种常年降雪的地区,轻轻松松地就是几万立方米雪量。一旦都没有了,我们要投入很高的机械成本和人力成本造雪。这最终要求整个产业都要想办法融资,压力非常巨大,甚至会动摇到整个产业的基础概念。

张闻:滑雪运动员和赛事其实本身就在不停地应对不确定性。例如刚结束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锦赛就因为大风天气,延误了一天才完赛。而大风天气下,运动员也要自己选择是拼一把,还是安全至上放弃尝试。有这么多不定性存在,大家其实也希望有一些东西是确认的,例如稳定的赛历、稳定的赛场。但在这两年气候波动越来越大,本来下雪的地方一年不下雪、不下雪的地方突然下大雪,对大家造成的困扰非常大。

体育碳排主要来自基建、运输和能耗

张闻:所以当气候变暖的影响已经如此逼近体育界之后,我们也看到体育界近年对绿色体育的宣传也增加了。例如运动装备使用低碳环保材料制造,例如国际奥委会或者其他体育组织举办大型赛事时,都会提出碳中和相关的口号。一项赛事会带来哪些碳排放呢?

罗冉峰:体育赛事碳排放比较常见的场景是场馆建设。场馆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的生产、运输都会形成排放。尤其对于一些首次承接大型赛事的城市来说,有的场馆可能是从零开始建设,除了场馆本身还有周边配套建设。这些工程的排放有时候也会算进赛事排放里。

另一个场景是比赛期间的人力交通运输。这里面涉及到两类运输。一类是运动员、官员、观众从世界各地前往赛事举办地时,所使用的的交通工具的排放。另一类是比赛举办地内部人员流通的运输,例如前往场馆、酒店的班车。

交通运输是体育赛事碳排放大户

还有一个场景是能源使用,包括灯光、空调、电子设备等等用电单位累计下来的用电量。

张闻:交通旅行排放过去似乎常常被忽略。我在2021年欧足联举办欧洲杯时开始留意到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全欧洲一起举办比赛,球队和球员在整个欧洲大陆的不同城市往来,碳排放量肯定比平常集中在一两国举行更夸张。欧足联当时承诺,12个举办国各种5万棵树,一共种60万棵树。一方面为了纪念欧洲杯60周年,另一方面为了碳中和。

荣智慧:其实体育行业本身不是碳排放大户。真正的大户是火电、钢铁、建材、交通运输。所以在体育行业这个碳排放不严重的领域,一个相对可观的排放场景正是交通运输。在体育赛事中,无论是通过飞行、铁路还是坐公交,人的流动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体育赛事的减碳,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将从A点到B点的排放减少。

减碳实践氢能潜力大

张闻:欧足联的植树,通常被称为碳补偿。意思是办赛的排放不可避免,但我们计算种一定数量的树能吸收多少数量的二氧化碳,作为补偿。去年的卡塔尔世界杯,采用了氢能汽车作为班车,就像荣老师所说的在交通运输方面减碳。体育赛事还有哪些减碳方式?

罗冉峰:有时候这些赛事组织还不一定直接植树,而是购买一些碳指标,相当于把种树任务交给了环保组织、环保企业、研究机构等第三方。还有荣老师提到氢能汽车,涉及到清洁能源这一块。清洁能源除了使用在交通工具,也用于其他赛事运作。例如我们国家的企业参加了卡塔尔第一座太阳能发电厂的建设,使得卡塔尔世界杯部分用电来自绿色能源。只要在体育赛事中用到那些被定义为“清洁”的能源,无论是氢能、电能、风能还是水能,都可以被视为减碳实践的一部分。

荣智慧:我们讨论减碳时,会同时涉及到供应侧和需求侧。就体育行业而言,供应侧方面要求我们在体育场馆基础建设时,尽量采购绿色环保材料。当然,这方面的行动还是受一定限制的,因为只有材料的供应商实现了绿色生产、绿色技术,才有可能购买到带“环保”标签的钢铁建材原材料。这方面整个生产行业还是要努力的。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城市发展遗产报告(2022)》介绍了北京冬奥会氢能应用成果

而从需求侧来看,体育行业的自主性更高通过主动使用绿色能源来实现减碳。大家已经提到氢能汽车,其实它的意义还可以展开说一下。

交通运输业有两种,一种拉货、一种拉人。传统的重卡货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很高。全中国有2亿多台小汽车,重卡只有1100万台,但两者的碳排放量非常接近,可见重卡的碳排放程度。而体育赛事中还有很多拉人的场景,一般用的是大巴,碳排放量没有重卡高,但也显著高于小汽车。所以在赛事期间使用氢能汽车运输人员,是一个很有优化效果的选择。

提到新能源汽车我们肯定想到电动车,而在绿色环保方面,氢能车比电动车的优势更明显。譬如钴酸锂电池相比传统碳氢化合物石油,能量密度还是大概低十倍,而氢能的能量密度则是石油的几倍。能量密度指标的重要性在于,一台货车或者大巴,如果自重比较重的话,载货量和载人量就被压缩了。而氢能源能量密度,就能以较小重量的燃料带动更大的承载量。所以现在看到,欧盟正在推动将货车升级为氢能货车,只是因为氢的保存难度大、获得效率低,价格成本较高,大规模商业化暂时没实现。但对于体育行业来说,氢能汽车的运输力和低排放,非常适合应用。

体育减排是一场公关宣传

张闻:北京冬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也是氢能,大型赛事确实在从各个方面落实双碳。我们说了那么久“双碳”这个属于,它包括碳中和和碳达峰。碳中和就是排除的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抵消,碳达峰指碳排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开始转向下降。体育赛事是不是也要走一条先“达峰”、再“中和”的路?

荣智慧:国家层面上提及的双碳和体育赛事的双碳不是一个概念,体量差异非常巨大。甚至体育赛事不一定需要或存在碳达峰这个概念,它的量没那么惊人,所谓“拐点”的意义没那么明显。

罗冉峰:体育的社会影响面很广。当我们利用体育的媒介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实践,体育对双碳的贡献也体现出来了。

张闻:现在的大型赛事也总会提到绿色双碳,有人会觉得这些努力看不见摸不着,只觉得是作秀。甚至欧足联承诺植树,似乎也只种了10万棵。但冉峰提到大型赛事作为巨大的公关事件,如果能为双碳目标和环保事业发出呼声,意义也是很大的。

体育赛事是宣传绿色环保的上佳场景

荣智慧:这种意义在气候经济学和气候政治学很早就讨论过了,被称为“气候政治的未来贴现”。它从“贴现率”这个经济术语延伸而来,即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政治家、经济学家担心未来化石能源消耗完、经济停滞、环境变差,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我们为什么要现在担忧呢?

那为了解决这种大众不理解的情况,各个政府、全社会,包括各个产业企业,去联合起来凝聚出一个共识,就非常重要,让大众意识到,我们今天为未来风险所做的预备是值得的。现在各国政府有自己的环保政策,国际社会也开了很多气候会议、签署了很多文件,大企业去实践减排,都是相关的努力。

这方面体育企业还是挺有行动力的。去年12月纽约大学一个团队发布了一份企业社会价值指数报告,指出服饰行业中耐克阿迪达斯等体育品牌的表现,比奢侈品牌要好,可见体育品牌很及时地在做一些绿色改革。改革的同时它们会形成ESG——即环境、社会和治理——的报告和宣传,去塑造一种企业带动的文化认知,影响消费者。

营销上所说的品牌价值,是指产品从功能价值转型为消费者情感的价值。现在的这种转化过程中,消费者也会越来越留意企业宣传的社会价值以及其实在的践行效果。

张闻:今天借滑雪运动员呼吁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引入了对双碳的讨论,并确认了体育作为宣传绿色能源、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窗口的意义。相信未来的每一届大型运动会都会将“绿色目标”写到非常重要的待办事项上,也希望在大型赛事的宣传引导下,更多人将环保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感谢两位参与今天的节目,我们下期再会。


相关:

安迪·沃霍尔:我对于自己的成功也不感到意外,一切不过是工作20世纪60年代波普运动的大爆发,使艺术界从此多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安迪·沃霍尔。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1928年8月6日—1987年2月22日他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坐拥多个头衔:艺..

日本古典女性日记:暗针银丝扇面的反光作为日本古代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平安时代(794~1192年)横跨了日本史中的古代与中世。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这一时代的文学大放光彩;尤其是国风文化的形成与假名文字的发展,让以紫式部与清少..

上一篇: 中国队被日本队抢风头!日本最强混双出现,将与国乒奥运争金
下一篇: 自认为比梅西强?“恶棍”本泽马!德尚不带你玩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