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用幽默的漫画讲述关于月亮的古诗 正经的历史


更新日期:2018-06-28 08:07:43来源:网络点击:95250

“我们做这些娱乐化的阅读,拼命降低学习知识的门槛,就是为了让大家有一天能得到那些自以为永远得不到的东西,然后产生一份成就感,产生一份自信,这些东西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

——“二混子”陈磊

12年前,《明朝那些事儿》横空出世,一时间掀起了白话说史的风潮。随后的数年间,模仿“当年明月体”的历史通俗读物不断涌现,其中不乏质量优秀者,不过在这一领域却也一直没什么突破和创新。直到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半小时漫画中国史1、2》和《半小时漫画世界史》相继问世,迅速攻占各大图书销售榜单,这个系列在白话说史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开创了“漫画讲史”的新纪元。

该系列图书的作者名叫陈磊,乍一看可能会以为这是个突然崭露头角的新人,但要说起他的另一个名号,众多网友和读者可早就相当熟悉了。对!他就是网红漫画科普公众号“混子曰”的主人“二混子”。

▲▲开端:从揭孔子“黑历史”开始 

陈磊的漫画历史系列为什么会这么火?他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提出了自己的个人想法:这主要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在网络时代轻松阅读、趣味阅读的需求。2014年创办的“混子曰”公号其实就是从说历史起步的,首篇文章《那个你不太熟悉的孔老夫子》深扒了大多数人所不了解的孔子“黑历史”,比如孔子曾在一次参加鲁国公的饭局时,因为觉得现场舞蹈不够文雅,竟上书鲁国公要求砍断舞者的手脚;紧随其后推送的《如果东周列国是一个班级,那这事就好理解了》,更由于配图形象、语言诙谐,而迅速收获了10万+的阅读量。

“按理说,历史的趣味性之强是其他娱乐产品无法取代的,但我发现大多数的历史科普读物都非常艰深晦涩,让很多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所以决定拿起画笔,用自己编的段子、梳理的脉络创作历史漫画,造福那些想要了解历史却心有余力不足的读者们。”正是出于这样的创作初衷,陈磊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1、2》不走寻常路,将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上千年的历史删繁就简,提取出重点人物与事件,用大白话和有趣的段子讲出来,再配上画风贱萌的漫画,让读者可以毫不费力就得到对中国历史脉络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

相比中国史以时间线为轴的讲述方式,《半小时漫画世界史》又画风一变,改为从“国别史”的角度入手,为读者介绍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或地区的前世今生,比如欧洲、美国与日本。

陈磊力求用尽可能最精简的篇幅,让读者一次性掌握全局,看完漫画就能知道这个国家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虽说像世界史这样一个市场庞大的品类从来不缺新书,每年都有无数相关图书出版,但陈磊担心这些枯燥的史书读者根本就看不进去,“就算硬着头皮看完,也是看了前边忘了后边,最后脑子里还是空空如也”。于是他通过“漫画+历史主干”的方法,把整个世界历史的逻辑用最容易记忆的方式展示出来。“就像把历史中那些干巴巴的事件概述、年份、地点、意义,当成维生素、纤维素、糖、盐和味精,加工烹饪成一道美味珍馐。”

比如美国史,陈磊就将上帝和美国的关系比喻成老来得子的上帝和幼子,一语道尽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如何巧妙利用优势与机遇,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玄机。再比如错综复杂的欧洲史,无数国家、民族杀伐不断,非常容易造成记忆混乱,陈磊就将欧洲史分为创造文明的希腊罗马、压抑文明的黑暗中世纪、传播文明的大航海时代三个大阶段,再串进一些关键事件如希波战争、十字军东征、法国大革命、滑铁卢战争等,一口气讲清欧洲发展历程。

在《半小时漫画世界史》里,陈磊还对一些重要事件进行了妙趣横生的归纳,如把伯罗奔尼撒战争称为雅典与斯巴达两位兄弟的不对付、文艺复兴部分则命名为《中世纪蠢了1000年,是时候翻翻古时候留下的家底了》。各种复杂深奥的知识点,就这样寥寥数笔全都讲透。

▲▲“自黑更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能够把历史讲得这么深入浅出、信手拈来,估计很多读者都会想当然地以为陈磊必然是出身历史系的高材生,实际他本科学的是机械设备及自动化,研究生学的是工业设计,后来干的是汽车设计师的工作,可以说是个标准的理工男,历史和漫画起初都只是业余爱好。出生于1984年的陈磊自嘲中学时代的他是个学渣,从小喜欢看漫画,在《七龙珠》《灌篮高手》的熏陶下长大,对长篇大论的文字书敬而远之。历史课对于当年的他来说也是毫无乐趣,经常是讲台上老师讲得手舞足蹈,他偷偷在底下画漫画。

不过这并不表明陈磊就不爱学习,他说自己只是反感那种死板的灌输,对很多领域其实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像是他对历史的兴趣,起源于大学时玩的一款以二战为背景的电脑游戏。“那段时间我玩得很着迷,但是随着通关难度增加,渐渐发现我对里面越来越多的背景知识完全不懂,努力回想了高中历史课上讲过的二战知识,却什么都没想起来。这不行啊,我那股劲头就上来了,觉得必须得把它给搞懂!”之后他通过搜索网络资料和阅读相关书籍,花费了一番心血,终于对二战有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了解。一起了头就停不下来了,他又开始琢磨“那一战又是怎么回事呢”,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了历史自学之路。

与此同时,陈磊一直没有放下对漫画的喜好。2011年刚开始流行微博,当时陈磊的工作也不算忙,有比较充裕的业余时间,于是他以“二混子”之名,在微博上推出了四格漫画《一般不扯淡》,用漫画的形式讲各种原创段子。在此之前,陈磊就一直用“二混子”当做自己的网名,这源自电视剧《我爱我家》中葛优饰演的纪春生,他觉得纪春生那种“看着吊儿郎当不大靠谱,但是不刻薄、不害人,还透着一股小机智、小幽默,能把人给逗乐了”的形象十分讨人喜欢,和自己的个性也有点相似之处。“在我看来,‘二混子’身上体现出的正是可爱的小人物本色,贱贱的,痞痞的,既乐观又豁达。”

《一般不扯淡》里的主人公形象就是这么一个可爱的小人物,他是个浑浑噩噩的上班族小白领,有点穷,有点爱发牢骚。这一漫画形象特点后来也延续到了“混子曰”公号中,陈磊给自己的漫画人物作出的设定是眯缝眼、黑皮肤、鸡窝头,以“喧闹的世界里,低调和冷静才是最酷”为座右铭,只围绕高大上的冷知识发表观点,精通各类犀利搞笑的网络语言。他说:“我一直不太喜欢那些唯美的、萌萌哒的东西,反而这种能扮丑自黑的形象,我觉得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至于怎么能编出这么多段子,陈磊表示也和自己的性格有关:“我是个思维极其发散的人,从小学就喜欢胡诌,在马路上看到戴口罩的人都能联想到忍者、擎天柱。在读历史书的时候,满脑子也都是各种活蹦乱跳的人物。”

▲▲笑话+干货,引来张泉灵

《一般不扯淡》这个系列,陈磊做了3年,出了将近400集,积攒下4万左右的粉丝。在微博上,几万粉丝并不算太多,而且陈磊发现,冥思苦想好几天编出来的段子,人们看个5秒钟就完了,一般也不会反复再去看,“原来笑话属于一次性用品,没有多少长久存在的阅读价值”。因此从2014年年底开始,陈磊停更了微博《一般不扯谈》,改而开办了“混子曰”微信公众号,并且不再单纯以搞笑为目的,而是尝试在轻松诙谐的漫画里加入历史知识。推过几篇之后,阅读量和粉丝数量都迅速增加,陈磊感觉到这类有干货的漫画作品明显更受欢迎,干劲儿就更足了。出于理工科专业背景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陈磊又逐渐将“混子曰”的知识领域由历史拓展到生化、社会等科普范围,形成了《Stone历史剧》《Stone小知识》《Stone有道理》等品牌栏目。

就在公号开办不久后的2015年3月,“混子曰”接到了第一单广告,一家汽车公司投了几万元,请他做几篇关于汽车的知识型漫画。“原来这个平台是可以赚钱的!”受到激励的陈磊激动又兴奋,头一次产生了创业的念头,但是稳定的工作和优裕的收入让他难以下定决心。不过让陈磊始料未及的是,更大的机遇很快就降临到他的头上。2015年6月的一天,陈磊的一位朋友约了当时刚转型投身于风投界的前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谈投资项目,叫他也一起来。当天的饭桌上,张泉灵和陈磊并没有太多交流,陈磊自己也没有多想。

不料就在一个月后,陈磊突然收到张泉灵的微信:“你这个事是不是可以考虑商业化了?写写画画也没有多高的门槛,别人几个月就超过你了,所以必须快速发展起来。”原来张泉灵在之前的饭局中虽然不动声色,其实她早就在关注“混子曰”了。曾经是蔡志忠粉丝的张泉灵对那时才初露头角的“混子曰”很是欣赏:“‘混子曰’有相对长效的内容,粉丝忠诚度高,看这个号就像追剧一样有意思,也有变现渠道,是典型的具有IP潜质的项目。”

▲▲娱乐化阅读背后的社会责任

于是在2015年8月,陈磊获得了由张泉灵担任合伙人的两家基金公司总计147万元的投资,他正式从原工作单位辞职,开始组建团队专门运营公众号。公司化运营后,“混子曰”的更新频率加快,内容也更为丰富,仅仅过了一年,粉丝数量便已突破140万,总广告收入超500万元。现在陈磊的团队中有26个人,其中大多数都是成长于网络时代的90后,为适合“混子曰”涉及的广泛学科,大家的专业背景也非常杂,从艺术设计到心理学、英语、中文、生物学、机械、考古等等,可以说各有所长。从业余漫画作者变成专业的自媒体经营者,陈磊比以前忙了很多,压力也大为增加,他说:“从进入自媒体行业以后就没多少自己的时间了,只要醒着,我就会思考下一篇文章该怎么写,还得分一部分精力出来思考团队管理和后续发展的问题。”

不过压力同时也是动力,陈磊认为:“团队和公司的力量,能让之前单纯的个人兴趣扩大很多,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与造福整个社会。我们做这些娱乐化的阅读,拼命降低学习知识的门槛,就是为了让大家有一天能得到那些自以为永远得不到的东西,然后产生一份成就感,产生一份自信,这些东西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因为它们也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现在我感受更多的,就是这种用视觉和娱乐化手段降低知识门槛的社会责任,有了这种社会责任背在身上,我们前进的步伐反而更加沉稳有效。”

目前“混子曰”作为IP的一些周边产品如相关图书等已经逐渐落地,后期还会策划更多周边及软件的授权开发。谈到未来的发展,陈磊信心满满:“最近我们也观察到公众号平台正逐渐进入到正常有序发展的洗牌时期,阅读者对内容的期待越来越高,我想这既是挑战,同时对我们来说也是发展的利好机会。公众号是否会没落以及被其他平台取代,现在还不好说,但是我能肯定的一点是,人对阅读以及对知识的需求是永远不会变的。”文/本报记者 崔巍 


相关:

尹大为以创业论“青春”改编自真实故事的励志青春片《青春不留白》将于本月29日正式公映,昨天导演尹大为携宦宇、高雪儿、陈俊宇、嘉男海林、刘雪婷等主演亮相北京首映式。尹大为称,目前大部分的青春片都以爱情为主线,新时代应该多一些..

许子东的现代文学课主题:《许子东现代文学课》新书见面会 时间:2018年6月15日19:00 地点:郎园虞社 嘉宾:许子东 学者,香港岭南大学教授 孙 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陈晓明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李 伦 腾讯网副总编辑 主..

上一篇: WEY VV6C实车谍照曝光 或年底上市
下一篇: 名人进小学上课 作秀还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