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黑色电影《后窗》蕴藏字符表情 人性微光


更新日期:2018-05-25 16:42:25来源:网络点击:850

61年前的8月4日,派拉蒙电影公司在纽约百老汇举办了一场放映会。参与的2000余位观众既有高官显贵,也有社会名流。翌日,《纽约时报》的影评人博斯利·克洛泽撰写观感,言之凿凿,称影片“没有价值,关于人和人性,呈现的尽是肤浅表面的东西。”一个甲子过去,这部影片却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它的名字叫《后窗》。

为人熟知的故事是,格蕾丝·凯莉因为《后窗》,放弃了与马龙·白兰度合作《码头风云》的机会。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也为影片倾注了大量心血。后来,他在受访时说:“这就是一部关于偷窥的电影。我想这是人类的天性,是人都爱偷窥,如果不用担心被抓的话,人人都会这么做。”

这段电影史上的残简,而今会在《后窗》的各种纪念中反复为人提及,可另一个重要的名字,却蒙尘许久——小说原作者康奈尔·伍尔里奇。日前,获誉“悬疑小说大师”“黑色电影之父”的伍尔里奇代表作《后窗》《旋入深渊的华尔兹》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出版。往昔的迷离氛围与抓人的窥视争议,再度浮出水面。

窥视:人性的呓语

“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从没听见过他们的声音。严格说来,我甚至没见过他们,因为相隔那样的距离,他们的脸太小,根本说不清有些什么特征。但是,我可以构想出一张他们来来去去、他们的日常习惯和活动的时间表。他们是我周围的后窗居民。”伍尔里奇在《后窗》里这样写道。

窥视,历来是大量文艺作品的主题,也会引发关于人性的无尽联想。通过构筑明处与暗处的对比,剧情的可能性就能大量展开。譬如今时早已大名鼎鼎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当日就是借关于窥视的处女作《追随》一举成名。通过摄像头及监控系统,也成为大量类型电影的必备桥段。

但在《后窗》的年代,技术手段与叙事结构尚未成为影片的主流,窥视更多关切的,还是人性的呓语。

故事并不复杂:摄影记者杰弗瑞意外摔断一条腿,不得不在轮椅上百无聊赖地过日子。时值纽约盛夏,周围邻居日夜都窗户大敞,闲来无事的杰弗瑞总爱透过后窗观察邻居们。体态迷人的舞蹈女演员每天都身穿胸罩短裤、迈着优美的舞步干家务;独居的作曲家常坐在钢琴前创作;一对无子女的夫妇常在三楼阳台上消暑,每天把小狗放下去玩耍;二楼推销员苏先生的妻子久病卧床,不时看见两人口角;一楼的单身女子总也找不到伴侣,被杰弗瑞称为“寂寞芳心”;一对新婚夫妇搬进公寓后就忙不迭地亲热,随即放下窗帘,此后难得亮相……杰弗瑞也并不寂寞,如慈母般耐心照料他的护士斯泰拉和美丽的女友莉莎常陪他聊天。

一天,杰弗瑞看到对面窗口的推销员夫妇又发生了争执,当晚他发现苏先生三次冒雨拿着大皮箱走出家门。第二天,杰弗瑞发现苏先生正在包裹刀和锯条,苏太太也从她卧病很久的床上消失了。三楼的小狗在楼下玩耍时,总爱在花坛边不停刨着什么……一切都开始令杰弗瑞不安。由于伤腿未愈,女友和好友参与进来,和杰弗瑞一同开始了一次破案之旅。

架设特定的视角,构建相对封闭的空间,悬疑推理的特质,因为简洁,呈现出紧凑的格局。也恰是因为简洁,删减了冗余的枝蔓,窥视在《后窗》里更多反映出人性的空间。

悬疑:伍尔里奇模式

《后窗》的作者伍尔里奇其人,曾是上世纪中叶颇为知名的推理巨擘。不仅以菲茨杰拉德为目标,鼎盛时期的影响力也堪比雷蒙德·钱德勒。尤其在类型小说领域,伍尔里奇著述颇丰,作品改编的“黑色电影”也备受关注。

电影理论宗师安德烈·巴赞如是概括伍尔里奇的写作特点:“在悬念小说和恐怖小说领域里,伍尔里奇又加入感情因素,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他所开创的‘伍尔里奇模式’对年轻一代侦探小说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弗朗索瓦·特吕弗讲得就更具体:“使我感到无比震撼的是:此书中所有的爱情场景都写得像凶杀场面,而那些凶杀场面又都像爱情场景……在这部作品中,爱情与死亡的主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伍尔里奇一生撰写的30多部小说中,《后窗》不惟是知名度最高的,也是最能代表“伍尔里奇”模式的作品。而今重新回归中国读者的视野,黑色风格蕴藏的人性微光,或可期待。


相关:

且看中青年挑起海派大梁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开始,海派戏曲对于“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便受到全国瞩目。10月29日起,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携昆剧《景阳钟》、京剧《春秋二胥》、越剧《铜雀台》等六台大戏首度进京,安平..

合拍片内容合作比资金合作更有意思看到一条消息说中国的一家文化投资基金和法国一家公司,联合成立了中欧电影基金。该基金将在未来5年投资约7亿人民币,开发10部中等投资规模的电影项目。中欧电影基金的成立,是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成果之一。 但愿..

上一篇: 《惊奇的山谷》: 一出戏四个人 五蕴皆空
下一篇: 戏剧大师布鲁克:戏剧是隐喻,帮你更清晰地看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