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真正的文今日股市行情分析 学青年什么样?


更新日期:2019-10-25 12:07:42来源:网络点击:638726

中国当代文学里的青年人身上蕴含了怎样的能量,又有着怎样的困惑?

从《新青年》到《创业史》,从“八十年代新一代”到当下的“小资”和“佛系”青年,青年始终是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进程的“同时代人”。一代代青年写作者在感受时代和表达自我中完成精神的成人式,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文学贡献新的话语与行动能量。

2019年10月22日,由《十月》杂志社、中国作家网联合主办的十月青年论坛第十一期“当代文学70年:文学与青年”主题讨论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17位专家接力进行四个小时的专业讨论。这些问题引发了全新的思考。

历史中 文学青年的微妙变化

《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创业史》里面的梁生宝、《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这些文学里的青年形象在一辈读者心中有永不褪色的身影。

“当代文学70年:文学与青年”活动一开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以“文学作品中的青年形象变迁”为题,回顾了从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开始100年来中国文学青年形象的变迁。她重点谈到1949年以后文学形象的她谈到了追随革命的女青年林道静、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还有《平凡的世界》里励志向上和一辈人一起成长的孙少平。

在张莉看来,“文学反映我们的时代。如果文学可以塑造我们的现实,或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生活,那么文学中的青年形象不仅仅只是时代或者现实的反映物,会超越时代、超越具体个人的环境,成为艺术家的作品。”

梳理70年来当代文学里的青年形象时,与会研究者谈到,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文学里的青年形象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80年代《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刘思佳成为社会转型中‘迷惘的一代’;进入新世纪,散落活跃在文学文本中的不同体裁当中的各类青年形象,这个时候青年的历史主体责任感已经变得不清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福民谈到,青年问题首先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表征着一种现代性的焦虑,因此,他也对作家们提出了期待,希望在未来的写作当中,创作者能够进一步厘定青年在社会中的关系,研究生产力和社会史的变迁,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处在历史夹缝当中但同时也仍然是一个恰当的历史位置当中的青年。

当下里 青年叙事,哪些能成为经典?

与会作家中的傅逸尘是一位八零后,他是从事创作,也是《解放军报》评论版主编,在这场以中年评论家为主的讨论上他算一位年轻人。在论坛开始之前,他在现代文学馆展厅里先行看了一份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手稿展。

《青春之歌》,《上甘岭》,《小英雄雨来》、《保卫延安》作品的手稿让他回想起阅读这些作品时受到的触动:“我看到大量文学作品塑造了青年人的形象,看到那些青年形象在历史的背景中所发挥的这种作用和他们人生际遇,我觉得都穿越了时空,给当下的我,非常深刻的触动。”

傅逸尘

他感慨老一辈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的经典,被文学史所记载,被文学爱好者所尊崇,而且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傅逸尘说在此次讨论中观察到了有意思的现象,“当我们看到我们祖辈、父辈作家给我们非常宝贵丰富的文学遗产之后,当谈到我们当下的写作,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青年文学或者青年叙事当中的青年形象的时候,大家很难达成在某一个层面上达成共识。当我们在言说青年与时代、与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这种关系的时候,大家发现这个话题其实非常难讲,我们很难举出一个在这个时代能够产生引领性的、引领社会风尚。”

他谈到自己的困惑,80后、90后作家可以在年轻时读前辈的经典作品,不论是关于奋斗、关于革命、关于爱情的经典作品,而当80后、90后已经逐渐为人父母的时候,“我所经历和见证的这些文学现场,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青年叙事,有哪些能够成为经典?能够被我们所自觉地传递给我们的后人呢?”

张莉

未来时 除了所谓的“失败”,还有更值得思考的

被评论家关注比较多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中的形象,在傅逸尘看来并不能成为一代人的生命标识。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是作家方方创作的中篇小说。这本书讲述了贫寒农家子涂自强考上大学后辛苦奋斗,但最终并没有走向光明人生之路的故事。他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承担了生活的全部重负,没有人脉、没有背景,为谋生疲于奔命,而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母亲又带来更深的忧愁。

“这个青年面对自己的命运无力反击。在这部作品之后,很多作家在书写这样的形象的时候也开始意识到,不能只写‘青年只有面对这个现实,怎么样去顺应现实’,而不去展现‘和现实之间产生搏斗’”。评论家张莉讲到自己的观察。

而傅逸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也在想,这样的作品尽管所诉说的是青年的故事、青年形象,但是它能够去引领时代风尚吗?能够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种生命的标识吗?当我们青春逐渐逝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留存给时代、世界的是这样一个文学标本,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质疑。”他认为:“当我们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形象在世界上越发站立起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从正面的角度充分地传播和书写。”

一些评论家也观察到,近几年,特别是青年作家提供了一些所谓失败的青年的形象,成为一个时代具有症候性的文学话题。到关于当代作品中失败青年形象的描写,与会嘉宾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可能要谨慎谈论失败,更重要的是要讨论内心交流和焦虑的来源。”《光明日报》文化周末副主编饶翔表示,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不应只关注其个人遭遇,而应着眼于大的历史时空与时代内涵。“应当看到除了‘失败’、还有一些可贵的、值得去思考和探索的价值的选择、人生的选择。”


相关:

心太累?要学会让自己停止“过度思考”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编者按:思考本身是一件好事,是我们处理问题的利器,但我们没必要在醒着的所有时间都拿来思考。过度思考会..

古天乐:敬,而无畏敬畏一路的对手与挑战,无畏创造包容更多可能的全新格局,心怀敬畏,无畏前路,是行于路上的信念,更是人生旅途中对每一个当下的郑重。人生如同一段漫漫旅程,驶向何方,有机遇,却更多是自我的选择。有人好奇远处..

上一篇: 文学青年70年:在感受时代和表达自我中完成精神的成人礼
下一篇: 人生迷失的时候,要选择更艰辛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