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宋朝宁夏大学图书馆 究竟离我们有多近


更新日期:2019-06-14 08:50:02来源:网络点击:618609

5月初,青睐·人文寻访第十三季来到了八朝古都——河南开封,跟随著名文史作家李开周老师,试图揭开这座1000多年前曾是世界第一大都市的繁华都城的秘密,重回繁华的大宋。作为一个爱宋史、写宋史、研究宋史的河南开封人,李开周给我们从开封的历史讲到宋朝的衣食住行,并对比今夕的开封,带我们“穿越”回了迷人的大宋。

特色“城摞城”,原因竟是为了省钱

在帮我们打开宋朝人的真实生活方式之前,李开周先为我们解析了开封独一无二的“城摞城”特色。开封,被称为八朝古都,除了作为夏朝都城老丘尚未有确切佐证,春秋战国时的魏国以及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均曾在这个城市建立都城。

而就在如今的开封城的地表之下,居然就完整地埋藏着至少六座曾经辉煌的都城文明。这主要是因为黄河水在历史上的多次泛滥,汹涌的河水席卷大量的泥沙淹没一座都城,当灾难过后,下一个再次选址建都的王朝便在厚厚的泥沙之上,重新建立新的都城。而令人惊奇的是,一次次重建后的都城居然包括中轴线、内外城墙、护城河、商业街主干道、交通要道、主要城门等在内的城区规划都惊人的一致。于是,一个个朝代更迭,一次次黄河泛滥,一层层都城就这样摞在一起,形成了在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古都都没有的开封特色——城摞城。

在震撼之余,李开周直接抛出我们心头的疑问,既然黄河水屡次泛滥,为何后面朝代的政府还是屡次在此处选址建都呢?是因为中国人的安土重迁观念?李开周用雄厚的男高音揭晓了答案:“其实是因为省钱。”

在大家的笑声中,李开周接着说:“以北宋为例,开封作为当时的都城人口在最繁盛时期超过100万人,且都是市民,而非农民。那么要养活这100多万人,就需要大量的粮食,而按照当时北宋的农业生产能力来说,开封周边的农田是无法养活这么庞大的人口的,所以就需要从外省大量地购入粮食。”

在当时,多从江南鱼米之乡购入,而江南路途遥远,在没有高速公路和飞机的古代,想运输大宗货物,要么采用人力畜力,要么采用水运。前者陆运的成本非常大,不但时间成本高,而且经济成本也不低,比如在当时的洛阳只要5文钱一斤的大米,靠人力运输到开封就能卖到30文以上,可见成本之高。“所以相比之下,水运就显得更为经济划算,从长江进入汴河一路逆流而上,宽达100米左右的汴河上,能承载180-200吨的大货船来来往往,是当时的盛景,更是给开封的135万居民和长期驻扎的十几万中央禁军带来了足够的生活物资。”就在讲座这天的当晚,我们也坐船游览了“大宋御河”,虽然只能算是微缩版的汴河,但依然可以对曾经的繁荣汴京有一番真实的感受。

汴河的水运让开封作为都城的经济成本降低,但是同样都有水运的西安、洛阳、南京为什么不行呢?还是因为省钱——省粮草的钱。中原很长一段时间都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困扰,而如果越想靠近战事的前线,都城的选择就越北,而越北粮食产量就越低,运输粮草的路程就越远,成本就越高。事实上,有时候运粮饷的沉重经济人力负担就几乎能拖垮一个王朝,所以都城不能太靠北。而都城如果太靠南,一是离前线太远,二是南方舒适的生活容易让君王丧失斗志,也不是好的选择。所以折中下来,开封最合适不过,无论是从经济条件还是军事环境来说,都最划算。

有真有假,开封城里流传至今的宋朝小吃

说完开封的历史,还是回归到“宋朝离我们有多近”的主题上,在今天的开封,我们还能找到宋朝的影子吗?至少在吃上一定可以。

如今赫赫有名的开封小吃灌汤包子宋朝就有,不过当时叫灌浆馒头。把包子叫成馒头,是明朝前的习惯。现在南方的部分地区还保留这样的叫法。说起灌汤馒头不得不提到北宋的那位有名的官员蔡京。蔡京很擅长做菜,而最拿手的两道菜就是手擀面和灌汤馒头。在蔡京的儿子蔡縧所写的《铁围山丛谈》一书中曾写到一段轶事,就曾提到蔡京在无意间发明了如今的蟹黄汤包,并亲自向皇帝提议,将此菜增加进当时大学食堂的菜谱之中。

在现在开封的夜市上还能找到一种叫羊肉炕馍的小吃,它在宋朝时叫软羊胡饼。这个小吃历史悠久,还曾出现在宋金议和时招待金国使者的国宴上。当时的国宴美食确实不是很多,就连麻花也属于国宴之一,不过当时叫作“寒具”。此外还有餢飳,其实就是油炸发面圈。餢飳还属于出门旅行可随身携带的干粮,因为是个圈的形状,方便套在一些兵器上,比如武松打虎用的哨棒,套在上面后扛着哨棒赶路,饿的时候就拿下来充饥。

前面提到,明朝以前包子这种带馅的面食被称为馒头,那么现在这种不带馅的馒头在宋朝时叫啥呢?在宋朝时,这种不带馅的发面面食叫做炊饼、蒸饼、笼饼。现在的饼不是扁扁的吗?其实“饼”在宋朝代表很多类型的面食,不像现在的意义那么窄。

宋朝有个叫吴处厚的人,曾专门写了一本书《青箱杂记》,描述了馒头名称的变迁。里面就提到,馒头在北宋初年时叫作笼饼,因为做法是上笼蒸熟,后来又被叫作蒸饼,也是因为烹饪方法。但是到了宋仁宗时期,因为宋仁宗叫作赵祯,按照当时的口音,“祯”跟“蒸”的发音相似,为了避讳,就改叫了炊饼。

炊饼,武大郎卖的那个?没错,其实武大郎卖的不是香香脆脆的烧饼,而是香软的发面馒头。李开周说到这儿还分享了一件趣事:“曾有朋友跟我较劲,说武大郎是《水浒传》的人物,《水浒传》虽然写的是宋朝时候的事情,但是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啊,所以武大郎卖的有可能是烧饼。但其实即便到了明朝,很多人还是把馒头叫作炊饼。如果去看明朝人写的笔记,里面一般说馒头就是两种称呼,馍和炊饼。所以武大郎卖的还是现在的馒头。”

此外,还有河南有名的烩面也是地道的宋朝小吃,当时叫水滑面,而米线在宋朝也有,不过被称为索粉,顾名思义,就是像绳索一样的粉丝。宋朝时还有一种美食“油夹儿”,其实就是现在的锅贴。

说了正牌的宋朝小吃,李开周还给我们分享了“假冒的宋朝小吃”。像是红薯泥、花生糕、西瓜糕和胡辣汤。证明前三个食物是假冒的最简单,因为宋朝时,红薯、花生和西瓜压根还没传入我国呢。比如红薯是道光年间才传到河南开封,而西瓜从西亚传入后,一直到北宋灭亡都还只限在国境以北存在,后来是由金国带入了南宋时的开封,所以西瓜糕不可能是商家宣传的“宋朝宫廷御膳”。

至于胡辣汤为何不是宋朝小吃?关键问题在于胡椒当时的价格。“当时胡椒属于非常值钱的‘稀罕货’,差不多要十几两银子才能买一斤花椒,所以家里的花椒非常金贵,平常就算是招待贵客也就放几粒,不可能做成现在的这种使用大量胡椒的胡辣汤并成为街头巷尾小吃。”

坐着吃饭不分餐,是宋朝留下的习俗

不只是具体的美食,现如今一些餐饮习俗也是从宋朝沿袭下来的。比如彻底从跪坐用餐中解放了双腿,开始坐在椅子上用餐就是宋朝普及的。跪坐的习俗始于服装的演变,最早的衣服下装因为没有解决裤裆的问题,古人出门只能是双腿分别套上两个布筒子,再用一根带子系在腰间,接着再在外面穿上裙子遮盖双腿。如果是现在的坐姿,这样的服装就很容易让人走光,所以古人只好用跪坐来“遮羞”。直到骑马的游牧人民“教会”了魏晋的人穿连裆裤,才开始逐渐有坐着吃饭的人。但是几千年的强大文化惯性很难一时间发生改变,所以一直到唐朝时仍旧没有完全摒弃跪坐这种不科学的坐姿,直到宋朝才彻底解放了被压迫的双腿。

宋朝还有一件不太科学的餐饮习俗变化——从分餐到共餐。“宋朝前,人们吃饭都是分配好食物,自己吃自己的,非常卫生。而到了宋朝开始流行共餐,这种共餐的习俗甚至成为国法家规。比如北宋的权力中枢群相制,负责各个部门的宰相只要是值班的日子就必须中午一起吃饭,在政事堂“会食”,皇帝主要是希望通过这种会食让大臣能够在轻松的吃饭氛围中畅所欲言,沟通政见,很有效率地管理国家。但在一个菜碗里夹确实不是卫生的做法,所以叫不科学的演变吧。”李开周这样讲道。

此外,现在用来在桌面上放置筷子的筷枕,也是南宋时发明的,当时叫止箸。除了这些,宋朝餐饮习俗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唱菜”,现在已经绝迹。所谓唱菜就是在当时开封的大酒楼里会有一项特别的服务,你点好了菜后,服务员会现场编曲编词将菜名编成合辙押韵的歌词唱出来。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习俗,背后的原因恐怕是北宋都城商业的空前繁华,《东京梦华录》曾记载当时的东京城里有72家正店,也就是拥有独立酿酒权的大型的酒楼,此外还有3500家小酒楼。如此繁华的大都里,想要做好生意就得有新奇的招揽客人的方式,唱菜后来也从一开始的几家特色最后演变成了整个宋朝的餐饮文化特色。

一千年前的开封房价,堪比如今的北上广

吃说的差不多了,再说说衣、住、行。宋朝人穿衣服要注意挑选对颜色,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品阶,上可以兼下,下不可以兼上。百姓们一般是穿黑色、白色、粉色或者是花色的衣服,一些纯黄色、纯紫色、纯红色的布料只能由地位尊贵的人穿着。纯黄色更是皇帝独一份的专属颜色,如果有人穿错了衣服甚至有性命之忧。关于宋朝人的衣品,值得一提的是,宋朝人无论男女老少,在重大场合或者特殊的庆祝日子里,都会簪花,鲜花或假花都有,代表一种喜庆和威严。

说到穿衣,就不得不提宋朝的女性。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女性的地位和财产都得到了一定的尊重和保障。地位主要体现在家庭中,当时宋朝做管家的女性很多,比如司马光就曾公开认可家庭中可以由聪慧的女性管理家事。

此外,只有宋朝时通过立法来保障女性在婚姻中的财产,女性加入夫家时所带的嫁妆是由女性独立拥有的财富,如果离婚,可以全部带走。而这样的传统,也形成了宋朝时特殊的“厚嫁风”习俗,娘家会在女儿出嫁时尽可能多地给女儿置办嫁妆,从首饰、仆人、店铺到房产、地契等等,有人甚至会因为嫁女儿而破产。像是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身居尚书可谓是高官厚禄,却因为嫁了五个女儿而破产。在嫁最后一个女儿的时候,苏辙直接变卖了本来用以养老的田地,筹办了一批相当于现在六七百万价值的嫁妆给女儿。而拥有非常多嫁妆的女孩,在婆家的地位也往往会很高,婆家的经济来源甚至主要需要倚仗她们的嫁妆,也正因如此,婆家往往不敢轻视她们。宋朝还有不少儿媳甚至可以“虐待”公婆。

接下来,李开周又跟我们聊起了宋朝时开封的楼市,没想到,1000多年前的开封房价竟然堪比如今的北上广。

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城,房价高是必然的,对于当时北宋都城的房价,许多文人都曾在自己的作品里记载过。朱熹就曾描述当时北宋的文武百官在开封都买不起房子,就算是宰相也只能是租房。正所谓“百官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大文豪欧阳修来开封做京官的时候更是写诗自嘲租住陋室,“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这些还都只是对当时开封房价定性的描述,定量的描述更是清晰。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中年时在开封买房花了9400贯,用购买力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相当于是750万。而当时的市民每个月的工资一般也就是3贯钱,也就是说普通百姓不吃不喝也要攒260年才能买上这栋在开封的房子,可见当时开封房价之高。

最后再说说“行”,“行”这件事儿上宋朝有两大特色,一个是马,一个是桥。

如果你仔细在宋朝的古画上找寻,就会发现,马这种古装剧里常见的运输工具几乎很少出现,马车更是寥寥,比如《清明上河图》中只有几匹马的踪迹,且没有一辆马车,在画中随处可见的是驴、骡子和骆驼。那么,宋朝的“马”都去了哪里呢?都去前线了。宋朝马主要用于战事,司马光曾描述宋朝缺马打仗的程度是七个士兵才能配上一匹马,对比对面的游牧民族是三匹马一个人,差距非常大。因此马很少会作为百姓生活中的工具,更多是用以战场或者是供达官显贵使用。

宋朝出行的另一大特色是“桥”,之前就说过汴河的水运,而宋朝的水运离不开木拱桥这个功臣。这种宋朝专属发明的木拱桥就是《清明上河图》上所绘制的那座巨大的木拱桥——虹桥。这种桥是纯木质结构,工艺复杂,耗费工时,但却能够在宽阔的汴河上架起高高的通道。石桥就很难做到在100多米的河面上做成拱桥。宋朝人为了能让满载货物的大船在汴河上通航,并不阻断两岸居民的生活,就发明了这种木质的大型拱桥。虽然这种桥因为材质本身的原因容易腐烂,桥身不耐久,但是却解决了当时的通航问题。

发明木桥的人叫作陈希亮,是“河东狮吼”里怕老婆的陈季常的父亲。陈希亮在宿州为官时发明了这种桥,深受宋仁宗赏识,下诏褒奖,并令“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沿着汴河修建了多座这样的大型木拱桥。如今,这些木拱桥早已在时间的长河里彻底消失,我们只能通过开封清明上河园里仿制的缩小版虹桥,想想当时汴河通航时的盛景。

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远说不完宋朝的故事,但有关宋朝最真实的图景却已经生动地在我们的面前展开。虽然开封城早在元朝时就毁于战火,但在这片曾经繁华的土地上,听着那些来自史料的真实故事,似乎与脚下埋藏的六座都城有了新的连接。在接下来的几天寻访里,这场讲座里扎实的内容也一直响彻耳畔,帮助我们透过如今的开封,“看见”曾经的宋朝。

开封寻访大事记

5月9日

青睐寻访团一早从北京南站出发,正午时分抵达开封北站。午餐后奔赴960非遗文化创意园,与此次寻访的主讲嘉宾李开周老师汇合,并聆听李开周老师带来的一场知识量满满的文化讲座。讲座结束后,一行人登上开封古城墙,领略开封城的傍晚风光。在品尝了开封美食后,趁着夜色,青睐寻访团来到美丽的御河,乘船游览夜色里的开封城,听李老师和讲解员聊开封历史,讲御河往事。

5月10日

上午游览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在园中跟随李开周老师寻觅宋朝风俗的知识点。下午走进了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修建而成的开封府,听李开周老师讲述历史上的真实包拯。

5月11日

第三天,寻访团暂别开封,一早驱车奔赴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青茹亲自带我们逐一走进最具特色的洞窟,欣赏精湛的中国石刻艺术。随后,寻访团还走进了龙门石窟对面香山上的“白园”,这里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故居与墓地所在。

5月12日

此次寻访的最后一天上午,寻访团先是走进了被称为“开封的象征”的龙亭公园,就在龙亭公园的大庆殿遗址正下方,地下的5米深处,是明代的周王府,8-10米处就是著名的北宋东京城,12米深处是唐代的汴州城。随后,我们又奔赴开封市的古文化客厅,欣赏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王东给我们带来的点茶艺术。午饭后,寻访团在开封北站乘高铁返京,短暂而丰富的开封之旅圆满结束。

【开封府】

这里的“特产”是包青天

来到开封,大名鼎鼎的开封府自然是“宋迷”的打卡之地。午后,青睐团队一行人跟着李开周来到包公东湖的北岸,占地60余亩的开封府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遥相呼应。

击鼓前挨板子

完全是戏剧桥段

史料记载,开封府初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北宋时期,它凭借“天下首府”之称登上了辉煌的巅峰,但依然由于黄河多次泛滥的原因,最终荡然无存。李开周告诉大家,如今的开封府是2001年动工,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在原址重建起来的,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整体府衙以正厅(大堂)、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其余的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等大小殿堂共五十余座。

走入气度不凡的开封府大门,正厅前两侧的一锣一鼓引起了青睐团员的兴趣,于是以“何时击鼓何时敲锣”为开始,李开周的宋史小课堂又开讲了。

李开周解释:“击鼓鸣冤,敲锣是通知衙役们集合。”有人追问:“那击鼓前是不是要先挨板子,防止诬告?”李开周笑言:“这完全是戏曲里的桥段,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李开周告诉大家,北宋的诉讼制度对老百姓来说相对宽松,有了冤情,先是告到最基层的县衙,如果觉得判得不公正,再去府衙,然后是大理寺,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还解决不了,可以去军头引见司,军头是皇帝跟前的御前侍卫,他把喊冤的老百姓带到皇帝跟前。除了军头引见司,还有一个信访机构叫登闻鼓院,老百姓可以鸣冤,或者看见哪个大臣的轿子就去拦轿喊冤,途径挺多的。但这也导致一个弊端,就是中间没有过滤机制,以至于很多很小的案件全堆到上面去了,使得大理寺和登闻鼓院的行政效率低下,案件积压。

包拯担任开封府尹

只办过几件案子

开封府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府尹,令人惊奇的是,北宋总共才延续了146年,而历任开封府尹则达到了183人次,任职最长的一年多,最短的只有几个月,更换非常频繁。李开周说,由于开封是北宋的京城,好几位宋朝皇帝还是皇太子时都曾经做过开封府府尹,在当时的皇帝眼皮子底下进行历练,比如宋太宗、宋真宗,因此导致后来的皇帝对府尹自然而然产生了戒心,为防止篡权,就不让他们干的时间长。

但有一任府尹却是特例,总共当了一年零五个月,这就是老百姓口中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包大人。因为清廉、忠心,包拯得到了皇帝的特别信任。

提及家喻户晓的包公,青睐团员们的问题又纷至沓来了,“他的家世是很苦吗?”“他是被嫂子养大的吗?”“他真的铡了驸马爷吗?” 站在开封府里,李开周一一答疑,为大家还原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形象。

“现实里的包拯和影视剧里渲染的完全两码事,他是正儿八经的官二代,父亲包令仪曾经做到虞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国家部委的副司级干部。包拯本应该有两个哥哥,但都在4岁前夭折了,所以他是独生子,深受父母疼爱,从小到大没有经历任何坎坷曲折。”

顺风顺水的包拯29岁中进士后,没有听从朝廷安排,而是辞官回到老家为父母“养老”,直到双亲去世并且给二老守孝三年后,才到天长县当了知县,这年包拯39岁。

李开周介绍,在宋朝29岁中进士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全国1亿人口,北宋初年每期录进士还不到100人,到北宋末年也才达到每期500多人,且为每三年录取一次(不算恩科的话)。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柳三变直到50多岁才中的进士。

历任了端州知府、庐州知府等地方官后,年过半百的包拯进开封作了京官,第一个官职就是京东漕运司排运使,听起来似乎就是疏通运河的,但其实职能相当重要,属于三司史,也就是财政部,因为江南的各项赋税都要通过汴河运到京城。

李开周说,包拯聪明、能力强,办案确实很有一手,但他做府尹的一年零5个月中,审的案子加一块儿不到5件,因为作为府尹一般不会亲自审案,除非是皇帝交代下来的钦案。他没有铡过陈世美,宋朝根本没有姓陈的驸马,而铡刀这种工具第一次出现在中原是元朝中叶,还是蒙古人养马时很偶然地发明出来的。所以今天放置于大堂中的“青天三铡刀”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只是满足了人们对于经典传说的想象。

包拯在开封府

主要疏浚汴河及打击豪强

那么包拯在开封府主要主持了哪些工作呢?李开周回答:疏浚汴河及打击豪强。“当时汴河河面很宽,景色优美,很多退休的官员、宫中受宠的太监在汴河的堤岸上建房子,有的人觉得堤岸不够宽,居然敢填一部分河,这相当于阻塞漕运。包公之前好几个府尹都想打击这些人,但都没有成功,包公成功了。他的确铁面无私,但办事又绝不是一根筋。”

以疏浚汴河为契机打击豪强,是包拯的一大功绩。李开周分析北宋存在三种类型的豪强,一类叫草根豪强,例如《清明上河图》里画了一家药铺,叫赵太丞家,这样的人虽是平民,但他进宫为皇帝服务过,皇帝一开心赏他一个官衔。得到虚衔之后,此类人就很可能在当地欺男霸女,不过因为没有根基,打击起来难度并不大,只要皇帝不庇护他。

第二类是“生”出来的豪强。北宋开国后,为了防止王超、曹光远、石守信等一众开国大将威胁政权,皇帝给了他们很多政治许诺,于是这些武将的后代真的恃宠而骄,无法无天。

还有一类是从隋唐延续下来的,没有被战争摧毁的地方豪强。这种世家大族,有的甚至立千年而不倒,中国历史上出了不少这样的大姓。李开周说,北宋皇帝对待宗族势力的心态一直很纠结,或者说恐怕所有的统治者都持这样的矛盾心理。他们一方面希望民间多出大族以方便管理,人口普查、收人头税,一个政令下达给族长就可以了。但另一方面又忧患人多势众的宗族,难免会仗势欺人,而且大族里一旦出一个官员,整个家族就可能演变为地方上的恶霸。于是后人们就可以看到北宋朝廷一边通过立牌坊、减税等手段鼓励小家族并成大家族,一边又痛击出头鸟,只要不听话就出面收拾。

包公判案自有一套,但在治民上他始终秉承的都是皇帝的方针宗旨,毫不手软。他确实杀过两个亲戚,一个是他舅舅,另一个是他的小舅子。仰仗温和、懂妥协的宋仁宗的保护,包拯最后得一善终,64岁去世。由于去世时他的小儿子才四岁左右,所以被自己嫂子养大的不是包拯,而是包拯的儿子。

【清明上河园】  重现昔日汴河繁华景象

想知道宋朝的生活离今天的我们是远是近,不得不提脍炙人口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被史学家喻为宋朝的纪录片,若想了解宋人的社会史、生活史、城市史、民俗史、服装史、建筑史、交通史、商业史、广告史等等,皆能从这轴长卷中获取不可多得的史料富矿。

开封自丧失了京城的身份之后,运河改道,昔日繁华的汴河逐渐淤塞、断流,直至消失,《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盛时伟观”也最终不复存在。1992年,在开封市政府的倡导下,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营造法式》为建筑标准的大型主题文化公园——清明上河园——在龙亭湖西岸破土动工,这也是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

作为开封本地的宋文化研究者,李开周多次以顾问的身份受邀对清明上河园提出整改意见,尽管在某些细节上还存在瑕疵,但就整体而言,他认为目前的清明上河园还是非常忠实地再现了原图的风物景观。

参观当天正逢周五,很多周边城市、甚至北京的学校组织游学活动,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一不小心大家仿佛成了画中人,正合力成就一派昔日汴河的清明盛况。

虹桥与汴河《清明上河图》中的经典场景

在李开周的带领下,青睐团员来到园中的一条河边,只见一座红色的单孔拱桥横跨两岸,一艘木质货船在岸边纤夫的号子声中正欲穿过拱桥……李开周介绍这段情景设计模拟的正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经典场景,所谓“上河”就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东京市民们像赶集一样聚到汴河边喝酒、吃饭、购物、看热闹。这座横跨汴河的单孔拱桥叫做“虹桥”,因宛如飞虹而得名,全木质结构,各个部分靠榫卯形式连接,精巧优美。园中这座虹桥的跨度为25米,高5米,宽9.8米,而在宋朝时期,它真实的跨度和高度更加惊人。

有细心的团员发现桥头两侧共立着四根高高的杆子,每根高杆上又立有一只白鹤,李开周解释《清明上河图》中确有此物,白鹤为风向标,会随风转动,过往船只上的人只要凭借鹤头的方向就可辨别风向。

李开周说,大船过了虹桥后会穿过一座叫上善门的大城门,这是一座水门,汴河就从城门洞底下流过。《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正是上善门内、外距离并不长的一段沿岸景象,其地理位置就在今天开封东南远郊一个叫汪屯的地方。

在《清明上河图》中一以贯之的汴河其实是条人工河,最早开挖于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平原上能利用的天然河道非常少。起初就是从黄河凿出一条河道,引至开封东南不远处。到了隋朝,大兴运河,汴河又一路延长到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贯通以后,它的北段在宋朝时期全部称为汴河。有了汴河,开封这个政治中心就与江南的富庶之地联通起来,每年的赋税、丝绸、大米、瓷器源源不断地运进京城。元代建立后,京城异址,蒙古人将运河截弯取直,向北延长,开封境内的古运河就弃之不用了。李开周告诉团员们,如今的开封市区境内已经见不到汴河,只留下一段古河道遗址。

十千脚店与孙羊正店  其实经营权限有所不同

随着人流翻过虹桥,李开周在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前停下,他指着门前一只写有“十千脚店”的木箱子说:“很多人看到脚店两个字,以为这里是歇脚的旅店,或是做足疗的,其实这里卖酒卖正餐,可以理解成现在的茶餐厅。《清明上河图》里就画了这家十千脚店,招牌放的位置也一模一样。”

曹植、李白等人的诗歌里都曾出现过“美酒斗十千”“金樽清酒斗十千”这样的词句,李开周进一步解释:“‘十千’表示价格,就是一万钱的意思。按照唐宋的度量衡,一斗就是现在的6公升,装满酒有12斤。12斤酒卖一万钱在当时算挺贵的了,由此看来是比较名贵的酒,相当于现在的茅台、拉菲。”

李开周说一个“脚”字透露出这家酒店的经营权限,原来宋朝的酒水实行专卖制,只能由政府把控,政府将酿酒权卖给大的酒店,大酒店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定的利税,同时自己可以进行销售。而冠以“脚店”的酒家则没有酿酒权,只能从大酒店分销酒水。

十千脚店的店铺造型非常独特醒目,店面前很多根像船桅杆一样的高杆,纵横交错,相互绑缚,上面还插着酒幡、挂满灯笼。李开周介绍这是北宋时期非常流行的店面装饰——欢门,《清明上河图》里画的欢门比这个还要复杂得多,为的是让人从很远处一眼就能看到它。追述北宋开封城市风貌的宝典《东京梦华录》里记载,欢门除了挂栀子灯笼,还会插花。南宋后期,这种奢华而容易损坏的装饰形式逐渐消失了,可能是经济条件下滑的原因,也可能是追求细腻而耐久的装饰风格所致。

与脚店对应的自然就是正店,清明上河园也复原了《清明上河图》中记录的唯一一家正店——孙羊正店。“孙羊”这有些滑稽的名字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李开周说:“宋代人喜欢起绰号,比如一个姓李的做切糕,大家就都叫他李糕。这孙羊肯定是家里世代做羊肉羊蹄生意的。”

据记载,开封城当时的脚店有3000多家,正店只有72家。要想成为正店,必须经过一道程序,叫“实封投状”,相当于现在的招投标。“想竞标的,每年能给朝廷交多少利税要写一个保证书,然后装在信封里扔到衙门口的木箱里。到了月底,地方官把信封拆开,公开念出大家的报价,谁的高谁就做正店。这是宋朝发明的正店经营手续,而且每隔几年重新投状一次,经营不好或完不成利税任务就要交出经营权。”

光是喝酒吃饭的店铺就达到几千家,1000年前的开封经济有多繁荣可见一斑。清代的文学家袁枚通过传世的古董发现宋代的艺术品非常精美,便开始考据文献,当他看了《东京梦华录》里的记录后,得出宋朝特别富裕的结论。清代另一位学者赵翼经过一番精密的推算,算出宋朝的财富是清朝的三倍。而日本著名的汉学家青木正儿将宋朝每年粮食产量多少、国库里有多少钱等记载,和同时期的欧洲古罗马的相关记载进行对比,认为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饶有趣味的细节  窥见宋朝真实生活

跟着李开周一起逛“清园”,原本一些不引人注意的细节也变得有趣味起来。看见路旁飘展的写有“打耳”“饮子”的旗子,他感慨:谁说只有四川人会享受生活,北宋的开封就提供挖耳朵的服务了。你们知道饮子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饮料。宋朝人喜欢把很多名词后面加一个“子”字,钱是交子,饮料是饮子。现在开封城区听不到带“子”的用法了,但在开封和周口交界的地方很多话里还带“子”,这可以证明当年金兵打过来的时候,大批市民逃跑了,很多农民没有跑,所以宋朝方言在农村保留了下来……

他还特意带团员们来到一架复制的太平车前,在《清明上河图》中,除了能看宋朝的商铺建筑,平民交通工具也是一大看点。牛、驴、运送煤炭的骆驼之外,两轮太平车的使用在平原地区非常常见。

“《水浒传》里杨志拒绝用太平车押送生辰纲指的就是这样的太平车,它只有两个木质的轮子,木轮外面包铁,很笨重,要靠牲畜拉。大的太平车一般前面是四头牛,后面两头驴。驴是干吗用的?用来刹车。下坡的时候牛走得慢,车子往前拱可能会把牛腿轧折,车夫就让驴坐下来减缓车的速度。”

热热闹闹地看了“王员外招亲”“枪挑小梁王”两场实景演出,又在高耸的上善门前合了影,青睐团员们继续一边漫步一边和李开周交流自己对宋代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作为宋史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李开周一直保持着恰当的冷静。“宋朝曾经被贬得很厉害,眼下出现反弹,似乎又被拔高得太完美了。反弹其实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不可能完美。比如北宋的中后期阶层就已经非常固化了,上一代是进士,那么他的儿子孙子都可能是进士。一个人做官后,马上就与上流社会结亲,从此跟老百姓绝缘。苏轼、苏辙兄弟俩中进士之前,苏家在四川眉山只是地主,但中进士之后他们结亲的对象就是欧阳修、范镇这样的高官,与眉山老家就不太来往了。”

更难得的是,“很多学者研究一个朝代一个古人,先是理解,然后同情,最后就把研究对象变成了自己的偶像。可能这是一种文化本能,不过我对这个朝代有理解有同情但没有崇拜。宋代在我眼里很好玩,相比较而言这个朝代比较有人味儿,老百姓活得更容易一些。而且我们可以利用的文献特别多,文物也多,把图书馆、博物馆跟学术圈的资源利用起来,甚至利用起我以前做程序员的智能算法,用程序把这些人物关系理顺搞清,我就对这个朝代又多了一层理解。”

【宋代点茶】  雪沫乳花浮午盏

说起宋代的四雅文化,相信不少人都能脱口而出:挂画、插画、焚香、点茶。其中点茶是宋代最为盛行的一种饮茶方式,《水浒传》里的王婆就是开茶坊的,西门庆跟王婆打招呼后,就吩咐王婆给自己点两泡茶。宋代以后,茶叶的加工方式出现了变革,点茶法也逐渐被更加方便的泡茶法取而代之。

此次开封之行,青睐寻访团特别拜访了开封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东先生。热爱宋茶文化的他,经过多年努力,依照宋徽宗《大观茶论》的描述较好地还原了点茶、茶百戏和茶画的历史风貌。

走进龙亭湖畔的古文化客厅,王东的助手已着手开始了点茶的过程。只见她一手扶茶盏,一手持茶筅,以茶筅反复搅动击打茶盏里的茶汤,发出有节奏的刷刷声,一层层白色的泡沫随之涌现……伴随着明快的击打声,王东为青睐团员细细道来点茶技艺的前世今生。

点茶法始于五代,盛于宋朝。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宋人将茶叶研成末,再注入开水。据史料记载: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这叫做点茶。“点”指的就是旋转、敲击的动作。

王东告诉大家:“1000年前的宋徽宗就总结出香、甘、重、滑是为好茶。香指的是茶叶的香气,甘是回甘,重指汤色要明、透、亮,滑指莹润舒爽不锁喉。朱元璋曾说皇帝一盏茶百姓三年粮,欧阳修说一盏好茶值黄金二两。”

在点茶的基础上,贵族士大夫又发展出“斗茶”和“分茶”此类雅玩方式。所谓斗茶,一是斗色,主要是看点出来的茶汤的色泽,纯白为上真,青白、灰白、黄白一一次之,颜色越接近白色,就赢;另一个是斗浮,要求茶沫白如瑞雪,存在时间长,茶沫先消失者输。

“分茶”又称“茶百戏”,古人也称之为“水丹青”,是利用茶盏里的泡沫和水脉创作出变化多端的字画的艺术形式。

宋代斗茶最为盛行的时候,不论下层社会的市井人物,还是上流社会的士大夫,只要有闲暇,都喜欢坐下来摆好茶具,煮水点茶,比比谁的技艺更高超。

繁复的点茶技艺最终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也是无可奈何之事,然而今人再次审视典籍中的宋茶文化,尤其身为开封人,更不忍视而不见。王东多年前开始带领几名学生,从制茶、烧盏着手,一点点向宋人靠近,希望再现宋茶文化的魅力。他的工作室曾接待过多位副国级领导,韩国茶道会的会长前来拜访时,在欣赏完他们的点茶技艺后,直接交出了友好的白旗,以示自愧不如。前一阵大热的电视剧《知否》,还特邀王东作为茶艺顾问。

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的刷刷声终止了,茶盏中洁白细腻的乳沫引起了团员们的一阵赞叹,有一位团员不禁感慨:终于理解了苏轼的那句“雪沫乳花浮午盏”说的是什么了!


相关:

常天平:塑出临夏风物人情泥塑,俗称“彩塑”,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民间手工艺形式。泥塑艺术在唐代已有文字记载。清道光年间,泥塑进入鼎盛时期,其显著标志是天津“泥人张”彩塑的崛起。而今,泥塑艺术风靡全国,涌现出许多优秀艺人。 甘..

再话当年“琼瑶热”因为琼瑶丈夫的身份,平鑫涛去世的消息颇为引人注目。而琼瑶之所以成为琼瑶,离不开作为丈夫的平鑫涛,更离不开作为出版人的平鑫涛。因为有了作家琼瑶与出版人平鑫涛的组合,才有了“琼瑶热”。 1963年,默默无闻..

上一篇: 可听可看可互动 全球首套三维码融媒书来了
下一篇: 竖屏江湖 被催热的“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