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聚十家博物馆之力再现宋人制茶柠檬草 饮茶


更新日期:2019-06-13 09:07:38来源:网络点击:618567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宋代茶文化堪称精绝。在茶会上,文人们既注重饮茶的环境、器具、水火、茶色,又追求精致的茶艺和茶技。一片叶子、一个茶盏、一把壶,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文人手中,被演绎得超乎想象,达到茶饮文化的巅峰。

6月11日下午,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精心策划推出的  “盛世清尚——宋代茶文化展”正式开幕。“这次宋代茶文化展是中国茶叶博物馆联手全国9家博物馆合力推出的,是迄今为止最具系统、最有深度的‘宋代茶文化展’。”中国茶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以宋代茶文化为主题,展出文物128(组),辅助展品12件,共计展出展品140组。结合中茶博多年的宋代茶文化学术研究成果,通过“啜英咀华”“烹点之妙”“茗香远播”三个单元向公众展示。展览将持续至8月8日。

从“龙凤团茶”到“散茶”,宋人爱茶超乎想象

宋代茶文化继承唐、五代的成就,并在浓厚的文化背景和繁荣的经济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融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大观茶论》开篇所说的“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表明宋代茶事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盛世之清尚”。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曾在《议茶法》中写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可谓是对宋朝人嗜茶如命的真实写照。

在展内第一个单元“啜英咀华”,主要讲的就是宋代茶叶的制作。“它上承唐代蒸青饼茶制法,下启元代散茶形式。宋代的茶叶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叫片茶,也叫团茶,模样跟现在的茶饼有些类似。还有一种是草茶,也就是散茶。”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团茶的制作费时费力,对工艺的要求很高,要先把茶芽“蒸汽杀青”后,放入模具,再压制成各种形状,比如圆形、方形。精致而奢华的团茶大多是皇家贵族的玩法,民间则流行草茶,也就是散茶,将茶芽揉搓干燥就能制成。

“在宋代,团茶是一种奢侈品、贡品,基本上只有皇上等少数皇族才能享用。大臣们偶尔被赏赐到一小团,不是几个人分一分,就是藏起来,舍不得喝。印有龙凤图样的‘龙凤团茶’,更是为人盛赞的宫廷御用品。”中国茶叶博物馆陈列资料部主任郭丹英介绍,宋代皇帝酷爱喝茶,每年采茶时节会派出专门的督察官,去监督采茶、制茶的过程。给皇帝制作团茶的茶叶,必须五更开采,也就是凌晨3点到5点之间,因为出了太阳,就会影响茶叶的品质。采摘时,只需芽头那么一点点,采完后立即放入水中。尽管千年前的“龙凤团茶”已无处寻觅,但通过展览中细致的线描图和复制实物足以窥见它们的精贵。

从煎茶、点茶到茶盏,宋人饮茶很讲究

茶叶准备好了,就要开始烹饮了。追求生活美学的宋人,饮茶也充满艺术范儿。“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妙。”两宋时期的饮茶方式主要为煎茶法和点茶法,而点茶法更是宋代茶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展厅中“烹点之妙”单元通过大量文物展示,完整体现了宋代饮茶全貌。

“煎茶是将细研作末的茶投入滚水中煎煮,承袭唐代饮茶之法,然而于宋人而言,已是‘古法’。”郭丹英介绍说,煎茶法所用茶具也与唐时相似,多用茶铫、风炉以及茶碗等器具,“而点茶法,则要将研磨好的茶末,事先在茶盏中以少量开水调成均匀的茶膏,之后一边注入开水,一边用茶匙或茶筅慢慢搅动。点茶过程可分解为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五个步骤。”

大致在北宋末年,点茶法进一步发扬光大,形成了又一种高超技艺——分茶。分茶,又叫“茶丹青”,顾名思义,指使茶汤表面幻化出各种文字乃至花草虫鱼的图案。宋代皇室和士大夫的参与,更是将点茶艺术推至登峰造极之境,出现了“斗茶”这项文人墨客乐此不疲的娱乐。

除了在制茶、饮茶上颇为讲究外,宋人对茶具亦情有独钟,这与宋代点茶、斗茶的流行密切相关。宋代斗茶以茶汤乳花纯白鲜明、着盏无水痕或咬盏持久、水痕晚现为胜,完全由视觉感官来验定,点茶时,茶面泛出的汤花呈白色。因此,黑釉瓷茶盏最受宋人喜爱,在本次展出中,各种宋代茶碗与茶盏,大多以黑釉为主基调。


相关:

常远回归开心麻花舞台 《牢友记》明星场千座剧场“秒空”春晚小品《抢位子》中的“齐刘海”、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点睛之笔“孟特娇”、《西虹市首富》中“人如其名”的“柳建南”… 这些角色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常远。6月2日,开心麻花演员常远回归舞台,出演王牌剧..

段莹莹/郑赛赛获得法网女双亚军在法国巴黎罗兰·加洛斯球场进行的2019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双决赛中,中国选手段莹莹/郑赛赛不敌匈牙利选手巴博什与法国选手姆拉德诺维奇,屈居亚军。 6月9日,段莹莹(左二)/郑赛赛(左一)、巴博什(右二)/姆..

上一篇: 楚河流域最大古城见证丝路发展轨迹
下一篇: 高希希:真实失焦?表演“悬浮”?怪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