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朱亦兵:把音乐带到没有音乐的女子特案组 地方


更新日期:2019-05-22 07:34:43来源:网络点击:617792

“作曲家巴赫的名字,原文的意思是小溪,小溪和农耕开渠有密切的联系,这说明音乐和农耕也有关系。”5月21日上午,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站在先农坛拜殿的月台上半开玩笑地说着,一串串连珠妙语,让200多位在百年古建筑中与高雅艺术不期而遇的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国家大剧院2019年五月音乐节系列公益演出的一场,朱亦兵率领他的乐团来到北京中轴线先农坛。先农坛是中国古代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农场所,2018年被北京市文物局纳入14处“中轴线申遗”项目。在五月艳阳的照耀下,先农坛肃穆庄严,松柏翠绿,朱亦兵和乐团就把舞台设置在先农坛最具代表性的拜殿月台上,在百年古建筑上奏响华丽乐章。

朱亦兵拿着大提琴从拜殿中走出,站在大殿门口的阴凉中,跟月台上的观众热情打招呼。他指了指手中的乐器,“对,这是大提琴,大家知道它来自哪个国家吗?”朱亦兵几句话就把观众目光吸引过来,他从意大利的琴说到德国的音乐,然后带来一首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深情而细腻的琴声从拜殿传出,飘散在先农坛的绿树红墙之间。

从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的《自由探戈》,到法国作曲家福雷的《梦后》,朱亦兵一边演奏,一边向现场观众介绍着乐曲的内容,时不时还聊聊不同作曲家所在国家的风物。不仅音乐和舞蹈,足球和牛排的话题朱亦兵也能侃上几句,把观众逗得哈哈直笑。

音乐会临近结尾,当蒙古族民歌《鸿雁》和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响起,现场观众不禁跟着熟悉的旋律哼唱起来。“十几年前我就开始‘上山下乡’,把音乐带出剧院和音乐厅,当时很多观众连大提琴都不认识,现在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了。”朱亦兵说,“我认为音乐家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把音乐带到原本并没有音乐的地方。”

至此,国家大剧院“走出去”公益演出也即将接近尾声。在近一个月时间里,中外艺术家和知名院团音乐家的足迹已走过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冬奥组委以及各公益机构等地,让室内乐在城市中流淌。


相关:

社交阅读的硬币两面网络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强势介入,正在愈益深切地改变着社会文化生态,当然,亦包括大众阅读。过去那种独对孤灯的传统阅读方式不再一枝独秀,相应地,一种融阅读与社交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交流日趋流行。 不..

如何用文学塑造英模 【读书者说】 李春雷的长篇报告文学《县委书记》(党建读物出版社、鹭江出版社出版),是他在孜孜以求的创作领域取得的最新收获。作品以“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代楷模”廖俊波生平事迹为原型,以生动、凝练..

上一篇: 人民网将致力于维护汽车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
下一篇: 铃木忠志开启大剧院国际戏剧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