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二十四节气里为啥有小满没“大满”欧锦棠 ?


更新日期:2019-05-21 08:23:38来源:网络点击:617746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它的来临,意味着接下来天气会更加炎热,过去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此时,人们需要投入到繁忙的农事活动中去,为之后的丰收打下基础。

不过,有趣的是,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满,之后便是芒种,为何没有“大满”呢?

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一般来说,在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从农业角度说,“小满”既关涉北方麦粒的饱满,又与南方雨水的丰盈有关。这时候,中国北方冬小麦类的夏熟作物进入灌浆期,籽粒渐渐饱满,收割在即。

在南方,俗语说“小满大满江河满”,随着降雨量增加,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中水量丰盈。否则便意味着赶上了干旱少雨的年份。所以,这里的“满”字代表雨水多的意思。

小满时节,是农事活动繁忙的时候。此时,蚕开始结茧,意味着养蚕人家要忙着缫丝。《清嘉录》中提到:“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便有大暑与之对应,有小寒,便有“大寒”。但有小满,却没有“大满”。

民俗学专家王娟解释,大寒小寒、大暑小暑都是在极冷和极热的时间段,由于冷、热持续时间长,相当于两个节气,且人们正好在猫冬、避暑,没什么活动,所以分成两个相连的节气。

“但春种、秋收期间农事繁忙,事情比较多,节气本身的特点分明,所以不需要命名两个大小相连的节气。”王娟说道。

祭祀“车神”与“蚕神”

无疑,无论南方北方,小满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小麦需要谨防籽粒干瘪,水稻需要及时灌溉。而这都离不开水。

民俗学专家高巍表示,小满的形成与当时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习俗有关,反映了人们的切实需求。正是出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小满这一天,民间会祭祀车神与蚕神。

在有些农村地区,留下了在小满时节祭祀车神的古老习俗。这里的“车”指的是水车,传说中,“车神”是一条小白龙。在车水前,人们在车基上摆好鱼肉、香烛等物,“祭品”中还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谁倒入田中,期待水源涌旺。

另外传说称,小满为蚕神生日,在江浙一带还有一个“祈蚕节”。蚕丝得来十分不易,靠人们养蚕结茧抽丝而得,但养蚕又对气温、湿度、食物要求很高,很难养活。

古人并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因素,所以,由于蚕的饲养太难,便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辛苦劳作能有回报、养蚕能获得好收成,人们会在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小满吃苦菜 麦饼散清香

虽然还未到夏至,但在不少地方,小满时的天气已经比较炎热,多适合吃一些清淡去火的蔬菜。《周书》记载:“小满之日苦菜秀”,而苦菜,也是中国人较早食用的野菜之一。

关于苦菜的功效,《本草纲目》里提到:“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据说,古人还会用它来醒酒。

吃的时候,可以先把洗净的苦菜用开水烫熟,加入醋、蒜泥、盐等调料。又或者把煮熟的苦菜挤出汁液,拿来做汤、调馅……别有一番风味。

“夏季饮食以清淡为宜。过去这个时候,刚好青黄不接,但包括苦菜在内的野菜却是蓬勃生长的时候,民间逐步形成了小满吃野菜、苦菜的习俗。”高巍解释道。

俗话说,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的劳作,意味着人们离丰收又近了一步。或许,这个节气的名字,也正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盼。


相关: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揭示月幔组成 首次证实人类推论正确性 北京时间5月16日凌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一篇来自中国科学家的成果:中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陨石坑着陆,并部署了玉兔二号月球车对南极-艾托肯盆地进行探测..

一双筷子的诞生与流行:既是餐具,也是文化象征一头圆、一头方,长约数寸……日常掂在手里的筷子平平无奇,看上去似乎没啥闪光点。但事实上,它的身上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与礼仪,由古至今依然如此。一双筷子从诞生到流行,既是餐具的演变,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上一篇: “我和我的祖国”玉雕创作系列活动启动
下一篇: 2019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