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潘利国 北京市属公园馆藏文物首次集结亮相首博


更新日期:2019-05-13 10:08:50来源:网络点击:617325

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北京市属公园的190件文物将首次“走出”公园,在5月18日集中亮相首都博物馆,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部分珍贵文物为首次展出。

北青报记者来到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市属公园的工作人员正在布展。展厅内,一个巨大的玻璃展柜格外显眼,里面放着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缂丝制品——《无量寿尊佛像》,迄今已有约300年历史。据市公园管理中心专项文展负责人秦雷介绍,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尺幅最大的缂丝工艺制品,整幅作品长7.4米、宽4.5米,极为难得。缂丝制品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制作难度极大,代表了中国古代丝制工艺的最高水平。此次参展是首次对公众展出。

北青报记者看到,《无量寿尊佛像》的画面主体是端坐在须弥莲花座上的“三世佛”,最中间为象征现在的释迦牟尼佛,其左侧为未来佛弥勒佛,右侧为过去佛燃灯佛。“三世佛”下方还有四大天王和十八罗汉,上方则是日、月、祥云等图案。秦雷介绍,在清漪园时期,曾有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念经祈福的传统,当时就把这幅《无量寿尊佛像》悬挂在大石台上。后来一直在颐和园文物库房里保存。为了展示这幅作品,颐和园专门定制了展柜,里面有四台恒湿机,以保证展示柜中的湿度恒定。同时,为防止损伤,还在缂丝的展板上铺上一层无酸软纸进行保护。

另外一件展出文物——紫檀嵌珐琅罗汉床,体量巨大,重达500余公斤,被文物专家评价为“清宫第一榻”。秦雷介绍说,这张床由几十个构件组成,都是用古代榫卯结构进行拼插组装,其中还有床围板上的珐琅镶嵌。进行拆装的工作人员都是专职家具文物修复师,他们把整张床的20多个构件进行拆解、逐一包装和编码,拆装过程需要几个人合作,历时1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由于展品来自不同的公园,很多又都是第一次走出库房,工作人员在布展过程中特别谨慎小心。”

据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亚红介绍,展览策划组在11家市属公园提供的5.5万余件藏品中,最终挑选出了190件文物及50余件/套资料品,包括瓷器、玉器、青铜器、漆木器、书画、丝织品等,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9件,很多展品都是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据悉,展览自5月18日开始,将持续至10月7日。


相关:

以书画展现《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你见过吗?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指导,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国中药协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龙腾中医药书画百家邀请展”将于5月11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本次书画展立意新颍、形式多样,从千余幅作品中..

刘醒龙:文学是写给自己的锦书最近一段时间,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将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烧毁了一大半。问题来了,巴黎圣母院虽然建成有八百年,却从没有整座建筑的完整资料。换句话说,也就是缺少一本权威..

上一篇: 毕业生热衷科技与艺术结合
下一篇: 青岛海洋音乐季将于8月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