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东交民巷奇妙的家族 近代史味道浓厚


更新日期:2019-03-26 16:02:55来源:网络点击:615102

长长的巷子里,老树的枝丫横到街中央,老旧的高墙一路伴随着老街,古朴、沧桑,并宣示着巷子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这里就是著名的东交民巷了。

这里原是粮食市场的长巷,本称“江米巷”。在清代时,两侧建有多处供外国使臣临时居住的“迎宾馆”。鸦片战争后,这一地区先后建立了英俄德法的使馆,其后,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东交民巷首先遭到列强的洗劫。紧接着,《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地区划为“使馆界”,改名“使馆街”,还在整个使馆界四周建起了高约6米的围墙。直到1950年,北京军管会颁发布告,宣布在北京市内各帝国主义兵营的占领地一律收回,其建筑全部征用。这样,东交民巷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耻辱才宣告结束。

如今,走在东交民巷内,近代史的味道依然十分浓厚。巷子两侧的近代建筑保存尚好,一座紧挨一座。在其他胡同游走,总是要为寻找难得的几处看点“费心劳神”,但在这里,一路“扫荡”过去就可以了。从东往西数,先说路北侧,甲13号是天主教圣弥厄尔教堂,15号是原法国使馆,19号是原法国邮政局,21号和23号是原日本初期使馆及后期兵营,27号是原俄国使馆,93号是原麦加利银行;路南侧有比利时使馆旧址的后门、34号的原东方汇理银行和36号的原花旗银行。

一条街上冒出这么多历史遗迹,对于胡同串子来说,真的是十分过瘾。


相关:

超越“兴衰论” 看《拜占庭帝国史》 A·A·瓦西列夫的《拜占庭帝国史》中文版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瓦西列夫是20世纪国际史学界公认的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研究权威,一生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其代表作即为《拜占庭帝国史》。译者徐家玲教授介绍..

时间跨度5000年 796件套漂泊海外文物将回家古朴浑厚的马家窑文化红陶罐,线条流畅的汉代茧形壶,形制完整的唐代武士立俑,独特雅致的宋代黑釉瓷,刻画精细的清末至民国紫砂壶……长期在海外漂泊的796件套中国文物即将踏上“回家”路。 3月23日,在中国国家..

上一篇: 《只为遇见你》深挖珠宝行业 展现传统技艺
下一篇: 青年舞蹈家刘岩:首次出演话剧 紧张到不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