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江城子》:中国式审美的极致骑脖子 合唱


更新日期:2019-03-25 16:08:53来源:网络点击:615019

由国家大剧院自主音乐品牌 NCPA Classics携手作曲家陈其钢制作的合唱专辑《江城子》已于日前发行。

《江城子》是陈其钢受中国国家大剧院、澳大利亚悉尼交响乐团、英国BBC广播电台3台、英国格拉摩根冈音乐节联合委约创作的作品。去年3月,《江城子》由亚历山大·布洛赫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与女高音歌唱家孟萌共同首演,一个月后,由指挥家吕嘉再度指挥上演。本张专辑收录的是吕嘉执棒的现场演出录音版本,陈其钢本人全程监制。此外,音乐会演出实况视频、陈其钢在音乐会前的讲话、《江城子》全球首演纪录片以及三段由陈其钢本人在创作期间演唱的小样也包含在专辑中,以求多维度呈现出《江城子》的作品原貌和创作始末。

虽然熟稔人声,但《江城子》却是陈其钢的第一部合唱作品,是他创作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提到“江城子”三字,人们总会想起苏轼悼念亡妻的词作,陈其钢对这阕词同样念念不忘:“苏轼的作品虽以豪放著称,但感情的表达却可以做到至诚至简,细腻婉约。《江城子》是那种在生命里反复吟唱、静夜中不断怀思的乐音,无数人毫不吝惜地把‘绝唱’的美名赠与这首词。”

除了文字上带来的触动,人生的种种经历,尤其是至亲之人的离去,也让陈其钢十分理解苏轼的心态,创作时,他努力“把自己生活感触深入地、真诚地、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来”。苏轼词中与亡人幽明两隔、虚实相间的对话,在陈其钢的音乐中化作了复杂心境在多个层次上的伸展变幻、互斥交融,相应的,作品的难度前所未有地提高,无论在音高、音程关系、节奏变化、音色变化等各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整个合唱团最多时共有18个声部,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指挥焦淼和团员们坦言,《江城子》是合唱团成立九年来演唱过的最难的作品。在西方国家首演后,陈其钢对人声的挖掘和处理也让音乐家们大吃一惊。BBC国际台评论人Stephen Walsh曾评价道:“陈(其钢)有强烈的大型作品意识和对音乐衔接的完美掌握……慢速和快速音乐的交错以及高潮的管理,均以极高技巧处理,而复杂丰富的纹理结构从未失去和声的方向。”卡地夫音乐节总监John Metcalf更认为,《江城子》是堪与阿诺德·勋伯格的《月光小丑》相比的佳作。

作为一部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江城子》充满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和中国式的审美意趣,比如,女高音孟萌在传统戏曲和民族唱法之间转换自如,混声合唱则时而如大声疾呼,时而连绵低诉,彼此遥相呼应。“我想要一种干干净净的人声。”陈其钢说,“所以在乐团的谱子上我标注了很多‘隐隐地’、‘隐藏在人声之后’。”这种延绵不断的延宕形成若有若无的声场空间,恰似古典诗词中的“留白”,体现了韵味悠长、意境深远的中华美学意境。


相关:

《摇滚学校》“开学”自3月22日起,直至4月中旬,由音乐剧大师劳埃德·韦伯带来的最新作品《摇滚学校》将登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这部改编自2003年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杰克·布莱克主演的同名电影的音乐剧将引爆春日氛围。 据悉,..

“文化+”将成电视节目新热点近些年,综艺节目一路走来,经历了相亲、真人秀、知识问答、选秀等多个内容形式。而如今,文化类节目脱颖而出,成为一股潮流进入大众视野,受到热烈追捧。与前几类综艺节目不同的是,以文化为主题的策划依托着博大..

上一篇: 肖复兴的讲座有浓浓的北京情感
下一篇: 国宝回家是国强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