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法国小说《辫子》致敬黔东南招聘 勇敢女性


更新日期:2019-03-11 07:39:46来源:网络点击:614105

3月9日,法国作家莱蒂西娅·科隆巴尼携新书《辫子》来到北京,围绕“向女性的勇敢致敬”这一主题,和青年作家文珍展开了精彩的对谈。莱蒂西娅·科隆巴尼集作家、导演、演员、编剧于一身,《辫子》是她的第一部小说,2017年5月在法国出版以来稳居畅销榜前列,销量近百万册,获得多个文学奖项。

《辫子》是在全球化视野下,献给所有女性的一曲赞歌。故事中的三位女主角生活在截然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其身上浓缩了种种或明或暗的对女性的束缚:印度的斯密塔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贱民”,每天都要徒手打扫村里的厕所,唯一的梦想就是让女儿上学,摆脱残酷而荒谬的传统;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朱丽娅在父亲经营的假发厂工作,父亲因车祸陷入昏迷之际,她发现工厂早已破产,拯救工厂的努力迎面撞上传统的父权社会;加拿大的萨拉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律师,即将登上事务所最高位,却突然得知自己患了乳腺癌,陷入性别和疾病带来的双重困境之中……莱蒂西娅·科隆巴尼用一条真正的辫子将三位素昧平生的女性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最终,印度女人的辫子经西西里女孩加工成假发,戴在了加拿大女人的头上。这条美丽而坚韧的辫子漂洋过海,突破种种障碍,成为全球女性不懈追求平等和自由的象征,诉说着她们共同的困境和诉求。

在对谈中,两位作家就小说内容、女性写作和女性生存境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莱蒂西娅·科隆巴尼提起自己创作《辫子》的初衷,她一直关注为女性争取权利和地位的事业,希望为她们而创作。文珍谈及阅读感受时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永远不是这个世界上到底每天发生了多少细碎的事情,而是我们如何判断事物之间的联系,怎么用一种组织方式把它说出来。就这个故事而言,它完成得非常成功,作者寻找到的意象也很符合表现这个主题的需要。”


相关:

牛弹琴:关键时刻,中国副外长去了巴基斯坦!使命很明确 图为印度《一周(The Week)》杂志网站3月6日报道的中国副外长赴伊斯兰堡讨论印巴紧张局势的报道。(拖拽/保存图片可查看大图) ■关键时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去了巴基斯坦! (微信公众号“牛弹琴”(bullpiano)3..

京剧武丑泰斗张春华遗体告别仪式9日举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顾问张春华,于2019年3月5日6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据国家京剧院透露,张春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9年3月..

上一篇: 演戏38年 海一天演反派才开了窍
下一篇: 《惊奇队长》票房飘红口碑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