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文化扶贫要瞄准“志”青年菜君 与“智”


更新日期:2019-02-14 08:40:34来源:网络点击:613265

文化扶贫不是精准扶贫的点缀,而是把文化、教育、科技等与满足农民求知求富求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的系统工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就意味着在经济扶贫的同时,也要实施文化扶贫,从文化和精神层面及时补位、造血帮扶,最终全面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当前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这既是农村贫困的表现,也是农村致贫的原因。文化扶贫要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核心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应重视互联网信息化等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免费的知识。落实到具体措施上,应当大力推动“互联网+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重视和支持数字教育服务商的作用,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存粮千斗,不如一技在手。现代农村需要的技能很难在自然传承中获得,广大农村劳动力要真正进入现代产业大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因此,文化扶贫还需要构建以技能培训为保障的农民职业发展体系,通过让贫困人口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和劳动技能,从而实现既扶贫又扶智的双重目标,大大增加其脱贫的机会,并可有效阻止其不返贫,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可以说,技能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措施,是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战略任务。

文化扶贫,构建以扎根基层为导向的文化人才队伍体系非常关键。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制定基层公共文化人才建设规划,发现和培养基层文化管理人才、文化扶贫人才,有步骤、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开展文化扶贫的挂职帮扶,并积极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扶贫工作志愿者。在资金投入层面,建议设立基层文化扶贫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加大贫困地区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方面的投入力度。只有创新激励机制,对愿意扎根贫困地区的优秀文化人才给予特殊优惠政策,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让其安心扎根基层、施展才华。

建立科学的文化扶贫考评体系是推进文化扶贫的重要抓手。建议完善文化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把文化扶贫纳入到精准扶贫的整体考核体系中,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加强督查问责,推进文化扶贫落实落细。应明确主导部门,明确各级责任,完善跨部门协同和上下协作的工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形成文化扶贫合力,统筹推进工作。

文化扶贫不是单一地就文化抓文化,更不是精准扶贫的点缀,而是把文化、教育、科技等与满足农民求知求富求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的系统工程。文化扶贫既要扶知识又要扶方法,既要扶技能又要扶素养,既要扶志气更要扶信心,如此才能充分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相关:

第六届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在京开幕 2月6日,大年初二,第六届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在北京市珐琅厂开锣。众多市民前来零距离观看国家级大师设计制作的景泰蓝艺术佳品,感受具有600年历史景泰蓝“皇家艺术”盛宴。据了解,本次庙会将持续至正月十五。图..

北京图见|游人如织,这是正月初二的天安门地区 2月6日,正月初二一大早北京城区部分区域飘起了零星雪花,虽然天气寒冷,但游客兴致不减,记者也加入其中,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同参观游览天安门地区,感受新春气象。图为游客在天安门广场拍照(图片来源:tuk..

上一篇: 京胡名家齐奏长安闹元宵
下一篇: 大运河上的流动书法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