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找到“年清平乐黄庭坚 味”的时代表达


更新日期:2019-01-31 08:24:34来源:网络点击:612925

记忆中的年味是啥样?有人说是“糖瓜祭灶,新年来到”;有人说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有人说是穿新衣戴新帽;有人说是返乡的车票、团聚的激动、父母的饭菜……

改革开放40多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在一些地方,“家中大小,出出进进”般筹备年货的场景,已经很少见了;过年因为能吃上一顿肉、穿一件新衣服、给大人磕头得到压岁钱而激动的场景,已成为过去;一位作家笔下“一条条挂在半空”的走亲戚的礼肉,也被精致的礼盒替代。在当下,年味与时代韵味相结合,催生出新面貌。鞭炮少了,礼物变了,陋习不见了,“节日腐败”得到遏制;与此同时,网络联欢、手机送福、在线抢红包等活动,无不体现着现代科技时空里节日礼俗的推陈出新。

传统节日的文化变迁,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正如春节凝聚了阖家团聚的亲情、慎终追远的家风和孝悌忠信的追求,传统节日里蕴藏着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文化基因。可以说,传统节日是源自历史的醇醪佳酿,也是走向未来的精神通道。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当生活愈加智能化、精致化,旅游愈加个性化、体验化,创新形态,让传统文化找到现代表达,是文化遗产生生不息的必由之路。如果抱残守缺,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就很难捕捉现代人的目光。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要精准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一方面做好减法,如去除陋习;一方面做好加法,如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拓宽传统理念的内涵,等等。

以日前开启的2019“古中国·大运城”民俗文化旅游年为例,系列活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既有非遗展示、民俗演出、社火表演等传统项目,又有冰川节、广场舞大赛、音乐灯光节等创意活动,既打造出文旅新品牌,又展现了春节新气象。可见,对于传统文化而言,要不断拓展其外延、丰富其内涵,让文化品格与现实生活融合统一,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任务艰巨、意义深远。无论是振兴传统节日、保护传统村落,还是打造文创精品、挖掘非遗项目,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用心用情为传统文化找到适应时代的“语态”,方能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注入不竭动能。


相关:

小康集团亮相达沃斯 加快国际化布局步伐当地时间1月22日至25日,2019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约3000名全球政要、商界和社会活动人士出席本届论坛,来自中国的企业家代表成为了论坛中备受瞩目的热点之一。作为中国第一家受邀出席达沃斯的智能电动..

奥迪计划2022年前削减170亿美元成本汽车讯 近日,据德国《经理人》杂志援引奥迪高层报道称,奥迪计划2022年前削减约170亿美元的成本。该杂志称,成本削减是为奥迪的电气化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 奥迪发言人则表示,Seitz给出的具体数字并不准确。该发言..

上一篇: 他们用造飞机的精神打磨合唱团
下一篇: 90后创作者谈歌曲生僻字为何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