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聊斋志异》让经情侣戒指图片 典走进民间


更新日期:2019-01-29 08:01:50来源:网络点击:612819

唤醒沉睡的经典,服务当今读者,需要编撰者破除成规,对经典进行创造性转化。

古今学界对《聊斋志异》的文学地位颇多肯定,诸如“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一个顶峰”“空前绝后的文言小说巨著”“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等等。《聊斋志异》虽本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叙事文体——“志怪”体,但蒲松龄突破前人只求“游心娱目”的局限,借“志怪”记录人间百态、抒写心中孤愤、表达人生理想。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赞《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是明末清初志怪群书中“最有名者”。

《聊斋志异》好则好矣,美则美矣,奇则奇矣,却被普遍认为难读难懂。怎么办?对经典进行“创造性转化”,突破阅读瓶颈,让经典走向民间,势在必行。

王咏赋的《聊斋志异精装分类全评本》便堪称一部得心应手的工具书。作者30年来读《聊斋志异》无数遍,归纳出四大阅读难点。一为难字多、生词多、典故多、省略多,即便粗通古文者,离开字典、不看注释也很难读懂。二为文不归类,卷本繁多。蒲松龄贫寒,《聊斋志异》生前没能印刷出版,死后50多年才第一次刻印成书。原稿没有编定卷次,抄者、刊行者随意分卷,竟有六卷本、八卷本、十二卷本、十六卷本、十八卷本、二十四卷本之多。各种版本均按篇幅平均分卷,内容杂,无条理。直到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刻印的《王刻聊斋志异》,才按内容分为“正神”“仙”“鬼”“狐”等25类。三为分段太少,读来沉闷。时有三四千字一段到底,黑压压一片,令人气闷。四为多数版本注释方法老套,查阅费事。为突破这些文本障碍,今人有的搞文白对照,有的干脆把全书统统翻成白话文。古文变白话,意思是懂了,韵味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甚至不是《聊斋志异》了。

王咏赋决意创新,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对文本处理和编排方式做大刀阔斧改进,给《聊斋志异》换个新装。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分类。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既要有内在逻辑,便于读者掌握,也要一以贯之,不能变来变去,还要考虑各类之间篇幅大致均衡。在反复摸索中,王咏赋发现《聊斋志异》原书分类虽乱,却是按照四个“界别”大体平衡的原则而写的,即人、鬼、神、妖四大类。于是,他以“主要角色的身份属性”为唯一标准,把全书497篇作品分成《人世集》《鬼魂集》《神仙集》《妖怪集》四集。这样,每集都在100篇以上,30万字(含注释和点评)左右,界限清晰,篇幅均衡。此举使全书变得条理分明,为读者“各取所需”、深入研究提供便利。

分类之外,王咏赋还按现代小说书写习惯给《聊斋志异》分段分节,给每篇作品添加副题,用夹注方式注解难点,还试着用当代人的眼光、语言对《聊斋志异》进行逐篇点评。如此一来,《聊斋志异》变身为现代人可以轻松品读的普及读物。翻开这部书,读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文言文,却全无读一般古籍时的生涩感。读者可以轻松读故事,感受奇情异事中的美丑善恶;轻松读人物,欣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白描技巧;轻松读世象,了解明末清初的社会百态;轻松读理念,体会故事所传递的“天道有常,善恶有报”的朴素观念;轻松读文法,体验文学大师笔法的精妙;最后读点评,文后点评是王咏赋研读《聊斋志异》的感悟,是编读之间的交流互动,虽有失之简单浅近处,却也有感而发、妙论连连,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传统经典智慧与当下时代社会的同频共振。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其中很多因古奥难懂而躺在书库或书斋里。要唤醒这些沉睡的宝藏,服务当今读者的多样化需求,既需要出版人慧眼识珠、沙里淘金、去芜存菁,也需要编撰者破除成规、创新手法、扫除阅读障碍。王咏赋对《聊斋志异》所作的创造性转化工作,对其他编撰者有借鉴意义。


相关:

雷诺将任命新董事会主席和CEO 希望延续与日产良好合作汽车讯 近日,据欧洲汽车新闻网报道,雷诺公司董事会即将任命新的董事会主席和CEO人选。目前,雷诺公司还在与身陷囹圄的现任董事会主席兼CEO卡洛斯·戈恩针对其离职条款进行谈判。 据报道,卡洛斯·戈恩已经同意在本..

戈恩同意辞去雷诺董事长兼CEO的职务汽车讯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雷诺董事长兼CEO戈恩已同意辞职,同时雷诺计划当地时间1月2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讨论更换董事长和CEO的事宜。此举可能会缓解雷诺与联盟伙伴日产之间的紧张关系。 该报导称,在雷诺最大的..

上一篇: 那些好书背后的出版故事
下一篇: 顺义“灶王文化节”上话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