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青铜器“虎鎣” 29日起亮相情侣头像二次元 国博


更新日期:2019-01-28 15:29:36来源:网络点击:612808

流散海外百余年的文物——圆明园青铜“虎鎣”,在中国文物部门的努力下,前不久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这件失而复得的珍宝将首次向国内公众展露真颜,明天(1月29日)下午,“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即将在国家博物馆开展。

据悉,本次展览是国博鲜有的以单一文物为主题策划的展览,旨在全景式展现“虎鎣”本身的器物特点和流传历史。展览从器型、铭文、功能、纹饰、器座等多方面详细介绍对“虎鎣”的初步研究成果,对“虎鎣”从流失到回归的历史过程也将予以完整呈现。

国家博物馆专家介绍,“虎鎣”从造型、纹饰和铭文都可以看出典型的西周晚期特点,据此可以判断它的铸造年代应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细观这件青铜“虎鎣”,顶盖内铸有“自作供鎣”铭文。肩部一侧有管状流,以伏虎为造型,另一侧有龙首鋬,上有圆雕踞虎形装饰,盖与鋬上各有小环钮,原应有连链,现已遗失。肩部饰卷曲夔纹,腹上部饰横S形斜角云纹,腹下部饰瓦纹,足根饰饕餮纹。“通常,‘鎣’作为一种水器与盘相配合作为盥洗之用。目前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鎣’就是‘盉’的一种别称,或方言表述。”

记者了解到,去年3月,国家文物局得知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后,立即开展多方面工作,综合运用外交、商业、舆论等多种方式,推动这件流失文物的返还工作。4月底,虎鎣的境外买家表示愿将文物捐赠给中国国家文物局。去年11月23日,虎鎣安全抵达北京;12月11日,这件失而复得的青铜器正式入藏国博。


相关:

尊重读者是出版物成功的关键日前,在第十二届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大会的图书电商与新媒体营销分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出版大数据用户行为跟踪与分析实验室介绍了该实验室对“好书”认定的调查数据分析。统计数据显示,“读者评价高”是评..

不妨多些“口袋书”很多人上下班搭乘地铁的时间变长,阅读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也许我们可以尝试推出更多便于携带的“口袋书”。 1月22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布一篇文章《听歌、切菜、打游戏……你真以为外国人坐地铁都看书呢?》,文..

上一篇: 文创闹春 冰雪嬉春 新春游园会 46项活动等您来
下一篇: 初一到十五 戏韵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