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金代长发电集团 白山神庙遗址发现木构水井和窑址等遗迹


更新日期:2018-12-07 23:38:14来源:网络点击:522431

记者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获悉,在近日结束的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2018年度发掘项目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金代的木构水井、窑址和神庙排水系统等遗迹,为进一步探明神庙的形制、结构等细节提供了重要依据。

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原名宝马城)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西北的高敞台地上,距离长白山天池约50公里。该遗址曾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据考古队领队、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赵俊杰介绍,今年是考古队对长白山神庙遗址连续第5年进行发掘,发掘总面积900平方米,主要揭露了环绕主体建筑的部分东侧廊庑和一处水井。发掘中还发现了神庙遗址外围的两座窑址,出土了鸱吻、筒瓦等建筑构件和铁器、铜器等文物。

在对神庙廊庑东南角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廊院内排水系统的出口,是砖砌涵洞形式。排水系统出涵洞后在廊院外又转为明沟,按地形转向东南,通往院墙东南角整个神庙的排水系统出口。赵俊杰表示,这一发现对探明神庙整体排水系统的走向、构造、连接方式等至关重要。

考古人员在神庙遗址内东南部发现了一处古井遗址。经过清理和下井探摸发现,水井为方形井干式,深11.2米,以榆木条围砌,形制基本完整。赵俊杰认为,这口水井应当是神庙的水源。从其现状来看,可能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好的金代木构水井之一。

考古人员在神庙遗址的院墙东北角发现了成组排列有序的筒瓦堆积,应该是为修缮神庙而预先存放瓦件的备品库。在遗址东墙外200米处,他们还发现了两座窑址,均为马蹄形,二者形制可互为补充,产品丰富。窑址及其废弃堆积清晰全面地展现了当时陶窑的形制、产品种类与装烧方式,在全国同类遗址中并不多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掘这座遗址,吉林省专门拨付资金,今年由吉林省文物局指导、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林大学建立了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考古工作站,将组织相关专家学者长期在此进行研究。


相关:

“北漂”一词的奇葩解读——《大明第一北漂》“北漂”这个词,有点落魄,有点辛酸,其中不乏茕茕孑立的游子,也有踽踽独行的旅人。然而,这片让人宁肯“漂泊”也要留下的土地,它,也是漂来的。 “水”是北京城的魂。若没了昆明湖、什刹海、太叶池,也没了金水桥下的..

也许现在你正面临一些困难,但是你别忘了

上一篇: 王益勇:“互联网+石雕文化”的探索者
下一篇: 读王蒙《中国人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