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大圣”是怎中国空间站计划 么横空出世的


更新日期:2018-05-25 22:58:02来源:网络点击:5053

猴年马上就要到了。

说起猴,中国最著名的猴子要算“大圣”孙悟空了。在小说《西游记》中,孙猴子是从石缝中蹦出来的,然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却有着数百年民间传说的源泉,有着复杂的原型背景。

猴年到来之际,我们不妨来聊聊大圣的来历这回事儿。

古代神话里无支祁的形象

南宋时出现最早的取经故事

自从1923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后,明代吴承恩作为《西游记》作者的判断逐步被肯定。

不过,吴承恩写《西游记》和曹雪芹写《红楼梦》可不是一回事儿。后者是个人的独立构思、独立创作,前者却是在几百年民间流传的神话和传说的基础上加工、创造出来的。作为《西游记》的一号男主角,孙悟空这个形象也有一个演变过程。

南宋时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最早以取经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的猴行者形象,就是《西游记》中孙行者的前身。

流传下来的《诗话》只是说话人的提纲,文字十分简略,共一万六千多字,分上、中、下三卷,第一节、第十七节缺失,所以不知它是怎样描写唐僧出身和西行缘起的。从第二节开始,猴行者就参加进来了。此后,一行七人,经过十几个国度,历尽艰难险阻,取回佛经。

猴行者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他化身为白衣秀士,主动前来帮助三藏法师取经,神通广大,有胆有识,在取经故事中,一直充当主人公,在取经路上灭白虎精、伏九馗龙。由于他的参加,取经才得以圆满完成。

在第十一节中,猴行者自述来历:他在二万七千年前曾偷吃蟠桃,“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南宋时民间艺人们刻画的猴行者,明显地表现出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有一定的反叛性,敢于偷王母的蟠桃;二是很有神通,能够降妖灭怪。

在《诗话》中,猴行者的形象更多地像一个宗教使徒。猴行者参与取经,是主动行为;到了西天后,因为如来佛住的鸡足山阻山隔水,无法前往,猴行者提出,全体取经人望山跪下,虔心祷告,“齐声恸哭”,以致经自天下。而且,猴行者在谈及偷王母蟠桃的事情时,说自己“至今犹怕”,再“不敢偷吃”。路经王母池,吓得要唐僧等“不要高声”。作品中关于猴行者的经历(偷蟠桃——配在花果山——参加取经——上天成佛)的叙述,已经为后来孙悟空的故事奠下了基础。

印度教神话里的哈奴曼形象

元代到明初孙悟空形象渐渐清晰

元代到明初,关于孙行者的民间神话和传说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惜的是,这方面的材料流传下来的不多。

在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是相伴而生的姊妹艺术。关于取经故事的戏曲,金代有院本《唐三藏》,元代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可惜都已不存。在“西游戏”中,最重要的是元末明初人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取经题材作品。它从唐僧出生遭父难写起,经由观音安排西天取经,先后收服龙马,率孙行者、沙和尚、猪八戒西行,经过女王逼配、过火焰山等磨难,取回真经。

《西游记杂剧》确立了取经队伍的基本人物。在《取经诗话》中,共有师徒七人,而实写的只有玄奘和猴行者二人。而杂剧中的取经人物是唐僧师徒四人和白龙马,阵容与小说描写完全一致。

在《西游记杂剧》中,孙猴子已经基本上脱去了宗教使徒的气质,他的反抗精神、斗争性格与神通都增强到原型远远不可企及的程度。孙行者是个非常神异的猴子,上场就自述来历:“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

《西游记平话》产生于元代。“平话”相当于今天曲艺中的“评书”。可惜《西游记平话》已散佚,无法窥知其全貌。在《西游记平话》中,孙悟空的形象更加生动、丰富,同百回本小说也更加接近,而同在此之前的有关故事、传说中的孙猴子形象明显地区别开来,基本上完成了几百年演变过程中的质变。从《永乐大典》残卷中保存的片段和朝鲜古代汉语教科书中的有关材料看,“平话”与小说内容差不多,只不过平话的叙述比小说的描写简略些而已。很多人认为,百回本《西游记》中的重要情节,在《西游记平话》里大体上都有了。

《西游记平话》中的孙猴子是西域花果山水帘洞的一个老猴精,“神变无测,闹乱天宫”。作者把大闹天宫作为独立的故事给予叙述。据史料记载,《西游记平话》中讲到的取经途中降魔灭怪的故事大致是:“法师往西天时,初到师陀国界遇猛虎毒蛇之害,次遇黑熊精、黄风怪、地涌夫人、蜘蛛精、狮子怪、多目怪、红孩儿怪,几死仅免,又过棘钓洞、火炎山、薄屎洞、女人国,及诸恶山险水怪害,患苦不知其几。”“在路降妖去怪,救师脱难,皆是孙行者神通之力也。”显然,在《西游记平话》中,孙悟空的形象已经具备了线条清晰的轮廓,百回本中的齐天大圣主要是以它为基础的。

鲁迅

鲁迅和胡适的“国货说”和“舶来说”

关于孙悟空形象的演变,虽然很多材料缺失,但线索、脉络是清楚的,也没有什么争议。但关于孙悟空的“原型”问题,却难以得到统一的认识,至今仍争论不已。

这个问题最早是由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的。在此之前,鲁迅就曾给胡适写信,提到了这个观点,即认为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是受到中国民间传说的启发,具体地说,是受到《太平广记》中的怪兽无支祁的启发。

无支祁的故事是这样的:大禹治水时,淮扬一带有一个水神名叫无支祁,他兴风作浪,无恶不作,肆无忌惮地残害百姓。他形似猿猴,缩鼻高额,白首青躯,金目雪牙,脖子一伸可达百尺,且力大无穷,能敌九只大象。他行动敏捷,灵活地出入于水中,不易被擒获。他凶猛而狡猾,只要吹口气,就遍地洪水,淹没庄稼,冲毁房屋,使百姓流离失所。大禹为了制服他,先后派了童律、乌木由出战,但都没能取胜。后来,大禹请来掌管时间的天神庚辰,庚辰紧追无支祁不放,无支祁想潜水逃窜,庚辰用手中大戟向他掷去,无支祁终于受伤就擒。大禹下令把无支祁的脖颈上锁上绳索,鼻子用一个大金铃穿住,镇压在淮水下游的龟山之下。

更有传说称,孙悟空使用的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时测定江海深浅之物。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吴承恩对无支祁的传说是十分熟悉的。因此鲁迅认为,孙悟空的原型应是无支祁。

鲁迅的这个研究引起了胡适的兴趣,但他却不赞同鲁迅的说法,而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意见。他在1923年出版的《西游记考证》里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

胡适认为,孙悟空的形象塑造应从印度最古的纪事诗《罗摩衍那》中去找线索。这首诗中有一个重要的神话人物,即猴子国中的神猴大将,叫作哈奴曼。

在《西游记考证》里,胡适举了关于哈奴曼这样几条描写:

哈奴曼是天风的儿子,有绝大神通,能在空中飞行,他一跳就可从印度跳到楞伽。他能把喜马拉雅山拔起背着走。他的身体大如大山,高如高塔,眼放金光,尾长无比。

有一次,哈奴曼飞向楞伽时,途中被一个老母怪一口吞下去了。哈奴曼在这个老魔的肚子里,心生一计,把身子变得非常之高大;那老魔也就不能不把自己的身子变大,后来越变越大,那妖怪的嘴张开竟有好几百里阔了;哈奴曼趁老魔身子变得极大时,忽然把自己身子缩成拇指一般小,从肚里跳上来,不从嘴里出去,却从老魔的右耳朵孔里出去了。

哈奴曼有一次同拉凡纳决斗,被拉凡纳们用计把油涂在他的猴尾巴上,点起火来,那其长无比的尾巴就烧起来了。然而哈奴曼神通广大,不但没有被烧死,反而借刀杀人,用尾巴上的大火把敌人的都城楞伽烧完了。

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孙悟空原型吗?

不同观点仍然各有支持者

然而,鲁迅并不同意胡适的意见,在随后写作的《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一文中,他写道:“我认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正类无支祁。但北大教授胡适之先生则以为是从印度传来的;俄国人钢和泰教授也曾说过印度也有这样的故事。可是由我看去:1、作《西游记》的人,并未看过佛经;2、中国所译的印度经论中,没有和这相类的话;3、作者——吴承恩——熟于唐人小说,《西游记》中受唐人小说影响的地方很不少。所以我还以为孙悟空是袭取无支祁的。”

有很多人支持鲁迅的看法。比如吴晓铃先生就认为,在古代,中国人虽然知道《罗摩衍那》,但为数并不很多;而且,对于《罗摩衍那》故事内容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吴晓铃认为,吴承恩及吴承恩之前的西游记故事写作者,是不可能太多了解哈奴曼的故事的,也不可能从这里得到孙悟空形象的灵感。

但同样也有很多人支持胡适的观点。比如季羡林先生认为,孙悟空同《罗摩衍那》里的哈奴曼太相似了,不可能想象他们之间没有渊源的关系。至于孙悟空跟杨二郎斗法,跟其他的妖怪斗法,这一些东西是中国古代没有的;但是在佛经里面却大量存在。连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都可以在佛典里找到副本。至于说,《罗摩衍那》没有汉文译本,无从借鉴,这是一种误会。一个国家的人民口头创作,不必等到写成定本,有了翻译,才能向外传播。人民口头创作,也口头传播,国界在这里是难以起到阻拦作用的。

或许,孙悟空原型的“国货说”和“舶来说”,都有各自的道理,也许他们都在孙悟空的诞生中起到了某种作用吧?

释疑解惑

孙悟空第一位师父是佛还是道?

美猴王出世后,占据花果山水帘洞,与群猴在此享受人间快乐。忽一日,悟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之苦,便萌发了外出求道之念。他漂洋过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西牛贺洲的神仙洞府。这里“烟霞散彩,日月摇光”,“时闻仙鹤吹,每见凤凰翔”,完全是一派道家气象。然而主人却很奇怪,道号菩提,又是一个佛教的称谓。不仅如此,他给美猴王取名,也兼容二教。那个“孙”字,“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这自是道教的理论;而“悟空”二字又明显带有浓厚的佛教意味。

不仅如此,这位菩提祖师开出的“课程目录”大半是道教货色,什么请仙扶鸾、采阴补阳等,而最后传授的“长生之妙道”更属纯粹的道教理论。但是,书中形容祖师说法,却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一派我佛灵山法会的气象。

很显然,作者之所以塑造出这一个兼有二教特质的人物来做孙悟空的第一位师父,是有意而为之的,并非说明他佛教知识的缺乏。

须菩提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最善讲解“空”义,因此被称为“解空第一”,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将“悟空”的命名权安排到“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手中。作者选定须菩提作为孙悟空的启蒙师父,可能是旧有的“悟空”之名引发了他的联想,这样的师父为徒弟命名为“悟空”便顺理成章。

从创作构思上看,作者在小说中似包含有扬佛抑道的思想倾向。书中的佛门人物如来、观音、文殊、弥勒等无不神通广大,令道教诸神玉帝、老君等神仙个个相形见绌。取经过程也就是五众“脱胎换骨”、“改邪归正”的心路历程。以孙悟空为例,如果他得道之初便已入佛门,受的是佛祖弟子须菩提的佛理真解,那么后来大闹天宫之类的“不法”之举便不好解释。

于是,就出现了小说中这样一个矛盾,孙悟空的师父既出身于佛门,则不能不带有几分佛光;但由于上述原因,又必须给猴子安排一个道教的出身。因此,作者便借助于“三教合一”的理论,巧妙地给猴子安排了一个半佛半道的师父。

(据宁稼雨、冯雅静所著《西游记趣谈与索解》)

刨根问底

“弼马温”到底是个什么官?

孙悟空夺东海龙王“如意金箍棒”,又大闹阎罗殿,私改生死簿,使玉帝大为震惊。玉帝便依太白金星之言,降了一道招安圣旨,封他为“弼马温”,希望以此来约束美猴王。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弼马温”这个官职呢?

明代设御马监,始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执事者全由太监担任。这些掌御马监事的太监,官职为正四品,从四品或正五品,并非不入流。但他们若饲养不力,致马死亡,便要受罚治罪,与《西游记》中天上御马监众监官所说“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的情景相同。不过,“弼马温”这个官职却是从来没有过的。

据一些玄怪笔记记载,东晋大将赵国的马快死了,有人用一只猿猴样的动物救活了这匹马,所以后人便常在马厩中放一只猴子,认为这可以使马不得瘟疫。我国传统医学也有这种看法,北魏人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说“常系称猴于马坊,令马不畏避恶,息百病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有“马厩畜母猴避马瘟疫”之说。

明代更有人明确记叙,母猴每月来的月经,流到马的草料上,马吃了,就可以避马瘟!

“弼马温”与“避马瘟”同音,所以,玉帝天宫里便设了个“弼马温”的官儿,专等孙悟空来补缺。这当然是对美猴王的极大戏弄和羞辱。

孙悟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也对此表现了极大的愤怒,这也成了他心头的一块伤疤。参加取经后,他最恼的还是别人叫他“弼马温”。如果哪个妖精不知趣地揭了这个底,他便会以加倍的仇恨去对付他们。


相关:

大剧院"牵手"索尔蒂学院 顶尖歌唱家教授"绝技"国家大剧院“索尔蒂中国大师班”项目日前启动。据介绍,这是大剧院与享有盛名的乔治索尔蒂学院合作的公益项目。 据介绍,乔治索尔蒂学院大师班是为纪念匈牙利指挥大师乔治·索尔蒂,于2004年启动的青年歌唱家培养..

2016长篇小说迎出版大年 天下霸唱写“古玩”2016年中国文坛迎来一个长篇小说大年,贾平凹的《极花》、王安忆的《匿名》两部长篇小说,以及近几年来70后作家中的活跃分子路内的新作《慈悲》,都在1月份问世,而在风头正劲的网络文学领域,唐家三少和天下霸唱..

上一篇: “民歌春晚”网络选拔青年歌手
下一篇: 高群书《过年好》定档大年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