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终物语 维奇 新作《二手时间》中文版即将亮相


更新日期:2018-05-25 20:18:45来源:网络点击:3299

《二手时间》封面。S.A.阿列克谢耶维奇画像。蔡震 绘画

北京时间今晚(12月10日)11点30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领奖并发表演讲。昨天记者从磨铁图书获得了演讲中文翻译稿。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演讲词中表示,通往领奖台的路几乎有40年那么长,她并不是一直有走下去的力量,“人类让我震惊,让我恐惧。我体会过狂喜和厌恶,我也曾想忘记听到的东西,回到无知的状态。然而,我也一次又一次看到了人的美好,为此喜极而泣。”据悉,她的重磅新作《二手时间》已由中信出版社引进,并将于近期出版。

阿列克谢耶维奇说,她所做的一切是在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思考和话语。“我收集我所处时代的生活。我对心灵史感兴趣——日常生活中的心灵,被历史宏图忽略或看不上的那些东西。”

经常有人告诉阿列克谢耶维奇,她所写的不是文学,是文献。“今天,文学是什么?我们的节奏空前地快。内容打破和改变了形式。一切东西都在超出了原有的边界,在真实和虚构之间没有界限,它们相互流动。见证者不是中立的。讲故事时,人们会进行加工创造。他们与时间角力,他们是演员,也是创作者。”

阿列克谢耶维奇表达了自己对于小人物的兴趣:“我认为他们是渺小却伟大的人物,因为痛苦能塑造人。在我的书中,他们讲述自己的小历史,更宏大的历史也从中显现。”与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往的作品有所不同,新作《二手时间》不再关注灾难与战争,而是聚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

从1991年到2012年,20年间,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了无数人,《二手时间》是她采访创作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受访者虽不再悲痛,却都流露出冷漠、虚无和失望的情绪,阿列克谢耶维奇敏锐地捕捉到了人们这种心态上的变化。

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

“我把世界当作声音,当作颜色来看来观察,就像它本该有的样子。”阿列克谢耶维奇认为,她的每一本书都有变化,主题一直在变,但叙述的线索是一样的,那就是她认识的人们。有了这成千上万的声音,她创造出了时代的形象。她凭该书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图画。

 


相关:

用镜头抢救文化记忆国家图书馆对数学家丘成桐先生进行口述史访问 2012年,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记忆”项目,以口述史料、影像文献等新类型文献为主要建设内容,以中国现当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专题,对记忆资源进行采集、收..

保护中华古籍 永续文明薪火西藏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协助那曲地区文化局在那曲比如县杂色乡普查登记私人古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并于2007年正式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国家图书馆作为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单位,在“十二五”时..

上一篇: 火星的生存攻略
下一篇: 漫威 VS DC:超级英雄哪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