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终组词


更新日期:2018-05-25 20:18:40来源:网络点击:3298

2015年度最热门外星球是哪个?美国国家宇航局和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给出了答案:火星!年末的电影大片《火星救援》的首映更是给“火星热”打了一剂强心剂。

火星是太阳系第四大行星,作为一颗沙漠行星,红色外表彰显其与众不同的风采。2015年9月28日,美国国家宇航局公布重大发现——火星地表存在液态水,科学家认为新照片上深色狭窄百米长的“季节性斜坡纹线”是由同时期的液态水流动而形成,后期对水合盐的检测验证了这一假说。此后,火星一路飙升至话题榜头条。然而,美国《经济人》杂志10月1日发表评论称这部罕见的科幻电影“发行日期实在太过尴尬”,“如果影片制作方在一年前知道火星上有水的话,他们给主人公带上一个桶就足够”!

抛开关于电影的笑话,让我们看看真正的火星生存需要哪些必备“神技”?

氧气、再生水、衣服、“房子” 

利用火星土壤,抵挡太空辐射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稀薄寒冷还含有大量沙尘,因此到火星生活最重要的第一步是保证氧气供给,宇航员舱外活动必须携带氧气。目前国际空间站已拥有成功的制氧设备,依靠钛铁矿和氢气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水,然后用电解方式分离水分子中的氧气和氢气,再将氧气释放到空气中用于维持生命,氢气进入制水循环系统。未来火星生存所需氧气也可能会采取同样方式进行,尤其是在已经发现火星水的情况下。

火星生命是否存在还是个疑问,到火星生活短期内所需食物只能靠飞行器自带,但水源就需要另外打算。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再美好的生存攻略都是笑谈。美国航天局宣布火星发现的水并非饮用水,而是含有高氯盐酸的有毒卤水。常人对水的需求量极大,而飞船携带水量显然有限,因此再生水回收系统非常重要。现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再生水利用率已经很高,这种净水系统被称为“水膜”,它利用纳米技术和调节生物体水分的蛋白质技术,将汗液、尿液甚至眼泪都纳入过滤净化系统,循环利用,再转化为可饮用水。用宇航员的话来说就是,在国际空间站内,一个人今天喝的咖啡就源自昨天喝下去的咖啡!

说到“栖身之处”应该包括两部分,其一是防辐射服,它在火星上就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其二是居住舱,可以简单理解为在火星上居住的房子。火星生存中对健康威胁最大的辐射粒子,包括银河宇宙射线和太阳高能粒子,普通的飞船外壳基本无法抵抗这两者的合力,因此航天员探索火星的过程中,需要一套具备有效防辐射的航天服。未来科学家们希望发现一些新型轻质防护材料,能够降低辐射剂量,但目前可选择的有效方法是就地取材,利用火星土壤,加入黏结剂凝固成型,或者在包装物内填充火星土壤,用土壤厚度抵挡太空辐射。居住舱是宇航员在火星上的家,宇航员在居住舱内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穿着,从而摆脱厚重的宇航服,因此,居住舱应具备独立的生命保障系统,包括起居间、工作站和气闸舱等,能够满足人们在火星生存和作业的需求。

食物 

必须学会种地,从地球出发时就选好适应火星的作物

长期外星生活仅依靠携带食物并不可行,因此火星农业就成了绕不开的一步。在电影《火星救援》中,主人公把居住舱的一部分改造成自体循环的小型农场,并从食品中寻找种植作物,包括豌豆、菜豆和土豆,其中土豆由于可以大量繁殖且卡路里含量较高,成为理想作物。

在当前的国际空间站中,宇航员基本通过定时的货物补给,获得丰富的食品和生活补给,因此今年6月美国向国际空间站补给第三次失败时,着实让人捏了把汗。而值得高兴的是,今年国际空间站已经成功自主栽培出新鲜蔬菜,相比其他作物,蔬菜的开发潜力巨大,只要控制有色光线,蔬菜就可以顺利生长,而其中,生菜是最容易种植的蔬菜品种。

火星对地球的近距离约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超过4亿公里,在火星上生存时,若仅是等待地球食物,即使地面马上发射飞船,将食物送到火星也是九个月后。影片中主人公为保证农场成功种植,特地用火星土壤与自己的粪便混合制成土豆可以生长的“培养基”,着实辛苦。可见,从地球出发时就需要筛选好适应火星环境的作物种类,在关键时刻确保登陆火星的宇航员能够满足基本营养需求,从而大大减轻需要从地球上运送物资的重量,降低载人登陆火星的技术风险和经费成本。

心理 

“抗孤独训练”必不可少,主要是一种“感觉剥夺”实验

火星探险,危机丛生,如果因风暴被一个人搁在外星球上,换作一般人,恐怕早已崩溃,但心理素质强大的宇航员则不会!在影片《火星救援》中,主人公既没有崩溃,也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精神分裂,确切地说,他近乎以惊人的毅力冷静了下来,顽强进行生存训练的同时还与地球取得联络,对着镜头偶尔“卖萌”,最后顺利获救,实在让人不得不感叹,影片中的他是位扛得住寂寞孤独的硬汉。

其实孤独本身是一种极其不愉快、令人痛苦的心理感受,长期或严重孤独则会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导致人体产生各方面问题。现实中出于职业需要,航天员的心理素质非常人能比,这与他们事先接受残酷的“抗孤独训练”有极大关系。

“抗孤独训练”其实也是一种感觉剥夺实验,操作方法很多,比如让一个人单独关在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木屋内,待整整三天,并且在此期间不能睡觉,只能按照事先约定好的二十四小时程序做规定工作。有些航天员可以忍受这种孤独,用唱歌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拯救”自我意识,有些则不那么幸运,熬不过去的一些人甚至做出自残等行为以求从孤独中解脱。

太空极端环境本就容易对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作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团队合作和抗逆能力,即个人面对生活逆境、重大创伤、悲剧、威胁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保持良好适应力,面对糟糕环境和挫折时优秀的心理恢复能力等深层次的心理特征要比其他因素更重要。

影片《火星救援》的结尾,主人公成功等到了地球援助,顺利返回,有网友调侃说这是在宇宙中演习拯救大兵瑞恩,也有人认为这部影片其实是个“广告”,第一位登陆火星的幸运儿遭遇危险却成功获救,这明显是要求社会大众对宇宙事业始终保持“满怀希望”,就像当初美国西部牛仔拓荒一样!

在这一波接一波的火星热中,也可以清楚看出,身居地球的人类踏上外星时其实更期待着“无需救援”的未来,因为对火星的探索预示着这个沙漠星球有成为人类第二居所的可能。眼下,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宇宙话题激发人们的兴趣,点燃人们的热情,这也许预示着,科幻文艺作品将有可能走向一个经济新高峰,毕竟它既能满足人们对宇宙的想象,又能激发社会对宇宙探索的投入。毕竟,太空旅游还未成为现实便受到青睐,这一次宇宙借着火星打开了地球消费链的端口,它或许真的会成为地球经济拓展中那片耀眼的处女地。


相关:

保护中华古籍 永续文明薪火西藏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协助那曲地区文化局在那曲比如县杂色乡普查登记私人古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并于2007年正式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国家图书馆作为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单位,在“十二五”时..

数字图书馆 紧跟“互联网+” 走入百姓家国图公开课录制现场 国家数字图书馆体验区 无需走进图书馆,只要打开笔记本电脑、IPAD或者手机,进入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就可以浏览海量的电子书资源、查找需要的电子文献资料。以前,这是难以想象的,而今天,这..

上一篇: 《东北偏北》将映 李滨为角色“自投罗网”
下一篇: 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 新作《二手时间》中文版即将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