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什么歌剧值得做,钟志华 这是个问题


更新日期:2018-05-25 20:14:33来源:网络点击:3248

太多时候,围着市场转未必看得懂市场,反倒落了“迎合”观众的差评。又要卖票、有人埋单,又要不“迎合”,艺术家们真是挺为难的。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舞台艺术作品,供文化消费、供品评琢磨、供人文反思。他们做了什么,做过什么,曾经的梦想,未来的畅想,新年来临总会让人多些感慨、总结和思考。本刊选取若干艺术家,做一次新年对话。从演出市场的最上游解读所思所想,以期对演艺产品推广有另一个层面的考量。特别是在辞旧迎新这一节点,思考往往就会决定来年起步的方向。

就在不久前,《骆驼祥子》去了意大利巡演,无论如何这都是件提气的事。中国的原创歌剧走进了歌剧故乡,局外人也许很容易想象到编剧徐瑛的骄傲,但是徐瑛自己却并没有沉迷于这份骄傲。他对歌剧有自己的思考。

古代故事情动纽约观众

徐瑛的歌剧创作可以追溯到2002年,同期制作了两部作品,一部是和美籍华裔著名作曲家林品晶合作、徐瑛编剧的中英文版《胡笳十八拍》,世界首演于纽约;另一部是和著名作曲家谭盾合作,二人共同编剧、谭盾作曲的歌剧《茶》,首演于东京。这两部起步于国外的歌剧,让徐瑛对歌剧有了不同于国内创作者的感悟。

当时美国有个基金会叫做“Meet the Composer”,是福特基金会下设专为跨文化合作设立的项目, 200多个作品在申请支持,最终获批的仅有四五个,《胡笳十八拍》有幸成为其中之一,得到了这笔资金之后,徐瑛便去了纽约开始创作。

“如果在国内,可能我写不出那样的《胡笳十八拍》。” 回忆起那段创作,徐瑛的体会是庆幸,庆幸身在纽约,让异国他乡的孤独感,也让国内文化的吸引力被无限放大。“每个星期我都会跑到距离很远的唐人街去买中文的报纸看,连广告都会很认真地读,都会觉得很吸引人、很亲切。”这种感觉直接映射到了歌剧的主角蔡文姬身上。“蔡文姬的感受一定更孤单、更渴望交流,更想接触到她熟悉的中原文化。这样特殊的环境里就很好地体会了那种身在异乡的无奈。我在纽约还有朋友,我清楚自己终究是会回去的,而蔡文姬更惨。”随着在纽约的时间越来越长,乡愁不自觉蔓延滋长,徐瑛的《胡笳十八拍》说的正是“哪里才是你的家”。

由心底生发的感觉塑造出的角色,让这部剧在纽约的演出相当轰动。因为纽约本就是个移民城市,大家有意无意都会思考一个问题:纽约是我的家吗?就这样,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和国外的现代生活找到了共鸣。

当下歌剧惟独国内热闹

徐瑛的《胡笳十八拍》得到业内公认的权威《纽约时报》乐评的肯定,“要知道,他们可不像国内的媒体,有极高的艺术素养,同时又很独立,是绝对权威,可以说他们的评价能决定一部戏的生死。而这也是国内歌剧发展先天不足的环节,我们没有可靠的艺术评论。”徐瑛说。就在乐评刊出当日,下着大暴雨的演出连站票都售罄。

“只要和人性相关,我相信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徐瑛说。艺术的本质在于她的人文关怀,歌剧也不例外。

反观国内歌剧创作,有多少作品是发自内心、关乎人性、能唤起心底共鸣的?徐瑛婉拒了不少委约创作。它们或是和地方文化标签相关,或者是要歌颂颇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这样的创作,如果连我都不能打动,我没有理由相信它能打动观众。”那么投放巨资做出来,就是一种浪费。当前的中国歌剧创作被赋予了太多急功近利的背景,它依靠政府支持,并不依靠市场需求,也并不真正去贴近人心,表达歌剧作为一种艺术本该具有的人文关怀。

“应该说还在摸索,中国歌剧尚欠火候。我们铆足了劲儿学大师,也铆足了劲儿提升自己。可即便在意大利,你也会发现,他们也没有多少钱做歌剧了。”徐瑛说。国内的投入力度着实让老外们羡慕,遗憾的是中国歌剧的火候还没炼足,世界歌剧已开始从小众走向更小众。尴尬的情景是,放眼看去,惟独国内歌剧做得热闹。

创新源自思维变革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歌剧没落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还想不抛弃这顶艺术桂冠,中国就要找出一条自己的路。原创歌剧《骆驼祥子》是个很好的尝试,改变了歌剧由来已久的风格化咏叹,更强调角色个性。在这部剧里,徐瑛第一次尝试用口语韵文来写歌剧。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戏剧思维,更需要得到作曲家的支持;而作为编剧需要有一种音乐思维,提供更能启发作曲家灵感的台词。剧中小福子的一句唱词很好地证明了作曲家与编剧、角色个性与诗意音乐表达的契合:“我像墙角的一朵花,还没开放就已经凋谢。”

探索中的中国歌剧是“X艺术”,也就是未知的艺术,它尽管处境有些尴尬,但仍然包含各种可能性,关键要看中国的创作者如何解读,愿意把关注点放在哪里。


相关:

屠呦呦演讲 以唐诗收尾7日下午,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发表主题演讲 沈晨摄 当地时间7日下午,应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

播出五分之一 《芈月传》有点慢热 总长81集的《芈月传》霸屏毫无悬念,开播一周北京、东方两家卫视收视率罕见的双双过2,乐视、腾讯网络双平台的播放更是分别突破10亿的天量,但与高收视相悖的是,该剧口碑却是一路走低:在豆瓣上,《芈月传》评..

上一篇: 回顾2016演艺大事件
下一篇: 春晚三审: 沈腾作品仍在筹备